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乡村教育发展的困境与重建
宁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 媛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教育不断沦为城市教育的附庸,成为制约实现教育公平的短板。在城市繁荣背后隐蔽的是乡村教育文化的流失,是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传承的无力和乡村教育内部最深层本质和价值的遗忘与忽视。乡村教育关系到乡村少年能否健康成长,乡村教育的匮乏很有可能让成长中的乡村少年成为无根的存在。因而,走进乡村教育,关注乡村教育的发展,从深层次上挖掘乡村教育的本质,才有希望为乡村教育的重建提供可能,进而实现教育公平。
关键词: 乡村教育 困境 重建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这就为新时代乡村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现代化推动了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但乡村发展背后所掩盖的是滋养乡村教育的乡村文明的遗失和乡土文化的失落。在现代化所遵循的模式中,城市仍占据先导和主体地位,人们将城乡更为普遍的解读为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模式,随着乡村原有乡土气息的丧失,在“现代文明”的视野里我们很难追寻到传统乡村文明的身影。更有学者甚至认为,城镇化才是乡村教育未来所应遵循的发展方向。于是乡村教育就演化为去乡村化的过程,其结果往往是乡村教育的消亡。这不禁让我们反思: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以怎样的态度关注乡村教育?乡村教育发展的出路何在?乡村教育的重建有无可能?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
先进—落后、现代—传统这两种相互对立的二元价值模式,是人们对城乡最为普遍的解读,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城乡二元割离。与之相伴随的,在教育上则更为显著地体现为,乡村教育不断沦为城市教育的附庸,成为制约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短板。纵使在整个教育发展进程中我们从未间断过对乡村教育的关切,但这种关切大多只是停留于表面,而未深入乡村教育内部最深层的本质。关注乡村教育我们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教育从根本上而言就是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就是如何把未成年人培养成全面自由健康发展的成熟个体,就是如何发育年轻一代的健康和谐的人格。”因而,教育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关注个体健全人格的发育,在于对个体生命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在明确了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之后,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必须继续追问,何谓乡村教育?从根本上来讲,乡村教育就是“如何积极有效地促进乡村少年的精神成人,促进他们置身乡村社会之中的活泼、健康、全面、自由的发展,启迪、发育他的健全人格,为他们的一生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从教育和乡村教育的概念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乡村教育的认识存在两个基本的视角:一是立足“乡村”来谈乡村教育。乡村是乡村教育展开的基础,是实现教学的主要场所。基于以乡村为中心这样的关注视角,将乡村教育同城市教育进行对比,乡村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升学率等方面都不具有城市所具有的优势。在这样的情形中,我们往往将乡村教育作为教育中的弱势对其进行关注,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以俯视的态度来关注乡村教育。二是立足“教育”来谈乡村教育。乡村教育的意义在于,在学校和乡村之间构建一个能促进乡村少年全面健康发展的精神场域,能承担起传承乡土文化的使命。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教育在课程知识体系方面应与城市教育有所差别,应更多展现出乡村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而不是在“表面上的素质教育”模式下遮蔽乡村教育所独有的特殊性。通过两种视角的对比我们发现,立足以教育为中心对乡村教育的关切,能让我们真正走进乡村教育,真切地理解乡村教育,进而挖掘乡村教育的内在本质。
侧重于具体的文体研究的论文有:江西上饶师范学院王顺贵教授的《宋诗选本<凡例>、<跋>研究》高度重视容易为人们忽略的选本的《凡例》和《跋》这两种文体,在总结了选本的凡例反映编选者个人诗学蕲尚和诗学观这一作用后,特别指出并非所有选本凡例都能比较完整地反映选编者的意图和诗学观;论证选本的跋的作用一是用来叙述选本的编撰、刊行和流传情况,二是对序言和凡例中未能言及的情况的补充。
任何教育的发生都需要一定的场域,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不论城市教育还是乡村教育,都离不开教育的引导。立足于以教育为中心,乡村教育直接关系到乡村少年的健康成长,乡村教育文化的缺失很有可能导致乡村少年成长中的精神危机。在现代化进程中,只有当我们深入触及乡村教育的本质,避免让受教育者陷入以知识获得和技能训练为中心的体制化教育流程,从真正意义上关注乡村少年全面、健康发展时,才能以正确的姿态关注乡村教育,才能融入乡村教育之中,从而发掘乡村教育的内在精神实质,让乡村成为乡村少年成长的乐土,让这片乐土成为乡村少年精神的绿洲。
二、乡村教育发展的困境
