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_教育论文

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_教育论文

略论当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位论文,主要特征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当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也是培养现代高级人才的教育形式。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高低呈正相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对增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有重要影响,当今世界各国无不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提到一个新的战略地位予以考虑。

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在跨过蒙味时期后,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正日趋成熟,体现出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征。中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起步虽晚,但自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以来发展迅猛,已成为中国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赖以依靠的重要支柱。如今,我们正面临着世界高科技发展和迎接21世纪的挑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在经济结构即将发生转变的前期,在教育上积极筹划将极大地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起飞。所以,中国要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实现现代化目标,赶上世界经济强国,就应不失时机地抓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然而,由于事属初创,中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许多方面还很不成熟,相形之下,世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已形成积累了大量的惯例和经验。有鉴于此,我们必须把握国际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探索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过程中,善于“选优式”的模仿,勇于改革,以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使中国在世纪之交的经济与科技竞争中上一个新台阶。

纵观60年代以来世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领域所发生的各种变革,有几个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一、规范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规范”意味着标准、统一,“多样”预示着灵活、多变。在当今世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纵向层次结构和横向类型结构改革过程中,规范性与多样性这对矛盾正日趋统一。

首先,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纵向层次结构来看,一般包括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两个基本层次。然而,不同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根据自身需要及历史传统,其层次结构却不尽相同。许多国家在硕士、博士两层次之间设立了中间层次,一些国家在博士层次之上还设有更高级研究生教育或学位。以美国为例,除最为常见的博士和硕士这两种规格外,尚有介于硕士和博士水平之间的研究生中间学位。这种中间学位的设立,为要求进修某些高级课程的人提供了机会,以满足他们谋取高一级专门职业的需要。常见的有学术性的文科专家和专业性的教育学专家、工程师等等;高于博士学位的则还有博士后职位。这是20世纪初开始设立的,专为取得博士学位科研人员提供更完善的科研条件的一种教育。博士后教育并非是一级独立的学位教育,它没有相应的文凭和学位,但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博士后学习的成果实际上已成为美国著名研究型大学选择科研和教学人员的实际标准。

其次,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类型结构看,处于同一层次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又可分为研究性和应用性两种。研究性学位主要是培养科研人员和高等学校教师;应用性学位侧重于为学生今后所从事的某一专门职业作准备。如:美国研究性学位有文科硕士、理科硕士、哲学博士等,应用性学位有工商管理硕士(MBA )教育硕士(ME)等。

其三,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形成类型看,除正规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外,为适合在职人员进一步深造而实行的各种非脱产研究生教育模式也日渐发达,大学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一般多属全日制,成人继续高等教育中设立的研究生课程多为非全日制。如:日本的一些大学院(研究生院)在设立正规全日制硕士、博士课程同时还设置夜间硕士课程、博士课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概言之,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看,尽管不同国家的学位层次结构不完全一致,但其发展进程均都既趋于规范化,形成硕士、博士较为固定的学位层次,又趋向多样化,出现中间学位、博士后教育、或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研究性应用性学位并存,从而使规范化与多样化这对矛盾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类型问题上趋向统一。

二、学术性和专业性相结合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更新与分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在研究生教育领域,传统的基础学科一统天下之局面正受到严峻的挑战,由科技进步所导致的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具有职业化的倾向,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供不应求。这就是使研究生教育领域快速滋生出一大批应用学科,如:计算机、信息科学、管理与经营学等等,从而直接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功能。研究生已不再是为了造就单一化的科研人员和高校师资;也不仅只局限于培养博闻强识的研究者,而更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训练在各种职业岗位从事实际工作的专业性人才。于是,研究生就业也出了以往的学术圈,涌向工矿、企业等实际部门。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自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进入科研单位、高等学校任职的比例数不断下降,在工矿、企业等实际工作部门从事专业性工作的人数逐渐上升。由此可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唯有摆脱纯学术性或单一化的专业性,使学术性和专业性两者相结合,才能顺应现代社会科学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鉴于此,学术性和专业性相结合代表了当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三、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如前所述,当今社会,由于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功能,已从单一的学术性逐步走向学术性与专业性相结合,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内容也必须由传统的知识传授或单纯的科学研究转变为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从研究生教育自身的特点来看,“研究”也是研究生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其它层次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德国传统做法就是通过科研来培养研究生,因此他们没有课程要求。以美国为代表的研究生教育(包括英国、法国和日本)主要采用课程制的培养方法。在美国,硕士生入学后可选择导师,导师与其他几位教师组成硕士生指导委员会,负责对硕士生的学习计划制定、选题咨询及研究领域的确定等。博士生的培养,也是在一名主要指导教师组成的指导委员会指导下进行。日本培养研究生主要实行讲座制,在一名教授的主持下,配备一名助理教授,二名助教全面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论文工作和博士研究工作,直到教授退休或调离。英国则采用“双导师制”的课程制培养方法。从发展的趋势来看,在研究生培养方法上,采用研究型培养的国家,正在不断充实增加课程制的内容,而以课程制培养为主的国家,又将改革的目光放在增加学生的研究能力上。可见,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代表着当今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潮流。

