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费用的“得”与“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费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所有类型的腐败中,吃喝腐败最容易被社会直接观察和感受。即便如此,“舌尖上的腐败”也存在诸多晦暗不明之处,普通老百姓的印象也更多地停留在“目视”和“耳闻”的经验范围内。利益驱动的宴请到底获得了怎样的经济效应?吃喝腐败是否涉及到资源的扭曲配置?这些问题在制度层面上有诸多的探讨,但却一直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 实证研究的缺位,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如何对企业的腐败进行度量。目前,绝大多数文献倾向于采用调查数据来研究企业的腐败行为,例如Mauro(1995)、李捷瑜和黄宇丰(2010)等。但是调查数据存在诸多缺陷:首先,腐败的样本测量误差一直饱受质疑(Bertrand and Mullainathan,2001);其次,由于担心,企业自愿披露腐败是具有很大风险的“自带镣铐”行为(黄玖立和李坤望,2013);最后,被调查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也会影响调查数据的质量,如果被调查企业是腐败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可能会弱化或隐瞒腐败程度,相反则可能会夸大腐败程度。 鉴于此,Cai et al.(2011)提出用业务招待费和差旅费之和(ETC)构建腐败指标,并以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取代此前流行的调查数据。这些指标均披露于财务报表附注中,经过权威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每一笔费用都有详细的记录,因此虚报或瞒报的可能性较小。业务费用可能包含多种开支,其中吃喝开支是其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内容。与业务费相比,吃喝开支在差旅费科目下列支的困难较大,差旅费的开支合法程度更高一些(黄玖立和李坤望,2013)。综合起来考虑,本文倾向于认为企业在维护政府、银行和客户的关系时,吃喝开支更可能以业务招待费的形式体现,因此,本文以业务招待费度量企业的吃喝腐败程度。从稳健性角度考虑,本文以总资产对业务招待费用进行调整,并用ETC进行了稳健性检验。 在定义了企业的腐败指标后,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企业的吃喝腐败是否影响了长期困扰上市公司发展的融资、投资问题,以及通过怎样的路径影响?本文拟从企业吃喝费用角度出发,厘清吃喝腐败与企业投融资效率的关系,这是本文回答的核心问题。 从企业角度来看,吃喝腐败当然是因为有利可图才为之。一方面,腐败可以帮助企业获取税收优惠、降低管理成本以及获得政府订单(Cai et al.,2011);另一方面,腐败还可以帮助企业缩短审批程序,甚至可以绕开法律、行政管制获取稀缺资源,起到“润滑剂”的功能(李捷瑜和黄宇丰,2010)。具体到企业融资上,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决定了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通过与政府建立和保持和谐的政企关系,企业可以获取便利的融资资源,因此腐败可以使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于蔚等,2012)。企业是否会通过吃喝腐败这种方式,建立并维持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从而获得便利的融资途径?本文选取2009-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果发现,吃喝腐败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债务融资额度,吃喝腐败费用提高1%,债务融资额度提高2.91%。这也意味着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吃喝的方式,拓展了银行的融资渠道。 吃喝腐败对融资有影响,此影响的经济效应如何呢?很多研究认为其结果是负面的,即吃喝腐败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效应降低(Cai et al.,2011),特别是在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权力集中的制度环境中,吃喝腐败只能算是一种无奈的次优选择(Bardhan,1997)。正如Cai et al.(2011)所发现的那样,上市公司吃喝腐败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效率显著负相关,但是,Cai以及此后的文献,却止步于这种负的相关性研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负相关性,很少有文献对此进行深入和专门的研究。我们猜测,生产效率的降低与技术效率、投资效率相关,在短期内技术效率变化的概率较小,因此投资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试图以投资效率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企业吃喝腐败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作用机制,以破解腐败负面经济效应的黑箱。 需要注意的是,Richardson(2006)、吴超鹏等(2012)从不同的侧面估算过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但是上述文献采纳的模型是一个动态面板数据结构,而普通的固定效应无法规避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由此得到的投资效率可能存在较大偏误。