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社会与产业扎根
——脱贫攻坚背景下特色农业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付 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 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北京 100028)
摘 要: 中国许多地区兴起了特色农业,成为在实施脱贫攻坚战略过程中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特色农业既构成了中国乡村产业兴旺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涵,又是一个植根于乡土社会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特色产业的劳动力配置方式和生产组织过程紧密嵌入经营者的家庭生活,嵌入乡村社会的多元产业体系,嵌入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和行动伦理。从学理上看,要认识特色农业,必须引入自下而上的社会学视角;从政策和实践角度看,要发展特色农业,应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更好地“扎根乡土”。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特色农业; 脱贫攻坚; 乡土社会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将“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作为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举措,并将特色农业的发展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内容,明确指出:“深入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将贫困地区特色农业项目优先列入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我国许多地区在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成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的重要内容。
当竖井掘进机偏斜角度存在时,控制系统按照纠偏算法进行合理纠偏。若偏斜角度过大,例如超过限值,则系统应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机体偏斜。
一、研究特色农业的社会学视角
我国传统农业的模式正发生着转变,即所谓的“新农业”兴起而引发的“隐形农业革命”,而特色农业的兴起正是“新农业”的重要内容。所谓的“隐形农业革命”是指农业经营从传统粮食作物生产越来越多的转向高值肉禽鱼、蛋奶和蔬菜与水果,实现了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收入提升[1]。
黄宗智认为,以特色农业为主要内涵的新农业具有“劳动和资本双密集化”的特点[2]。特色农业经营与传统农业相比,需要较高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入,即特色农业有着所谓的“资本密集化”的特征。“新农业”的高资本投入主要来自于国家投入和农户自身积累两个方面,其中农户是资本投入的主体,其资金来自于其外出务工收入[3]。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各种扶贫资金进入乡村。这种以“国家为主导的资源下乡”,既改变了乡村的经营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高资本投入问题。首先,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农业经营条件,解决了特色农业对交通、水利的高要求。其次,许多地区政府为了鼓励发展特色农业,直接建设了温室大棚、标准化产业基地等生产设施,解决了特色农业需要较高固定投入的问题。第三,特色农业的兴起也离不开外部市场环境的改善,各地政府通过培植市场主体、发展农村电商,直接打通了农村农产品的市场渠道。第四,资源下乡加大了对农业技术的投入,推广和改进优良作物品种,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4],建立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5]。
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是村民安居乐业的前提条件。为了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乡村应积极推广环保教育、加强环境整治、修复生态景观、倡导生态建造。
每个路灯获取随机值,当随机值计算的时间到时,进行入网或状态上报,例如公式:上电时间+随机值(不大于3秒)
在脱贫攻坚背景下,虽然政府主导的资源下乡解决了农业高资本投入问题,但是特色农业依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特色农业不是仅仅依靠国家加大投入、资本下乡就可以发展起来的。从政府行为角度看,地方政府经营产业有自己的逻辑。有学者指出,政府经营产业的动机主要是官员参与锦标赛竞争[6]。因为内容竞争、时间压力等强激励驱动,基层政府愿意上马新产业,并“大干”“快干”[7]。地方政府发展特色产业的目的是,“通过典型产业的比拼”,“比拼的不再是经济总量的多寡,而是典型产业的特殊、新奇。”[8]简而言之,地方政府发展产业的特殊逻辑也影响了产业自身的发展轨迹。
农业产业的特殊性使得特色农业“高劳动力投入”的生产过程面临着组织管理的难题。农业产业的经营过程难以标准化,从而导致了“受雇于他人的农业工人往往难以在生产中尽心尽力,而雇工经营的农业也往往难以达到农场主预期的经营效果”[9]。在资本下乡过程中,如何处理外来资本与乡村社会的关系更是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10]。虽然特色农业有高劳动力投入,但是因为劳动过程管理难度大,导致了特色农业的生产过程必须高度嵌入乡村社会。因而,笔者认为,对特色农业产业的研究需要引入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学视角。
近来,许多学者也开始强调农业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11-12],主张把农业经营过程置于宽广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中去考察。一直以来,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经济行动就是社会学重要的研究主题。格兰诺维特强调经济行动的“嵌入性”,主张在社会关系中分析经济行动[13]。学界也一直关注各种“关系”是如何影响了经济行动。但是,经济社会学许多对“嵌入性”的研究都走向了对关系的形式分析,把经济行动看作是稀缺状态下的理性选择过程,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关系形式与经济行为的关系。
由图7和图8中可知,ln(-lnMR)——lnt比-lnMR——t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故选取Page方程拟合高水分小麦干燥特性曲线[4,6]。令[7]
乡土社会有着极为鲜明的特征,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有着特殊的行动伦理。尤其是我国乡村社会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套用西方意义上的理性化组织形态[14]。波兰尼指出,“人类谋生的手段恰恰就嵌入于不同的制度中,而市场只是这些制度的其中一种。”[15]在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我国农户并非仅仅是参与产业发展中的抽象劳动力。实际上,农民总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且是具有特定行为逻辑的“社会人”。因此,研究特色农业的社会学视角就是把“人”的研究放在突出的地位。费孝通在晚年反思时指出,“回顾我这60年的研究成果总结起来还是没有摆脱只见社会不见人的特点。我着眼于发展的模式,但是没有充分注意具体的人在发展中是怎样思想,怎样感觉,怎样打算。”[16]
为了得到应该插入延迟缓冲器的位置,我们利用一种基于采样的方法去解决参数波动带来的问题.整体流程如图4所示.算法需要输入的变量有:电路结构,统计的门延迟以及可配置缓冲器的规格,如缓冲器的延迟范围和离散大小.我们提出的方法基于给定的时钟周期T,在提高芯片良率的前提下,得到尽可能准确的缓冲器位置和尽可能小的插入数量.
