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资源评价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评价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关于馆藏资源
馆藏资源,即图书馆所收藏的所有资源,是图书馆赖以存在和提供服务的物质基础。图书馆资源收藏对象经历了古代的“图书”到“文献资源”再到今天的“信息资源”,载体形态由单一的纸质图书到非书资料到今天扑面而来的各种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馆藏的建设工作从尽可能多的收集图书,到关注藏书的选择、组织、管理,再到今天关于图书馆的资源是“存取”还是“拥有”的争论,由此可见,馆藏资源是动态发展的吐故纳新的有机体,馆藏资源会随着社会信息环境、读者的需求、图书馆服务目标的变化而相应变化。正因为馆藏资源建设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目的性,因此对馆藏资源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测度是非常必要的。馆藏资源评价是在藏书与有限的藏书空间、有限的加工处理以及管理的人力、物力的矛盾的背景下产生的。通过馆藏评价,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把握馆藏资源建设与利用情况,对于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以及馆藏信息资源的数量和用户需求之间的差距有具体的了解;图书馆在掌握馆藏建设具体情况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决策,从而对馆藏信息资源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读者的需求[1]。
2 馆藏资源评价研究发展历程
2.1 传统馆藏资源评价时期(1982-1998年)
在电子资源出现以前,纸质图书是图书馆收藏的主要对象,因此馆藏评价被称为藏书评价。1980年以前,我国很少进行藏书评价。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逐渐认识到藏书评价在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性而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国内最初发表关于馆藏资源评价的文献是以翻译介绍国外藏书评价方法为主。随后关于评价标准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藏书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进行评价,国内相关研究者一致认为,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质量,图书数量丰足是藏书质量稳定的标志,藏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以藏书保障率、复本率、增长率、最佳人藏量等为依据来评价藏书总量及增长量控制程度;以藏书内容的情报含量和科学性、藏书的利用率和拒借率为依据来评价藏书质量的高低;以分析藏书的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文种结构、时间结构、文献类型结构来评价藏书体系结构的合理性。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有统计法、调查法、引文分析法、书目核对法等。藏书评价是一项复杂工作,在手工操作年代,由于对各种统计数据和权威书目的获取难度较大,关于藏书评价的理论研究比较多,在馆藏评价的实践方面,则以引文分析法来评价馆藏较为多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计算机及图书馆集成系统的应用为获取数据提供了便利,以分析各学科专题藏书分布情况来评价藏书结构,以统计馆藏图书流通量来评价馆藏复本量合理性的实践逐渐普及。
2.2 馆藏资源评价研究变革时期(1999-2003年)
随着网络及电子资源的兴起,复合图书馆的概念逐渐被图书馆界认可。网络环境下的“馆藏”不仅包括物理形态的实体馆藏,而且包含以网络资源为主的“虚拟馆藏”。面对馆藏资源的变化,国内学者都认为探讨和确定新的馆藏评价标准,应是有选择地继承传统图书馆馆藏评价指标中的科学适用部分,撇弃不适用的部分,再结合数字信息资源的特点,增设新的评价指标。因此,2000年,邱燕燕认为馆藏评价指标为信息检索能力、信息组织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选择能力[2]。随后,肖希明和郭海明都认为网络环境下的馆藏评价标准包括对图书馆信息资源保障能力的评价(实体馆藏和通过网络获取的虚拟馆藏)、图书馆信息资源质量的评价(信息选择质量、信息组织水平、信息加工能力、信息资源共享性)、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的评价几个方面[3-4]。盛小平则把评价指标体系也分为实体馆藏评价指标与虚拟馆藏评价指标两部分[5]。此时,研究者们已经意识到虚拟馆藏在馆藏资源结构中的重要性,并试图在传统评价的继承中对评价标准进行改革,但研究深度不够,没有提出具体的评价指标和方法。肖珑、张宇红提出的“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对电子资源评价的作用与意义、评价的原则与方法、评价的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给出了电子资源内容、检索系统及功能、使用情况、价值与成本核算、出版商/数据商服务、存档6个方面的评估内容和指标[6]。虽然未形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但为后来数字馆藏评价热点的形成起到了参考和引导作用。此时关于馆藏资源评价的研究论文逐渐变少,究其原因是面对数字浪潮,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也面临改革和未来发展趋势不明朗的困惑,关于资源评价的研究也处于相对薄弱时期。
2.3 馆藏资源评价多元化发展时期(2004-至今)