鉴于此,本文采用系统GMM估算方法,尽可能降低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关系,估算精确的投资效率数据。在此基础上,本文考察2009-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吃喝腐败与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吃喝腐败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效率。具体来讲,对于投资不足的样本,吃喝费用每提高1%,投资不足程度增加5.89-9.76%;对于投资过度的上市公司,吃喝腐败提高1%,过度投资程度增加12.29-15.10%。本文还发现,在控制了吃喝腐败费用后,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投资效率的监督机制明显失效。与此同时,吃喝腐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资金缺乏引起的投资不足,与前面发现的吃喝腐败提高融资额度的结果相吻合。 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第一,采用系统GMM方法测算企业投资效率,修正了Richardson(2006)最优投资模型中可能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完善了投资效率的估算方法。第二,针对近年来上市公司吃喝费用,发现腐败行为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效率,为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低下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第三,本文从上市公司的融资、投资角度考察吃喝腐败的“得”与“失”,为腐败行为影响公司的微观运行机制提供了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丰富了投融资效率相关研究。 本文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1)严格监控政府和银行信贷部门与企业之间可能的利益输送路径,建立公平竞争的企业环境,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2)降低吃喝腐败行为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因此监管部门应该严格控制上市公司的吃喝费用,特别是在“八项规定”出台后的背景下,建立透明、清廉的商业环境有助于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提升。 本文余下的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转型期间企业腐败行为的制度背景,第三部分是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提出,第四部分是数据选取与研究方法,第五部分是实证结果与分析,第六部分是稳健性分析,最后一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启示。 二、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设 腐败行为的经济效应一直是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大量文献集中讨论政府官员腐败的经济效应,然而对企业高管腐败行为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Yao(2002)认为企业高管腐败有隐性腐败和显性腐败之分,前者是指企业高管通过奢靡消费、超额薪酬、商业帝国构建等隐蔽且合法的途径,实现利益攫取与权力寻租,后者是指高管为获取私利而采取违反法律或监管条例的腐败行为。本文研究上市公司的吃喝腐败,则是属于典型的隐性腐败行为,主要从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理论角度,分析吃喝腐败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验证吃喝腐败行为的经济效应。 (一)吃喝腐败、政企关系与融资约束 当市场制度缺失,政府干预或过度管制导致资源错配时,企业向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可以保证资源配置(李捷瑜和黄宇丰,2010)。一方面,贿赂能缩短行政审批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在市场机制缺失时获取企业所需资源(Lui,1985)。另一方面,企业的腐败行为能够帮助企业逃避某些掠夺。例如,保护财产不受侵犯、税收减免以及提高财政补贴等。潘洪波和余明桂(2010)指出,中国的分权化改革使地方政府有很强的经济自主权和财政支出的任意支配权。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政府资源,一个可能路径是通过吃喝的形式建立良好的政企关系,并在行政审批、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面取得明显优势。吃喝费用越高的企业,与政府、银行的关系可能越好。因此,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设,即企业的吃喝腐败与政企关系正相关。 H1:企业吃喝腐败与政企关系正相关。吃喝腐败费用越高的企业,政企关系越紧密。 考虑到融资约束一直是中国企业发展的瓶颈(罗党论和甄丽明,2008),并且大量文献指出,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吴文锋等,2009;李健和陈传明,2013)。