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应加强相关理论研究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应加强相关理论研究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应加强相关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重构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苏式教科书理论体系的反思,掀起了一场重构马 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但在如何重构马克思主义 哲学教科书体系的问题上,则大有“百家争鸣”之势。笔者认为,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 书体系不可没有争鸣,但争鸣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共鸣,而共鸣的前提则需要解决几个相关理 论问题。因此,特撰本文以述己见。

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问题

哲学本体论是哲学理论的基石,在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讨论中,首当其冲的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对此,人们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质疑与回答:(1)哲学研究对象与哲 学本体论是否发生了转向?大多数参与讨论的学者认为,现代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和研究对 象 上都已经发生了转向,即由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和物本论转向了主客统一的思维方式和人本论 。(2)主客二分是事实还是形而上学?持“转移论”观点的学者都认为,主客二分不是事实而 是形而上学。近代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把主体和客体看作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或实体,重科学 和理性,轻人文和非理性,导致了近代世界观和人们生活取向的见物不见人。因此,现代哲 学的基本要求和趋势就是向人本主义回归。(3)怎样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学者们对此 问题的回答主要有三种:一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物本优先论和人本中心论;二是 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人本论而非物本论;三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既非物本 论,也非人本论,而是实践本体论。对于以上三个方面问题的回答,笔者难以认同,现从四 个方面予以反证。

第一,哲学研究对象自古至今并未发生转移,一些哲学流派或部分哲学家对具体的“哲学 问题”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不代表全部哲学研究对象或本体论的转移。以西方哲学为例, 从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西方哲学到现代西方哲学,不同哲学流派和哲学家所 关注的“哲学问题”都存在较大差别,但始终贯彻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倾向。如古希 腊时期的泰勒斯、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德谟克里特等人较关注科学和认 识论问题,而普罗泰哥拉、阿尔基达马、苏格拉底、柏拉图、伊壁鸠鲁等人则较关注人生或 历 史哲学问题。中世纪唯名论、唯实论两个学派和后来的罗吉尔·培根较关注科学和认识论问 题,而奥古斯丁、安瑟伦和阿奎那的宗教热情则促使他们更多地关注人与上帝(唯心主义的 “自然界”)的关系。近代西方哲学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同时并存和互相交融的 时期,但不同哲学家研究兴趣的差异还是清晰可辨。哥白尼、布鲁诺、弗兰西斯·培根、莱 布尼兹、狄德罗、拉美特利和康德等人的科学主义倾向较为明显,洛克、卢梭、孟德斯鸠、 霍尔巴赫、爱尔维修和费尔巴哈等人的人本主义倾向则较为明显。现代西方哲学科学主义和 人本主义、科学哲学与人本哲学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与裂痕,既有技术对人的统治和物对人的 否定的原因,也有学科细化和专业鸿沟扩大的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哲学研究对象或本体论 的转移,世界观、认识论和历史哲学(或人学)仍然是哲学的研究对象,现代西方的生态哲学 、科学哲学和人本哲学各代表了其中的一个研究领域。因此,仅从现代西方人本哲学一个方 面谈哲学研究对象的转移,这无疑是把某个哲学流派的“研究域”混淆了哲学研究对象和以 偏概全。

第二,物质本体三个方面的涵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达到了高度统一,世界本原问题和认 识本体问题的科学解决,并不意味着物质世界对意识或人的本体地位的丧失。西方哲学对“ 本体”赋予的涵义确实有一个演变过程,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宇宙观、认识论、实践论 的三重“本体”涵义却达到了高度统一。按照马、恩等经典作家的思维逻辑,所谓唯物主义 与唯心主义的区别,正是从宇宙观的本体判断开始的。人们只有首先承认物质世界对意识的 本原地位,才有可能承认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然后人们才能真正达到实践中的唯 物主义(即“实事求是”)。马、恩等经典作家对黑格尔等唯心主义者主张意识第一性,并非 不能理解其主体“中介”客体的意义,但问题就在于这“中介”的主观随意性太大。所以, 马、恩对唯心主义的批判锋芒所向,就是要消除这主观主义的和捉摸不定的“中介”,使主 体对客体的反映获得一种确定性。依照现代科学的观点,这种确定性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在 变化中寻求确定,却仍然是现代科学的目标与追求。今天,从现实的角度看,人们的认识和 实践活动中尊重物质世界运动规律的问题,也还远远没有解决。例如,“转移论”观点经常 援引的物本主义(这应是指价值观上的现代拜物教)见物不见人的问题和环境危机问题,恰恰 就是认识和实践中的个人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其实质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泛滥导致的恶 果。如果人类真正坚持了物质世界对人的本体地位,坚持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摒除“人化 自然”这个意义含混的概念(改造还是破坏或兼而有之?),生态环境问题就不会这样严重和 日趋恶化而不可遏止。由此观之,世界本体和认识本体的问题虽然已经从科学上解决了,却 并不 意味着物质世界本体地位的丧失或将被取代。相反,当代人类实践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肆意戕 害及其他种种社会问题,更证明了进一步强化物质世界对人的本体或“母体”地位的意义。

