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和心理康复治疗论文_许舜

体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和心理康复治疗论文_许舜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总结了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对于体操运动员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其心理康复治疗的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索,更详细阐述了运动损伤康复的方法特别是心理康复的手段,对其主要的维度和指标进行了评价,希望运动员及其教练可以从本文中吸取经验,在实际训练中避免出现的相应问题,更好的保护体操运动员的职业生涯。

关键词: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心理康复

1.前言

体操运动员在运动之前没有做好保护的工作,或者是保护工作没有到位,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有调查显示在高校和大学中每10名运动员就有8名运动员存在运动损伤(Robbins et al,2001)。有学者对于我们国家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叶松,2012)和优秀蹦床运动员(王秋玲等,2010)运动损伤的调查都显示了调查队员中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最近关于运动损伤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热门,但是笔者发现,大多数只是研究医学方面的损伤,而与心理方面的运动损伤的康复与治疗还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本文系统的分析体操运动员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和运动损伤后康复的有效心理手段。希望运动员与教练员可以吸取经验。

2.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2.1过早的高强度训练

随着体操技术的不断发展,训练年龄越来越小;为打好基础,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和密度越来越大。有时为突破一个动作或参加比赛而对某一训练内容进行长时间的重复训练。众所周知,青少年是一个人一生中发育最快,也是身体发展最重要的时期。过于强大的外界压力会导致孩子身体和心灵处于一个不良的水平,越锻炼不好,越会增大自己的训练时间和心理负担,这样常常会增大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很多体操运动员的伤病都是在8至12岁的年龄留下的,而且这样的损伤常常会伴随运动员的一生。因此我们要注意这方面的因素,给予小运动员足够的训练同时不会超出所承受的范围,这就要众多教练员,心理学家,运动训练学者积极参与,探索出一条适合的道路。

2.2长时间运动损耗导致慢性损伤

有调查显示,在运动员职业生涯中,慢性损伤的发病几率明显高于急性损伤。特别是女性运动在出现慢性损伤的几率方面显著高于男性运动员。运动员本就是高水平的竞技职业,每天的训练的强度极大,从小到大一直保持高强度训练,时间长强度大导致很多运动员没有时间或者很少有时间去修正调节自己的身体,长时间身体保持这样的情况,有很大的几率出现慢性损伤。而一旦出现慢性疾病,很难在短时间内治愈甚至严重的可以影响到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有些体操运动员出现了损伤为了不落下成绩都是一边治疗一边训练,往往并没有根除症状反而导致更大的损伤发生。这些问题从某种情况下说应该是体操训练预防损伤比治疗损伤更为重要。

2.3测量足踝灵活性

体操运动对足踝关节提出很高的灵活性要求,脚与地面的接触方式多样,往往因为空中转动或高度不够造成脚的落地损害。运动员在触地前的灵活调整和落地时的承受力是防止伤病的重要因素。例如后空翻大角度落地压脚引起内踝软组织的损伤。足踝关节灵活性差的运动员往往更容易受伤。所以在平常训练中应加入足踝关节的灵活性练习。常用的有单脚不同方向跳,在不同平面上跳让足踝适应各种角度的受力。

