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耕文化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
刘丽萍
(长沙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摘 要: 新时代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多重价值目标,即加强辛勤劳动教育,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加强诚实劳动教育,培养青年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加强创造性劳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中华农耕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劳动中积淀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它体现了农业劳动中的奋斗精神、和谐思维和创新精神。推动中华农耕文化有效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需要将农耕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
关键词: 农耕文化;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将劳动教育确定为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如何科学认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层次,如何在大学生中开展有效的劳动教育成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华农耕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劳动中积淀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推动中华农耕文化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多重价值目标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正是立足于新的时代坐标和历史使命,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对广大青少年提出的具体教育目标。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劳动教育的价值目标主要明确为:
2.3.2 HPLC法测定PTX含量 色谱条件同“2.2.2(2)”项下。取PTX配制成2、5、10、15、20 μg/mL的溶液,进样,计算在此范围内质量浓度和峰面积。线性方程为Y=1 987.3 X+4.515 1,r2=1.000 0。表明PTX在2~2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样品预处理:12 000 r/min转速离心5 min,取上清液进样。
第一,加强辛勤劳动教育,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即生产劳动,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人本身。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强调实干兴邦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联系,强调幸福与个人奋斗的必然联系,也就是激励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要通过辛勤劳动,来实现个人幸福和民族幸福。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在劳动教育中让广大青年理解奋斗的意义,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才能推动个人梦想和民族梦想的实现。
第二,加强诚实劳动教育,培养青年大学生的诚信品质。诚实是劳动者的基本品质,美好梦想的实现不仅离不开辛勤劳动,也离不开诚实劳动。人们常说劳动最光荣,这是因为劳动创造价值,对社会和人民都有所贡献。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劳动都是有价值的。当一部分人利欲熏心,制假造假,不仅丧失道德底线,甚至触碰法律红线时,他们的劳动再多,都是非法和有害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诚实劳动才是和谐的。正如有学者提出的,诚实劳动既表现为劳动者以积极的状态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合格的物质产品或实实在在的服务,也表现为在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上讲求合作共赢,又不排斥合理有序竞争的存在。[2]青年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让广大青年懂得诚实劳动的重要性,有利于在和谐的劳动关系中推动个人梦想和民族梦想的实现。
(2)电磁吸附工作原理 电磁吸附主要是利用不同永磁的不同特性,通过电控系统对内部磁路的分布进行控制与转换,使永磁磁场在系统内部自身平衡,对外表特征为消磁(DEMAG)即放松状态;或者释放到吸盘的工作表面,对外表特征为充磁(MAG)即夹紧状态。
二 中华农耕文化的劳动教育价值意蕴
其次,中华农耕文化蕴含着和谐劳动的生态智慧。我们在感叹祖先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勤劳与智慧时,更要对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生出几分敬畏。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传统的农耕方式是以遵循自然法则,维护农作物和家禽家畜等与环境的统一性为基础的。传统的农耕方式保护并改善了原有的自然条件,也为物质再生产和精神再生产提供了支撑。有学者提出,农耕文明是一种善的文明,顺应天命、辛勤劳作、艰苦朴素和宽以待人是其本质。事实上,工业文明时期,资本贪婪逐利的本性使自然陷于被征服和被伤害的状态,进而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而在中华农耕文明时期,尽管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人相对于自然处在完全被动的状态,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却处于消极和谐的状态。因为中国传统农业哲学强调天、地、人三位一体、交互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宇宙观的基本内核,它对于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也体现了劳动应遵循的和谐之美,这种和谐之美伴随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升华,也逐渐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扩大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优秀文化的传承,将中华农耕文化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需要我们通过合理的路径和恰当的文化载体开展有效的劳动教育,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在对劳动教育的价值目标和中华农耕文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意蕴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能更精准地通过多种路径在青年大学生中开展有效的劳动教育。
第一,把农耕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筑牢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深入研究课程体系中的相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关联性,并运用相关农耕文化符号和农耕文化载体对青年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做到用生动的文化载体展现理论,用鲜活的文化素材感染学生。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劳动教育要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劳动的三重价值,即劳动具有本源性价值,劳动是创造物质世界和人类历史的根本动力,劳动、劳动者光荣;劳动具有经济性价值,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按劳分配是合乎正义的分配原则;劳动具有教育性价值,热爱劳动、参加劳动才能实现个人的健康成长,不愿劳动、不爱劳动则会阻碍个人的全面发展。[3]
从劳动教育的具体目标来看,我们要开展的劳动教育不仅包括劳动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要以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而实现增智、树德、促创新的价值目标。中华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农耕时代,所形成和传承下来的文化成果和精神财富,现存的农耕文化承载场所包括农耕文化博物馆、农耕文化展览馆、农耕文化体验园等,具体的农耕文化载体包括农具、农家节气、农谚等。中华农耕文化蕴含着无法替代的劳动教育资源,是我们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宝库。
