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宜荣 湖北省房县实验小学 442100
【摘要】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并且把这些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形成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特有的方法和风格。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99-01
1. 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美国在《普及科学——美国 2061 计划》中指出,作为未来社会典型成人应充分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及产生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强调数学结论而忽视思想方法是本末倒置;改进教学方式,数学能力的培养依赖于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而要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又要借助一定的智力和能力,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方面,要贯彻“少教多学”的原则。教师在进行教授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最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命题以及数学原理,注重知识的基础性与示范性,强化教授的有效性。在计算教学中,不以学生会计算为满足,而要求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自觉运用计算法则;并且改变过去的教学时强调口算,复习考试时强调笔算的“应试”做法,加强口算的练习和考核;鼓励学生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在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我重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表象,掌握形体的基本特征和求周长、求面积等的计算方法,以加强初步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我还在应用题及其他内容的教学中,重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步做到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进行思考,并且能够比较完整地把自己思考的过程叙述出来。另一方面,推行探究式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要首先秉承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积极选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及“探究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学生预习、教师讲课、课堂讨论与习题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诱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巧设悬念,让学生思考,寻找答案,最后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并验证结论的正确性,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使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体会与实践
2.1正确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关系。教学大纲所确定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我国公民教育的培养目标。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这个基本要求,这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中就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2.2启发思维。数学知识严谨的逻辑体系,使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又由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较强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建立新课题,综合已经学过的有关概念,揭示它们之间的内部联系,比较它们本质的特点,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从而使学生既能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激发求知欲望,为他们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
2.3讲练结合。课堂上经常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这样可以养成学生积极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同时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并采用必要的应对措施。课后,除布置适量的作业外,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类型新颖的思考题。这些题目对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理论和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4作业讲评。通过对小学数学课程作业的规范化要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对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或错误进行细致分析讲评且经常从学生的作业中选择独特的解题方法讲给学生,这比教师讲题更引人入胜,有时让学生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更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总之,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有先进的思想意识,要不断地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不断地将结构化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要体现“在教学目的任务上,改变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改革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及用数学知识解决较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总原则。要促使小学数学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关键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教育思想的转变。我们必须认真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方向,切实把小学数学教学引到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J].教育发展研究,2001(5):
[2]范叙保.论数学猜想在数学探究活动中的思维形式[J].数学教育学报2000(4).
论文作者:龚宜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能力论文; 作业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