2.4运动员心理因素

在体操运动训练中,心理因素极大地影响着运动员的成绩乃至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运动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包括:焦虑和自我概念。体操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心理焦虑的情况常常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很难集中于动作本身,使得难以完成要求动作,同时极大的增加了出现损伤的几率。焦虑在运动员身上表现出的症状是肌肉紧张,注意不能有效地集中到训练和比赛当中。在紧张状态的情况下,运动员的视野会变窄,精神出现涣散。同时肌肉紧张还增加了协同肌群和对抗肌群协同运动的难度,造成运动失调,灵活性和准确性下降,对周围环境的反应变得迟缓,这种由于焦虑导致的运动员生理状态的改变是导致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处于紧张状态下的运动员,特别是处于自我评价过低的运动员,在运动中常做出保护性反应,这种保护性反应会成为运动性损伤的潜在因素。如果在训练中,教练的训练技巧不符合运动员的身体特质,常常会导致运动员出现消极情绪,这时会加重焦虑情绪导致,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大量消耗,但成绩并没有大幅度提高,反而会导致成绩下滑。所以克服焦虑问题对于提高运动员成绩,保护运动员生涯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个体身体自我也是影响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之一。[7]自我概念是指对其身体范围内各方面要素的能力感觉。身体的自我概念包涵许多特殊的能力概念, 例如:运动能力知觉(运动、身体素质或运动能力)及身体形态(高矮、轻重或吸引力)。本文主要指的是运动能力知觉, 即运动员对于自己在所从事的体育项目中的能力和位置的自我评价, 简单来说就是运动员的自信心。 自我概念被认为是运动损伤的相关因素之一。研究表明, 过低的自我概念和过高的自我概念都是引起运动损伤的危险因素。 很明显,自我概念低的运动员导致自卑心理出现,严重者甚至不能很好地处理与队友对手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竞争关系,十分容易造成情绪异常进而引起技术动作失控, 而过高自我概念的运动员容易出现自大心理,面对问题挑战会过低估计困难,高估自己的技术能力, 导致准备不足,难以做出一些超出其自身能力的高难度技术动作。在这两种状况下, 行为最终易导致运动损伤。

3.预防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对策

3.1 强化训练和合理补充营养

合理加强训练要从基本训练和力量训练着手。基本功训练要合理安排并细化内容。自2013—2016 年新规则实施后,许多队伍对于体操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强度提升了日程,在基本功训练时增加芭蕾训练和舞蹈训练的次数,使动作增加美感,注重了动作的正确性和姿态的优美性。力量训练要注重力量素质训练的全面性和均衡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肌肉力量不平衡会改变关节受力情况,造成关节损伤的风险增加; 发生损伤后可能会进一步改变姿势和动作模式,使得肌肉进一步不平衡,形成一个负面的循环。艺术体操训练中以大关节作为运动轴完成的技术动作较多,容易不重视小肌肉群和弱侧肌肉群的训练。可以根据具体的损伤部位设计动作,借助一些不稳定界面进行控制练习和整体动力链动作练习,如利用平衡垫、平衡板、瑞士球、弹力带等工具协助训练,用以加强腰背肌力量和本体平衡感觉[8]。

世界前 8 名优秀运动员中,75% 的选手克托莱指数(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匀称度的重要复合指标,计算公式为: 体重/身高×1000,其中体重以kg,身高以cm计算,克托莱指数越小说明身体肌肉含量相对较高)在270~300之间。我们大多数教练按照此来控制体操运动员的体重。同时我国学者有研究表明在减重期间,运动员应摄取低热能但营养平衡的膳食,蛋白质摄入量达到每千克体重0.002kg。同时保证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当运动员达到理想体重后,为保持体重,要注意饮食的摄入量和食物的丰富度,保证身体蛋白质摄入量足够的情况下,摄入低热量的食物。只有营养均衡,才能保证身体消耗的摄入量的动态平衡。同时,在损伤康复期康复训练、药物、物理治疗等虽然重要,但是必须对营养的摄入保持足够的重视。

3.2减少体操运动员心理因素致伤的途径

3.2.1 提高运动员的认知水平

运动员对周围运动环境的错误评价是诱导运动损伤发生的核心因素,教练员正确引导运动员面对应激环境下的认知和评价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环节。由于不同的训练和比赛对于运动员的意义不同,造成运动员的临场水平不同,通过正确的认知导向可以降低运动员的临场应激水平。所以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及其心理辅导师应针对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发现心理问题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同时还要使运动员熟悉本项目的专项特点及对动作技术的要求, 弄清楚在训练和比赛中可能引起损伤的各种原因以及如何预防的措施。定期开展心理讲座,最好一个月会有两至三次,使运动员在能接受的方式进行运动心理相关知识补充。同时对运动员进行自信心的训练, 培养运动员坚强的意志品质, 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消除消极的思维模式和焦虑情绪,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认知水平, 克服他们对运动损伤的恐惧心理。