以数字馆藏评价研究为热点。此时图书馆收集的资源类型包括纸质资源、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综合性数据库、网络资源、自建数据库等,特别是图书馆采购的各类数据库、电子图书等电子资源越来越多,用于采购电子资源的经费逐渐占据资源购置费的30%~50%,电子资源在馆藏资源建设中的地位也显得尤为重要。此时的馆藏资源评价也随着资源类型的多样化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包括传统馆藏的评价、数字资源的评价、复合馆藏的评价等,而对数字资源的评价则成为图书馆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研究重点。
2.3.1 传统馆藏资源评价
虽然传统的馆藏资源建设受到一定的冲击,但仍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计算机、统计分析软件等工具和新兴的评价理论也使得传统馆藏评价的研究更加深入和成熟。此时的研究则更加关注读者对资源满意程度的评价,对馆藏质量的研究更加细化。如尹秀波在馆藏评价实践中从资源适用性的角度出发,把馆藏质量评价分为资源保障程度评价、资源利用状况评价和读者资源满意度评价三部分[7]。蔡迎春利用引文分析的“核心书目”测定方法,以GoogleScholar为测量工具,对2002-2005年国内经济类“核心书目”进行馆藏质量测定[8]。
2.3.2 复合馆藏的评价
刘泳洁认为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两部分资源共同组成了复合图书馆的馆藏,这两部分资源不是简单的叠加,也不是两部分的拼凑,而是形成一个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共同体”复合信息资源。因此,在评价复合图书馆的馆藏时应选准3个主要评价对象,即传统馆藏、虚拟馆藏、两者复合效益馆藏。复合图书馆馆藏评价指标体系可由基本指标、辅助指标、评议指标3个层次构成[9]。于晗等认为复合图书馆资源是复合型的,既包括各种载体的传统型文献,也包括数字型的文献,并且具有对网上虚拟资源检索与利用的能力,因此馆藏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为5个项目,即资源的保障、资源的质量、资源的利用、各载体的互补状况和价值判断(利用与效益),再由15个指标,38个子指标构成[10]。他们都把馆藏资源视为一个整体,但相关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和可行性。
2.3.3 数字馆藏资源评价
数字馆藏资源的评价研究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的标准及对象
张会田认为可根据馆藏电子资源的类型和特点,将电子馆藏分为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并以社会广泛公开发行的专业化数据库产品、单位自建或团体合作建设的数据库或者其他具备一定数据规模和利用效果、能够提供长期稳定服务的馆藏电子资源作为主要的评估对象,其他零散的、未成体系或规模的资源及服务缺乏稳定性保障的电子资源,如电子化的手稿、地图、年度报告、电子工具书、影视资料、公共性网络资源等,可不做评估或做辅助性评估[11]。索传军认为,数字资源的评价包括不同形式的数字馆藏(即购入式数字馆藏、自建式数字馆藏和开发式馆藏)的质量评价和馆藏数字资源的整体评价,即不仅需要考虑各种资源的质量问题,而且要考虑馆藏数字资源的配置问题(馆藏数字资源结构的合理性,馆藏数字资源的系统性,资源利用率和用户满意度)[12]。张宏玲、索传军认为,数字馆藏的评价包括对资源购买前的内容和检索功能评价;购买后的使用和服务绩效评价;数字馆藏各个元素之间及其与传统馆藏资源之间结构合理性的评价;数字馆藏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评价;数字馆藏存取能力和保藏功能的评价等[13]。徐革认为,电子资源具有外部性和内部性两方面的特点,外部性需要测评的是数据提供商的服务质量和两级用户的认可程度,内部性需要测评读者(终端用户)对电子资源服务质量的认可和满意程度[14]。宋迎迎认为,数字馆藏的评价不仅包括馆藏数字资源的评价,还要包括对相应存取系统和检索系统的评价[15]。李卓卓、肖希明认为,数字馆藏评价要建立适应数字馆藏发展环境的动态变化的长效机制以保证数字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数字馆藏评价机制就是由数字馆藏评价计划、数字馆藏评价指标、参与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人员等构成的活动体系[16]。数字馆藏资源评价标准需要从数字馆藏资源内容、数字馆藏信息资源形式、数字馆藏信息资源站点相关服务与支撑、数字馆藏资源利用和数字馆藏资源结构五个方面展开[17]。胡振华认为,在对馆藏资源利用进行客观分析的前提下,建立在用户利用资源的满意程度的基础上,以读者需求为主体研究对象,并结合馆藏资源内部管理评价方法,进行馆藏资源的适用性评价[18]。肖剑平认为,对数字资源用户服务绩效评价有必要根据数字资源成熟度来进行。在从用户服务中建立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资源的投入和产出的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考核[19]。李友诚认为,数字馆藏的质量评价应该是对构成数字馆藏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即馆藏数字资源子系统、数字资源服务平台子系统和数字资源保存子系统)的质量和相互协调性进行整体评价[20]。索传军于2005年第一次提出对数字馆藏利用绩效进行评价,并将电子资源服务绩效评价的含义概括为依据某个标准(电子资源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电子资源服务的效率和效能进行科学地测度和分析,并指出电子资源的性能和服务环境是影响其评价的主要因素[21]。唐琼和肖希明认为,数字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就是对数字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所显示的各种属性及其利用效果进行检测,对数字资源的使用价值加以判断,并反馈各种信息,从而为制定新的数字资源建设目标与方案、控制数字资源发展过程提供客观依据的活动。评价的主题要素包括经济测评、效率测评和效益测评三个方面[22]。
(2)对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