为了维持融资渠道、提高融资额度、降低融资成本,即使是国有企业,也会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而民营企业更是将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作为解决融资困境的关键因素(Fan et al.,2008;Boubakri et al.,2010;于蔚等,2012)。白重恩等(2005)利用全国工商联调查数据所做的研究表明,政治关联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余明桂和潘红波(2008)以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研究显示,建立了政治关联的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信贷。于蔚等(2012)选取我国沪深股市1999-2009年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的政治关系显著降低了企业融资约束,其核心机制在于政府的资源效应。由此可见,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影响了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上市公司通过建立和保持和谐的政企关系,可以获取相应的融资资源。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H2:企业吃喝腐败与债务融资正相关。吃喝腐败费用越高的企业,债务额度越高。 (二)吃喝腐败与投资效率 事实上,大量文献研究发现,企业的腐败行为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反应以负面居多。例如,Fisman and Svensson(2007)运用1998年乌干达243个公司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公司的腐败费用与销售收入负相关,腐败费用增加1%,销售收入降低3%。Yermack(2006)研究了高管的奢侈行为与股价的关系,他们选取1993-2002年10年间237家美国大型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管理者使用商务飞机进行私人活动的消息披露之后,公司股价下跌1.1%。由此可见,市场对企业高管的隐性腐败行为异常敏感。更重要的是,企业的腐败行为可能助长企业管理人员的权力控制,导致公司治理机制的弱化,可能会提高高管人员滥用公司权力的概率。Rajan and Wulf(2006)选取1986-1999年300家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高管的权力越大,隐性腐败问题越严重,高管任意支配公司的剩余资源的可能性越大,由此助长了过度投资行为,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效率。 Cai et al.(2011)选取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中国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以吃喝招待费用、差旅费之和构建公司腐败指标,研究发现吃喝费用越高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越低。企业的生产效率与技术效率、投资效率密切相关,但Cai et al.(2011)并未解释吃喝腐败引起生产效率降低的原因。一般来讲,企业的技术效率在短时间内提高较困难,本文试图从投资效率角度解释吃喝腐败影响生产效率的深层次原因: 第一,从会计角度来看,过度的吃喝支出降低了企业的自由现金流,理论和实证研究指出,自由现金流的缺乏会导致企业投资不足,降低投资效率(Richardson,2006;吴超鹏等,2012),因此吃喝腐败可能引起投资不足。另一方面,如果吃喝腐败的融资假设(H2)成立,那么企业可能通过吃喝途径便捷地补充自由现金流,根据自由现金流假说(Jensen,1986),在信息不对称和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可能会导致过度投资现象出现。 第二,从公司治理角度来看,吃喝腐败是企业公司治理机制不佳的信号(Yermack,2006),可能会提高企业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由此会加剧企业的投资约束困境,迫使管理者不得不放弃良好的投资项目,从而导致投资不足(Myers and Majluf,1984)。此外,吃喝腐败可能会提高管理者的代理成本,代理成本的增加会引起公司治理机制弱化,无法有效规避管理者为了私人利益而进行过度投资的现象发生(Jensen and Mackling,1976)。 此外,在目前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法律机制的不完善容易引起企业的非正当竞争,崇尚“关系”的企业可能更不重视市场规则,公司的代理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吃喝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企业崇尚“关系”的一个指标,吃喝越多的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更可能盲目投资,导致投资效率低下。 第三,吃喝腐败也是管理者权力无法有效约束的一种体现(Rajan and Wulf,2006)。根据高管权力理论,高管的权力越高,越可能做出满足私人利益的投资决策,可能导致过度投资或者投资不足,从而降低企业的投资效率(Bebchuk et al.,2002)。 因此,本文提出第三个假设: H3:企业吃喝腐败与投资效率负相关。吃喝腐败费用越高的企业,投资不足程度越严重,过度投资程度也会提高。 三、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2009-2012年间所有A股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样本,并按以下标准进行筛选:(1)剔除了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率大于1的样本;(2)剔除财务数据缺失和明显错误的样本;(3)剔除金融行业样本。