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论文_李威龙

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论文_李威龙

(国网福建龙岩市永定区供电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人们对于电力需求日益增长,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已逐渐成为当前电力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对提高电力供应的安全性、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智能电网以自动化、信息化和互动化的发展方向为建设目标。基于这种环境下的配网自动化建设能够为配电网的监测和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供电安全,确保电网稳定运行。本文对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标准,对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电网建设

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在保证电网信息化的同时,还着力提升电网的自动化程度,让电网跳出传统的运行模式,逐渐发展成为高效安全的模式。智能电网可以显著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率,保证电网中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智能电网可持续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配电自动化系统结构及建设标准

1、系统结构:按其系统容量可细分为三类,分别为大型、中型及小型,其具体型号的选用标准为使用需求、实现目标,以及使用该类型的自动化系统所能达到的发展规模。无论采用哪种系统,都要以系统经济性和可扩展性为基础原则,确保系统能安全稳定运行。多数电力企业在建设配电系统时,通常首要选择中型自动化配电系统,安装相应的配电主站、子站以及配电终端等。电力企业需拓展配电系统时,可通过升级相应主站为中心站,再根据中心站规模增设其他主站。

2、建设标准。其技术标准共涉及8个专业分支(综合与规划、调度、信息、发、输、变、配、用),总计26 个技术领域。其中,智能配电比较关键的三个技术领域是配电自动化、配电储能系统并网以及配电分布式电源网。配电自动化不仅要满足自身的技术准则,同时还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包括初期建设、中期运行以及后期维护验收等。

二、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历程

大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可分为三类进程。第一阶段是配电网设备通信网络的技术局限性,电网系统的相关开关设备只能起到配合作用。当系统出现局部故障时,只能对相应配电开关设备进行操作(如通过断路器等二次继保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快速有效隔离故障线路,保障其他地方的正常用电。第二阶段是配电网通信网络阶段,通过技术升级(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等)对配电系统进行网络通信化,实现对设备的自动化操作,确保配电网能稳定运行。第三阶段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现代配电自动化阶段,通过集成配电网系统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配电地理信息GIS系统、馈线自动化、调度仿真调度、故障呼叫服务系统和工作管理等一体化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馈线分段开关遥控、电容器组调节控制、用户负荷控制等功能,切实提升配电网的智能化程度。

三、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建设分析

1、保证配网自动化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在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时候,前期工作必须保证配网自动化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智能配电工作主要有3 个关键性的技术领域,包括配电自动化、配电储能系统并网和配电分布式电源并网。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标准主要是从建设系列标准、验收和运行维护方面的标准、配电自动化的技术标准以及运行过程控制的标准方面进行制定的,参考的标准规范和准则也是与这些内容相关的系列规范。按照标准和具体的规范进行相应的智能配电工作,能够有效提升电网系统的安全性。首先使用双电源的环网模式,能够对邻近的电线线路进行连接,通常每条线路上都应该有一个电源进行供电工作,将这两个电源进行连接操作,能够形成双电源的环网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使得两条线路进行同时供电,大大提高了供电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开关进行应用,需要保护出线,同时还要能够对开关连续多次进行闭合的功能进行管理和控制。对保护开关进行控制,能够逐渐实现配网工作远程操作,增强工作效率。如果配网系统中的某个环节出现故障问题,采用远程控制的系统就能够对故障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案。再者,还需要对自动重合闸开关和电压测量设备进行有效使用。变电站在进行出线安装工作的时候,需要保证该开关的保护功能能够正常发挥,同时将多组自动配电分离器进行安装,主要是安装在线路之中,一旦线路出现了问题,分离器装置能够确定出开关的闭合时间。加强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应该能够执行下列标准:配电自动化的技术导则、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系列技术规定、配电自动化建设系列标准和功能规范,要按照分布式电源并网特性测试系列标准和运行控制系列标准。而针对配电储能系统的并网,需要按照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的系列技术规定、特性测试系列标准和运行控制系列标准进行。分布式电源具有自动控制系统、投资较少、节能环保等特点,对于能源结构的改善和促进电力系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配网自动化系统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提升该项系统的使用水平和效果,因而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很有必要性。在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的时候,可以采用以下措施:①搭建远程数据的传输系统。使用移动网络的信息功能,对配网自动化系统中收集和出现的各种信息进行接收和传递,按照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流程,建立起良好的数据传输系统。配电线路中能够安装电压监控器,对线路运行过程中供应的电力电压情况进行监测,针对其中出现的不符合规定的情况,要及时进行上报处理。②设置一些高低压无功自动填补设备。这些设备在实际使用中能够对配电过程中的线路能量消耗情况进行充分掌握,从而有效改善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效率和电压输送的质量。③合理利用负荷管控系统,建立通信网络。将移动网络作为重要的媒介和载体,建立起用户管理与远程网络技术相结合的通信网络,这样能够便于配电公司向客户提供良好的电力服务,能够减少一些盗电问题的发生,同时还会对保证客户有序用电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④使用良好的终端监测系统。终端监测系统能够对系统中涉及到的各项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管理,这样能够对变压器的实际运转情况进行了解,而如果发生配电故障的时候,也能够保证系统进行正常的供电工作。

新型的电能利用模式对于有效优化能源资源的利用形式具有重要作用,配网自动化建设是当前电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上进行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工作,能够有效节约能源资源,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加充足的电力资源。基于智能电网环境条件下进行配网自动化建设工作,需要对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当地实际的配电量和用电量,由此才能够有效拓展相应的电力市场。基于智能电网的合理化运行,对于提高终端用电效率、改变客户用电方式、提升电网运营效益水平,具有实际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健. 赵树仁. 张小庆. 中国配电自动化的进展及若干建议[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19).

[2]刘东. 我国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历程与技术进展[J]. 供用电,2014,(05).

[3]张雪松. 陈莹鑫. 配电自动化的进展及若干建议[J]. 科技与企业,2016(15).

[4]侯昆明. 城市配电自动化工程关键技术方案研究[J]. 济南: 山东大学,2014,(07).

[5]孟庆.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和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6).

[6]李世毅.浅谈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改造[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7).

论文作者:李威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  ;  ;  ;  ;  ;  ;  ;  

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论文_李威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