第三,主客二分是一个基本事实,主客鸿沟的扩大应归咎于近、现代西方哲学价值观上的 个人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主客二分的基本事实是由人的“本性”(自我意识)规定的。 人是具有自我意识、能区别物我的生命形式,人一旦意识到了“我”、“我欲”、“我能” ,他就把外部世界当作了客体。在这个三重的“我”的驱使下,他必然把外部世界看作“异 在”,向这个“异在”索取所需。于是,主客二分就不可避免。所以,我们讨论的问题的焦 点并不在于主客二分,而是主客鸿沟的扩大。回顾历史,主客鸿沟的扩大主要是由工业时代 以来的人类实践造成的,而这个时代的人类实践又恰恰是受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支 配的。这两大思潮所反映的正是个人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工具论与目的论。在这种完 全蔑视物质世界乃至他人存在意义的人本主义观念支配下,人们的社会实践导致了人与自然 、人与人之间鸿沟的不断扩大。历史的功过是非如此显确,我们不去无情鞭挞日益泛滥的主 观唯心主义的人本论,却来责怪和否定主张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唯物主义本体论,并且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向人本主义回归,这岂不是奇怪的逻辑?

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物本论,物质存在是人类认识与实践、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 本前提与根本依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那里,宇宙本体、认识本体、实践本体是逻 辑一致的,这就是物质本体论。经典作家从未提出过第二个本体。所以对此问题实无引经据 典的必要。至于从哲学发展的角度看,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否需要确立另一种本体以 替换物质本体,则未尝不可讨论。但讨论必须有一个前提,这就是首先要对本体概念的特定 涵义予以界定。根据哲学史上各流派使用本体概念的具体涵义,其一是指世界本原,其二是 指人类认识和实践、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依据。据此以对照学界目前提出 的几种对象,如人、人类、人文、文化和实践、生存、现实生活等等,我认为,即使撇开本 体概念第一层涵义不说,这些对象都不能入选为本体。因为如果将这些对象入选为本体,就 无异于说人类活动自根自本。这不仅是无意义的同语反复,而且难免流为主观唯心主义的旧 调重弹。所以我认为,为解决原有的物质本体论视界较窄的问题,对本体概念不妨作广义与 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本体概念以吸收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比较适合,狭义的理解仍 应是指物质本体。因为,物质客体、精神客体、知识客体不仅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全部前提条 件 ,而且涵盖了人类认识与实践的全部对象,从这些条件与对象出发,正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实事求是”精神的内在要求。当然,哲学不仅是一种整体思维的学问,同时也是一种追 根溯源的学问。精神客体和知识客体归根到底是人们对物质运动规律和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的 反映,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归根到底是受物质运动规律和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虽然承认精神客体和知识客体可以作为人类认识和实践、物质 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先在条件和依据,但决不能放弃其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性立场 ,即物质本体论。历史证明,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任何时候都必须是顺应物质世界运动规 律的活动,否则必然咎由自取。

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问题

在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讨论中,这个问题与本体论的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大多数 持“转移论”观点的学者正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不同概括入手,提出新的本体论 构想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如人学本体论、人类学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生存本体论。 持这几种本体论观点的学者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人学、实践哲学或生存哲学。毫无疑 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现实生活的角度、立足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关怀人的生存问题的哲 学。但是,这里存在两个问题: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其二 , 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能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征进行简单处理的问题。我认为,重构马 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下三个层面的特征。