最终研究样本包括1363家公司,共3214个观测值。本文所需的财务数据、政府补贴数据、债务融资数据、股东数据、公司治理数据均来自于CSMAR数据库。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本文随机抽样与Wind数据库比对,对于两个数据库出现差异的地方,查询上交所、深交所披露的财务报表进行修正。 按照黄玖立和李坤望(2013)的做法,本文手工搜集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差旅费、政府财政补贴数据,主要来源于年报财务报表附注中“管理费用”、“营业外收入”子科目。制度环境数据来自于樊纲等(2011)编制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指数。 (二)相关变量说明 (1)投资效率 考虑到Richardson(2006)、吴超鹏等(2012)对投资效率的估算模型是一个典型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本文采用系统GMM方法得到正常投资模型的残差值,并以此绝对值大小衡量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的程度。 (2)吃喝腐败费用 参考黄玖立和李坤望(2013)的研究,本文选取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用”作为吃喝腐败的代理变量。与Cai et al.(2011)一致,本文以单位资产的业务招待费衡量上市公司的吃喝腐败程度,该指标越高,说明吃喝腐败程度越严重,用Corrp表示。此外,本文也采用Cai et al.(2011)的做法,构建ETC(业务招待费和差旅费之和)腐败指数进行稳健性检验。 (3)债务融资 参照吴超鹏等(2012)的研究,本文选取上市公司有息债务(△Debt)、长期债务(△LDebt)和短期债务融资(△SDebt)衡量债务融资规模。其中,有息债务融资等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的增加值除以t-1年总资产;短期债务融资等于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除以t-1年总资产;长期债务融资等于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的增加值除以t-1年总资产。 (4)控制变量 考虑到地区制度特征对投资效率可能产生的影响,根据潘红波和余明桂(2010)的选取标准,本文采用樊纲等(2011)编制的市场化指数度量地区的制度特征,用Mkt表示。① 此外,本文还控制了企业的规模(Size),等于t-1年总资产自然对数;资产负债率(Lev),等于t-1年的总负债除以总资产;是否国有(SOE),如果第一大股东是国有,则为1,否则为0。同时,本文还控制了公司治理变量,包括经理人薪酬(Comp),采用前三大高管薪酬除以总资产衡量;董事会人数(Bd)、独立董事比例(IB)、监事会人数(MS)。 (三)研究方法 (1)吃喝腐败与政企关系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研究政企关系主要侧重于政治联系(潘洪波和余明桂,2010)。事实上,政企关系并非仅限于政治联系,本文从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来探析政企关系。潘洪波和余明桂(2010)指出,除了个别支出项目以外,没有明确的法律和制度规范约束和限制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支出,制度约束的缺失导致地方政府官员在决定向企业提供财政补贴时具有很强的自由裁量权。由此可见,政府补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企关系的好坏,如果上市公司吃喝腐败带来了明显的政府补贴增加,则说明吃喝确实加强了政企关系。参考余明桂等(2010)的研究,本文建立下面回归模型进行考察: (2)吃喝费用与融资额度 为了检验吃喝腐败对公司融资额度的影响,本文参考吴超鹏等(2012)选取控制变量,建立模型(2),以此验证假设2。 其中,Y表示公司的融资额,分别采用有息债务(△Debt)、长期债务(△LDebt)和短期债务融资(△SDebt)衡量。Q表示托宾值,衡量企业成长性;Liq为企业的流动性,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度量;Roa为资产回报率。 (3)吃喝腐败与投资效率 根据吴超鹏等(2012)的研究方法和变量选取,本文建立模型(3)、(4)检验吃喝费用与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关系,验证假设3是否成立。其中FCF表示自由现金流,等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新增投资-折旧与摊销)/总资产,如果该指标为正,表示自由现金流盈余,如果该指标为负,则表示内部现金流缺口。其余变量与前面相同。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1报告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投资不足变量的均值为0.052,中位数为0.041,投资不足最小值与最大值差距明显,投资过度指标也显示企业的投资效率之间相差较大。上市公司的平均自由现金流有2.38亿元,自由现金流最高的企业达到181亿元。公司之间的吃喝费用差距比较明显,平均每年吃喝费用为670万元,中位数为316万元,吃喝费用数据明显右偏,说明企业的吃喝腐败问题相当严重,不难看出吃喝费用最高的企业达到5.37亿元。上市公司有息债务平均值为13.8亿元,中位数为2.64亿元。上市公司平均规模为58.4亿元,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42.5%,托宾Q值与上市年龄的数据分布较均匀,没有明显的偏态。经理人的平均薪酬为132万元,中位数为106万元,最高薪酬达到2329万元,最低薪酬仅为30万元,经理人薪酬之间的差距明显。公司治理变量中,董事会人数、独立董事比例和监事会人数分布较均匀,平均值分别为11人、35.5%、4.7人。 (二)吃喝腐败与政企关系 表2报告了固定效应回归结果,为了得到更加稳健性的结果,本文将总样本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分别考察。不难看出,总体样本结果显示,吃喝费用()与政府补贴正相关,并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列(2)是国有企业的样本回归结果,吃喝费用在10%的水平上显著。列(3)的结果表明,民营企业中,吃喝腐败也能够明显提高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表2的结果证明假设1是成立的。 (三)吃喝腐败与债务融资 (1)固定效应结果 融资约束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充足的现金流是企业立足的保障,本文借鉴吴超鹏等(2012)的研究,从企业的融资额度增长率角度,考察吃喝腐败的融资行为效应。考虑到企业无法观察到的因素会直接影响融资额度,从而引起遗漏变量产生的内生性问题,因此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表3中Hausman检验在统计上均显著,说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是合适的。 不难发现,上市公司吃喝费用()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公司吃喝腐败越高,越能获得更多的债务融资,证实假设2是成立的。其经济含义是企业吃喝腐败费用提高1%,债务融资提高2.91%。进一步,短期债务融资和长期债务融资回归中,吃喝腐败费用在10%的水平上显著。罗党论和唐清泉(2007)认为长期债务的额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吃喝腐败与长期债务的显著正相关,也印证了吃喝腐败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此外,根据李健和陈传明(2013)对政治关系影响企业长期债务的解释,吃喝腐败建立的政企关系、银企关系可能并不稳定,政府官员轮换、银行领导变迁都会影响企业的关系。因此,企业选择长期融资可以降低由于关系不稳定导致的融资不确定性。由此可见,上市公司的吃喝费用拓展了公司的融资渠道,在长期债务融资过程中这种效应更加明显。 (2)内生性分析 固定效应模型证实假设2成立,然而债务融资增长率与企业的吃喝腐败之间可能存在反向因果关系。例如,企业会根据当年的融资额度制定下一年的融资计划,为了完成融资额度指标,企业可能会根据融资计划进行公关,企业当年的融资额度可能对第二年的吃喝费用产生作用,由此导致反向因果的内生性问题。考虑到债务融资增长可能存在一阶滞后效应和反向因果问题,本文采用系统GMM方法估计。表4结果显示,AR检验和Sargan检验的p值均在统计上不显著,说明工具变量的选取是合理的。从结果(1)—(3)中可知,吃喝费用()在5%的水平上均显著为正,说明在控制了内生性后,吃喝费用的增加,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有息债务融资、短期债务融资和长期债务融资都得到了显著增长。其余变量与前面结果基本相同,说明本文的研究结果是稳健的。 (四)吃喝费用与投资效率 (1)投资不足 考虑到企业无法观察到的因素会直接影响投资效率,固定效应模型可以消除不随时间变化的遗漏变量对结果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假设2。不难看出,表5的(1)至(5)列中,吃喝费用()在统计上均显著为正,表明吃喝腐败越高的企业,投资不足的程度越严重,吃喝腐败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效率。其经济效应是,吃喝腐败每提高1%,投资不足程度增加5.89-9.76%,证实假设3是成立的。(3)至(5)列结果显示,自由现金流缺口()在5%的水平上均显著为正,表明自由现金流短缺降低了企业的对外投资程度,与吴超鹏等(2012)的结论一致。此外,我们发现吃喝腐败与自由现金流缺口交叉变量(×)的系数在统计上显著为负,这意味着当自由现金流一定的条件下,企业通过吃喝途径改善了投资不足的程度。 (2)过度投资 与前面分析一致,Hausman检验在统计上显著,本文报告固定效应回归结果。表6的结果显示,吃喝腐败费用()与过度投资显著正相关,提高1%,过度投资程度增加12.29%-15.10%。自由现金流()越多的企业,过度投资越严重,与Jensen(1986)的自由现金流假说一致。吃喝费用与自由现金流交叉变量(×)系数为负,但在统计上不显著,没有确凿的证据显示吃喝费用与自由现金流对过度投资产生作用。此外,控制变量中,企业规模越大,过度投资程度越低,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程度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与吴超鹏等(2012)的结论相同。与前面的结果一致,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治理变量对企业过度投资决策并无实质影响,进一步表明我国的公司治理在投资过程中的监管缺位现象。 综合表5和表6的结果,我国上市公司吃喝腐败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效率,这为Cai et al.(2011)发现吃喝腐败降低企业生产效率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上市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缺位可能是投资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五)内生性分析 (1)两阶段工具变量方法 一般来讲工具变量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工具变量必须与企业的吃喝费用高度相关,二是工具变量与企业的投资效率不相关。鉴于此,本文根据Cai et al.(2011)、黄玖立和李坤望(2013)的做法,以行业吃喝费用的中位数作为企业吃喝费用的工具变量,分别对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重新回归。