任红娟对国外电子资源和服务计量的标准进行了介绍,如:BS EN ISO2789:2003、ANSI/N ISO Z39·7-2004、E-Metrics、COUNTER[23]。李平、初景利对英美电子图书评价的项目Electronic Books in Libraries进行介绍[24]。刘蔚、王长宇从适用范围、相关定义、实用性3个方面对国外ISO2789、NISO Z39.7和E-Metrics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25]。张宏玲对国际图书馆界较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三个研究项目EQUINOX、2003年版ISO2789标准附录A及ARL E-Metrics分别从指标体系的绩效特征、构成、可获取性、实践发展及相互之间的关系5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26]。郭伟玲指出,国外OhioLINK联盟的研究人员从馆藏建设的各个方面对评估进行详尽研究,从联盟一级的层次上对整体的馆藏建设进行评估,对联盟内馆藏评估的研究包括馆藏建设投入和效益的平衡、馆藏资源的价值评估、馆藏购买行为选择、馆藏评估的影响因素、馆藏建设和评估人员的培养、馆藏评估项目等[27]。这些研究成果的介绍和引进,为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3)电子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
张会田、向英明等在继承肖珑等的数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电子资源内容、检索系统及功能、利用情况、价格与成本核算、出版发行服务设为一级指标,其中向英明设置的三级指标达到67个[11,28]。徐革认为如此多的评价指标会使图书馆引进或购买电子资源的综合决策变得复杂,但是,如果只考虑其中某一两个指标,又容易造成主观片面性、评价不准确的后果。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从电子资源评价的众多指标中,选择出起决定作用的若干综合指标作为评价主成分,达到减少指标个数而又能充分准确地评价电子资源的目的[29]。她在汇集整理出电子资源评价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集合的基础上,通过对“211工程”大学图书馆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对评价指标影响因子重要性程度和易获得性的进行调查,并利用灰色理论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综合筛选出重要的影响因子,以此重新构造出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包含电子资源的内容、数据库的检索系统、电子资源利用情况、数据库的效用和数据库提供商的服务共5大类,并从35个影响因子中筛选出28个重要影响因子,最后经过专家审定归并同类因子,设定25个重要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模糊理论和方法来确定所有评价指标的权重[14]。尹红、张宁则把评价指标分为需要由图书馆完成的评价指标(包括该资源是否符合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数字资源生产商的情况、一段时间内数字资源的利用状况、使用成本、更新频率、数据传递方式)和需要由用户进行评价指标(包括数字资源的用户界面、数字资源的检索功能、响应时间、用户使用数字资源的满意度),并拟定评价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评价[30]。索传军从技术设施、使用、成本、服务及用户满意度5个方面来构建基本数字馆藏服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包含12个绩效指标[31]。向英明等采用四级分等、两级定标的办法,将评价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对A、C两个等级规定具体评价标准,A为优等,C为中等,A级和C级之间为B级,C级以下为低等。将评价目标具体化为评价指标,包括子目标项(主要评价方面)及因子项(评价项目)。这一系列化的指标集成了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总目标、评价子目标、评价因子之间的关系,则用数学上的有向树来描述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28]。桂君等则以集团采购的资源为主体进行评估,从数据库发展、系统平台、学术质量、数据库商服务以及用户满意度等若干方面对信息资源进行综合评估,集团用户评价数据库的学术质量、使用成本和平均使用量、用户服务、数据库背景作为评价指标[32]。庞弘燊、徐文贤则建议构建一个由“数字资源购前评价与优选指标体系”和“数字资源购后评价优选指标体系”组成的“数字资源评价与优选指标体系模型”,来辅助图书馆作出选购或续订、停订的决策[33]。吴天吉、方东权等则基于模糊决策理论构建电子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包括以内容指标、利用指标、学术指标、效用指标、其他指标,建立综合评判决策的数学模型,确定电子信息资源综合评价因素权重,对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进行评价实践[34]。张秀云认为,评价模型包括6个变量,分别为电子资源现状、网络平台现状、相关培训、服务沟通渠道、用户价值感和用户满意度[35]。肖剑平认为构建三层分析结构模型指标体系,以数字信息资源质量、使用评价、服务效益指数、用户满意度作为一级评价指标体系[36],吕旭霞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五个一级指标:用户需求的保障程度、用户利用的支持程度(电子资源服务)、用户对电子资源的利用程度、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和价格成本指标[37]。
(4)数字资源评价的方法