人处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中。我们从社会学视角出发讨论特色农业,就是具体讨论特色农业如何在具体的家庭、村庄等社会结构上发展起来。由于特色农业在生产组织过程中有许多技术细节,因而表明了生产组织过程必须建立在乡土社会的基础上。虽然特色农业的生产组织过程在参与者看来,似乎是不言而喻的过程,但正是交往过程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态”,成为了影响特色农业成败的关键[17]。近年来,中国社会学将研究从关系的形式分析转向注重关系的伦理意涵,并力图进一步挖掘伦理的历史意涵[18]。因而,特色农业组织过程中的“只可意会”的交往过程与中国人特有的心智结构有关,是特定行动伦理的产物[19]。
本文以ES地区茶叶种植为例,讨论特色农业是如何在特定的社会基础之上兴起的。ES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属于武陵山连片特困区。虽然茶叶种植只是特色农业的一种,但是茶叶种植具有特色农业的典型特征——高资本和高劳动力投入。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和主导的“资源下乡”虽解决了茶叶种植高投入问题,但和其他所有特色农业产业一样,茶叶种植也面临着高劳动力投入的生产过程及如何组织的问题。本文以ES土家族苗族自治州ES市的扶贫产业,具体以茶叶产业发展历程为例,讨论特色农业产业兴起过程中是如何“扎根乡土”的。
二、ES地区茶叶产业的发展历程
茶叶种植是ES地区重要的特色农业,也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产业[20-21]。ES茶叶栽培和制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至清康熙年间,兰姓茶商研制成功“玉绿”,并随中茶公司远销欧洲。历史上,ES市茶叶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很少。根据ES市志记载,民国初期,ES市的茶叶面积为533.3公顷(约8 000亩),此后,种植面积长期维持在这个规模。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茶叶种植采取扶持的政策。1966年,ES市茶叶面积发展到1 606.7公顷(约24 100亩)。在北方农业会议以后,ES市大力开垦荒地发展集体茶场,到1977年发展集体茶场182个,面积2 087公顷(31 307亩),占全市总面积54.6%。
茶叶采摘的技术细节影响了茶叶采摘的劳动组织过程,采摘过程会影响茶树和茶园的后续生长。“茶园不怕采”,就怕采得不认真,若留下了茶叶没采,会让茶树长得参差不齐,影响下一轮的采摘。为了维护茶园,茶叶采摘有一道工序叫“捡山”,即将茶叶采摘干净,以便茶树更好的生长。茶叶采摘的技术细节对采茶的雇佣过程提出了要求,主要是要防止人“挑茶”“采跑茶”——就是专门采好采的茶叶,留下许多茶叶在茶树上。一方面,由于茶叶采摘不当,留下了许多茶叶在茶树上,从而影响了茶园鲜叶产量;另一方面,也影响茶园的后续生长。
图1 1949—2015年ES地区茶叶烟草产量变化
ES茶叶的产业发展历程,除了茶叶产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茶叶种植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革,表现为从“粮茶间种”到专业化、专门化种植。所谓的“粮茶间种”,是指是茶树种植在粮食作物中间,形成传统的丛式茶园。由于茶叶种植的专门化、专业化程度低,在农家经济中占比较次要的位置。1981年,ES市粮茶间作的丛式茶园面积占全市总茶园面积的52%,其余也以集体茶园为主,农户很少经营专门茶园;2000年以后,随着茶园面积的扩大,这一时期发展的茶园是专门茶园,不再兼营粮食作物。从“粮茶间种”到专业化种植,意味着茶叶种植不再作为农户种植粮食作物之外的副业,已经逐渐成为农户种植业的主要作物,并且出现了许多茶叶专业种植村。比如,ES市BJ乡“玉露”主产区的村庄几乎不再种植粮食作物,几乎全部耕地都成为茶园。
新时期兴起的茶叶种植与传统农业有很大差别,呈现出高资本投入、高度市场化的特征。高资本投入主要表现为茶叶种植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直接成本是种植茶园的直接投入,每公顷茶苗投入15 000元至18 000元(每亩大概1 000元至1 200元),还不包括茶园土地整理方面的投入。尤其是茶叶种植的机会成本很高,需要种植5年后才进入采摘期。在5年中,农户虽然可以套种一定的粮食作物,但是会极大影响粮食作物的收益。
有经销商向记者反映,目前西南地区集中用肥季节已经基本结束。当前,国内冬储备肥已开启涨价模式,在成本居高利好支撑下,个别肥企已调涨报价。上游原料价格上涨,氮磷钾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导致复合肥成本略有增加,业内涨价预期强烈。下游经销商仍处在在回笼资金阶段,询价虽有增多,但是磷复肥产销会召开在即,厂价价格尚不明朗,短期内复合肥静观其变态度占主流。预计待产销会之后,复合肥冬储报价将会陆续出台。