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出台各项政策支持和关注乡村教育发展,如2006年,为鼓励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教育部、财政部、原人事部、中央编办联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招募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教。2018年我国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1万人,吸引4.5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教。此外,国家还设置专门培训项目,提升乡村骨干教师素质,如2010年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尽管我国出台多项政策,全方位支持乡村教育发展,但目前乡村教育的发展依旧面临很多困境。
一是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实现“下得去”。2012年9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改革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工资水平,并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从多方面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二是以理想信念为支撑,实现“留得住”。对于教师这一职业人们有不同的认知,教师职业相比于其他职业,其传统优势仍然存在,比如“稳定”“有寒暑假”等。但从社会地位来看,教师这一职业并不具备其他职业的优势,并不受青年人的青睐,尤其是乡村教师。因此,要让高校毕业的大学生选择到乡村任教,并愿意留在乡村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必须以一定的信念作支撑。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除了要具备教师所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需要有对乡土的热情。作为一种职业,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不应有本质的差别,但乡村教师对比于城市教师又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在教师来源、教育对象、生存环境等方面,乡村教育带有强烈的乡土性,长期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乡村教师同其生活的乡土社会浑然一体。正如罗曼·罗兰所描述的“羁縻人心的乃是从上智到下愚都有的一种潜在的、强有力的感觉,觉得自己几百年来成了这块土地的一分子,生活着这土地的生活,呼吸着这土地的气息,听到它的心跟自己的心在一起跳动……”这种乡土情怀或融入那美不胜收的乡村景色之中,或只是在那单调而又恬静的景色中不断流淌,在这种情怀中,乡村教师体验着乡土文化所独有的魅力。乡村教育与乡土社会水乳交融,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教育呈现城市化倾向,这使乡村教育演化为与乡村无关的教育,乡村也淡出乡村教育的视野,乡村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成为一种去乡土化的过程。
三是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传承的无力。乡村教师是乡土文化的传承者,是乡村少年成长的关键人物,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受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乡村教师的流失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乡村教师更是面临着公共性和专业性的双重失落以及对乡土文化传承的无力。从专业化的视角出发,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自身专业的发展,还需关注专业以外的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问题。现代化教育将乡村教师纳入同城市教师统一的发展模式之中,要求乡村教师不仅要承担本职范围内的教学工作,还要关注教学外的热点问题,但没有看到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知识分子,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农村问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其公共性应更多体现为对乡村社会发展的关注。如果将乡村教师纳入这种同城市教师相同的发展模式之中,将导致乡村教师的发展局限于专业性问题,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从乡土文化中游离出来。与此同时,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乡村教师在理论知识、资源获取方面,远无法和城市教师相比,他们在现代教育知识体系中更无话语权。
二是乡村教育的文化流失。在通往现代化的路途中,乡村被迫跟随其后,城市繁荣的背后是以乡村传统社会文化的边缘化、乡村教育的文化流失为代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年轻人选择进入城市打工,在城市接受教育的学子毕业后也更多地选择留在城市工作,为所在城市的繁荣贡献了优秀的劳动力。乡村民工进城务工返乡后,改善了家乡的生活状况,但部分人也沾染上了城市的不良社会风气。随着城市流行文化涌入乡村,城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也渗透到乡村的每个角落,蚕食着乡村社会传统的文化价值,使乡村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本土气息的文化养料不断丧失。乡村的发展和富裕,这本身无可争议,但这种发展让追求富裕演变成乡村人普遍追求的生活目标。在乡村发展的背后是乡村社会文化被逐步边缘化、虚化,是以年长者为主导的乡村传统文化秩序被瓦解,乡村少年开始对自身所处文化持冷漠态度,看不起乡土,乡村俨然不再是乡村少年童年生活的乐土,乡村少年不再是真正意义上所说的乡村少年,而成为文化上无根的存在。一个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乡村教育也是如此,而乡村文化就是乡村教育发展的精神之根。乡村社会文化的边缘化、虚化,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必须承受的,有其必然性,但对于生活在乡村的少年来说,对他们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如果以牺牲他们精神与人格的健康发展为代价来换取乡村社会经济发展,那这样的代价是否过于沉重?
