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狸养殖东山再起,业界人士众说纷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狸论文,东山再起论文,众说纷纭论文,业界论文,人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海狸这个名字,相信大多养殖者都不陌生,早在数年前它就风靡一时,创造出几番特养界辉煌,但过度的炒作却使这个昔日在特养业中首屈一指的项目很快被市场无情淘汰。事至今日,海狸再次亮相特养舞台,一时之间又身价百倍!那么,海狸养殖业的再度崛起前景究竟如何?会不会重蹈覆辙,再温一次“炒种”梦呢?海狸原产于南美洲,是一种药食兼用草食性毛皮动物。经数十年养殖证明,我国自然条件很适合海狸的生长发育,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其具有经济效益高、饲料来源丰富、圈台构造简单、无瘟疫等优点,适合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工厂化规模养殖。
前些年,海狸养殖发展迅速,出现了不少人工饲养海狸专业场家,但只有很少部分达到商品化规模生产,而较多的是充当“二传手”的炒种场家,即以低价收购或引进,高价出售的方法倒种挣钱。结果价格越炒越离谱,严重超离了海狸自身实际商品价值,最终导致海狸烂市。
在这种情况下,再次出现热潮的海狸养殖业将何去何从?前景如何?便成为特养界人士关注与争论的话题。为此,笔者考察了山东、河北两省十几家海狸规模养殖场家,认为如果海狸养殖业保持稳步、适度发展,海狸市场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市场需求空间有多大?
海狸的经济价值很高,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在国际市场有海龙肉之称。经国家肉食品监督检测中心最新检测显示,海狸肉富含粗蛋白及锌、钠、钙、铁等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另外,海狸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在饲养过程中不必注射任何疫苗和加入饲料添加剂,不存在有药物残留问题,符合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绿色食品的需求。鲁西南最大的海狸繁育基地———曹县侯集回族镇慧龙海狸开发公司,已建起了野味食品规范化流水线作业的屠宰车间。但是近两年来,货源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发展。自从去年该公司开展海狸繁养收购业务以来,才勉强“吃饱肚子”,每天也仅有1000多只的屠宰量,产品却供不应求。全国海狸需求量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另外,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专家佟煜人老师指出: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缓和,国内经济持续发展和增长,毛皮市场复苏在即。海狸的毛皮质地厚实、柔软耐磨、外观华丽、绒毛紧密、沥水性和保暖性好,深受西欧、俄罗斯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消费者青睐,其国际市场占有比例将会增大。这些需求都为海狸再度崛起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产品加工能力有多大?
在海狸沉寂的几年里,许多致力于海狸养殖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海狸养殖不可能独自成功,它必须随着产品的加工而发展。目前国内一些大的海狸养殖场已加大了海狸产品加工力度。如山东省曹县野味食品厂以海狸为原料生产了“芙蓉海狸”、“红烧海龙”等系列软包装食品,河北海狸养殖开发协会开发了海狸口服液、功能酒、裘皮服饰等都已定位注册。而山东曹县的慧龙海狸开发公司则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公司为龙头,养殖基地和广大养殖户做后盾。聘请了50余位专家组成开发小组,以海狸为原料,开发出了海狸粉、海狸精、海狸合成制品、海狸模型,并用海狸油制成烫伤膏,海狸尾巴提取医用缝合线,用海狸毛皮制成皮鞋、皮衣、皮帽、皮围巾等,增加了产品附加值,确保了竞争优势,为海狸规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避免炒种,机会有多大?
提起海狸炒种,至今仍能让特养界人士不寒而栗,它已成为海狸发展的最大障碍。然而,令人欣慰的是,一些从业人士已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痛定思痛,苦苦探索杜绝海狸炒种的路子。目前,在山东曹县王泽铺传来喜讯:该村在海狸业重新崛起,全国各地海狸养殖专业场家进行激烈宣传竞争时,没有盲目随大流,而是大力开展种狸血缘鉴定工作,并给所有种狸注册了“慧龙”商标。而且每只出场的种狸必须带有“慧龙”标志的耳环,耳环的作用除了显示该品种出自王泽铺外,上面还带有标号,通过标号随时可查阅该海狸的出生年月,血缘品系,甚至育种人的名字都有详细记录。是不是种狸,只需一个电话打到王泽铺总部,即刻就能“验明正身”,此举使得那些兜售劣质种源的倒种者没有可乘之机。值得一提的是,有关部门为海狸养殖业的正常发展,严厉打击了那些没有加工能力和没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炒种场家。为净化海狸市场,广大养殖户应睁大眼睛,尽量到正规场家引种,使炒种贩子彻底成为“过街老鼠”,为海狸再度崛起铺平道路。
利润控制强度有多大?
随着海狸需求市场的逐步成熟,海狸养殖业商品时代已经到来。目前一只商品海狸综合利用后其价值可达200~300元,由于海狸适应能力很强,极易养殖且耗料少,年产25胎,胎产6~14只,成活率可达95%以上,饲养一对海狸一般年可获利3000元左右。
可以预见,随着海狸产业的稳步发展,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及优良品种的不断推广,海狸养殖业必将迎来第二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