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时代的挑战 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观念论文,思想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逐步向深层次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地触及到许多教育思想和观念问题。国家教委主管高教工作的领导及时地总结高教改革的发展情况,提出了“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先导”的思路,很快得到高教界众多教师、管理和研究人员的共鸣。当前,一场以提高质量意识、加强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讨论正在许多高等学校方兴未艾。这是高教改革健康地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反映。高教改革的深化呼唤着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符合教育规律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对高教改革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理论上说,教育思想是对教育现象的认识,主要包括教育主张、教育理论、教育学说等。在国际上,高等教育思想有很多流派,而且有着各种不同的分野方式。从理论与高教改革实践相结合的意义上说,教育思想主要含有办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等,也可以说主要是指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等。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的看法,有群体的,也有个体的。在一定意义上说,可以把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看成是同义词,但后者是较感性的、不系统的。高等教育思想和观念,既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关系的反映,受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制约,也是对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即培养人才规律的认识和体现。本世纪中叶以来,特别是当前处在世纪之交,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都处在加速发展和迅速变化之中,对高等教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使得高等教育的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试图着重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的若干趋势,对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问题进行一些思考,以求抛砖引玉。
一、科学技术加速度发展及其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
很多人已经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例子说明:现代科学技术以加速度发展,人类知识的积累成指数型增加。众多的事实也已证明:科学技术在既分化又综合的发展中,越来越呈现了明显的综合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如果说牛顿统一天上和地上的力学创立经典力学、麦克斯韦统一电学、磁学、光学创立电磁场理论等算是稍为早远的事,那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及其物理学统一性的思想是近代科学发展综合化趋势的重要标志。据有人统计,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千上万个学科中,有80%属于交叉和综合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理论的发现到技术的发明和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缩短,科学—技术—生产逐渐形成整体化趋势。爱迪生实验室的辉煌、贝尔实验室的成就,开辟了科学—技术—生产结合的道路。当今大批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产品的涌现,是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重要标志。
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是与科学研究和人的思维方式的综合化趋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研究从个别或少数科学家的独立、分散的活动,走向了有组织的集体合作研究乃至大规模的国家计划、国际合作计划。例如,40年代美国的“曼哈顿计划”,50到60年代中国的两弹和卫星研制计划,70年代欧洲的高能物理实验中心,80年代西欧的“尤里卡计划”和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以及90年代世界100 多个国家参加的“21世纪议程”等等。可以说,人类进入了“大科学”时代和大综合的高潮,知识的创造和生产活动已经开始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化”了。在这样的大科学、大综合的趋势下,必然带来人类的思考、思维方式的变化。过去的科学研究往往把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科技问题理想化、典型化,分学科抽取其特定的典型的对象进行研究,而在现今的形势下,单科演进的学科发展模式已难以维系,科学研究的对象和问题越来越趋向复杂的真实的对象和实际的问题,远离平稳态的、非线性的、乃至混沌的。因此,人的思维方式也必然要在分析—综合的杠杆上向着综合的一端寻找新的平衡支点。科学的思维方式由以分析方法占主导地位向以系统方法占主导地位转变,或者说从过去的重分析、演绎、推理等走向重归纳、综合。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其《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写道:“第二次浪潮文明极端重视将问题分析成个别因素的能力,大多数人从受教育时起,就善于分析而不善于综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未来的设想(包括对我们自己在内)是这样的支离破碎和杂乱无章,我们当前的任务是要像一个通晓多门知识的综合家而不是某项专门问题的分析家去思考问题,我们今天已处在一个新的综合时代的边缘。”这段话,对我们思考当今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趋势与教育改革思路的关系是意义的。
我们过去高等教育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单科性、行业性的学校过多、过专,学科、专业过窄,很多课程把知识分割得很细、很窄。学校、学科、专业乃至于课程各自封闭,自成体系,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过于强调培养本专业的“专家”,缺乏站在科技加速发展及其综合化、整体化的时代特征的高度来思考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等问题。现在人们正在重新研究和思考这些问题,以迎接时代的挑战。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两种文化的融合趋势
人类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大自然养育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逐步认识自然,并由畏惧和严重受制于自然走向对自然的大量索取。特别是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高度发展,给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了高度繁荣和舒适的享受,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枯缺等弊病乃至灾害。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在反思中重新认识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不仅对过去的“征服自然”等口号进行重新思考,而且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适应学科”、“回归自然”等计划和构想。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不仅对社会、经济、科技,而且对教育,都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