管理茶园面临着极大挑战,茶叶采摘有着复杂的规格,并且采摘不好还容易毁坏茶园,集体茶园还容易遭受农户的偷盗行为。YR的管理则主要依靠“平时为人”。他是一个乡贤,在村民中有一定威望,周边农户婚丧嫁娶时担任“总管”。临近过年的那段时间,经常会有人家喊他“吃刨汤”① ES地区按照习俗,年底杀猪以后会叫亲戚朋友到自己家里吃饭,叫“吃刨汤”。村庄有这么多人叫YR“吃刨汤”,意味着别人很看重他,在村庄中的威望很高。 ,最多的一天可能七八家。在茶园管理过程中,他主要的办法也是“将心比心”,将经济关系高度嵌入社会关系,用他的话说就是“待工人跟亲人一样”。所以,他管理的集体茶园从来没有偷采茶叶的现象。采摘茶叶快结束的时候,还有农民主动要求来帮他“捡山”。而“捡山”对于采茶工来说是很不划算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好茶园,但收入很低。
在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力度,通过“资源下乡”解决了特色农业高资本投入的难题。从2004年开始,ES市开始为农户种植茶叶提供每公顷6 000元(每亩400元)的贴息贷款;至2018年,对农业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整合投入到产业发展的资金达到了2.64亿元。为了扶持茶叶产业,ES市仅给农户的茶苗补贴就达到了每公顷12 000元(每亩800元)。农户种植一亩茶叶自付很少比例。ES市部分乡镇为了迅速推广茶叶种植,补贴力度更大。这些乡镇的农户不仅种植茶苗几乎不花钱。政府还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ES市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就达到了2.5亿元的规模;此外,在金融和保险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力度,改善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外部环境,拉低了特色产业发展的门槛,降低了特色产业发展的风险。
利用电化学工作站CHI660E测二极管1N4007和2AP10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二极管1N4007的正向降压约为0.5 V,与DH6101伏安特性仪测测量数值接近,但略小于实验平台中给出值(硅二极管0.7 V左右),二极管导通后,电流随着电压增大急剧增加。二极管2AP10的正向降压约为0.35 V,与DH6101伏安特性仪测测量数值接近,略大于实验平台中给出值(锗二极管0.2 V左右),二极管导通后,电流随着电压增大也急剧增加。图3中同样对这两条曲线做了高斯拟合,发现它们的拟合度很高(见表1)。
由于地方政府大力培植市场主体,因而不断改善茶叶产业的外部经营条件。在政府扶持下,ES地区茶叶区域品牌不断做强,形成了“ES玉露”“LC红”等比较知名的区域品牌。在市场化的进程中,茶叶龙头企业的作用逐步加强,在品牌推广和产品质量管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以本文研究调研的HZS茶厂为例,该厂基建投入就达到2 500万元,在营销上投入大量财力;全国共开设了6个直营展示馆,经销商有近80家。
本文论述了茶叶的产业链条嵌入乡土社会的特征,详细论述了茶叶种植、采摘、收购和加工如何在乡土社会基础上的展开。茶叶产业是乡村经济生态系统的一环,茶叶种植深度嵌入了乡村多元的产业体系,更是乡村多元产业体系的一环。
由此,我们看到茶叶种植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市场化、高投入的产业,而政府的大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投入和外部经营环境问题。但是,由于茶叶种植是高劳动力投入的产业,劳动力具体如何组织将是茶叶种植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也是本文需要讨论的关键问题。
实习态度评分标准:“工作积极认真、虚心好学”为优秀;“工作认真、比较虚心好学”为良好;“工作比较认真,有时不虚心学习”为合格;“工作不认真,不虚心学习”为不合格。
1.4.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干预,即由护士指导患者注意定期监测血糖,按时使用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注意加强自我管理,摄入合理的饮食,避免一些危险因素,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及血糖水平的下降等。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加。
三、嵌入乡土的茶叶产业链条
企业为防止农户的投机行为,首先采用经济利益刺激,保证高于市场价格20%收购,年底按照鲜叶收购总额的5%分红(贫困户分红比例达8%);其次,依托一套落实到具体人的管理机制,安排既有熟人关系,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天天去农户家里,对每家每户都要十分熟悉;第三,产业扶贫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工作机制,通过开院落会,向农户宣传有机农业的理念,做“人”的工作。所谓的“院落会”,就是尖刀班、包村干部、村两委和合作社一起召集村民小组成员一起开会讨论产业发展和村庄管理问题。院落会除了“每个村民都发言,讲自己家茶叶赚了多少钱”,还一起讨论、一起形成发展共识、并互相监督。企业通过改变村民的意识,达到对茶园的标准化管理。
表1 ES地区茶叶产业链条
