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区轨道下山供电系统优化设计论文_何立

恒鼎实业兴达煤矿 贵州省盘州市 553500

摘要:通过兴达煤矿采区轨道下山用电负荷统计,用需用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分析煤矿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类型及各种运行方式的优缺点,考虑经济、技术因素确定最佳供电运行方式。

关键词:轨道下山;供电系统;优化设计

兴达煤矿二采区轨道山掘进工作面设计共安装设备7台,其中工作6台,设备总容量245.7kW,工作容量185.7kW,有功负荷为125.08kW,无功负荷为127.57kvar,视在负荷178.65kW。为提高功率因数,已通过地面10kV高压变电所高压静电电容器补偿。

1、供电系统设备选择

供电变压器选择。变压器选用中央变电所变压器,经计算能够满足二采区轨道山掘进工作面供电需要。

2、设备电缆选型

2.1 绞车电缆截面选择:

计算负荷电流:

式中:ΣP—绞车功率,30kw;

U—线路额定电压,0.69kv;

cosΦ—自然功率因数,0.7;

选择电缆及校核载流量

据上述计算,线路选择MY-3×25+1×10型电缆允许载流量为Ix=113A(查表),则:

Ix=113A>Ij=35.86(A),符合要求。

校核电压损失

当cosф=0.7时,MY-3×25+1×10型电缆单位负荷矩电压损失百分数为0.219%/kw·km(查表),供电距离0.02km。

ΔU%=30×0.02×0.219%+1.94%=2.07%<5%,符合要求。

2.2 水泵电缆截面选择计算

计算负荷电流:

式中:ΣP—水泵功率,37kw;

U—线路额定电压,0.69kv;

cosΦ—自然功率因数,0.7;

选择电缆及校核载流量

据上述计算,线路选择MY-3×16+1×10型电缆允许载流量为Ix=85A(查表),则:

Ix=85A>Ij=44.23(A)

符合要求。

校核电压损失

当cosф=0.7时,MY-3×16+1×10型电缆单位负荷矩电压损失百分数为0.336%/kw·km(查表),供电距离0.03km。

ΔU%=37×0.03×0.336%+2.72%=3.09%<5%

符合要求。

2.3 耙矸机电缆截面选择计算

计算负荷电流:

式中:ΣP—耙矸机功率,30kw;

U—线路额定电压,0.69kv;

cosΦ—自然功率因数,0.7;

选择电缆及校核载流量

据上述计算,线路选择MY-3×16+1×10型电缆允许载流量为Ix=85A(查表),则:

Ix=85A>Ij=35.86(A),符合要求。

校核电压损失

当cosф=0.7时,MY-3×16+1×10型电缆单位负荷矩电压损失百分数为0.336%/kw·km(查表),供电距离0.02km。

ΔU%=30×0.02×0.336%+2.8%=3%<5%

符合要求。

2.4 液压钻机电缆截面选择计算

计算负荷电流:

式中:ΣP—液压钻机功率,22kw;

U—线路额定电压,0.69kv;

cosΦ—自然功率因数,0.7;

选择电缆及校核载流量

据上述计算,线路选择MY-3×10+1×6型电缆允许载流量为Ix=64A(查表),则:

Ix=64A>Ij=26.29(A),符合要求。

校核电压损失

当cosф=0.7时,MY-3×10+1×6型电缆单位负荷矩电压损失百分数为0.517%/kw·km(查表),供电距离0.02km。

ΔU%=22×0.02×0.517%+2.8%=3.02%<5%

符合要求。

2.5 喷浆机电缆截面选择计算

计算负荷电流:

式中:ΣP—液压钻机功率,5.5kw;

U—线路额定电压,0.69kv;

cosΦ—自然功率因数,0.7;

选择电缆及校核载流量

据上述计算,线路选择MY-4×4型电缆允许载流量为Ix=36A(查表),则:

Ix=36A>Ij=6.57(A),符合要求。

校核电压损失

当cosф=0.7时,MY-4×4型电缆单位负荷矩电压损失百分数为1.286%/kw·km(查表),供电距离0.02km。

ΔU%=5.5×0.02×1.286%+2.8%=2.94%<5%

符合要求。

2.6 局扇支线路电缆截面选择计算

计算负荷电流:

式中:ΣP—单节局扇负荷,30kw;

U—线路额定电压,0.69kv;

cosΦ——自然功率因数,0.7;

选择电缆及校核载流量

根据上述计算,线路选择MY-3×10+1×6型电缆允许载流量为Ix=64A(查表),则:

Ix=64A>Ij=35.86(A),符合要求。

校核电压损失

当cosф=0.7时,MY-3×10+1×6型电缆单位负荷矩电压损失百分数为0.517%/kw·km(查表),供电距离0.02km。

ΔU%=30×0.02×0.517%+2.23%=2.54%<5%。

通过供电优化改造,减少了供电环节,减少了供电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取得了显著地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学成.工矿企业供电设计指导书?[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树伟.矿山供电?[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3]顾永辉.?范廷瓒.煤矿电工手册.[M].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

[4]邢邦圣.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何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煤矿采区轨道下山供电系统优化设计论文_何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