与此相关,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关系问题,对教育思想、观念及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更直接的影响。自人类黎明时期开始,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是结合在一起的,是深沉而持久的伴侣。只是在近代自然科学迅速发展以后,科学与人文走向分离。如果把知识比喻为一座“拱门”,那么在20世纪之前人文之柱高于科学之柱,而20世纪之后则相反,科学之柱高于人文之柱。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分裂愈演愈烈。英国物理学家斯诺在其《两种文化和科学革命》一书中认为,两种文化的分裂和对抗的倾向使西方人丧失了整体的文化观,以致20世纪的思想界不能对“过去”作出正确的解释、不能对“现在”作合理的判断、同时也不能对“未来”有所憧憬和展望。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是现代和未来社会的必然趋势。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现代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全球性的问题,例如,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生态和环境恶化、南穷北富的两极分化、道德伦理的滑坡、色情和暴力泛滥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是仅仅靠科学技术进步和物质财富增长所能解决的,有的也超出了一个国家单独解决问题的范围。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涉及到科学理性与道德理想的关系,涉及到经济增长取向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必须综合运用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手段有机结合,进行研究和探索。也正因此,唤起和促进了许多国家、许多有识之士和多方面的专家、学者重新重视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结合。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愈来愈相互渗透和结合,涌现了大批交叉和边缘学科,并将孕育着一种未来的新科学。马克思早在100 多年前就曾指出:“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自然科学往后也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高等教育作为创造新的科学、文化和培养高级人才的园地,不仅要适应这个趋势,而且要为这种融合趋势的发展和新科学的诞生起到促进和催生作用。
从19世纪中叶到本世纪初,高等教育基本完成了从古典人文主义课程到现代科学课程的转变,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在此之后,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学科范围越来越窄、越来越自我封闭,科学和人文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分离。在重视科学教育内容的同时,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教育内容被或多或少地忽视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学科和专业也忽视了现代科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这种状况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倾向与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融合的趋势是不相适应的。近些年来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文理渗透,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结合已成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我国,正在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调整和拓宽专业等等,都与适应这种趋势密切相关。在西方,美国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的一份报告中提出:“有必要让人们重新明确高等教育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改造全部大学课程设置,全面恢复文科教学在整个四年制大学课程中的中心地位。”美国许多大学要求理工科学生增加选修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要求文管类学生增加选修理工科课程。在日本,把文科与理工科融合,以解决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接口问题作为面向21世纪改革的一个思路,如在东京工业大学建立了“社会理工学”和“社会理学研究生院”,并设有4 个专业。东西方的这些改革措施,可以说都与适应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两种文化的融合的趋势有关。
三、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信息化趋势
自1946年第一台数字计算机诞生,人类社会开始迈向信息时代。在短短的半个世纪里,从真空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演变了四代,运算速度提高了几十亿倍。特别是80年代以后,可以说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信息存取速度、信息存储量、信息传输技术等都日新月异地发展。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一步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集成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仅使世界各国不同的语言、文字以及图像、资料可以变成共同的0和1两个数字在网上进行交流、共享,而且将可以使人感受到身临其境的虚拟环境。21世纪人类社会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一切方面都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等都将发生重大变革。信息产业继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之后,成为国民经济中的第四大产业,无论是产值还是就业人数都将居于首位。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输将成为社会动作的核心,成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的源泉。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结合起来,世界经济从工业化阶段进入信息化阶段,形成信息经济。科学对构成世界三个基本要素的认识是先物质,后能量,现代才到了信息。近代史上的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是在能源领域中进行的蒸汽革命和电气化革命,新的一次技术革命是在信息领域中进行的以信息革命为标志的高新技术革命。动力革命使机器代替了人的手和脚,扩大了人类的身体能力,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信息革命使计算机代替了人的部分智力劳动,扩大了人类大脑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前者依赖于煤、石油、电力等有限资源,而后者依赖的则是知识和信息的无限资源。知识信息成为整个社会追求的最重要的东西。盖茨的《未来之路》和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两本书中所展示的信息时代新的人类文明景象,有许多将逐步变成现实。面对如此巨大的时代的挑战,高等教育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将有新的含义。如果说知识信息是信息社会中的电流,那么,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能于一身的高等学校将是产生这些电流的“发电机”。大学将成为社会的轴心。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园区,如美国的“硅谷”、英国的“剑桥”、日本的“筑波”、我国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等等,无一不是大学或大学群发挥着轴心的作用。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在使教育技术发生重大变革。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种教育软件的大量研制和应用,使得许多传统的教育方式相形见绌,这必将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重大变革。