茶叶产业链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方面,需要紧密联系市场;一方面,也需要深深的扎根乡土。从种茶的采茶、收购鲜叶、加工到销售,茶叶是一个一步一步走向市场的过程,而且这个生产链条又是一步一步扎根进乡土的过程。茶叶产业之所以要扎根乡土,是由于茶叶种植、采摘和加工过程的技术细节决定的。
茶叶产业链条的主要参与主体是茶厂和茶农。一方面,茶农负责种植、采摘茶叶;另一方面,茶厂负责加工销售干茶。茶厂与茶农之间有两种组织形态。一种是一些小型企业收购附近茶农的鲜叶,如朱氏茶厂。一种是规模以上企业,比如HZS茶厂,通过合作社实现对茶农标准化管理,从而达到有机农业的标准,提高茶叶的高附加值。本文调研了三家典型的茶叶加工企业,企业与茶农之间的组织模式如图2。
图2 茶叶产业链条的组织形态
本文从茶叶种采、加工和管理三个环节的技术细节出发,论述茶叶生产链条“嵌入乡土”的具体内涵。
1.3 样本检测 采用罗氏原装配套试剂检测血清sFlt-1、PLGF浓度,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一)茶叶种植、采摘
ES地区的茶叶种植和采摘以家庭经营为主,主要模式是家庭利用承包地种植茶叶,利用家庭既有劳动力维护茶园、采摘茶叶。根据在ES市座谈会农业局有关人员估计,企业规模经营的茶园只占较少的10%的比重① 当然,其他地区也存在规模种植茶叶的情况。比如,HF县“大众茶”经营规模较大,一般采用机器采茶。这是由于“大众茶”的市场价格较低,对茶味采摘要求不高。因而,不同的特色农业有不同的技术细节,由此也导致了不同特色农业有不同的经营形态。 。
茶叶产业是一个典型的“高劳动力投入”的产业,但是茶叶的用工有鲜明的季节性特征。茶叶的田间管理比较简单,只需要在九十月份进行修剪、施肥和除草即可,所用的人工也较少。茶叶大量用工的环节在采摘季节,茶叶采摘一般从清明前后开始,最晚可以持续到9月份。一般农户使用自己家的劳动力采摘,一个劳动力最多能够采摘约0.13公顷(2亩)茶园,一个家庭夫妻二人维护和采摘约0.33公顷(四五亩)。茶园是ES市茶叶种植最为典型的模式。
近年来,茶叶种植面积扩大以及专业化种植区域的兴起,出现了茶叶种植专业村,农户几乎将所有承包地全部栽种了茶叶。T乡HZS村有的农户茶园面积达到了约0.5~0.6公顷(8~9亩)。农户在自己家劳动力不够的情况下,出现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辅以一定雇佣的采摘模式。
ES地区茶叶种植的快速发展与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有很大关系。2000年以后,ES地区茶叶产量开始快速增长,尤其国家是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以后,ES地区茶叶产量更是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见图1)① 数据来源:《ES州统计年鉴2017》。 。
茶叶采摘的雇佣模式是“采分茶”。即采茶者与茶园主人按照一定比例分成,一般是五五分成,并且采茶者与茶园主人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只有双方是亲戚关系、熟人关系,茶园主人才会放心的让别人采摘自己家的茶园,从而保证采茶者不会“采跑茶”。
然而,在茶园面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ES地区并没有出现茶叶种植规模化的趋势。有公司尝试进行过规模化的种植、采摘。如ZR公司前几年在T乡马者村承包了266.7公顷(4 000亩)茶园,雇佣当地农民经营。由于茶叶采摘过程中的技术细节,使得茶叶采摘的劳动过程难以监督管理,从而很难大规模雇佣,这种模式最终宣告失败。然而,农户以社会关系为纽带的“采分茶”却可以有效解决茶叶采摘雇佣问题。当然,茶叶采摘过程中还其他复杂的技术细节,比如严格的采摘规格等。
(二)茶叶收购、加工
农户将鲜叶采摘以后出售给茶厂,茶叶的加工和销售由散布在乡村的大大小小的茶厂完成。ES地区的茶叶加工厂可以加工各种品种的茶叶。红茶是ES较早炒制的品种之一,早在清代就开始炒制。近年来,玉露茶叶成为ES地区一个主打茶叶品种;此外,ES的茶叶也能够炒制成为毛尖、毛峰、龙井等。
影响储量的构造不确定性主要是构造层面的深度。构造层面深度的高低影响地质体的总体积,从而影响地质储量,可以采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得到其分布范围[7-9]。统计J油田周围相邻井区钻前预测深度与实钻证实深度的误差值(表1),其误差主要集中在-3m~3m(图3)。
ES市有将近600家茶叶加工销售企业,仅T乡便有43家茶叶加工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不同的茶厂有不同的经营策略。一类是拥有自己品牌的规模茶厂,这主要是7家规模以上企业,拥有较知名品牌如“HZS”“立早”等,通过自己的茶叶体验店将茶叶销售出去。一类是小规模的茶厂,主要将茶叶卖给本地或者外地客商,如LZ村朱氏茶厂。
茶叶加工的关键是要保证鲜叶加工的时效性。茶叶采摘了以后必须及时加工,因此加工厂尽量就近设在村中。这也是茶叶加工从技术上不能脱离乡土的原因。此外,由于茶叶加工受制于产量的限制,所以加工厂的规模不可能太大,且不同规模的加工厂之间形成了一个经济生态系统。ES许多大品牌的茶叶,也是由许多分散在各个村里的小厂加工的,形成了“大厂贴牌,小厂生产”生产模式。
农户白天采摘茶叶,傍晚将鲜叶出售给茶厂。茶厂除了直接收购附近茶农销售的鲜叶以外,如果鲜叶不能满足加工需求,茶厂还需要依靠茶贩子收购更多的鲜叶。比如,LZ村的朱氏茶厂就有23个较为固定的茶贩子。他们将山区的农户采摘的茶叶收购上来,每斤茶叶赚取1~2元的差额。“茶贩子”茶叶收购是靠乡村社会的关系网络完成,每个茶贩都有一个默认的收购范围。