乡村教育本该具有不同于城市教育的独特性,但在现代社会教育体系中,我们不难发现,乡村教育不论在教育内容还是在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同城市教育无太大差别。在教育生活的现实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很好适应现代教育所提供的机遇,乡村学生大多被排除在外。而这批学生徘徊、游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找不到一个合适恰当的安顿之地,更别说用自己的知识和教养“反哺”乡村。乡村教育所面对的这种尴尬,不能不让我们怀疑将城市教育的模式视为唯一合理的现代教育模式其合理性何在?现代化不单给我们带来了舒适,同时还有奢靡和享乐,以及个体人格的萎靡和安逸。正如卢梭对现代性所做出的批判,“城市是坑陷人类的深渊。经过几代人之后,人种就要消灭和退化;必须使人类得到更新,而能够更新人类的,往往是乡村。”卢梭意义上的乡村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然人”的特殊教育形式,而乡村则是代表着更为接近自然的文化形式,乡村教育的独特价值恰恰在于,让教育更加真实更加贴近乡村,更符合自然善好的实践特质,这是城市教育所不能具备的优势。
三、为乡村教育重建提供可能
对于乡村教育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对教学资源的不断输入,而应直击乡村教育发展所面临问题的本质,对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拷问,从而为乡村教育重建提供可能。因此,我们至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三是培养一批甘于扎根乡村的优秀乡村教师。要想在短期内解决乡村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是不现实的,但其中有一个基本的着眼点,那就是教师。乡村教师队伍是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短板,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就必须补上这个薄弱短板。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力争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但近年的研究却表明,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的结构性矛盾和二元化特征依然存在,如何让优秀的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二是让乡村教师成为乡土文化的承载者和诠释者。对于乡村教师而言,不但要具备教师所应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需要有对乡土的热情。如果一个人缺乏对生命意识和主体意识的热爱,即使外面是阳光明媚,其内心也可能是灰暗的,乡村教师也一样。乡村教师扎根于乡村,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同乡村社会环境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虽然乡村教师具有不同于城市教师的特殊性,但乡村教师要看到自身的独特之处,在教育传承和对教育意义、价值的追寻中寻找自身的价值。要充分调动乡村教师的工作热情,使其扎根于乡村教育教学,让乡村教师在工作中深深感受到乡土文化的浸染和熏陶,这种长期的浸染和熏陶会使乡村教师真正与乡村文化融为一体,真心热爱乡村、倾心奉献乡村。让乡村教师在热爱和奉献中唤起生命自觉,体味自己独特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成为乡土文化的承载者和诠释者。
一是对于乡村教育我们不能再以俯视的态度进行关注,而应贴近乡村教育。这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最基本的层面是,从教学条件、就学保障等方面对乡村教育予以支持,以保障在乡村接受教育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基本的教育公平。对于这一基本层面,国家不管是从教育资源还是从教育经费上都给予相当大的投入,在政策方面更是有很大程度上的倾斜,极大地改善了乡村的办学条件。第二个层面则是乡村教育之于乡村的关系来说,乡村教育要适合乡村的实际生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一方面我们不应阻断乡村教育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应在两者之间构建有机联系;另一方面这就要求我们丰富乡村教育的文化资源,在乡村教育中展现乡村知识。第三个层面主要是以健全乡村少年的人格为出发点。在何为“乡村教育”这一问题中我们提到,乡村教育之所以称之为乡村教育,主要原因在于乡村是乡村少年发展的精神场域,乡村教育本质是关注乡村少年积极健康、全面成长。基于这样的考虑,乡村与乡村少年之间要建构一种亲近感,培养乡村少年对所处乡村的文化自信,让其在融入现代文明的同时,又能够保留对自我生存乡土的深厚情感。长期以来,我们所关注的更多是第一个层面的问题,而实际上后两个层面的问题更为重要,却往往经常被我们所忽视,尤其是乡村少年的精神成长才是乡村教育的目标。我们应给予的不仅是让乡村少年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更应关注是否给予了他们健康、全面的教育。因而,我们有必要重新走进乡村教育、审视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
