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民经济的全面提升,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人们也愈发重视材料安全,且在建筑施工过程,建筑材料最为关键,材料性能影响着建筑质量。材料性能检测可提升施工质量,并增加施工安全。在文本中,笔者首先分析材料检测的现实意义,然后介绍材料检测类型,最后研究检测方法和影响因素。
关键词:建筑材料;性能检测;方法;影响
在建筑工程的所有因素重,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材料性能,换而言之,若想保障施工活动的正常开展,施工单位与人员需高度重视材料性能检测,依照实际情况保证检测的正常开展。长期的实践探索表明,基于材料性能所实施的检测工作,除能够保障材料性能,也可加快施工进程,改善工程质量。
一、材料检测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挑选适宜的原材料
建筑材料检测犹如材料采购门槛,依照检测结果,选取信誉和性能都比较理想的供应商,且材料检测机构可经由科学检测挑选出适宜的建筑材料。此外,经由性能检测不仅能保证其满足规定标准,也可提高施工质量与成效。例如,施工现场通常就地取材,借此减少运输成本和费用,然而,经由这种方式所选取的材料是否达标却不清楚,基于此,材料检测便随之突显,经由检测可直接判断材料是否达标。
(二)改善工程品质
建筑施工由不同的建筑材料组成,且材料性能和质量影响着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简而言之,建筑材料即建筑施工的前提条件,我们只有打下扎实的基础,方可推动哦后续发展。为此,保证建筑材料达标十分必要。性能优良、质量理想可保障人身安全与使用效果,如若不然,则会缩短使用年限,危及人身安全。从长远层面而言,如果工程使用不达标的材料而引发重大事故,则会为建筑企业带来严重影响,削弱企业公信力。
(三)推动新材料和新工艺推广
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高度发展,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和新工艺,且经由材料检测,可进一步推广材料应用,同时,使得更多企业认识新型材料。此外,不同施工现场和材料配比也会表现出一定的改变,经由材料检测,可依照材料性能制定可行的方案,挑选出适宜的方案。例如,现下,在建筑行业中,较为常见的节能材料和屋面节能材料等都是环保材料,经由性能检测便可取代传统材料,具有使用性能优良,节能环保的功效。
二、材料检测类型
(一)水泥检测
水泥材料如同建筑物的血肉,还是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除会影响工程整体,还会作用于居住者自身的生命安全。在具体的施工过程,需合理控制水泥调和比,常规条件下,与水泥水化水相比,调和水会加入更多的水,同时,随着水泥的逐步硬化,多出水分还会被藏匿到钢筋和集料表层,严重还会渗透到混凝土表明,使得水泥泌水。一般通过负压物理检验完成泌水性检测。当水泥泌水性增加时,对应钢筋结构和混凝土含水量也不断增高。如若不然,水泥泌水性愈低,则越便于保水,而钢筋结构和混凝土含水量不断下降,可有效达成抗冻和抗渗水,对应耐腐蚀性也较强。
(二)钢材检测
钢材犹如建筑的脊梁,关乎着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它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材料,为此,钢材性能尤为重要。因考量钢结构具备较高的可塑性,便于焊接,所以,应从钢材强度和熔点等方面认真检定。在具体的检测中,应认真采集钢结构不同的数据,以此来为性能检测提供依据,且应确定技术指标和化学成分等不同因素。钢材料存在不同的检测方法,其中常见是弯曲性能方面的检测,此种检测可有效判定材料质量,且可合理检测钢筋焊接接头。
(三)砂、碎石检测
砂在建筑施工中应用较为,明确砂的细度模数有利于混凝土配置。且其颗粒精细度主要取决于细密度。对于高强度混凝土,中强度砂最为常用,对应细度模数大约是2.7,且混凝土稳固度主要取决坚固性和稳定性,我们在挑选砂石,需全面考量砂的水位变化和腐蚀物,只有这样,方可调配出优良的混凝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碎石在工程建筑中也十分常见,且碎石空隙大,并具有优良的强度,渗透性优良,为此,可有效推动地基抗压性。我们建设地基时,会添加碎石材料,借此促进地下水渗透和排放,我们在检测碎石基本性能时,需考量碎石密实度和颗粒形状,尽量提前测量相对密度,借此得到参考数据,增加渗透性。
三、材料性能检测方法
目前,建筑行业越来越规模化和正规化,且质量一直都是焦点内容,对应的材料检查也愈发正规与科学。常规条件下,检查内容一般比较完整和详细,首先是水泥材料,其次是建筑钢材,最后是混凝土。具体包含下述几种方法:
(一)外观检测
建筑材料存在不同的检测方法,且因待检对象不同也随之存在较大的差异。外观检测相对粗略,大多致使经由肉眼进行判断。借助材料颜色和外观尺寸等完成主体评价,辅以工程项目经验完成质量认证与选择。
(二)仪器检测
此种检测方法现下最为常用,通常是对被测信号实施检出变化和分析处理等。在具体的操作环节,首先应借助特定的仪器设备完成待检物测量,获得某些数值,再经由数据分析完成判断。
(三)无损检测
此种方法主要只带借助光电等不同特性,在保护待检对象自身性能的基础上,判断被检对象是否有缺陷,同时,提供缺陷大小与位置等基本信息,最终判断被检对象处于何种情况。此种方法面向操作人员自身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标准,通常应具备充实的知识,且可熟练操作不同的检测仪器与设备,只有这样,方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现下的无损检测得到了高度应用,并成为主流技术。
其三,在力学性能测试中,样品的尺寸需为标准尺寸,只有达标的样品方可展现材料性能,且试件尺寸和精度决定着试验精准性。
其四,检测过程存在一定的误差,具体包含操作人员熟练性、设备仪器和匀质性等。其中匀质性使得相同样品不同小样于相同仪表经由同一方法获得的结果存在细微误差,通常称为平行误差,且大多较小。
四、影响因素
其一,周围环境影响着性能检测。我国基于检测温度提出了具体的规范,因温度与湿度不同,即便是相同的材料,也会得到不同的检测结果,若忽略温湿度开展试验,则会出现温度偏高时水泥强度值大的问题,引发结果的不确定。
其二,我们在测试强度时,因速度不同,最终的检测结果也存在差异。如速度较快,则最终的强度值通常较高。基于这一情形我们应认真执行规范,选取理想值。
结语
综上可知,建筑材料检测影响着建筑质量,关乎着生产安全。为此,材料检测机构务必要结合自身情况,认真遵守法律规范,把检测的各个过程与标准全面整合到一起,同时,贯彻实施到具体的活动中。
参考文献
[1]苏敬超.浅谈建筑材料的检测及其影响因素[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3):4650-4651.
[2]龚彪.简析建筑材料性能检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2):2247—2247.
[3]吴迪.建筑墙体材料保温性能实验室检测方法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8):1385.
[4]钱美丽,倪丽华,陈建.建筑绝热材料、外围护结构及建筑物的热性能检测方法[C].//第二届中国建筑节能总工高峰论坛论文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8:549-558.
[5]刘庆.建筑墙体材料保温性能实验室检测方法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10):70-71.
论文作者:张方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材料论文; 性能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检测方法论文; 水泥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