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铁桥镇中心卫生院中医内科 405409
【摘要】目的:探讨自拟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及耳穴压豆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中医内科治疗的10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联合西比灵、谷维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及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较对照组的76%明显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头痛发作次数、每次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拟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及耳穴压豆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头痛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效果持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血管神经性头痛;活血祛风通络汤;针灸;临床效果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头痛类型,是由头颅部血管神经调节障碍引发。本病反复发作,可因体位改变、咳嗽、用力、情绪变化等原因诱发或加重头痛,发病以一侧或双侧阵发性剧烈头痛为主,伴视物模糊、恶心呕吐,临床发病率高,西医多采用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等方法,疗效一般。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手足三阳经亦上会于头。本病的发病由外邪侵犯或内伤诸疾引发,使得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脑络痹阻,壅遏经气,不通则痛,不荣亦痛。各种头痛迁延不愈,病久入络,气血滞涩,淤血阻于脑络,又可转为瘀血头痛。早在清代王清任就大倡瘀血之说。本研究采用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及耳穴压豆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观察其临床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中医内科治疗的10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5.2±10.4)岁,病程3个月-6年;对照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3.7±11.5)岁,病程3个月-9年;所有患者均符合血管神经性头痛诊断标准,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搏动性疼痛,程度剧烈,一般持续4-72h,头颅CT及TCD检查无异常;中医诊断符合瘀血阻络证及肝阳上亢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头痛;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头痛类型、头痛程度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服用尼莫地平40mg/次,tid;西比灵5mg/次,tid;谷维素30mg/次,tid。观察组采用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及耳穴压豆治疗,药用桃仁12g、红花12g、川芎15g、当归15g、赤芍20g、生地20g、柴胡12g、枳壳12g、丹参20g、三七10g、郁金15g、牛膝15g、桔梗6g、石决明30g、珍珠母30g、蜈蚣2条、全蝎10g、地龙12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200ml,早晚各服1次。针灸根据疼痛部位循经取穴,巅顶取百会、四神聪、太冲、内关、涌泉;额部取印堂、头维、阳白、攒竹、合谷、曲池;颞部取率谷、太阳、风池、竹空、外关、阳辅;枕部取天柱、风池、风府、玉枕、昆仑、后溪[2]。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得气后每10min行针1次,一般留针20-30min。10d为1个疗程,针灸间隔2d后开始下1个疗程,其他口服药物连续服用2个疗程。耳穴压豆取穴:神门、交感、皮质下、脑、额为主穴。如两侧或一侧头痛者,加肝、胆、太阳;巅顶痛者,加顶、肝;枕后痛者,加枕、膀胱;用王不留行籽按压双耳,1周换穴压豆2次。(2)操作方法:用0.5cm×0.5cm正方形胶布把成品王不留行籽贴于选定的穴位上,然后按压,至患处有胀痛感为止。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4次,每穴1~2min,按压要轻,避免损伤皮肤,6次为1疗程,休息1周后再行下1个疗程。
1.3疗程判定标准 治愈:头痛及其伴随症状完全消失,6个月内无复发;显效:头痛及其伴随症状明显改善,疼痛强度减轻2级,伴随症状减少2/3以上;有效:头痛及其伴随症状有所好转,疼痛强度减轻1级,伴随症状减少1/2以上;无效:头痛及其伴随症状无明显改善,疼痛强度无明显减轻,伴随症状减不足1/2[3]。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各项症状改善时间,包括头痛发作次数、每次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头痛程度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估。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给予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以率(%)表示,并行X2检验,以P<0.05代表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较对照组的76%明显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基础为风、痰、瘀、虚,风邪诱因,血瘀是病理基础,凡头痛日久者,无论右否其他瘀血征,均宜加活血化瘀之品,重视虫类药物应用;因此活血化瘀、搜风通络为治疗大法。自拟的活血祛风通络汤以活血化瘀、平肝潜阳、通络止痛药为主,具有良好的抗缺血、保护神经细胞作用,同时能够降低血脂,对抗动脉粥样硬化,且有明显的中枢镇痛作用,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有明显疗效[4]。针灸及耳穴压豆依据中医辨证原则,根据辨证分型和疼痛部位相结合的特点,选择相应穴位,以促进局部经络疏通,恢复脑部气血流畅,达到促进血管扩张、改善脑部微循环、增加脑部供血供氧、解除脑血管痉挛的作用[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较对照组的76%明显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头痛发作次数、每次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充分证明自拟的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萍,罗华丽,陈欧娜等.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2):180-183
[2]徐健.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1):126-127
[3]万载,陈丽容,许富.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2):124-125
[4]孙守治.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评价[J].光明中医,2016,31(21):3075-3077
[5]胡文举,孟志剑.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神经性头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2):184-185
论文作者:唐云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头痛论文; 针灸论文; 血管论文; 耳穴论文; 祛风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