第一,哲学特征。哲学曾经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问,至今仍然可以说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 问。哲学作为一门最古老的学问,它之所以面对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和纷纷自立门户而始终 保有自己的领地,是由哲学的超实证思维功能决定的。哲学与具体科学最大的差异就是思维 方式的差异,具体科学必须遵循实证思维的规则,哲学则必须充分发挥其超实证思维功能。 于是哲学与具体科学就形成了认识上的互补,即把实证领域的认识问题交给具体科学,实证 方法无法达到的认识问题则为哲学所保留。由于人类认识按照实证标准已知范围越大、已知 与未知相交的边界也越大,所以,以实证思维方法为基础的具体科学永远也无法取代以超实 证思维方法为基础的哲学。所以,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必须深刻了解哲学思维方法与具 体科学思维方法的互补性,敏锐地捕捉到当代哲学世界观与认识论的新问题,亦即新技术条 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和新的认识条件下真理性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关系问题等等,深化哲 学世界观、认识论研究,而不是盲目趋附时尚或者妄自菲薄,逃避具体科学的挑战而放弃哲 学的阵地。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不致走入越来越狭隘的死胡同,或者重蹈现代西方 哲学的人学末路。

第二,本质特征。凡事物都具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 质特征是什么呢?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既不是它的人学特征,也不是它的实 践特征。首先,人学是所有哲学的共同特征,哲学史上没有一种哲学不是以研究人的世界、 人的认识、人的价值和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为对象的,如果凡研究人的哲学就是人学,那么我 们就无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其他哲学区别开来了。其次,实践第一的观点仅仅是马克思主 义哲学认识论区别于其他哲学认识论的基本特征。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曾明确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一个是它的实践性。这 里是将实践性与其它不是最显著的特点并列的,没有明确地说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 质特征。相反,下文倒是进一步界定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 的观点”。在同一处,毛泽东还引证了列宁的论述:“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 ,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1](P261)这也是从实践和 认识的关系说的。再往前溯源,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实践意义的几处论述,同 样是针对费尔巴哈“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和机械唯物主义在认识上的“ 直观唯物主义”而言的,亦即是从认识论上说的[2](P16~19)。所以,实践概念在经典作家 那里只是一个严格的认识论范畴,如果将实践第一的观点推广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就是说,在世界观和历史观的范围内同样强调实践第一,这就无异于把人抬上了神的位置 ,显然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彻底的哲学 唯物主义 。关于这一点,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论述得十分 清楚。恩格斯在自序中指出,该书的写作目的主要是为了“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 ”,亦即对他和马克思哲学观点的总结。因此该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或基本观点的 概括是最可信的。在该书中,恩格斯突出地肯定了“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 ,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肯定了“思维 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有力地批判了形而上学唯 物 主义的“非历史的观点”,尤其是指出了费尔巴哈“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 义者”。该书第四章则主要概述了他跟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本观点[3](P207~254)。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就是彻底 的 哲学唯物主义,它的实践第一的观点,则是它的彻底的哲学唯物主义思想在认识论上的反映 。

第三,具体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特征是复数而不是单一的。如在主客体关系上强 调事实优先的唯物主义特性,在反映论基础上强调运动观点、联系观点、矛盾观点的多视角 特性,在知行关系上强调实践高于认识的实践特性,在历史领域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和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的唯物史观,在人性论问题上强调人区别于动物的社会属性的理性 主义特征,在历史动力问题上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群众史观,在哲学理论的服务对象上 代表人民利益和人类利益的革命先进性,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些特性都是具体的和不 可互相代替的。所以,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绝不能从其某一方面的特性、或某一概念 、或经典作家的只言片语出发,给马克思主义哲学贴上某种品牌的哲学标签,去建构那种与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无多大联系的哲学体系。而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多层次、多方面的特征进 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力求全面而不琐碎、深刻而不偏失、创新而不变味,这才是重构马克思 主义哲学应有的态度。至于某一哲学家或哲学家群体致力于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 某一观点或个别特征出发,去建构他们自己的哲学体系,那就不在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的话题之内了。

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更新的问题

哲学的范畴体系是哲学思想内容与哲学逻辑结构的统一,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范畴 更新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苏式教科书范畴体系已不能容纳当代世界科学研究的众 多成果和新的社会实践众多的生活理念,就像我们从古汉语词典里面找不出“跨国公司”、 “证券投资”、“数码通讯”、“克隆生命”、“臭氧空洞”、“厄尔尼诺现象”之类的词 语。所以,我们理当以一种新的姿态来对待原教科书范畴体系。当然,范畴更新也必然要有 “度”。据此,我认为,把握这个“度”,就是要把握以下四条标准。

