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范策略论文_马瑞克

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范策略论文_马瑞克

杭州市城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6

摘要: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质量出现问题是一种通病,会严重影响整体建筑,不但会延误工期,还会降低工程安全性,因此加强施工人员的施工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要做到对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尽可能的减小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发生,不仅要保证按要求进行施工,还要注重对问题的审查和处理,所使用的材料也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本文对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范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范策略

混凝土质量通病主要是因为施工原因引起的,质量问题产生后的处理方法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施工中产生对结构安全有影响的质量问题应按设计院制定的方案进行处理或拆除重做;如果仅是影响观感效果,可以只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总的来说,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工作应该从原材料的选购入手,实行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相结合,严抓施工过程质量,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可以使质量问题发生频率大大降低。

1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

1.1缝隙夹层现象

缝隙夹层现象是混凝土在使用中常见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混凝土在前期制备环节存在违规操作,从而造成混凝土本身的配比达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导致缝隙夹层的现象。同时,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缝进行预处理,如果没有将施工缝清理干净,使建筑工程的表面有杂物残留,也会影响到混凝土材料的正常使用。此外,加强混凝土质量管控也能有效的减少缝隙夹层现象的产生,否则混凝土材料会因为振捣不足而产生离析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建筑工程砂浆灌注施工之中,就是缝隙内部出现松散不实的夹层问题。

1.2露筋现象

混凝土浇灌之前要设置钢筋建筑构件,其中的箍筋和主筋如果在混凝土浇灌后没被全部包围在混凝土内而出现露出的现象就是露筋。露筋会对整体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一定影响,甚至会降低混凝土的整体强度。露筋的主要原因有:混凝土的配比不合适;模板使用不当;钢筋移位。不管是哪个原因,都会导致混凝土的露筋现象,在进行混凝土配比时,如若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准确配比,就会导致混凝土离析,导致露筋。

1.3蜂窝、疏松问题

蜂窝、疏松,在整个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是最常见的问题。蜂窝、疏松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导致建筑物出现一系列情况(如表面不光滑、小范围的建筑缺浆等),出现的原因有:第一,由实验室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与施工现场砂石级配不符,造成石子、水泥及加水计量不准确;第二,混凝土搅拌时间较短,拌合不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第三,未按操作规程灌注混凝土,造成混凝土离析;第四,混凝土浇筑时,一次下料过多,未分层浇筑,造成振捣不密实;第五,模板孔隙封闭不严密,造成漏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

2.1强化设计质量控制意识

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满足有关技术标准、设计规范、规程等要求,并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还应当满足建设单位对改结构功能及等级方面的要求,比如对高等级或抗渗要求高的建筑物裂缝控制除满足在规范要求的容许挠度内,还要严格控制裂缝的宽度。另外在现浇混凝土结构设计时还要充分考虑施工中存在的施工荷载、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外部环境因素对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在现浇混凝土结构设计时要合理选择结构设计力学模型,尽可能与实际情况相符。正确控制混凝土强度等级,在强度满足要求的同时,不能忽略刚度,挠度验算。充分考虑施工中存在的施工荷载、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外部环境因素对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合理选择配筋率及钢筋直径,满足抗裂要求。根据情况合理设计保护层厚度。针对比较容易产生裂缝的薄弱部位应当适当配置构造加强筋,在不协调扭曲造成的刚度突变位置配置构造钢筋,以避免裂缝发生。设计人员应当了解和掌握有关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方面的知识,重视设计方面对通病的预防,主动丰富现场经验,避免闭门造车。在图纸会审时应当听取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对图纸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合理采纳

2.2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为了避免混凝土裂缝、缝隙夹层现象的出现,必须从原材料的管理入手,尤其在混凝土的制备环节,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科学的管理,使原材料中的水泥满足施工的强度要求,还可以根据施工计划方案的的变化,添加适当的添加剂,从而提高混凝土在混凝土灌注施工、混凝土钢筋施工中的应用效果。加强材料进场之前的检查与复检,也是管理部门应该注意的管理点,在采购环节,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与工程项目的整体预算,尽量选择适用性强、性价比高的原材料,并保证砂、石、水泥中的杂质不超过规定的标准,在进场之前,可以选择抽查的方式检查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对于不达标的产品,不允许其使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当中。

2.3混凝土筑捣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筑捣质量的高低,直接与施工质量挂钩,若振捣不佳,极易使混凝土结构出现麻面、空洞、蜂窝和离析等质量问题,故在混凝土筑捣的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施工工艺,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操作,保证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予堵严;对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同时施工人员需检查振捣设备和工具是否齐全、完好。混凝土振捣密实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混凝土面不会下沉和冒气泡,并有泛浆现象。混凝土浇筑工作需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因此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同时需合理安排混凝土浇筑的具体顺序和浇筑方式,安排混凝土生产的运输,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工作能持续进行。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最后,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使混凝土保持在最佳湿润状态,提高工程的质量。施工人员可以在混凝土的表面铺设草袋或者塑料薄膜,并根据混凝土的湿润程度,定期洒水。在一些极为缺水的地方,施工人员可以在薄膜上涂一层薄膜养生液,减少水分的蒸发。

结束语:

混凝土可以看做是建筑工程的基础材料,建筑工程对于混凝土的应用十分的广泛,数量比重也很大,所以混凝土对建筑工程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混凝土本身所具有的一些问题通过防治是可以避免的,只有做到尽可能的对混凝土的各种问题进行防治,才能保证整体施工的安全和正常进行。对于已经发生的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一定要及时的科学的解决。只有做到对发生的问题及时解决,才能在后续施工中不被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所羁绊。因此,对于混凝土的质量通病,要做到尽可能的防治,对已经发生的问题,要尽早的上报并处理。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治[J].郭槿达.江西建材.2015(20)

[2]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J].林伟雄.科技经济导刊.2016(03)

[3]关于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对策分析[J].覃敏.建材与装饰.2016(14)

[4]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对策分析[J].张有利.中国建材科技.2014(S2)

[5]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探讨[J].淡振奇,常延民.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5).

论文作者:马瑞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范策略论文_马瑞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