3.2.2设置明确的目标

设置目标有助于运动员调动自己情绪,将注意指向于目标任务,从而增强自信心,降低认知焦虑,形成理想的期望同时调节到最佳的心理水平。所以教练员应帮助体操运动员制定相应的恢复期训练计划。要求受伤运动员设置现实的和易于完成的目标。随着目标的完成,一步步的增大目标难度,最终达到所受伤之前的水平。当然针对不同情况,分别设置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具体目标与理想目标、行为目标与结果目标、容易目标与困难目标等。有了切实可行的康复目标,不但可以有效地促进体操运动员损伤的康复,同时也能给损伤运动员心理带来良性导向,有助于运动员调动自身潜能,将注意指向于当前的任务,增强自信水平,降低认知焦虑,形成理想的期望和最佳的心理状态,这将有利于运动损伤的康复。特别强调的是在康复过程中,运动员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实事求是,向医务人员正确反馈身体机能的内在变化,万万不能存在瞒而不报,急于求成的心理,否则造成的二次损伤将更难以康复。

3.2.3社会的有效支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爱和归属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人们受伤时身体和心理上都是需要周围的帮助,这些人包括,最亲近的家属,朋友,教练,队友和其他社会上与之相关的人的支持[10]。通过感情上的支持关心,物质上的帮助,使得受伤的运动员会从中恢复出来,建立自信,并面对困难最终战胜困难。有调查研究表示,有理想的社会支持的运动损伤的运动员恢复期大大短于没有社会支持的出巡运动损伤的运动员。

4.体操运动员主要损伤部位

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损伤的发生部位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此种差异一般认为多因运动项目技能表现方式及特点所决定的,这与前人研究结果趋于一致。体操作为一种闭锁性运动项目,也是一种力量和协调性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技术中支撑,落地等动作较多,肘,踝关节是最易于受伤部位。研究结果表明:体操运动员主要损伤部位是踝,肘关节。根据对体操运动员损伤后训练观察,以肘关节损伤最为严重,临床症状以肘关节骨骺炎,合并软组织急慢性损伤较多。这是因为在体操技术训练中,支撑倒立是最基本的,也是训练中运用最多动作之一。如果肘关节软组织严重损伤将不能完成体操成套动作中任何一项。因此常常会影响不能参加比赛,或是停止训练,严重者甚至要终止运动生涯。其次为踝关节,多为起跳落地后扭伤为主。运动实践表明:体操运动员身体其它各部位都有受伤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教练员要合理安排运动员的训练量,这不仅关系到提高运动成绩,也关系到运动员的运动生涯。运动量过大或增加过急,超过人体器官,组织的承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训练,人体组织结构会因过度摩擦挤压,过度牵拉引起微细损伤的积累,如慢性骨损伤、关节劳损、肌肉劳损等等。运动量过大产生局部组织疲劳,影响人体生理,生化过程的变化,导致局部组织发生代谢障碍,缺血、缺氧及各种酸性产物、废弃物的堆积,使肌肉产生僵硬反应,收缩力降低,如果持续时间长久会导致肌肉萎缩,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关节的运动,是发生关节骨折,脱位,肌腱韧带断裂的重要原因。不合理的运动量很容易引起躯体疲劳,特别是神经系统的过度疲劳。连续的大运动量,没有节制的训练,会导致运动员训练动机水平下降,练习兴趣不高,没有训练意愿。

5.小结

体操运动员足踝关节伤的康复必须达到专项运动的负荷要求。体能训练的目是把足踝关节的功能恢复到伤前甚至更好的状态。应注重恢复肌肉体积、肌肉力量、爆发力、耐力、平衡力和灵活性。在体能训练过程中通过经常性的冰疗、理疗、加压包扎等等方法来控制足踝关节伤部的炎症。配合功能性的体能训练,逐渐恢复运动员的足踝关节功能,从而使其回归正常的专项训练。造成体操运动损伤的因素错综复杂,针对运动损伤的不同时期应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总的来讲,通过外部训练和心理强化等手段是可以有效的预防体操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另外,要想达到身心的完全康复,还必须运用动作技能的心理训练保持良好的技能心理印记。最新的研究表明,运动员心理也是预防出现损伤的重要因素,但还需深入研究。

论文作者:许舜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  ;  ;  ;  ;  ;  ;  ;  

体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和心理康复治疗论文_许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