选择白砂糖、柠檬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单因素试验中分别选择料液比(1:6、1:8、1:10、1:12),白砂糖的添加量(6%、8%、10%、12%、14%),柠檬酸的添加量(0%、0.1%、0.2%、0.3%、0.4%)3个主要因素,采用感官评价的方法对饮料的色泽、气味和口感进行评价,考察其对饮料品质的影响。
一是乡村教育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受制于城市文明的冲击,“乡村社会无法提供各种现代性的思想、情感、经验以支撑起只有城市文明才有可能支撑起来的城市教育。”乡村教育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同城市教育的公平。现代社会中主流教育话语大多反映了城市教育的声音,而非乡村教育,当然不可否认这些话语中乡村教育确也存在类似问题,但这并不能够真正代表乡村教育的声音。同时,生活在乡村的孩子很难享受到同城市孩子同等的社会资源,对于部分来自乡村的学生来说,从接受教育到上大学,他们走出了他们所生活的世界,融入城市的潮流,但是由于起点的不同和个体素质的差异,即使他们同城市学生拥有相同的“学历资本”,但仍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赢得同样的机会。在这样的“差距”对比下,乡村的孩子在家庭关系、社会资本方面显然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因而,“即使他们侥幸进入高等学府,大多也是选择与自己家庭的文化有‘亲缘’关系的专业、学科,将来从事的职业和社会地位、收入大多低于前者。”面对这样的差距,我们不禁深思读书对乡村儿童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努力从他们的世界走出来,成为他们所居住城市的弱势群体,还是对他们原来生活乡村的遗弃和背离。
三是提高乡村教师素质,实现“教得好”。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公众对于教育资源的需求已不单是物质资源,更是人力资源,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已从量的公平转到质的公平,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近些年来,我国教师水平逐步提高,乡村教师队伍质量有所改善,但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如在乡村普遍存在教师学历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加强乡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缩小城乡教师素质差距是当前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所在。
学生在体验式课程中的实践;开发学生对蛋白质免疫排斥反应的生物信息学实验;高级心脏生命支持模拟实验室经验对药学学生信心和知识的促进;肿瘤学实践经验分层学习研究;应急准备培训;药学实践实验室和初级药学实践可减少学生无菌化合物操作失误;进行糖尿病护理实践;评估学生在涉及顽固梭菌感染患者的模拟情景中的表现;重复测试以提高药剂学实验室课程的技巧;药学实验课程中的处方分析练习。
进口船舶航行至码头边,等待泊位上出口船离泊后再行靠泊的作业方式定义为套泊,2组套泊作业同时进行则定义为双套。[7]
水介质旋流器又称自生介质旋流器,其结构如图2所示,由一段圆柱体和一段圆锥体及切向给料口组成。它的锥体夹角为钝角,达到80°~140°,锥体粗短,旋涡溢流管粗长,几乎穿过整个圆柱体。
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放弃那种居高临下俯视的姿态,立足以教育为中心,将乡村文明纳入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视野,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给予乡村教育以同等的话语权,以更加切实的态度关注乡村教育,让乡村教育能够承担起传承乡村文化的职责,能够给予乡村少年精神的抚慰。
参考文献:
[1]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孙传钊.隐蔽的遗产[J].读书,2001
[3]【法】卢梭.爱弥儿:论教育(第一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4]【法】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卷六)[M].傅 雷,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文章编号: ISSN2095-6711/Z01-2019-14-0196
(本文系项目基金:宁夏师范学院2019年校级科研项目“乡村教育发展的困境与重建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XSFYB1928)
标签:乡村教育论文; 困境论文; 重建论文; 宁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