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学教师培养体系的建构研究论文_杨福

新时期中学教师培养体系的建构研究论文_杨福

河北平泉市第一中学 杨福 067500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简称《标准》)《标准》是开展教师培养的主要依据。如何发挥《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构建教师培养内容体系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域。

一、科学构建教师培养内容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经过多年中学教师培养实践,笔者越发感到,对于教师教育来说,课程是基础,培养模式是途径,课程比模式重要,课程的设置与开设决定了培养对象的素质结构。加强教师培养的课程建设,注重课程研发,是保证教师培养有效性的关键。应该把课程建设作为教师培养的核心工作,构建一种理论与实践有机整合的教师培养内容体系。

二、基于专业标准的教师培养内容体系架构

1.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标准》要求“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当下,教师职业倦息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教师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强烈的敬业精神。教师应首先是情感饱满和对教育充满激情的人,教师的责任意识、职业情怀是教育成功的保障。

2.学科课程标准

《标准》要求“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训础。它对教材编写、考试评价及教师的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标准》要求“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学科知识体系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教学,可以帮助教师以学科的基本观念、关键概念和方法论原理建构和组织学科内容,把教学建立在深度的思维水平之上,从而方便学生真正理解和把握整个学科的基本结构。理解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方法,应作为在职教师培养的重点要求。

4.学科内容的深度挖掘

《标准》要求“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而对于在职教师来说,对学科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要达到一定的深度这是深度学习的基本条件。深度学习是一种为了理解的学习,强调学习者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在各种观点之间建立多元连接。研究表明,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个重要的差别在于教学内容的组织。一节好课,一定是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独具匠心、深入浅出。学科内容的深度理解和掌握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对学科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应当是教师职后进修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5.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标准》要求“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课程资源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课程资源的性质和现状直接影响着教与学的开展。有效的教学需要突破教科书内容和难度的制约,跨越一本教材的教与学,跨越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之外,从有限的教学空间拓展到无限的自然社会。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发课堂教学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是教师长期的研究任务。

6.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标准》要求“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不同的学科存有不同的知识范型:就某一学科而言,内部也存有不同的知识类型。不同范型与类型的知识其性质有别,获取路径自然不同,这就规定了其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差异性。笔者认为,“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是师培养的核心,是重点和难点,也是备是教师关注和欢迎的培养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7.有效实施教学

《标准》要求“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有效教学的内涵是什么?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有哪些?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是什么?有效教学的实践路径是什么?这些都是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构建一个经得起理论推敲和实践检验的有效教学实施策略体系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教师培养内容体系构建的根本点

从教师职业的内涵和个体教师的学习过程来看,教师教育课程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理论学习需要实实践体验作为支撑,两着相辅相成。教师育的研究和实已经证明,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依赖于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的实质性整合。

四、教师培养内容体系构建的基本资源

有了教师培养内容的基本框架,如何才能形成高质量的培养内容体系,需要编写者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需要全面了解掌握关于内容主题的国内研究进展情况,更重要的是,编写者手头要有较为全面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有关书籍和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案例,这是教师培养内容体系构建的基本资源。

五、教师培养内容体系构建路径

1.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突出教育教学问题的真正解决,是提高教师培养实效性的落脚点,也是构建教师培养内容体系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研究表明,问题化学习能促进与实现有效学习。为此,培养内容的编写要以问题为中心,针对性选择内容主题,把培养过程作为问题解决过程。

2.以专题讲座为载体教师培养

课程设计可采取模块形式,每个模块突出一个主题.模块的内容呈现可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专题讲座主题鲜明,内容集中,重点突出,节省教师阅读时间,便于理论联系实际.笔者认为好的专题讲座是理论精华与实践范例的有机融合,是内化了的理论、学以致用的理论;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着眼于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突出案例教学,重视互动研讨。

3.以案例研究为支撑

教师专业化的高层境界在于指向教师实践性学智慧的养成。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化的本质规定,教师教育有效途径必然指向实践性教学.而案例研究是教师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

4.以专题研究为引领

要使每个模块的内容都具有一定的高度,切实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一定的高度,切实体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整合.专题研究是围绕模块主题进行的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通过研究,形成问题解决策略。

5.以任务驱动为支持

基于教师专业标准,构建理论与实践整合的教师培养内容体系,是一项具有相当难度并具有一定开创性的工作。市研训部门,上联高等院校、省级教研部门和教师培养机构,下接基层进修学校和中小学,具有一定的研究、培养基础和经验,具有独特的构建教师学科培养内容体系的实践资。

6.以项目推进为保证

基于教师专业标准构培养内容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培养内容的构建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难点.遵循教师教育规律,借鉴国外经验,立足本土文化,努力构建一个系统、可操作、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培养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1]王艳玲.《教师教育课程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史宁中.《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国教育报,2011-12-14.

作者简介

杨福,男,1964年1月生,汉族,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人,本科学历,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及教法研究。

论文作者:杨福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新时期中学教师培养体系的建构研究论文_杨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