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后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冯连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干预与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与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确切,不仅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还能使患者获得更佳的预后。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临床有效率;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生活质量;脑梗死

脑梗死是一类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患者容易伴发智力障碍、失语、偏瘫等症状。该病不仅发病较急,且病情较重,致残致死率较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对其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1]。临床在治疗脑梗死的同时,通常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以巩固疗效,改善预后。本研究选取我院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医护理干预与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脑梗死;②患者及家属均已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且自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异常或心功能不全者;②精神疾病者;③认知功能障碍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0.5±13.4)岁,病程4~26d,平均病程(15.2±3.6)d;观察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47~73岁,平均年龄(60.0±13.2)岁,病程5~27d,平均病程(16.1±3.9)d。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构成,表现相近,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调整病房温湿度,保持清洁通风,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纠正患者的不良情绪,拉近护患关系,使其积极接受临床治疗;为患者制定清淡的食谱,多食果蔬,忌烟酒、高油脂、辛辣物等;协助患者开展早期四肢活动后,并注意变换体位,以免形成压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1)辩证施护。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病情的辩证分类,给予相应的中药饮片或制剂。同时指导患者每日以甘草或金银花泡水饮用,并熬制生姜水为患者擦拭身体,起到祛风散寒、清热解毒的作用。(2)按摩与推拿。按摩推拿患者的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风池、内关、合谷、太冲、曲池等穴位;同时结合康复技术对患者的瘫痪肢体与头面部穴位进行推拿,并开展关节功能训练,促进患者尽早恢复。

1.3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2~3]

统计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与生活质量。(1)临床有效率评判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神经功能缺损至少减少90%,即为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神经功能缺损减少46%~90%,即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神经功能缺损减少18%~45%,即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无减少,甚至病情加重,即为无效;临床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生活质量评判标准:选取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判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及总体健康,6大项,各项总分100分,生活质量的好坏与评分高低成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处理本研究数据,以卡方χ2检验本次研究的计数资料,采用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P<0.05时表明本次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比较

2.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比较(±s,分)

3 讨论

作为一类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疾病,脑梗死也叫缺血性卒中,是脑栓塞和脑血栓等疾病的总称,中医称之为中风。随着近年来老年化的加剧,脑梗死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群体趋于年轻化,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4]。

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是临床治疗脑梗死时,采取的最为常见且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其基于循证支持以及临床多年实践经验,从环境干预、心理护理、饮食调整以及功能锻炼等多方面,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旨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稳定心理状态,缓解病情。中医观点,中风主要由血行不畅,致气机不通,临床需给予中医辨证施护,通过中药汤剂与穴位的推拿按摩,帮助患者疏导经络,调和气血,改善血液运行,促进患者尽早恢复[5]。临床实践发现,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在最大程度发挥出常规护理效果的同时,还能突出中医辨证施护的优势,起到协同作用。本次研究对我院脑梗死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与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表明中医护理干预与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联合护理切实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则提示中医护理干预与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联合护理能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与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确切,不仅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还能使患者获得更佳的预后。

参考文献:

[1]谭小金,余敏,古满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家庭康复影响因素分析及中医护理技术康复指导模式的建立[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4):82-84.

[2]谭雅琼,余艳兰.中医护理方案在脑梗死急性期后风痰上扰证眩晕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9,33(03):422-425.

[3]陈贤,刘京,袁军,陈秀荣,张素钊,王惠仙.中医护理在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02):145-148.

[4]沈永红,姚蓉,章月琴,唐欢,丁莉雯.优化中医护理方案在预防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23):2121-2124.

[5]陈贤,刘京,袁军,尹晓华,郝杰,梁会卿.中医护理技术及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康复的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1):134-136.

论文作者:冯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9

标签:;  ;  ;  ;  ;  ;  ;  ;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后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冯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