为了得到更稳健性的结果,本文也采用行业平均吃喝费用作为企业吃喝腐败的工具变量。表7结果显示,Anderson LR检验、Cragg-Donald Wald检验和Sargan检验结果表明工具变量不存在弱工具变量问题、识别不足和过度识别的问题,工具变量的选取是合理的。表7中(1)至(4)列的结果可以看出,吃喝腐败费用()在统计上仍显著为正,自由现金流()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与前面的结论一致。对于投资不足的样本,×在统计上显著为负,表明企业吃喝有助于降低由于自由现金流缺乏导致的投资不足,与前面的结论相同;吃喝与自由现金流交叉变量(×)在过度投资的样本中并不显著。表7中两阶段工具变量稳健性回归的结果与表2、表3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本文的结果是稳健的。 (2)动态面板分析 企业制定投资计划的流程,通常会参考去年的投资额度,并结合产品市场的未来走势进行预判,从而制定当年的投资策略。因此,企业投资效率可能存在滞后效应,本文采用系统GMM方法估计的结果报告在表8中。结果显示,吃喝腐败费用与投资不足、过度投资显著正相关,与前面的结果一致。自由现金流越缺乏,投资不足程度越高,自由现金流盈余越高,过度投资程度越严重,与Ribbison(2006)的结论相同。×在统计上显著为负,表明当自由现金流一定的条件下,吃喝费用的增加缓解了自由现金流困乏的投资不足现象,也降低了自由现金流过多的投资过度现象,从而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表8的结果表明,系统GMM回归的结果与前面的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说明本文的研究是稳健的。 (六)稳健性分析 参考黄玖立和李坤望(2013)的研究,本文采用配对样本进行稳健性分析,也选取Cai et al.(2011)采用的业务招待费与差旅费之和,结果并不发生改变。考虑到十八大后中央相继出台多项规定严控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的吃喝腐败,本文结果显示十八大后企业通过吃喝提高了短期融资额度,但长期融资并未明显增加;十八大后投资额度整体下降,但吃喝高的企业投资额度仍显著提升,与前面结果一致。此外,本文还构建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虚拟变量与吃喝腐败的交互项,重复前面所有的回归,结果表明上市板块对吃喝腐败的经济影响不明显。我们还检验了政治关系与吃喝腐败对企业融资、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政治关系与吃喝腐败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互作用机制,吃喝腐败提高了融资,但降低了投资效率,与前面的结果相同。我们也分别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考虑省级地区虚拟变量进行了回归,结果与论文主要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稳健的。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上市公司吃喝费用为切入口,对我国的吃喝腐败与投融资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1.吃喝费用与政企关系正相关,吃喝费用越高,政府补贴越多。并且,吃喝费用与企业债务融资额度正相关,这种正相关关系不仅体现在短期债务融资上,长期债务融资依然显著。吃喝费用每提高1%,融资额度就增加2.91%。 2.吃喝腐败降低了投资效率,扭曲了资源配置效应。上市公司吃喝费用越高,企业的投资效率越低。吃喝费用每提高1%,对投资不足的公司,投资效率降低5.89%-9.76%,对过度投资的公司,投资效率降低12.29%-15.10%。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会、监事会在企业投资过程中的监督机制缺位是导致投资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显然,吃喝腐败在投资效率上是价值损耗的。 可见,吃喝腐败不仅败坏社会风气,还是非经济的。十八大之后,中央相继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政策,反腐已经深入人心。本文的研究为反腐政策提供了以下的启示:第一,降低吃喝腐败行为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因此监管部门应该严格监管上市公司的吃喝费用,从制度层面上控制吃喝腐败。第二,严格禁止政府和银行信贷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输送路径,建立公平竞争的企业环境,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第三,从源头上遏制企业腐败行为,还需要从政府权力入手,做好市场化的制度建设,减少政府干预措施,加强政府公权力的控制。第四,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角度出发,监管机构应提高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董事会、监事会的监督效率,从企业微观机制上限制吃喝腐败的蔓延。 感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潘泓同学对本文前期数据的整理工作。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建设性意见,当然,文责自负。 ①由于樊纲等(2011)的市场化程度指数截至于2009年,本文参考余明桂和潘红波(2008)的做法,以指数增长率计算得到2010-2012年的市场化指数。饮食成本的“得失”_债务融资论文
饮食成本的“得失”_债务融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