茶叶在收购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技术细节。茶叶有不同的采摘规格,比如芽茶、一叶一尖、一叶二尖,根据每种采摘标准炒制不同干茶,如果农户不按照规格采摘,则会导致茶厂无法按照要求加工茶叶。农户采摘质量有高有低,常见的鲜叶采摘质量问题一是“红头花边”,另一是蒂太长。所谓的红头花边,是指农户在采摘过程中弄伤了茶叶,让茶叶芽尖变红叶边受伤。为了防止茶叶受伤,装茶叶的工具还要用透气性好的篾篓。
总之,茶叶生产有着生产链条长,参与度高的特点,但是茶叶种植、采摘、收购以及加工环节的许多技术细节,使得茶叶产业链条高度嵌入乡土社会。第一,茶叶种植的大田管理十分简单,投入不高而且都是由政府投入为主,茶叶种植主要以农户以自己承包地种植为主,较少资本下乡的规模种植。第二,茶叶采摘有着较为严格的细节要求,从而才能保证鲜叶的质量和茶园的后续发展;由于茶叶采摘在监督管理上的难题,只有依托人际关系的“采分茶”才会保证鲜叶的质量和茶园的可持续性发展。第三,收购鲜叶的质量决定了干茶的品质,而对鲜叶的质量把控落实到了具体人身上,遍布乡村的茶叶收购贩发挥了重要功能。第四,由于鲜叶容易损坏不宜长途运输,导致了加工厂必须就地就近布点,更是与乡村社会保持了紧密联系;同时也限制了茶叶加工和管理的规模,使得茶叶加工厂之间形成一个生态体系。第五,对茶农的规范化管理,以实现茶叶品质和价值提升也需要利用乡村的社会基础。
如果真的出现质量问题,茶厂或者茶贩只能是采取“人性化”的方式处理。比如,有的采茶农妇会把茶叶杆混在茶叶里面,茶贩会告诉农户,“今天我就帮你带走了(意思是收购了茶农的茶叶),明天这样可不行了”。这么做的目的是提醒农户我已经知道你的茶叶有问题了,不扣钱是因为给你面子。
(三)茶农管理
为了保证鲜叶的质量,有的企业要对茶农进行精细化管理,但是管理过程也必须依托乡土社会。企业对茶场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农户不使用除草剂和尿素,以达到有机无农残的检查。HZS和ZR公司都试图对农户进行管理,建设茶叶基地。但是两者管理模式有着一定差别。HZS依托合作社对农户进行管理;RZ公司则是依托扎根乡土的能人进行管理。但是总体上来看,HZS和ZR的办法都是落实到了“具体人”的人性化管理。
HZS茶厂位于T乡HZS村。目前,全村总计300户农户中有286户加入了茶叶种植合作社,建成有机茶基地133公顷(2 000亩)。对于茶园的管理主要技术环节是“只能采用人工和机械除草,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并且“在肥料施用上,只能施用农家肥、沼液沼渣、枯饼肥和合作社统一采购的商品有机肥及专用肥”,“在病虫防治上,只能采用绿色防控,采取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以及“在茶园修剪上严格执行合作社技术标准”。
茶叶种植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产业,在生产的不同环节有不同性质的劳动力参与进来,而且不同的环节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原则。茶叶产业链条见表1。
ZR茶厂位于LZ村,该茶厂承包了该村7.6公顷(114亩)集体茶园作为其标准化茶叶基地。RZ茶厂的茶叶基地管理依靠LZ村的一个能人YR实施。RZ公司的鲜叶除了来源于公司承包的村集体茶园,还需要大量收购附近农户种植采摘的茶叶。
高度市场化是指茶叶产业从一个自产自销的家庭副业演变成为了一个高度依赖市场的产业。ES地区的茶叶种植经历了从集体经营、自产自销到依靠市场主体带动的不同阶段。在集体时期,ES地区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以集体经营为主,集体茶厂炒制干茶并出口东欧。1984年,我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以后,茶叶的种植、采摘和加工均以家庭经营为主。农户承包茶园、采摘茶叶、炒制干茶,然后在集镇上销售。1990年代中期以后,茶叶加工和销售开始迈入专业化和市场化,逐步兴起了一批茶厂负责茶叶的加工和销售,并围绕着这些市场主体逐步形成了农户种茶采茶,茶厂炒制茶叶销售干茶的模式。
3.1 在市场监管局合并的大环境下,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人力有限,专业人员紧缺,而各地建立的雷公藤鉴别一致性检验模型可快速有效地甄别雷公藤真伪,大大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帮助监管部门有效地管控药材市场。
茶厂要保证茶叶的采摘规格和采摘质量必须依靠嵌入乡土社会的人性化管理。茶叶收购必须自己亲自把关,即使是HZS茶厂这样规模以上企业,茶叶收购环节也需要老板自己亲自负责,而亲力亲为背后实际上是基于“熟人关系”的管理。因为老板熟悉HZS村的所有茶农,知道谁采摘的质量好、谁采摘的质量差。
四、城乡融合体系中的茶叶产业
1061 隐源性脑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姜 乐,沈红健,沈 芳,张 萍,吴 涛,邓本强
