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GPS-RTK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非常多,这项技术可以提升测绘的精确度。本文对GPS-RTK测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征进行分析,对GPS-RTK测绘技术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GPS-RTK;测绘技术;工程勘察
引言:
在现代化工程测绘中,测绘技术的精确性非常高,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应该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对测绘技术不断的优化。在测绘技术使用的环节中,工程测绘的社会效益才比较突出,才能充分的在城市建设中发挥较好的作用。GPS-RTK技术融入多种测绘技术,在静态测量的基础上,实现了动态化的分析,通过各类节点的确定,找出最合适的测量点,在实际的工程测绘中,测绘的质量得到保障。而且这项技术操作起来并不复杂,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测绘的精度可以得到保障。
1 GPS-RTK工作原理
GPS-RTK技术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接收器设备的使用可以使信号更加的清晰,在GPS-RTK技术应用中,一般会采用多台接收器,将其中的一台作为基准,将其中的一台接收器作为核心,其他的接收器在获取了其他的资料后都汇总到这台接收器中,接收器可以及时的获取到卫星接收到的信号,实现信息的汇总,借助计算机作为传输的工具,将数据统一整合在一台接收器上,移动接收器可以形成不同的接收站,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实时的处理,实现三维坐标的定位。
GPS-RTK是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对侧脸站载波相位进行测量,通过基准站将载波相位发送给用户接收机,从而确定出坐标。这种常见的测量的方式,结合了GPS技术,将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结合的方式,从而精确的厘米的测量方式。GPS-RTK技术在野外实时测量中精度非常大。高精度GPS技术采用载波相位观测的方式,实现了动态化的定位,可以提供监测点,确定好三维坐标。在这种作业方式下,基准站借助数据链的方式,可以将坐标的信息直接传输到流动站。流动站通过数据链接的方式收取基准站的数据,通过GPS观测的方式,在系统内进行差分的观测。流动站会一直处于静止的状态下,在固定点确定的基础上,实现动态化的作业。在动态的条件下,可以直接的开机,在动态的环境下进行模糊度的分析。随着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人们在高精度位置信息确定上应用越来越广泛,这项技术可以采用参考站和移动站的方式,对观测误差进行合理的控制,通过差分的方式有效的减少观测数据中的大部分的差分,提升观测的精度。
移动站在不同的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其不仅仅可以在静态的环境下进行监测,而且在动态的环境下也能建立三维坐标。移动站在基准站获取的基础上,借助卫星定位的方式,可以直接获取几何图形,在测绘中,精度可以确定到毫米。由于GPS-RTK技术受到外界干扰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可以最高效率的定位,工作效率可以得到保障,防止大量误差的产生。GPS-RTK是在各项技术融合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以结合了传统的静态测量的方式,通过GPS接收数据的方式,也能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
2 GPS-RTK工作特点
2.1 优势
2.1.1 定位精确
GPS-RTK技术获取的数据的精确性非常高,一般不会产生太大的误差,在进行工程勘察的环节中,各类作业条件几乎都能满足,测绘的效果好。GPS-RTK在测量中可以精确到厘米,在大量的实践中发现技术的误差非常小,在现代工程测量中的效果突出。
2.1.2 高效性
GPS-RTK技术在测量中,其范围非常的广阔,设备主要架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不需要来回的移动,避免了移动中产生的误差,节省了人力资源,而且提升了测量的效率。
2.1.3 测量自动化程度高
在GPS-RTK技术应用中,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可以得到保障,将多种测量方式结合,在不同的观测点,都能获取相应的数据,内装软件起到控制的效果,在测绘和数据信息传输中,可以将数据直接整合到计算机中,测绘人员的工作量大为减轻,给测绘带来很大的便利。这项先进的技术在应用的环节中,辅助测量减少,提升了测量的精确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4 操作简单
在大量的数据处理环节中,GPS-RTK的操作方式并不复杂,借助电磁波通视的方式,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即使是在地形环境非常复杂的情况下,信号的传输会非常的顺畅,不会产生任何的阻碍,在流动站中,各类设备的搭建非常的简单,测试能力可以得到保障。
2.2 问题和措施
2.2.1 受到卫星状况的影响
卫星覆盖并不是任何的情况都可以得到保障的,在一些特殊的地形情况下,在测量中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甚至会产生假值。在一些地形崎岖的地区,如高山峡谷中,高山对信号产生阻碍,在茂密的森林中也会对信号产生阻碍导致测量的精度下降。这时要对测量地点的情况进行提前的勘察,从而有效的选择作业的时间,弥补上述方法的不足之处。
2.2.2 天空环境的影响
在实际的测量中,在每天中午的测量效果可以达到最佳。在清晨进行测量的环节中,其容易受到电离层的影响,而且公共卫星的数量不足,导致信息不能全面的收集,不能进行精确的测量。因此,要合理的选择测量的时间。
2.2.3 初始化需要时间
在一些山区中,森林密布,在进行测量工作中,会导致GPS信号被遮挡的情况,导致信号不佳。采用GPS-RTK进行测量中,要多次进行初始化操作,导致测量的精度和效果不佳。因此,在初始化测量的环节中,要选择初始化效果好,时间短的GPS-RTK型号。
3 GPS-RTK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采用GPS-RTK技术中,其定位的效果比较好,而且实现了实时的定位,操作非常的简单,进行全天候的测量。测量覆盖的范围非常大,在现代化测绘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GPS-RTK中,基础是GPS技术,所以,要确保GPS卫星连续不间断的跟踪,卫星的数量应该比较充足。卫星信号有时会受到很大的干扰,为了防止卫星数量少的问题,应该进行初始化时间的分析。
3.1 平面控制测量
现在,传统的导线测量的方式已经被完全的取代,在实际的测量环节中,大多数是采用GPS-RTK技术,在测量的环节中,流动站的位置要合理的选择,控制好其与基准站之间的距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所有的测量工作。
3.2 放样测量
在进行工程测量的环节中,常常要采用GPS-RTK进行线路的放样工作。一般采用点放样的方式,先确定好放样点的坐标,然后对静态网的坐标进行转换,然后将二者的参数统一上传到GPS流动站中国,在标识中,采用点对点的方式,放样是在实地进行。在对线路确定的环节中,要对室内路线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中心线元素是在计算中获取。
3.3 高程测量
GPS测量资料和水准测量资料可以确定好一个区域,然后来分析高程。在采用这种方法的环节中,水准测量中要掌握详实的资料,了解其与其他资料的关系,然后确保放样点可以均匀的分布。
借助GPS-RTK进行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测量,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数据的采集工作,提升作业的效率。
结语:
GPS-RTK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其精确度非常高,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降低测绘的干扰。
参考文献:
[1]刘中华.工程勘察测绘中GPS-RTK测绘技术的应用探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5):69-70.
[2]程云海.探讨GPS-RTK测绘技术在工程勘察测绘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6):13.
[3]王献斌.浅析GPS-RTK测绘技术在地质勘察测绘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7):288.
论文作者:黄国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测量论文; 技术论文; 方式论文; 环节论文; 流动站论文; 数据论文; 接收器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