盛小平认为传统的用户评议法、统计分析法和引文分析法仍然适用于数字图书馆馆藏评价[38]。索传军认为,虽然数字馆藏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同于网络信息资源,但可以借鉴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方法。他主张采用用户评价法、第三方评价法和网络计量法来对数字馆藏进行评价[12]。张宏玲认为,数字馆藏绩效评价的方法有综合分析法、横向比较分析法、纵向比较分析法、使用成本分析法、用户满意度分析法、集团用户分析法[39]。唐林认为,利用资源收集评价法、资源使用评价法、资源检索评价法、资源交互评价法进行评价[40]。秦卫平认为,评价方法有元数据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概率统计方法)、网络计量学方法[41]。齐建江认为,评价方法有元数据法、层次分析法、对应分析法、数字资源计量法[42]。安月英、刘晓霞都认为,数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评价指标较多,而且不容易量化,定性指标较多,采用常规的方法难以科学地对其做出评价。而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综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模拟人的决策思维过程,解决多因素复杂系统,特别是难以用定量描述的系统的分析方法,它把人的思维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并用数学手段为分析、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因此,采用层次分析法能对各指标之间相对重要程度的分析更具逻辑性,刻画得更细,再加上数学处理,其可信度较高[43-44]。
(5)数字资源评价的原则
向阳认为,评价原则有科学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最简化原则、系统性原则[45]。唐林认为,有整体性原则、服务性原则、联合性原则、先进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效益性原则[40]。徐剑认为,评价原则应该包括整体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准确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46]。索传军认为,有准确性、可靠性、科学性、实用性、全面性、可获得性、特色化与协调性、时效性、共享性和经济性[12]。李菊梅赞同索传军的10原则的观点,并认为经济性、可获取性和协调性是核心原则[47]。王坚毅、刘正春提出针对性、系统性、经济性、发展性原则[48]。
(6)数字资源评价的步骤
张宠玲认为,数字馆藏服务绩效评估的过程应包括:①评估计划;②确定评估原则与内容;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④确立数据收集方案;⑤数据统计、收集、积累;⑥指标值计算;⑦服务绩效评估与分析;⑧归纳、总结、撰写评估报告[39]。盛小平认为其主要步骤为:①馆藏资源调查;②考察馆藏资源影响;③定义馆藏成本;④确定馆藏资源选择的收益;⑤(通过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决定馆藏对象[38]。吴海华认为评价思路应为:首先进行理论研究,然后确定评价指标,接着对已确定的重要影响因子拟选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理论模型并确定相关权重,再构建基于图书馆网关的电子资源利用统计数据获得方式,最后利用ASP及数据库技术程序化相关算法、应用可视化的用户界面等方法开发综合评价系统平台进行综合评价分析[49]。
(7)对某个数据库的评价
关于对某个数据库及两个或多个数据库之间的对比评价等。外文数据库的对比评价[50]、电子图书数据库、期刊数据库的对比评价等[51]。
3 馆藏资源评价研究特点分析
3.1 馆藏资源评价的研究成果特点
(1)馆藏资源评价的研究成果形式多为论文、专著,有代表性的专著有徐革的《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研究》、索传军的《数字馆藏评价与绩效分析》等。众多学者从评价标准、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进行探讨,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相关研究得到国家级的基金项目支助,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数字馆藏质量评价与绩效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子资源在线使用统计与绩效评估”等,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研究方法上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利用相关的技术或结构模型提出和改进评价方法。如借用数学、计量学、统计学、系统工程方法的层次分析法[52]、主成分分析法[30]、灰色关联分析法[53]、区间直觉模糊数学法[54]等,使数字资源评价的研究方法得到长足的进展。
(4)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无论是传统馆藏研究还是数字资源评价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研究初期都以介绍、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为主,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学者开始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本国国情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3.2 馆藏资源评价存在的问题
(1)研究重理论轻实践。国内关于数字馆藏评价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对如何确定评价指标、采用什么方式来确定指标权重、采用什么评价方法、评价原则等问题各抒己见,没有达成统一认识。完整的评价体系较少,更没有形成权威评价标准,缺乏实用性。究其原因,一是缺乏评估环境,二是评价指标过于复杂,不易于操作,给评价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在传统馆藏评价时期也有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但近几年,借助计算机工具及图书馆集系统的统计功能、OPAC、各种电子书目、引文数据库等对藏书结构、藏书流通率、读者利用率进行传统藏书评价的研究逐渐增多。