上述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对高等教育的挑战具有国际性,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究这些时代特征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并采取了各种改革措施。在我国,除了上述共性的时代特征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对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有着深刻的影响。江泽民总书记在接见四所交通大学负责人时指出:“我们的经济工作正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好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我们过去的高等教育,从体制、结构到人才培养主要是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的。现在经济体制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高等教育要适应这两个根本性转变必然触动许多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例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中有一个行业、产业或部门,就往往要办行业性或专业性很强的高校、设置专门的专业,而不是先考虑现有的高校教育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这就涉及到效益观念和高教管理体制上的一些旧观念必须转变。又如,在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增长方式下,在人才观上过分地强调“专业对口”的观念,致使专业愈办愈窄,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不合理,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毕业生有较宽广的适应的观念大相径庭。因此说,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必须有教育思想和观念上的转变。
在世纪之交,面对时代发展许多重要趋势以及我国经济工作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挑战,人们在思考把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进21世纪。在思考、研究和改革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迎接挑战,推进改革,促进发展,解决难点和热点问题,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为先导。从上述的时代发展若干重要趋势和我国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宏观背景出发,笔者深感以下几个与教育思想和观念有关的问题,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关于高等教育价值观的问题
这既是一个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与改革实践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关于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各种流派和历史上的多次争论,是高教理论工作者研究的问题,今天我们更关心的是与改革实践直接有关的现实问题。在我国,经过80年代后期关于教育功能和基本作用的大讨论之后,又经过90年代前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的研究中对高等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社会属性的认同后,对于教育满足人的自身发展需要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两大基本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已经取得了比较一致的共识。在近几年改革实践中,在上述大的宏观背景的推动下,广大干部教师积极投身改革,总结出许多对高教改革和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的新观念、新思想。但是,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也由于实际办学中难点和热点的增加,压力增大,在高等教育价值观上,功利主义时有表现,高教系统内有,社会上也有,有不顾教育规律强调社会需要什么就办什么,也有不顾社会需要只强调个人自由发展、个人设计等等。实践证明,凡是在思想和观念上有先进的、正确的符合教育规律和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认识,改革和发展就生机勃勃,成绩显著,反之则不然。这说明,在高教价值观、功能作用、社会属性等一些基本理论、观念上仍然有研究和讨论的必要,要有正确的、先进的思想和观念的指导,才能促进改革的健康深入发展。
从上述的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来看,在现在和未来的信息社会中,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技文化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三大基本任务和功能必将大大地强化,它在社会发展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在国际上有高等教育是未来社会轴心、大学是“发电机”等看法,这是一种先进的思想和观念,而且已经在实践中有所体现。在我国,对教育,特别是处于龙头地位的高等教育,虽然文字、口号上有很高、很重的表述,但在实践上对其功能和价值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不仅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而且还往往要求高教适应社会的多,对高教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重视不足。因此,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和参与也不足。这可能也是需要转变和更新的观念之一。
(二)关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质量观问题
培养目标,或者说培养什么样的人,或者说质量观,是教育思想的一个核心问题。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是由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确定的,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角度讨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长期以来已经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和讨论。近几年来,从知识、能力、素质的角度讨论培养目标、人才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兴未艾,而且确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和探索。
关于知识、能力、素质问题的讨论,首先主要涉及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人才的质量观问题。从传统的观念上说,教育注重传授知识,不论是个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的价值观,知识都是人才质量的基本要素。17世纪初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以及近代科学技术诞生以来,知识越来越为世人所重视,从培养“百科全书式的人”到现代人文主义者的培养“完人”,无不把知识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要素。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的激增,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加速,特别是工业化社会的到来,人们逐步认识到仅有知识是不够的,不能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始越来越重视能力。早在19世纪初的洪堡倡导“教学与研究相统一”,19世纪下半叶海斯创立“威斯康星思想”,应该说就开始重视能力的培养了。进入20世纪以后,各国高等教育都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美国的许多高校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到了50~60年代,毛主席对能力的强调和概括可以说达到了高峰,他反对读死书和读书死,强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时,我国教育界著名的“干粮”与“猎枪”问题的争论,可以说是社会对能力的强烈呼唤。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发表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可以说,是世界性的对能力的呼唤。
