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文星小学校 李芙蓉 402660
摘要: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进行阐述,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1 合理编组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
合作学习是学生小组中从事的学习活动,并根据整个小组成绩获得最终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是否能够达到最佳,合理编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分组可采取如下几种 方式进行。异质组:一般四人,优秀学生1名,中等生2名,后进生1名。这种分组目的在各自完成学习任务后,优秀学生对其它学生进行补差提升;同质组:根据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一致等进行分组,目的量更有利于思维碰撞,激发创新意识;男女搭配组:一般采用5人左右为一组,优势互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自由组合组,让学生自由组合,兴趣、爱好、情感相同,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内成员根据自身特长角色在不同的活动中自动转换。
2 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鼓励和导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使评价落到实处,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2.1评价原则正面化,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对学生有长进,学有创见的学生要明察秋毫,及时表扬鼓励,让成功的快乐与大家共享,教师要求小组成员不要过多地渲染评价结果的阴暗面,也不要以一次评价来定夺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免学生偶然失误而引起的评价失真,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2.2评价内容重点化,使学生反思学习的得失教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同时,也学会自己评价自己,学会反思得失,认识自己的发展区和不足之处。同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如知识掌握要求、思维品质要求、实践能力要求、问题解决方法的创新要求、学习情感要求等。
2.3评价方法多样化,使学生全方面了解自己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共性、轻个性。这种传统的机械划一的评价方法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不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潜能。要改变这样的评价方法,就要实现评价方法多元化。
3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合作学习成功的助推剂
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还应营造一种学习氛围。课堂气氛是什么?我认为,课堂气氛是一种感觉,它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情绪及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制约着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情趣。营造一个和谐的、愉快的、友好的、充满激励和希望的课堂环境,会促使学生产生合作的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也只有这样,在小组学习讨论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呈幵放状态,而不同程度的思维相互碰撞,往往会引发创造的火花,从而开阔学生思路。同时,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也可以进行广泛的交流,正确的、错误的、全面的、片面的、简单的、复杂的各种认识差异也都展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交锋中集中正确意见,选择最佳思路,总结一般规律,这个过程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得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并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4 恰当时机的选择使合作学习更有效
4.1合作时机应选择在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发合作的欲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4.2合作时机应选择在学生个人探索有困难时由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是有限的,所以当他们在学习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往往会遇到困难。教学中应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选择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4.3合作时机应选择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现在的学生争强好胜,有一定的竞争欲望,渴望自己的观点被肯定,但又不善于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旦有不同意见,浮于表面的争论较多,说服力不够。此时,教师可以将有争论的疑点下放到小组中,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
4.4合作时机应选择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幵放性”问题的解题方法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地去思考,需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
5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在合作学习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传授与训练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否则学生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合作技能而无法进行合作,从而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甚至严重削弱教学效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合作方法、培养合作技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提高参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5.1听的技能老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从别人的发言中辨别对错与不足,以便于自己理解和掌握。
5.2表达的技能老师要从小学阶段就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到说话时声音响亮、条理清晰、言简意赅。
5.3交流的技能交流时要做到尊重别人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并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让别人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自己有不同意见或看法时举手回答,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合作学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培养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s.沙伦著,王坦 高艳译.合作学习论[J].山东教育科研,1996.5.
[2]高艳.合作学习的分类,类型与课堂应用研究[J].教育评论,2001.2.
论文作者:李芙蓉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学生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评价论文; 小组论文; 自己的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技能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