乡村社会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多元产业体系,这是特色农业得以发展的社会背景。乡村产业体系是历史长期演化的结果,近代以后,乡村社会在商品化的同时发展出发达的乡村工副业。乡村社会是在此基础上一个复杂多元的产业体系,“包括了农、工、商、运输、服务等部门,自为一个完整的体系。”[20]费孝通也强调了传统时期农村工副业对于农村家庭的重要性[2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是乡村产业体系的延续和发展,在乡镇企业的基础之上,形成了“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乡镇企业虽然以工业为主,但是其内涵十分复杂,也包括了商贸服务业等其他经营内容。乡镇企业也并非完全是镇办、村办的集体经济,也包括了大量的个体、联营经济,甚至许多是家庭经营的工副业。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兴起,中西部地区乡村人口大量外流。但是在人口外流的情况下,乡村地区仍然存在着一个复杂的、多元而又自成一体的产业体系。目前,乡村产业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乡村工业、商贸服务业是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特色农业兴起,依托特色农业形成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也成为了乡村产业体系的重要内涵。
特色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必须在乡村多元产业体系背景中进行讨论。这是由特色农业的劳动力组织过程决定的。以茶叶为例。茶叶具有特色农业典型的劳动力配置特征,第一,高劳动力投入,尤其是在采茶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第二,季节性劳动力投入,茶叶平日不需要太多的田间护理,用工主要是在采摘环节,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第三,茶叶的总收入有限,仅靠种植茶叶不足以养活整个家庭,必须辅以其他产业和收入。
总之,按照当地老百姓的说法,茶叶是“部分家庭成员在一年中的特定时间段从事的产业”——部分家庭成员是指妇女和老人,特定时间段从清明节开始采摘到五六月结束,最晚能够到9月。茶叶种植收入也只能满足家庭的一部分收入,ES地区每公顷茶叶平均收入75 000元(每亩茶叶的平均收入在5 000元左右),家庭普遍种植四五亩,家庭收入二三万元。茶叶作为收入有限的季节性劳动,收入又不足以满足家庭的主要开支,这使得劳动力必须能在农闲季节还能找到收入来源。因此,特色农业的兴起必须依托一个多元、灵活的产业生态体系[24]。
ES市本地发达的乡村产业体系构成了茶叶产业兴起的生态环境。以T乡LZ村为例,乡村产业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第一,依托集镇的300户商贸服务业。这些集镇住户家家户户做生意,为周边农户生产生活提供流通服务。第二,乡村旅游业带动的了乡村产业和就业。LZ村靠近5A级景区“ES大峡谷”,依托景区与乡村旅游,兴起了近15家农家乐。第三,农闲时节到ES市区打零工。LZ村到ES市区的车程只有40分钟,许多劳动力采完茶就开着车去ES打工,主要从事建筑、餐饮和家政等行业。第四,乡村工厂、乡村车间。目前,LZ村集镇上开设了1个小型电子加工厂和1个农产品加工厂。其中,电子加工厂雇佣了20人,农产品加工厂雇佣了8人。这两个加工车间的工人是本地剩余劳动力,尤其是电子加工厂,雇佣的都是集镇上的“陪读妇女”。
我们须在城乡融合的视角中看待特色农业[25]。特色农业、乡村多元产业体系是ES市人口“打工—回流”机制的一环。ES地区的传统农家经济是一个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自然经济体系,家庭农业投入小、风险低,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形成了“种养结合”的自然经济、循环经济。具体来说,就是家庭种植玉米、水稻、杂粮,收获的粮食满足家庭食用或者少量出售,玉米用来养殖生猪,年底家庭食用猪肉,并出售一部分猪肉作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随着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兴起,ES地区农村劳动力开始纷纷外出打工。在家庭依然保留耕地的情况下,ES市虽然总体上是一个人口外流的地区,但是其人口流动有着极强的社会性特征,呈现出在家庭成员代际分工和性别分工的基础之上的“半工半耕”[26];同时,在“半工半耕”基础上形成了“打工—回流”机制[27],即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中老年劳动力返乡务农[28]。LZ村的人口流动就是典型的这种模式。该村1 000多户、4 200多人,其中劳动力约2 200人,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大约400人。LZ村的外出务工建立在家庭分工基础上,举家外出的家庭,估计全村不足70户。外出务工群体有很强的年龄和性别属性,外出就业的劳动力以40岁以下的男青年和未婚女青年为主。
