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论文_张琦

浅析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论文_张琦

张琦 兰石装备技师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摘 要:对于中职学校而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职业化办公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浅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改革

目前许多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只是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来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习的重点似乎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证,而弱化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我认为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繁杂,相关性差,不易达到精讲精练。以目前较流行的Windows+Office为例:内容主要包括现代化企业办公中涉及的操作系统的使用、文件资料管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及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等方面的知识。除了上述内容外,新的教材还增加了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这些知识相互独立,衔接性小,但是涉及的内容却非常多,知识面广。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的难度加大,博而不专。

2.教学与实践脱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单纯从理论开始讲解内容,然后以有限的案例进行上机指导,理论与实践操作无法环环紧扣,理论课与上机操作比例很难超过1:1,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从而导致实践操作效果不佳。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改变章节顺序或筛选某些内容进行讲解,学生的主要精力用在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的时间有限,实际操作能力很难快速提高。在遇到具体问题往往会显得束手无策。

3.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基础差异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由于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城乡差距较大,例如:西部欠发达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差;农村与城市相比,农村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差,许多农村学生在中学阶段根本没有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些甚至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因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不能完全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材更新滞后。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教材与计算机技术发展和知识更新相比,较为滞后。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选择余地并不大,涉及新知识、新技术的教材很少,许多教材内容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比过于落后,导致教师不能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知识的更新跟不上实际应用的需要。

二、教学改革对策

1.教学理念的变革。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努力实现教学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理论实际一体化,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思想,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职业化办公能力,使其适应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需求。

2.教学内容的选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用要紧跟社会信息化发展和计算机学科发展步伐,也要符合企业发展需要,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材料应侧重于任务化教程,以实际任务为驱动,通过设计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构建教学情景。通过任务的描述和任务的分析,提供任务实现的具体步骤,然后提炼出完成任务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真正实现“做中教”、“教中学”的统一。通过教材配套的巩固练习,如实战演练、任务训练、指导实验等,进一步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职业场景中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另外,教学内容的选用要注重趣味性,寓教于乐。

3.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中职学校而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当以计算机技术运用和职业适应为主,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已不能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和典型案例,引导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定具体的工作任务,把职业需求条件及目标引入到教学中来,把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连接起来,把运用计算机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同时,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实施“因材施教”,实行分级、分组教学。在开学初,要对新生进行测试,根据学生的初始水平进行分组,然后以不同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通过“因材施教”,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竞争力。

4.教学手段的改革。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就是好的教学手段;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组织课堂,能让课堂气氛活跃的方式就是好的方式。所以要提倡教学手段多样化、课堂组织灵活化。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出现使得多媒体辅助教学已不再“新鲜”,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我认为只要是能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方式方法,我们都应该尝试、学习并加以运用。把“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引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复习的效果。

论文作者:张琦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浅析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论文_张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