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时代迈进,科学技术的综合化、两种文化的融合,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加速、竞争的加剧等趋势越来越显著,从80年代初开始,人们更重视从人类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思考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面向21世纪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除了仍然重视知识、能力以外,十分突出的是对素质的广泛关注。从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21届大会及其后出版的《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到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从1993年中国政府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到1994年美国克林顿总统颁布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无不对人才的素质问题表示高度的重视。在国内,近几年来对素质和素质教育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成为热门话题。
素质,如同知识、能力一样,本是早有的一个问题,只是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特点,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隐现或显现而已。在孔夫子时代的“修身养性”、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发展理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等都重视过素质的养成,虽然内涵和对象不同。培根以后,特别是近代科学迅速发展以来,知识越来越突出了。20世纪以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加快、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对能力的要求突出了。当今针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新趋势,人们又在更高的层次重新认识素质的重要性,反映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特征。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这也是现代科学大师对素质的呼唤。
对“素质”一词,有各种不同的理解。现今按教育学的理解,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不能把素质与知识、能力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处于不同的层面,是相辅相成、相互紧密联系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一般来说,知识是属于表层的东西,但它是基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丰富的知识,也就不可能有强的能力和高的素质;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属于里层,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素质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属于内核,也可以通俗地说素质就是做人的修养。高的素质一方面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因此说,知识、能力、素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素质处于核心的位置。
在国际教育界,有to know(学知识)、to do(学做事)、to be(学做人)等关系的研究,又有以K(Kmowledge,知识)、A(Ability,能力)、Q(Quality,素质)做为人才培养三个方面的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出版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的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重新设计、重新组织。 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得博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上的报告中提出,未来人才应掌握的“三张教育通行证”,第一张是学术性的,第二张是职业性的,第三张是事业心和开拓精神。他认为第三张是最重要的,但过去往往被人忽视。他的第三张通行证与to be (做人)或素质有很大的相似。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对素质的重视,对知识、能力、素质辩证统一关系的关注,反映了现代教育在培养目标或质量观上的一个时代特征。但是,如果简单化地认为现代教育是从知识或知识和能力的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或者认为从专业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而不提知识和能力了,这是缺乏辩证观点的,不可取的。要在坚持知识、能力、素质辩证统一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才能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并强调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这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讨论培养目标和质量观问题,总的精神是一致的。提出和研究加强素质教育是从时代发展特点和趋势出发,在一个新的更广阔的视野下讨论培养目标和质量观问题。这个讨论不能脱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在更深的层面和更综合的角度来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强全面的素质教育拓宽了德育的内涵和视野,同样也拓宽了智育和体育的视野。从时代发展的特征和我国的实际出发,特别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大力提高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必须的,更是造就杰出人才不可或缺的。
在质量观问题上,还有重文凭、学位,轻实际教育质量;重层次、规模、数量发展,轻立足基本的办学层次提高教育质量等等观念,这些实际上是在科技文化水准比较低下的社会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旧观念。在科技文化发达的现代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注重实际,靠实力竞争,实力主要在于实实在在的人才质量。在信息时代,由于生产率不断提高,物质产品的丰富多样,质量将取代数量成为价值取向的决定因素。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国家教委领导同志多次提出“加强质量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等思想,为我们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指明了方向。
