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史_文化自觉论文

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史_文化自觉论文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史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史论论文,自觉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12)05-0090-05

文化自觉,主要是指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①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当前,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基于此,本文试就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历史进程、主要启示和时代要求作一初步探讨,以期为当前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服务。

一、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进程的历史考察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情况和特点。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历史进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毛泽东时期的文化自觉阶段(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

(一)毛泽东时期的文化自觉阶段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表明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觉醒。“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路线中的一条必要的和重要的战线。”②正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高举反帝反封建文化旗帜,形成了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这一文化和价值体系代表了当时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③,因而“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做斗争”④,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巩固领导地位的目的出发,更加重视文化建设。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可能失败”,并不在于其经济基础首先被动摇,而在于其“文化合法性”率先丧失——实际上苏联就是如此。⑤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科学方针,这为处理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基本原则。可以说,正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常性的、全面持久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落到了实处,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初步建立并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在曲折探索中误入歧途,直至出现了“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文化建设中发生过对待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片面化、庸俗化的错误倾向,出现了“文化大革命”,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理论与实践的积极影响是第一位的,是不容置疑的。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⑥

(二)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⑦把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精神文明建设达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文化建设的一个创造。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可以说,正是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内容、方法和目标,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的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交融不断深化、交锋更加激烈,国内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特征日益明显,各种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碰撞。如何在新形势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正是着眼于如何在21世纪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大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并对诸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精神文明重在建设”、“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有了深刻把握和更为自觉的运用。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指出,“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更彰显了一种清醒、一种理性、一种成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上的战略眼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达到了更高的科学水平。

二、研究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历史进程的主要启示

梳理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发展的历史进程,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准确而全面地把握这些启示,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增强文化自觉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使命

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共产党能否成功执政以及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最终取得胜利,在一定意义上,“问题‘只’在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⑧。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要努力增强文化自觉,主动担当文化建设的历史重任。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强调:“我们共产党人……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⑨;“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⑩;“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1);“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12)。这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和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发展。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置身于文化多元化的时空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就必须努力增强文化自觉。只有增强文化自觉,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地位的认识;才能更加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针政策的认识;才能更加主动担当发展文化历史责任,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使命的认识,从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主要目标是获取民众广泛的精神认同

在政党文化建设中,政党价值取向(即意识形态)是其核心内容,决定着政党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事实上,无论是革命党还是执政党,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寻求人们对它的文化认同,若一个政党的文化支配了社会秩序,主导了人们的观念、取向和行为,它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居于领导地位。因此,为了夺取政权和赢得执政合法性,巩固执政基础,无产阶级政党文化自觉的主要目标就是获取民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广泛的精神认同。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强调:“应当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没有这种宣传和学习,不但不能引导中国革命到将来的社会主义阶段上去,而且也不能指导现实的民主革命达到胜利”(13);“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14);“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15);“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16)。这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和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发展。随着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和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的拓展,当前中国的文化现状是多种文化并存。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共同建构了当今中国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为了获取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认同,就需要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真正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引导民众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有效防御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渗透的消极影响,才能有效抵御多元文化境遇对民众信仰造成的强烈冲击,从而真正获取民众广泛的精神认同。

(三)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

文化自觉是人的主体自觉性在文化发展上的体现,是建设先进文化必备的思维品质和实践精神。一个政党为了夺取政权和赢得执政的合法性,必须主动担当文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努力达成民众对于本党文化的精神认同。当然,文化自觉的真正实现,不仅仅是领导者单方面自上而下的“文化操纵”过程,不能仅仅通过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方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文化的根本改变。文化自觉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党具有较强的认知鉴别能力、理论创新能力和教育引导能力。(17)

文化自觉的实现,需要政党具有较强的认知鉴别能力。文化认知鉴别上的能力和觉悟,是形成文化自觉的重要基础。一个政党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认知鉴别上的能力,也就无从谈起“文化自觉”。在中国共产党看来,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为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中国人民获得了科学的、锐利的思想武器,在思想上、精神上得到极大的解放。正如毛泽东所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18)

文化自觉的实现,需要政党具有较强的文化创新能力。文化创新能力是文化自觉的核心要素。没有文化创新,就谈不上文化自觉和文化建设上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大量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外国思想的价值。”(19)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20)正是强调把“古今中外”有机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创造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文化自觉的实现,需要政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能力。作为社会化个体的人,对文化的认知与接受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要想使民众达成对于本党文化的自觉认同和接受,需要政党的积极干预和引导。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获取马克思主义广泛的精神认同,关键问题不是民众消极的和间接的认同,而是单独个人积极的和直接的认同。“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21);“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判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22)。

总之,无论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具备了较强的认知鉴别能力、理论创新能力和教育引导能力,才保障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真正实现和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发展。目前,世界和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和变革。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社会多样化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面临着西方各种思想文化乘机渗透蔓延带来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普世社会价值论”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国内社会思潮多样化、社会价值观取向多元化带来的挑战。因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探讨包括提升认知鉴别能力、理论创新能力和教育引导能力在内的实现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这一系统工程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三、目前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时代要求

在全球化浪潮与新科技革命的强劲推动下,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又利用其提早进入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优势,对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展开了全面的文化渗透。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除在经济上要追赶“先发”国家外,还面临着如何有效捍卫本国文化安全的严峻考验。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如何获取广泛的精神认同,如何巩固与发展无产阶级政党文化领导权,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因此,“文化自觉”问题对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长远发展也就具有不言而喻的重大战略意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我们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完成了政治革命。但是,有一点必须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里,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可能单纯通过政治斗争的形式取得全部胜利的。根据文化滞后性原理,一个社会的文化、观念的变化是不可能通过一次急风暴雨式的政治革命来完成的,而必须经历一个自觉的、艰苦的意识形态的改造工作。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23)这种状况必然造成执政党在文化建设上面临特殊的困境:一方面,党拥有代表人类文化最高成就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另一方面,党又面临着各种极端落后的文化因子的重重困扰。后者往往以意识不到或不能清醒地感觉到的方式,对共产党人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影响。(24)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深入研究意识形态和宣传文化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因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就成为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巩固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的战略任务,就成为目前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时代要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培育和增强人民群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感,就是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清醒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准确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真正理解“实事求是”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深刻领悟“以人为本”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旨,进而在新的实践基础上自觉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句话,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认识和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说,只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彰显马克思主义现时代的伟大生命力,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达成最大程度的“同意”与“意见一致”,在更广泛、更自觉的实践层面上形成内在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才能真正地巩固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进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因此,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这既是目前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时代要求,也是我们研究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历史进程和主要启示得出的基本结论。

注释:

①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载于《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②⑨(13)《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第663页,第706页。

③《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87页。

④(19)《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8页,第871页。

⑤韩毓海《漫长的革命——毛泽东与文化领导权问题》(上),载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1期。

⑥⑦⑩《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00页,第208页,第208页。

⑧《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3页。

(11)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1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14)(2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4页,第332页。

(15)《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1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17)王志光《浅议“文化自觉”的表现》,载于《红旗文稿》2010年第24期。

(18)《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6页。

(20)(2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2—753页,第762页。

(21)《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2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2页。

(24)韦定广、肖从云《从列宁到江泽民:关于执政党的文化建设思想》,载于《唯实》2003年第7期。

标签:;  ;  ;  ;  ;  ;  ;  ;  

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史_文化自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