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应用中的现状分析论文_梁健

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应用中的现状分析论文_梁健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行业在规模以及工程的难度方面都在不断加大,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BIM 技术被不断的运用于建设设计的过程中。特别是暖通空调的设计为传统平面设计模型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但是三维立体的设计方案能够使施工人员一目了然,从而达到更好的建设效果。

关键词:BIM技术;暖通空调设计;应用;现状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空调成为了建筑工程中必备的建设项目。因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要不断优化暖通空调设计手段,提高暖通空调设计的智能性、技术性以及有效性。BIM技术的应用使得暖通空调设计进入了现代化设计领域,其强大的建筑性能化模拟技术与参数化技术对暖通空调的性能设计和控制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有效实现信息的转换与应用,进而打破传统暖通空调设计方式,提高暖通空调设计的智能化水平。

1 设计暖通空调应注意的特性

1.1数据信息共享

暖通空调内部使用的元器件很多,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到暖通空调内部的细节问题,做好各个细节的设计。在设计暖通空调时要综合考虑建筑几何和热量工程来确定暖通空调的允许负荷;设计管线的时候要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管线空间,为给排水工程和室内其他电气设施留下充足的空间,确定建筑结构可以承载这些重压,电气设备的运行不会超过负荷。因此设计暖通空调时要掌握房屋建筑结构、电气设施等的数据信息。

1.2 注意数据集成

在设计暖通空调时要考虑到数据集成设计,通过数据集成设计确定设计的决策周期。决策周期的长短对整个设计过程的影响巨大,如果决策周期太长,那么变更设计就不会有明显效果。研究人员为了减少能耗,开发研制了许多软件来模拟建筑性能,这些软件继承对暖通空调设计影响巨大。比如可以通过节能软件的计算内核粗略计算暖通空调能耗和当前负荷,改善了传统的计算方法,并且可以考虑凤、光和热等新兴能源,减少暖通空调能耗,保护环境。

2 暖通空调设计中BIM技术应用要点

2.1工程概述

以某建筑工程为例,建筑总面积56324㎡,总高度为25.3m,地上5层地下1层,建筑主体部分主要包括教学楼、学生宿舍、办公楼等,其中,所占面积最大的学生宿舍。地下1层为冷热源机房,并安装有2台地源热泵机,一台额定制热量为290kW,一台额定制冷量为280kW。

2.2BIM技术的精确性

在传统的平面设计中设计师无法将管材型号、管道设计以及相关的重要数据有展现在图纸上供甲方参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造价的误差以及设计质量的 盲点。但是BIM技术很好的解决了此项设计缺陷,其能够将全面精确的数据展现在甲方面前供其参考,从而使设计目的更加立体性,对后续的施工建设有较大的推进作用。除此之外建型的目的还存在于能够直观的对建设成本、施工技术、材料选购等方面提供参考,避免由于设计错误或者施工人员理解误差而造成的返工或者影响施工质量问题的 出现,更加程度的促进了现场施工的管理。除以上有点外BIM技术还可以对工程进行动态的监控,及时更新施工进度,对于施工人员反映的相关问题设计师也可以及时进行更正修改,确保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加强现场的管控,能够促进工程的严密性与精确性,避免影响工期的因素出现,早日加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2.3暖通空调设计方案

(1)冷热源。一方面,学生宿舍、餐厅、沐浴室。要求系统可以夏季供冷,设计为多联机空调来提供所需冷负荷;冬季供暖则由锅炉房提供二次供水,水温度为94℃/73℃,经过热转换器后,所提供的二次热水供回水温度降低为85℃/60℃。另外,为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还就学生宿舍屋面设置多肽太阳能热水集热器。另一方面,办公楼、教学楼。此部分区域冷热源设计,主要选择为地源热泵系统提供,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2)负荷计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暖通空调运行时将会产生冷热负荷,在对负荷进行计算时,需要应用专业软件,如常见的DeST能耗计算软件,来对不同区域供冷、供热实际负荷进行计算。就该项目来说,运行负荷最大区域为教学楼,空调/供暖面积为1245W/m3,计算后负荷设计为117kW;负荷最小为餐厅和淋浴室,空调/供暖面积为132.5W/m3,计算后负荷设计为45kW主要受建筑面积大因素决定。(3)设计方案。在针对学校不同区域进行暖通系统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分析,对于不同区域来说,系统性能设计上存在较大差异。例如餐厅区域设计,需要注意循环风功能要求,应设计新风系统,注意风机管盘的协调作用。而在对教学楼区域进行设计时,要保证空调系统以及供暖设备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要求空调系统具有定风量全空气热回收性能。并且要设置两种供暖系统,即散热器供暖和地板辐射值班供暖。同时,学生宿舍作为起居主要区域,在设计时要注意空调与散热器供暖的协调设计,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且不会造成能源浪费为目的。与学生宿舍有较大区别的教室办公楼,可以选择应用多联机空调系统,与供暖系统保持一致,满足日常供暖需求。

2.4BIM技术应用

(1)BIM选择。选择应用Magi CAD软件来进行该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利用CAD与Revit两个平台设计,主要面向工程师、设计师等专业设计人员,尤其是在建筑信息模型软件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可以满足该项目实际设计要求。(2)工作范围。该项目暖通空调设计区域主要包括教学楼、餐厅、办公楼等,全部应用BIM技术设计,针对地源热泵、换热站、空调水系统、散热器供暖、空调风系统等进行协调设计,保证整个系统运行高效性。(3)技术特点。①绘制方法。与二维设计中利用线不同组合,以及辅助文字、数字形式表达管线、设备投影关系不同,在应用BIM技术对管线、设备实际位置以及相互间连接方式进行表现时,除了线以外还包括点和面,可以更全面和完整的展示暖通空调系统特点。②表达方法。二维设计方法主要是听过线不同组合与叠加方式,在二维投影内展示阀门、管道轮廓以及设备轮廓线等位置信息,并辅助文字、数字等,对相关高度、尺寸等信息进行补充。而BIM技术的应用,可以直接选择管道、设备模型,并根据实际要求建立管道尺寸、高度与相关三维信息模型,表现形式更为明确,有助于施工人员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设计要点,降低施工作业难度。

2.5设计效果

应用BIM技术来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设计,建立三维可视化BIM模型,经过管线设计、BIM专业模型、碰撞报告等,并用过专业碰撞检查和校核,在模型中确定各区域管线、设备,可以更直观的表达管线连接与交叉方式。

结束语

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是十分新颖的课题。虽然现阶段BIM技术的应用还有一些难题并未解决,但是这些难题不能成为BIM技术应用道路上的阻碍。BIM技术以其可视性、准确性得到设计师的青睐。这为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动力。因此应当通过设计师之间的交流、分析来降低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成本,以此使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领域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大镇.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应用中的现状分析[J].发电与空调,2016,02:62-65.

[2]林波.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5:36+40.

[3]安宇.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3:23.

[4]董大纲,蔡悠笛,张杰,李德英.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初探[J].暖通空调,2013,12:105-109.

[5]金威.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应用中的现状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4:71-72.

[6]梁小波.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38:105-106.

[7]唐顺.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4:49.

[8]严小亮.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2017,06:124.

论文作者:梁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应用中的现状分析论文_梁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