(2)术语使用不规范、概念不统一。馆藏资源的术语有数字资源、电子资源、图书馆网络资源、数字图书馆馆藏、数字馆藏等,名称不一,没有统一概念。而对馆藏资源的划分也有不同的观点,如学者普遍认同数字馆藏分为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但对于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的划分却有不同意见。郑永田认为,所谓实体馆藏,即本馆的数字化资源,包括自主开发的(自建式)数字资源和购买的(购入式)商业数据库,至于特色数据库应当归属于实体馆藏;虚拟馆藏主要是指网络信息资源。盛小平认为,实体馆藏包括数字图书馆自建或购买的安装在本地服务器上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后者包括购买或租赁使用的远地数据库和与本地服务器实现连接的网上资源。肖冬梅则认为,印刷型、缩微型和电子文献馆藏应纳入实体馆藏的范畴,网上资源即为虚拟馆藏,而馆外资源介于实体和虚拟资源之间。
(3)以个人研究居多,缺乏行业机构的支持,研究缺乏可持续性。国内关于馆藏资源评价的研究文献多达几百篇,研究者多是图书情报领域的教学人员和图书馆馆员的个人研究,研究成果各抒己见、鱼龙混杂。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建立了多种指标评价体系,其中不乏非常好的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并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资源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要成为业行评价标准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人员长期从事相关研究。相比之下,国外的研究者以学术团体或机构为主,项目研究较多,有些项目有多个图书馆参加,研究者既有相关领域的学者,又有从事图书馆实际工作的馆员,其研究较国内更深入,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较大。
(4)对馆藏资源中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各类综合数据库评价较多,但对于自建数据库及学科导航中的信息评价比较欠缺,对馆藏资源的整体性评价尤其缺乏。馆藏资源由多种不同形式的资源集合而成,因此评价馆藏资源配置结构的合理性、系统性及资源的利用率和满意度也更为重要。如纸质图书和电子资源的配置、全文与二次文献的配置、中外文数据库的配置、电子图书与电子期刊的配置、各学科专业数据库的配置、本馆收藏与馆际互借资源的配置等。
4 思考与建议
在未来的研究中,解决以上问题是推进馆藏资源评价研究的关键,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1)深入开展评价理论研究,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尤其是研究的深入更需要严密、系统的理论支撑。目前的研究多为经验性的总结,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加强相关理论研究是当务之急,而关于馆藏资源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评价的基本方法、指标体系等是馆藏资源评价及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
(2)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馆藏资源评价研究应该从实践出发,考察实践的需要,并与信息服务机构及相关厂商合作,共同研究数字资源评价标准。不但要重点开发科学合理的定量评价指标,探索有效的数据收集方法,还要构建体系结构科学、逻辑层次清晰、可获取性好、可操作性强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深入开展方法论研究,建立科学、通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步骤,并通过培训的方式进行推广,让更多的图书馆参与馆藏资源的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和过程情况反馈到相关组织,为改进评价体系标准提供最有效的依据,从而不断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使馆藏评价研究和工作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并最终形成权威评价机构和行业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全国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为不断满足读者的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馆藏资源系统性评价。国际标准组织在对ISO789标准的修订版草案中这样定义图书馆馆藏: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所有文献,包括本地馆藏文献和有获取权的远程资源。早在20世纪80年代,肖自力就指出,藏书结构是一个系统,资源体系具有科学性、内在联系性、学科的历史连续贯、各学科相互渗透、交叉[55]。现代图书馆的馆藏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读者需求层次各异,传统阅读和电子阅读并存,促使馆藏资源建设的多样化,因此在评价馆藏评价时,应把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所有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进行系统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对馆藏资源有一个合理客观的评价效果。
(4)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评价理念。馆藏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用户利用信息的需求,馆藏资源的评价是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避免陷入“为了评价而评价”的误区,应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用户群的不同需求特点开展个性化的评价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