第一,学科标准。哲学体系的重构与哲学体系的创立具有很大的差别。哲学体系的创立是 哲学家经过一生或同一哲学流派的哲学家经过几代人的理论创造活动建构起来的,他或他们 的哲学研究活动和研究方向通常是受各时代科学与哲学研究动向以及哲学家个人研究兴趣和 理论水平决定的。因而哲学体系的创立通常带有时代性、阶段性和随机性,很少有哲学家去 刻意建构一种教科书式的哲学体系。我们今天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具 有双重意义:一是理论的发展,二是重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这就意味着重构的工作必 须按照学科建设的要求来进行,即既要着重于“文本”的研究,又不能局限于“文本”的范 围。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不但要满足理论发展的需要,吸收新的科学概念和生活理念 ,使之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范畴,而且要满足教科书编写的要求,优选哲学学科具有共 性和代表某些理论“论域”的范畴,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以实现马克思主 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理论“论域”的对接。在这个问题上,苏式教科书曾经造成很大的失误, 它不是按照哲学学科的要求设置范畴体系,将经典作家的思想原则贯彻于某一“论域”或对 某一范畴的阐释中,而是用经典作家曾经使用或圈点过的某些范畴作机械排列来构造教科书 体系,从而使得该书范畴体系形式上机械重复(如一系列的对立统一关系和两两相对的范畴)

,内 容上干瘪枯燥(缺乏对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状况的描述),体系构造上则拒斥新的科学与 生活理念,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论域之一(人观)也排斥在该体系之外,因此造成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命力的萎缩。这是我们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必须借鉴的重要教 训之一。

第二,立场标准。坚持这一标准,就是在阐述哲学基本范畴(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 范畴)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和思维方法。在这个问题上,苏式教科书的 最大失误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实事求是和辩证思维的方法)变成了它的躯壳(基本 范畴),而它的躯壳则变成了空洞、枯燥、僵化的教条。这不仅使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 学原理产生了一种应付心理,也使教员难以感受到传授智慧之学的快慰,更严重地是造成了 社会实践中形而上学的盛行。所以,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 场与思维方法同沿袭苏式教科书范畴体系完全是两回事。中国古代哲学有“得鱼记筌”之说 ,这应该成为我们正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归。

第三,现实标准。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如此。但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创立距今已经一百多年,苏式教科书体系的形成也有六七十年了,人类科学技术的飞速发 展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主要发生在二次大战以后的五十多年,该教科书范畴体系早已不能 容纳众多的科学成果和现实生活内容。因此,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必须充分考 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体系构造上,不仅要使之能够充分反映新的科学成果和生活理念 ,而且要使之具有适应时代发展、能够容纳今后科学发展和社会生活新理念的开放性构架。 二是在理论内容上,要加强哲学学科各“论域”(如科技哲学、生态哲学、思维科学、价值 哲学、伦理哲学、历史哲学)和哲学史(如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哲学各个领 域的历史成果和新成果要进一步提炼,使之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和充实马克思 主义哲学基本范畴的内容。根据现实标准,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还要力戒从某 个抽象概念出发图解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单纯是人学或人类学,也不单纯是存在哲学 或实践哲学,而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及其运动过程的完整学说。人和 人的社会仅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也不可能完全被“人化”,而且人们“改造世界” 终须以“适应世界”为前提。所以仅仅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个别特征或个别论域去规定马克 思主义哲学,看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的“分在”事实,必然难以客观、完整地揭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或各个“论域”之间的现实联系,其哲学体系也必然走向抽象与 僵化。如从某一抽象概念出发的黑格尔精神哲学、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胡塞尔现象哲学等等 , 虽然在哲学史上曾经辉煌一时并占有一席之地,但终究只能束之高阁让哲学家们自我欣赏, 而无法进入大众精神生活的领域。这当是我们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又一实鉴。