“打工—回流”机制是劳动力生命周期的结果,即乡村转移劳动力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有不同的人生任务。一个男性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婚前可能会选择外出打工,但到了婚龄,则会选择返回家乡结婚成家。如果自身具备一定实力或者当地具有发展条件,这样的农业转移人口可能在当地经营工副业或者特色农业。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他会继续外出务工。但是到了四五十岁以后,他一般会有很强的意愿回到家乡。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主要是出于家庭因素的考虑。本文调研中一位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民的想法就很具有典型性。他认为外出打工到了40岁左右就得考虑回乡,因为在这个阶段子女都已经快要成人,要考虑子女结婚成家的事情,要把农村的房子和居住环境准备好,“儿子带人回来看起来还像个家,家不能是个空壳。”此外,ES地区的女性劳动力也随着生命历程表现出“打工—回流”模式。婚前的女性一般选择外出打工,但是结婚以后一般会选择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兼顾摘茶或者其他零工(比如在集镇的电子加工厂工作)。
“半工半耕”研究主要强调外出务工与本地传统农业(粮食作物)的配合。随着我国特色产业以及乡村多元产业体系的兴起,进一步丰富了“半工半耕”和人口“打工—回流”的体系。特色农业的兴起提供了大量的本地就业机会,使得回流的劳动力能够在本地从事特色农业种养殖,或者受雇于当地农业规模经营户获得工资性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可以在外地打工、本地工副业之间根据自身情况作出灵活选择。
特色农业的兴起对于人口“回流”有着积极作用,能够为有返乡意愿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能吸纳有经营头脑的能人返乡。不同农业经营模式吸纳的劳动力性质是不一样的,特色农业吸纳的劳动力更年轻,对于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更高。具体来说,传统种植业如种植玉米、土豆,其收入低但是劳动力投入也少,一般都只需要六七十岁的老人经营即可。但是特色农业则有更强的吸纳能力,常见的扶贫产业如香菇、烟草种植,一般需要有一定经营头脑和资本积累的四五十岁返乡创业能人。茶叶产业吸纳的劳动力更为丰富,除了茶叶种植和采摘环节可以把四五十岁的劳动力吸纳进去以外,在收购、加工、销售环节还能吸纳大量有经营头脑的返乡创业能人。茶叶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配合,进一步带动了乡村的人气。乡村旅游则进一步吸引了年龄更小的人回来,这主要是由于旅游业需要与外界打交道,并且家里的卫生和环境也需要年轻人维护。乡村加工车间通过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加工业,更是吸纳了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因而,特色农业的发展是乡村经济生态体系的一环,深刻嵌入了乡村社会多元产业体系和特殊的劳动力流动过程。人口的“外出—回流”机制解决了在大量人口外流的情况下的劳动力来源问题。虽然ES市是一个人口外流的地区,但是由于四十岁以上的劳动力回流,使得乡村依然能够兴起大规模的高劳动力投入的特色农业。在特色农业基础上,“外出打工+本地种养”的农村家庭经营演变成了“外出打工+本地特色农业”的经济模式,进一步丰富了“半工半耕”的内涵。随着特色农业产业化渐渐成规模,又为劳动力回流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乡村人气的兴旺反过来又能促进农副结合的乡村产业体系的发展,形成一个产业与人口的良性互动。
特色产业与劳动力流动形成的这种良性机制,对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五、总结与讨论
本文介绍了ES市茶叶产业“扎根乡土”的特征。从茶叶生产组织过程来看,由于茶叶种植的技术细节,形成了家庭种采、茶厂加工销售的经营模式。而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乡土社会是茶叶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重要资源。茶叶种植更是乡村多元产业体系的一环,只有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趋势,培植多元的乡村产业体系,才能形成形成乡村产业与人口流动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取得特色农业自身的发展。
特色农业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也需要培育龙头企业,但是更要注重和发挥“人”的作用,需要充分认识和利用乡土社会这一产业存在发展的社会土壤。我国特色农业的兴起尤其是需要解决“产业如何扎根”的问题,而这相比于政府投入和扶持企业来说往往是更为艰巨的任务,但往往也是决定产业成败的关键,尤其需要各地结合特定产业的特征,结合各地具体的社会基础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宗智.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980—2010)——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野[J]. 开放时代, 2016(2): 11-35.