(三)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问题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按笔者的理解,是指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密切相关。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体现和落脚点。从改革的意义上说,前者指明方向,后者是重点和难点。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也不例外。不同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不同的时代或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我国高等教育自从50年代初学习前苏联之后,建立了单一的过分强化的专业教育,要求培养各种“专家”的框架,形成了以专业需要为逻辑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门化课等过于窄、专、深的一套专业课程体系,加上教育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又形成了德育、智育、体育相互独立的一套课程体系,这两套课程体系简单地机械地组合,构建了延续将近40年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这套模式和体系,在当时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文化都十分落后,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百业待兴急需各种专门人才,以及国家按严格计划体制发展经济的背景下,是有效的,功不可没的。而且在这套单一的模式和体系中,许多优良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得到了统一的严格的贯彻,对于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起到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原有那套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已经难以适应了,许多过时的、落后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必须改变。例如,企图通过四年本科教育就要求培养成为某个学科领域“专家”的观念,要求四年学习的知识要工作后一辈子“够用”的观点等,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思想的进步以及终身教育的思想等是不相符的。又如,过分专业化的观念、狭隘的专业利益观念、单一化模式的观念、急功近利的观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的倾向、重知识轻能力和素质的倾向、忽视个性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倾向等等,也是与时代发展和教育思想的进步不相符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全盘否定过去,而是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新趋势的高度,重新审视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有继承、有摒弃、有创新,重点在于整体优化。
首先,要根据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要求,适应上述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拓宽专业面,调整专业设置,从狭隘的“专业对口”转向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上打好适应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育适应能力,在整体优化上提高素质。同时,采取主辅修专业、双学位,培养一专多能和复合型人才,也是从狭隘的“对口”转向适应的有效措施。
其次,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要求构建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教育方针,综合考虑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的要求。知识方面大致包含科学文化知识、相邻专业知识、本专业知识等。前两者结合构成基础知识,占较大的分量;后两者结合构成专业知识,其中本专业知识分量不宜太重。三者的具体比重应因校因专业因人而异,体现办学特色和个性发展。能力的内涵各种说法颇多,主要包含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最必须强调和加强的是创新能力,这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特征的要求,也是我们以往所不足的薄弱点。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国要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强的竞争实力,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出杰出的人才和科学大师,更需要有强的创新能力。素质,是我们过去的薄弱点,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强烈要求。因此,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中,要特别注重加强全面综合的素质教育。素质的内涵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素质是知识、能力的内化和升华,内化于人的身心,形成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修养的内在品质。素质教育注重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当前,特别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是基础,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人的整体综合素质不可能提高。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把三者紧密地有机地综合起来考虑,贯穿于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第三,面向21世纪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个问题笔者已有专文讨论过,这里只想强调一点,即实施这项改革必须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
(四)关于教学方法问题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涉及到很多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问题。多年来不断呼吁和进行了改革,但有些方面是改而少效,其原因可能就在于从思想和观念上还没有充分的认识。首先,要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过去的教学方法。例如,过去长期以来盛行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及过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讲细讲透的方法等,放到现代科技加速发展,知识量激增以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来看,即使在一个很窄的专业领域,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灌输”给学生,没有“填”满的时候。不给学生留有自己思考的时空和余地,就不可能培养创新能力。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必将带来教学方法上的革命,照本宣科的“灌输式”和“填鸭式”必然被淘汰。又如,加强“三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这是很正确的教学思想,问题在于在知识巨增的情况下,什么是真正的“基础”是需要研究的。北京大学赵凯华教授等经过研究和改革,在其第一本“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的序言中提出了三条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就是在时代发展背景下对教学思想观念的一种新思考。其次,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研究和改革教学方法。杨振宁先生从东西文化传统不同比较了中美的教学方法。他指出,中国传统教学方法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严谨认真,基础扎实,但缺少创新意识,而美国的教学方法重归纳、分析和渗透、综合,是一种“体会式”的学习方法,其效果是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强,易于较快进入科学发展前沿,但根基不够扎实。因此,我们在发扬自己优秀传统方法的同时,要吸收和借鉴外国教学方法的长处,取长补短。第三,要吸收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新成果,以及心理学、认知科学的成果,更新教学方法上的一些旧观念,改革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