四、学校与社会相结合

一个多世纪以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一直被人们视作象牙塔中的专利,高等学府是实施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唯一机构。然而,自本世纪60年代起,这种传统的观念正逐渐地被人们所摒弃。各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已经开始跳出象牙塔围墙,对社会的各种现实需求作出积极的回应。具体表现在:为适应社会需要而设立的各种专业性学位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非全日制的在职人员攻读学位办法日渐发达;更多的全日制研究生在学期间跨出学校大门走向社会,直接从事服务于厂矿企业等社会实际部门的课题研究,以作为锻炼自身能力,撰写学位论文的基础;工矿企业委托培养研究生,产、官、学合作培养研究生等新型的联合培养方式风涌而起;选择厂矿企业集团作为就业单位的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多……凡此种种,显然高等学府的象牙塔之门在现代社会已被打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正逐渐开始走向社会,探寻与社会共同培养研究生的新路。

五、质量与数量相结合

质量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生命所在,数量是发展一定规模研究生教育的前提基础。现代社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日益注重质量和数量的结合,已形成一股强劲的趋向。其原因一是现代科学技术更深层次发展的要求;二是研究生人数迅速增长、学科专业甚至研究生教育机构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在追求数量发展后,人们发觉有许多不符合标准要求之处,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数量与质量相结合的问题;三是一些国家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已由数量发展的饱和进入到质量要求的阶段。如:前苏联60年代研究生教育大发展后,70年代高级人才已满足80%,将近达到饱和状态;日本医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大发展后,社会上出现无数“博士浪人”等等。因此,不得不突出地把质量与数量相结合的问题放在首位。四是有限的教育资源自然会引发有关研究生教育过程和产出的相对质量问题。

为了达到研究生教育质量与数量相结合之目的,一些国家果断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不断强化培养标准。通过对每一级学位设置多种学位类型,利用不断淘汰和分流来挑选人才。如:中国复旦大学从1988年起对硕士生实行中期考核筛选制度,硕士生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进行一次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的全面总结考核,优秀者可提前攻博,差者给予分流;对博士生同样也施行类似硕士生的中期考核筛选制度。再如日本对博士学位的把关也非常严格,一般课程博士在修完规定学分后不能马上获取博士学位,必须在工作岗位上工作一定年限,做完博士论文,并回母校通过答辩后才能获得学位。

2.重点提高与一般发展相结合。突出重点,集中精力培养科学尖子,这是稳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数量,控制质量的又一举措。比如:全美有大学3400多所,授予学士学位的约2000多所;授予硕士学位约1000所;而能授予博士学位的只有300多所。又如:日本有近千所大学, 其中四年制大学458所,但设有博士课程的仅179所。除了以上所述的保证重点提高外,各国还注意一般专业研究生的面上发展,全面提高各专业的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经验,避免单一文凭和单一研究型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3.严格招生,严格选拔。英、德、法三国在招生中设有“面谈”,就是相当严格的面试;美国招收研究生需要考试加考查;中国在录取研究生时规定最低录取分数线,并且还设有“复试”。

概言之,各国在研究生招生、培养过程中都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从而来实现研究生教育数量稳定,质量提高之目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对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点已为人们所共识,加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构成了时代的主旋律。然而,中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尚处在成长期,要使其获得健康成长,有赖于我们的精心耕耘,在这过程中,我们应当把握住当前各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和走向,借鉴吸收其成功的经验,建立完善中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综观上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我们可获得如下启示:

(1 )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上要尽快建立规范性的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学校,应建立起配套的法规管理体系,使研究生教育管理有法可依;在办学体制上,要改变国家办研究生教育的一元化倾向,形成公立与私立,国家同地方,企业集团和私人等多种形式办学并存,形成多样化的办学格局;同样,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类型设置上也应当既注意设置纵向的硕士、博士二级固定学位与国际接轨,又在横向上注意各种专业性学位设立及更高层次“博士后”教育的展开。

(2)注重实用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为发展中国经济服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经济建设发展日新月异,应当把为经济服务作为建立中国实用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关键要素,从国家经济需要出发,发展经济建设急需专业和急需学科,培养应用性人才。研究生教育除国家统筹外,应同有关产业界、企业界合作,走产学结合的道路,除注意部分重点基础学科外,还要注意发展一些短线的灵活性大的专业。如:设置实践性学位,开设多类型专业课程等,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真正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3)必须稳妥地发展研究生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仍规模小,但发展速度是快的,已经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其原因在于:①中国的高等教育底子薄,承受能力有限,超速发展,得不到质量保障;②建国以来建立的研究生教育专业体系,在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后,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③中国的经济基础底子薄,一下子发展过猛,则难以消化更多的高层次人才;④研究生教育专业主要是根据导师来招生的,严重忽视国家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社会急需的专业反而未能设置。正因如此,稳妥地发展学位与研究教育才是服从于经济发展规律的,才不至于出现负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目前正处在成长期,但培养高科技人才,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已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应当不辜负时代的期望,着力于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研究,尽快建立起一个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从而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和经济的腾飞。

标签:;  ;  ;  ;  ;  ;  ;  ;  

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