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论文_郭月飞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论文_郭月飞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江阴市供电公司 2144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智能变电站是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智能电网概念的出现,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撑,并是其发展的主要部分,能够分配电流和电能,因而能更好的保障电网的安全与稳定。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技术;方式

1、智能变电站的特征

(l)高度的可靠性。智能变电站性能方面的可靠性较优,但这种性质是在电网运行态势良好的状况下产生的。由于智能变电站运行中设备可靠性比较强,且自身在智能诊断性质上能体现出较高的水平,这就能预防不同类型的设备产生故障。当设备出现故障后,应采用对应措施完成设备的故障清除工作。由此总结,智能变电站的特点是高度的可靠性,这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性要求。智能变电站的高度可靠性不仅要设备自身具有可靠性,更要变电站能做好这自我的防御和诊断,然后对设备的问题进行早期的预防和预警,在设备第一次出现问题后能进行快速的反应,最终的目的是将设备供电损失降低到最低点。(2)较强的交互性。故障产生后,要做好及时的处理,从而控制设备的安全性能,更需体现其性能的可靠性。同时,智能变电站现阶段运用最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其中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和传感类技术等。这些信息技术的使用与智能变电站之间产生相互联系,提升智能变电站的兼容性智能变电器的使用交互性较强,其中交互性需要逐步转向智能化,那么就要逐步转向智能电网的运行进程中,要求其使用满足可靠与充分性要求,智能电网的信息资源需要满足资源共享的要求,使用过程中很多内部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决定的,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决定,所以信息共享就十分重要,且应实现电网与对应系统的对象间互动,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性。

2、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

2.1、硬件集成技术

传统变电站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过程是通过计算机中的中央处理器与芯片设备的紧密联系而配合完成,但是由于中央处理器的资源空间有限,难以及时有效地搜集和处理各项信息,无法从根本上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同时传统变电站的应用系统是嵌入式的,系统的定期检修工程过程较为繁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息的不稳定性。随着科学技术的稳定发展,硬件集成技术随之不断发展壮大,将硬件集成技术应用于智能变电站的设计之中,能够实现变电站系统的模块化管理,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

2.2、软件构件技术

软件构建技术具有灵活性、实时性和弹性强的多重特点,在独立完成变电站系统构建的技术上,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有效的协调和处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程序体。软件构件技术实质上是对变电站系统的重组和再升级,在不同的介质之间对同一组的电力系统进行重新配置,进而实现单一功能到多个功能的科学化转变。关键构建技术主要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和多代理技术系统之中。通过软件构建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变电站软件的工作效率和运行速度,强化系统的自动更新性。

2.3、在线监测

能够实现对变压器的实际状态进行在线的监视和检测被称为在线监测。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技术已经初具规模,然而在某些方面还是问题颇多,例如在断路器的温度检测问题上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通过对这项技术的大力发展和研究,可以让国内的智能变电站变得更加智能,对于有关的信息的监测更加精准。在另一个方面,国内的相关技术如电子互感器技术,仍然落后与其他国家。必须从外面供应电源给予高压传感器上的相关配件,导致设施的耗损和加重设施的负担,加快设施的折旧。因此目前的智能变电站中,传统电子也没有舍弃,而是和互感器一起使用。

2.4、信息保管和管理

信息的保管和管理的相关技术也在智能变电站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由于在变电站中实现智能化,因此对于相关信息的科学保管和进行管理也成了重要的任务之一。由于变电站有着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里面进行着各种数据的更新以及计算,信息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普通的变电站的模式下面,已经无法适应这庞大的数据更迭,更谈不上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通过智能变电站的相关技术,可以快速解决这个问题,较为容易的采集所需要的信息和处理相关的数据,同时可以科学的进行信息的保管,从而更大程度的发挥智能变电站的智能作用和集成作用。

2.5、组网模式

在智能变电站中,通常会在组网中选择使用两网三层的组网模式,并且在汇控柜中设置单元的合并,设立终端,目的是保护二次智能设备。某些变电站采用的是主变压器例如110kV的保护而且还有220V的等级保护。

3、智能变电站构建方式

3.1、体系架构构建

在对智能变电站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首先要实现对于体系架构的构建。与传统变电站内的体系架构相比,智能变电站的体系架构具备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同时也是满足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特点。通过体系架构的合理构建,将更有效的实现智能变电站内对于信息的处理和集成,从而对信息的采集和传输具备更高的速度保证和质量保障。

3.2、智能设备设计

对于智能设备的设计。在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中,智能设备作为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对设备运行状态快速检测、快速评估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于智能设备设计的构建,将促进工作人员更快速的发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进行解决和处理,从而进一步减少智能变电站内的供电损失,以不影响正常供电为前提基础,充分发挥出现代化智能设备的重要作用。而对于智能设备的设计,也将进一步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为智能变电站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3、继电保护和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继电保护和信息数据的安全是建设智能变电站的基础。对于变电站的保护能够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对于信息安全的保护,能够有效保障信息资源的完整性。目前,传统的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水平普遍偏低。所以,在搭建智能变电站体系的初期,必须采用开放的防护方法,同时将电网数据的变化情况设为参照基准,调控继电保护设备,以便保障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在整个体系搭建的过程中,一般借助网络自动化的相关技术来保证数据传递的可靠性、安全性。

3.4、智能变电站的仿真测试

智能变电站的测试工作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即系统测试、设备测试。其中,系统测试的基本内容是测试整个监控系统、对时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保护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分析系统、电能量信息管理系统、电源系统等多个子系统。而设备测试工作是调试测量、检测、保护、控制等模块。其测试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完成,这三个阶段依次为:单元测试阶段、集成测试阶段以及系统测试阶段。体现了测试由小到大、由内至外、循序渐进的测试过程。

总而言之,现代化电网建设中,智能电网已经成为其发展的主要方向,特别是智能变电站的构建十分重要,更是智能电网存在的前提与基剑。智能变电站关键性技术的买行能满足变电站水平衡量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曹楠,李刚,王冬青.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05:63-68.

[2]谢斌.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5,01:84.

[3]李传军.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J].电子测试,2015,13:167-168.

[4]成皓,洪林.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3,05:64+59.

[5]田野平.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147.

论文作者:郭月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论文_郭月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