[2] 黄宗智. “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出路吗[J]. 开放时代, 2014(2): 176-194.
[3] 黄宗智, 高原. 中国农业资本化的动力: 公司, 国家, 还是农户[J]. 中国乡村研究, 2013(1): 28-50.
[4] 焦长权, 董磊明. 从“过密化”到“机械化”: 中国农业机械化革命的历程、动力和影响(1980—2015年)[J]. 管理世界, 2018, 34(10): 173-190.
[5] 韩启民. 城镇化背景下的家庭农业与乡土社会——对内蒙赤峰市农业经营形式的案例研究[J]. 社会, 2015, 35(5): 122-141.
[6] 马明洁. 权力经营与经营式动员——一个“ 逼民致富”的案例分析[ M ]∥清华社会学评论( 特辑1) . 厦门: 鹭江出版社, 2000: 47-80.
[7] 刘军强, 鲁宇, 李振. 积极的惰性——基层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运作机制分析[J]. 社会学研究, 2017, 32(5): 140-165.
[8] 冯猛. 基层政府与地方产业选择——基于四东县的调查[J]. 社会学研究, 2014, 29(2): 145-169+244-245.
[9] 陈锡文. 把握农村经济结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社会形态变迁的脉搏[J]. 开放时代, 2012(3): 112-115.
[10] 徐宗阳. 资本下乡的社会基础——基于华北地区一个公司型农场的经验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16, 31(5): 63-87.
[11] 熊春文. 农业社会学: 经典命题及其延续[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6(2): 5-10.
[12] 陈义媛. 农业技术变迁与农业转型: 占取主义/替代主义理论述评[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6(2): 24-34.
[13]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91(3):481-510.
[14] 韦伯. 经济与历史[M]. 康乐, 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161.
[15] 卡尔·波兰尼. 经济: 制度化的过程[M]∥许宝强. 反市场的资本主义.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35.
[16] 费孝通. 费孝通全集(十四)[M].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9: 237.
[17] 付伟. 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的乡村产业及其社会基础——以浙江省L市偏远乡村来料加工为例[J]. 中国社会科学, 2018(6): 71-90.
[18] 周飞舟. 行动伦理与“关系社会”——社会学中国化的路径[J]. 社会学研究, 2018, 33(1): 41-62.
[19] 费孝通. 费孝通全集(十七)[M].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9: 438-465.
[20] ES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ES市志[M]. 武汉: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6: 216-220.
[21] ES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ES州志[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8: 149-150.
[22] 吴承明. 中国的现代化: 市场与社会[M]. 北京: 三联书店, 2001: 81.
[23] 费孝通. 乡土重建[M]. 长沙: 岳麓书社, 2012.
[24] 付伟.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产业与家庭经营——以S市域调研为例[J]. 社会发展研究, 2018, 5(1): 81-101.
[25] 徐宗阳, 焦长权. 茶与城镇化: 新时期乡村经济生态的案例研究[J]. 学海, 2016(4): 124-133.
[26] 黄宗智. 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上)[J]. 读书, 2006(2): 30-37.
[27] 王绍琛, 周飞舟. 打工家庭与城镇化——一项内蒙古赤峰市的实地研究[J]. 学术研究, 2016(1): 69-76.
[28] 夏柱智, 贺雪峰. 半工半耕与中国渐进城镇化模式[J]. 中国社会科学, 2017(12): 117-137.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Rooted in the Rural Community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FU Wei
(The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Labor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028,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has emerged in many regions,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to drive poverty-stricken areas out of poverty.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also constitutes the important connotation of the prosperity of rural industry and the integr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holds that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s an economic ecosystem rooted in the rural community. Specifically, labor alloca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s closely embedded in the family life of the peasant households, in the multi-industry system of rural society, and in the local society′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action ethics. Therefore,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a bottom-up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has been introduc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olicy and practice, suggestions are presented for developing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rooted in the rural community.
Key words: ruralvitalizatio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community
中图分类号: C 912.81; D 616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0398(2019)05-0016-09
收稿日期: 2019- 05- 22
DOI: 10.12120/bjutskxb20190516
项目基金: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治理智库“百村社会治理调查”重大项目(312231104-201727)
作者简介: 付 伟(1987—), 男,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冯 蓉)
标签:乡村振兴论文; 特色农业论文; 脱贫攻坚论文; 乡土社会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