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人学论文,启示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人学作为当代中国的一门显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学的兴起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一、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对“人”的理解
所谓人学,就是以人这一特殊社会存在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存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必须以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从哲学的高度上说清“人”。
人的需要。马克思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1](P94)“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2](P82)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满足正当需要是人不可剥夺的权利。一切压抑人的正当需要都是违背人性的,都从根本上否认了人本身。马克思说:“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3](P326)人的需要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从主体的角度可以分为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个人需要是人的需要的最普遍、最基本的形式,没有个人正当需要的基本满足,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的需要从其作用上又可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马克思充分肯定人的享受需要的合理性,恩格斯也严厉地批判那种“苦修苦练的、禁绝一切生活享受的、斯巴达克式的共产主义”。[4](P406)人的发展的需要是人们为了自身的完善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为增强人的自由个性而产生的需要。
人的主体性。马克思一再说:“人始终是主体”。[5](P130)重视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创造自己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能动性是人的主体性最基本的内涵,创造性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自主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层次。主体性是活动主体在“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征,这种特征对于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来说,是一种人格特征。人格是人的主体性在主体身上的集中表现,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一种资格。马克思历来主张把人当做人、当做主体来看待,要“绝对承认人格原则”,反对蔑视人,只把人看作某种“手段”。每个人的主体性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主体性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就是哲学所讲的个性。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人的个性和人的主体性始终是统一的,人的主体性越强,其个体性也越强,反之亦然。
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是人对人的意义,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马克思的哲学中,人是分为个人、集体、社会等不同形式的。人的价值形式主要有:个人对社会的价值、社会对个人的价值、自我价值。个人对社会的价值,简称“个人的价值”,就是个人作为价值客体对价值主体社会的价值;社会对个人的价值,简称“社会的价值”,就是社会作为价值客体对个人的价值。能否满足每一个体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和合理程度的重要标志。自我价值是个人或社会通过自己的行动对于自己的需要的满足。三种形式的价值在原则上是统一的,对于个人来说,只有对社会有所贡献,个人才能有所享受;对于社会来说,只有重视个人的需要,才能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共产党宣言》把人的发展概括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指出,人的存在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人的发展就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除人的某一种素质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表现在,一是人的独特性的发展,没有差异就没有个性。马克思批判“粗陋的共产主义”时说,“这种共产主义由于到处否定人的个性,只不过是私有财产的彻底表现”。[5](P42)二是人的自主性的发展。人的个性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人的自主性的发展,或者说,只有自主的人才可能是真正的有个性的人。
二、马克思人学思想观照下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
人学的兴起宣告了实现人的现代化这一时代任务和主题,标志着人的现代化追求登上了历史的前台。时代的任务和主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主题,因而重新审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观照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似有以下失误与缺憾。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片面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受我国传统的、片面的社会本位主义的影响,也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要求个人对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服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把个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的自我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甚至否定个人的自我价值。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把集体主义片面理解为反个性、反个人利益的整体主义,甚至贬斥个人欲望、个人利益、个性自由。这种过分强调集体、社会、组织,漠视个人的虚假集体主义,强化了个体的人身依附关系,抑制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上:不恰当地突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对象过于客体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视教育者为唯一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被理解为教育者的活动方式,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忽视个人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自由民主权利,把教育者仅仅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教育客体。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命令主义、强制压服和单向注入,受教育者成为没有独立、没有自主、缺乏创造性的教育客体。教育对象过于客体化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性的功能,严重地挫伤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性。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上:只看重政治、道德教育,教育内容过于狭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伦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几十年一贯制,教育周期长,信息量少,基本上是一种按部就班的循环教育,教育内容过于狭窄。它突出培养和塑造的是听话、服从、谦恭、克制和无私的形象,而体现人的创造个性和创造能力的怀疑批判、独立自主、自我奋斗等往往不能受到重视,比较注重个人对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个人发展方面的个体功能。因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有利于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却容易扼杀人的进取心和创造能力,压抑了个体的发展。
(四)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唯自上而下灌输式,教育方法过于简单。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被仅仅归结为“传道”,即向人们灌输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忽视培养人们的能力和个性,甚至存在否定和抹杀人的个性的倾向。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简单说教、硬性注入的现象比较普遍,忽视了受教育者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内在需要。只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导向作用,忽视其塑造、激发作用,结果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削弱。教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往往从教育者自身的条件、爱好出发,而不考虑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思想水平和接受能力,使受教育者对革命理想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兴趣淡漠。
三、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人的现代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推进人的现代化,就必须以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人学中得到以下一些启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应从“道德本位”向“能力本位”依次递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人的存在出发研究人可以看到,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摆脱血统、权力、金钱对命运的操纵,按照能力本位的理论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对自身自由发展理想状态的设想,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都将塑造智力、体力、性格和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和运用的优秀人物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将人的全面发展看做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弘扬能力本位是人学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所规定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有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一是社会内容层面,即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二是道德层面,即对道德信念、道德人格、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的重视和追寻;三是人学层面,即人对自身的关注、尊重和对人主体性的高扬和发展。这就要求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围绕能力本位这一核心内容展开,在教育内容的深度上实现由培养和塑造“道德人”向培养和塑造“能力人”的递进和衔接,实现独立人格的真正确立。在社会关系中,从以强化个人对组织的依赖性、约束个人利益和欲望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向确立每个人的独立人格以承担社会责任,把每个人都看做是社会的主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变。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应达成个人的社会价值与社会的个人价值、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内在统一。物质利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基本的动力。邓小平强调,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重视物质利益原则。他说:“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原则,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6](P146)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的基础,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必然形式和中介,没有个人利益就没有集体利益。同时,集体利益又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大于个人利益之和,在任何形态下都高于和优于个人利益。要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起来,一方面要保障和鼓励个人对自己合理利益的追求,同时又要防范和制止极端个人主义对集体利益的损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在于其对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之满足的性质和程度大小。因而,只有确立个人的社会价值与社会的个人价值、个人的自我价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才能促进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协调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确立教育者主体性与受教育者主体性辩证统一的新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显著增强。它要求人们必须破除一切依附关系和依附观念,增强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破除一切抱残守缺、因循守旧、知足常乐的保守心理和习惯,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发展和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积极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基于自身思想基础内在的需要,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能动地选择接受教育的影响,同时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位,重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培养个体的独立人格,提高受教育者的参与程度,由消极被动地受教育到积极主动的自我教育。教育者组织实施教育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能动地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性是辩证统一的。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育者的激发和引导,受教育者的教育也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活动,尤其是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选择,应实现社会规范与激发创造的双向互动。没有社会化,人就不能适应社会;而没有个性化,人不可能成为主体。思想政治工作不是要堵塞人的个性发展的道路,而是要为个性的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与条件。因此,必须克服片面的社会规范灌输观,同时也要防止忽视甚至否定社会规范灌输的倾向,确立社会规范与激发创造双向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改革教育方法,提高灌输效果的同时,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激发和引导受教育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主体精神,使之能够以主体的姿态积极参与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实践。事实上,任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总是内在地规定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活动方式。要确立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以教育者为主导,教育者活动方式和受教育者活动方式有机结合的新方法。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运用和创造,既要着眼于充分发挥教育者自身的优势,更要着眼于充分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们的才智和创造力,我们的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和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