第四,通俗标准。通俗化是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 书主要是供我国各类大专院校低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这些学生刚刚从中学毕业,还不具备理 论深奥的哲学思维能力,并且作为大学公共课教材,还要适应文、理、工、成人教育等不同 专业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一定要做到通俗 、生动、简便、易学、易记。在这方面,苏式教科书体系也有教训可资借鉴。诸如繁多的学 派名称,哲学史上某些非三言两语能说清的概念或命题,理论陈述上不厌重复的“辩证关系 ”或“意义”,还有许多既是又不是、既区别又联系、既绝对又相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 类貌似辩证法,实际上却机械重复、被人视为诡辩论的命题,更让学生感到难学难记、枯燥 乏味。另外,从近年来学界讨论的情况看,学者们提出的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意见, 大多数是沿袭现代西方哲学的某些概念或“话语”,试图按照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模式“解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使之“澄明”、“去蔽”和“后现代”化。如此改写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科书,倒不如说是为哲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编写现代西方哲学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大众哲学,它的根基深扎在群众之中。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读者大众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 界,只是一个“发展中”的和用普通语言描述的日常生活世界,而不是经哲学学者们用现代 西 方哲学“话语”“解构”过的“后现代”世界。关于这一点,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四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构原则的问题

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还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理论框架。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这个 合理框架,或者设计一个合理框架应遵循哪些原则呢?我认为,按照重构体系由“三观”(指 世 界观即关于人的外部世界基本状况的观点、人观即关于人的内部世界基本状况的观点、历史 观即关于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基本状况的观点)组成的初步设想,马克思主义哲学重构体系理 论框架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同构性原则。所谓同构性,就是按照哲学学科或教科书建构的要求,首先设置若干 理论“论域”,使这些“论域”能够涵盖哲学的全部研究对象,如世界观、人观、历史观, 然后再根据每一“论域”研究对象的实际和理论建构的需要设置若干基本范畴,这些基本范 畴应是哲学学科具有共性的范畴和相对独立的“次论域”,如物质、运动、系统、信息、意 识、情欲、价值、伦理、信仰、人口、技术、文化、制度、实践等等。遵循同构性原则重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主要意义是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对话”,即便于教 员授业和学生学习,使学生在同一哲学理论问题上既能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又 能广泛了解其他哲学的观点。这样,才能真正引起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并通过 对不同哲学观点的学习和比较,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

第二,原构性原则。所谓原构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重构体系设置的各个基本范畴,相 对于同系列的其他基本范畴应具有相对独立性,或者说这些基本范畴应能代表哲学学科的一 个相对独立的“次论域”,并且这些基本范畴所指向的对象在构成或影响人类历史活动方面 具有不相重合的内容。简言之,所谓原构性,就是指逻辑学上概念的划分“子项不相容”的 规则在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上的应用。因为,哲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揭示各 种历史要素的历史作用,并通过这些历史要素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客观描述人的生存境况。为 此,我们只有通过对这些相对独立的历史要素的考察和研究,才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其历史地 位和历史作用,避免哲学概念的语义含混和概念之间的逻辑冲突。例如,原教科书中的社会 存在、生产方式和生产力三个基本范畴就发生了语义混淆,三者都可以把地理环境(或自然 条件)、人口因素(劳动者)、技术条件(劳动工具等)乃至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纳入其中,从 而导致了生产力范畴的泛化,如“工具论”、“二要素论”、“三要素论”、“四要素论” 、“多要素论”等等。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产力决定论就成了历史决定历史的同义 语,从而失去了对哲学基本范畴进行具体的和历史的分析的意义。

第三,主构性原则。所谓主构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重构体系在体系安排上应根据各种 历史要素(或基本范畴)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的不同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有主有次、有 先有后的排列。例如,前面所列举的三大论域十四个范畴,首先在三大论域的层次体现了世 界观优先或物质世界先于人和人的社会历史的客观实际,并且反映了主体与客体统一于具体 的历史过程的事实。其次在三大论域以下的层次,将物质、意识、人口分置“三观”所属各 范畴之首,体现了物质对其存在方式(运动、系统、信息)、意识(或理性)对于其他心理要素 、人口数量和质量对于其他社会因素的优先地位。再次,在全部十四个范畴的安排中,前十 三个范畴都可以被看作实践要素,而以实践范畴压后,则体现了实践要素对实践活动逻辑在 先的地位。这样,根据主构性原则对重构体系基本范畴进行排列,才能符合逻辑地展开历史 的画卷,使人们清晰地辨识各种历史因素相互之间及其对历史的影响与作用。

总之,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既要明确其理论任务,又要界定其理论前提,还 要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理论方案,思想才能达到统一,规划才能付诸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才 能由此而获得关注现实和回应现实的新的强大生命力。

标签:;  ;  ;  ;  ;  ;  ;  ;  ;  ;  ;  ;  ;  ;  

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应加强相关理论研究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