最后,中华农耕文化蕴含着劳动人民的创新精神。人类从采集食物到进行农业生产,这是在长期的观察和尝试之后,在这一过程中,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大大增强。源远流长的中华农耕文化闪耀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创造力。中华农耕文化对世界农业的贡献有目共睹:世界三大农作物之一的水稻,是华夏先民首先驯化、培育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我国有17处入选,占了全世界名录的四分之一;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深刻地揭示了四季轮回的客观规律,成为农耕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看物识天气,观物测收成,包罗万象的农谚是农民生产经验的总结,在科学技术不太发达的农业时代,农谚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三 中华农耕文化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首先,中华农耕文化蕴含着辛勤劳动的奋斗精神。人类的生产劳动作为调节人和自然关系的感性活动,是显现和外化人的本质力量的活动。农耕文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一系列劳动工具的使用,这是中华民族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不懈奋斗的具体体现。在孕育农耕文化萌芽的采集经济时代,我们的祖先打制了石磨盘和切割野生谷物的石刀等,后来陶文化的产生则是定居农耕文化的伴生物。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农耕方式已经被改变,农耕时代的生产工具,逐渐被机械化的新农具所取代,但是,不管是手工打制的石制工具,还是机械化生产出来的现代农具,无不展现出华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所展现的奋斗之美。从采集、渔猎到农耕种植,华夏先民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开创了精耕细作的中华农耕模式,这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也是人类适应自然能力和力量的极大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显著提高,县域经济蓬勃发展,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人均生活水平飞速提高,城镇污水厂用水量和排水量都在大量增加 [1]。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全国22000多个县乡、城镇中,直接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总排污量的50%以上,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用于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相当不健全[2]。近年来相关地区对原有污水处理厂进行改扩建或者新建污水厂,这些污水厂工业污水都占有一定占比,污水可生化性较低,氮、磷比较高,在污水厂全面达标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存在一定压力[3,4]。
第三,加强创造性劳动教育,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创造能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创新,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被置于新发展理念之首;关于经济发展,党和国家强调要依靠创新驱动;规划国家发展方略,党和国家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这是我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联袂发展、创造新价值的必然选择。创造性劳动体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它是要以扎实的学识和技能为其逻辑支点的,是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发展。加强创造性劳动教育,就是要激励广大青年在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大胆创新、勇敢创造,形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各种综合能力,从而成为创新型劳动大军的主体力量。
第二,把农耕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让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润物无声。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培育青年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教育路径。农耕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既可以通过实实在在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农耕文化图片巡展、农耕用具展、农耕文化知识竞赛等,也可以运用现代传媒手段,以优秀农耕文化为素材进行宣传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进行文学艺术创作。近年来,许多电视台和网络新媒体以回归自然、守望家园、莫忘乡愁为主旨制作播出的栏目和作品,都广受欢迎,这也充分说明了以农耕文化为切入点弘扬传统文化,在青年大学生中大有可为。
第三,将农耕文化融入社会实践,实现理论认知与实践体验的相互促进。传统的农耕生产工具、工匠用具、以及各种各样的衣饰等,都可以通过博物馆的诠释来讲述农耕文化,地方庙会、农俗节、农耕体验园则能生动再现农耕生活场景,让参与的人从中感受到劳动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这些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资源无法大规模进入校园,但青年学生可以走出去以开展社会实践的方式接受教育。现有的内容丰富的农耕文化博物馆,有重在表现古代农耕文明发展史的,如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有以农耕文化嬗变为主题的博物馆,如西安高陵的关中农耕文化博物馆、湖北保康的尧治河农耕文化博物馆、湖南的耒阳农耕文化博物馆、宁夏固原的西北农耕文化博物馆、广西贺州的族群文化博物馆等。当然,随着旅游休闲文化公司的涌现,也出现了一批农耕文化体验园,这些场所都可以成为青年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的选择。通过劳动场景教育,也能提升和锤炼青年大学生观察、好奇、想象、判断、评价、创新等人工智能时代不可复制的关键能力。
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学术普及的前提,对受众需求的了解,精准的选择和有效的传播手段是成功的保证。本书的十位作者与“一条”互联网新媒体联手打造人文经典课程,内容涉及《诗经》、孔孟、老庄、《史记》《世说新语》、唐诗、宋词、《资治通鉴》《传习录》《红楼梦》,涵盖了中国人文传统的一些基本典籍。相信课程文字内容的出版能满足更多读者和不同受众的需要,并且为传统文化和人文学科的学术普及提供成功的范例。
劳动能否托起中国梦,决定于全社会对辛勤劳动的尊重程度,对和谐劳动的肯定程度,对创造性劳动的发扬程度。中国传统农业不只是一个产业,更是集经验、文化、智慧等为一体的集合性存在。多种途径推动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也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中华农耕文化的劳动教育价值,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让青年大学生们怀揣奋斗精神、诚实品质、创造潜能,凝聚成伟大“中国梦”的圆梦者。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2] 钟文岩.《用脚踏实地的劳动实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2-29.
[3] 宁本涛.重塑劳动教育观[N].光明日报,2019-1-29.
本文引用格式: 刘丽萍 .中华农耕文化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72):25-27.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2.008
基金项目: 2019年长沙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长沙农耕文化融入青少年劳动教育的路径研究”。
作者简介: 刘丽萍,女,湖南衡阳人,长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标签:农耕文化论文; 劳动教育论文; 实践路径论文; 长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