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与中国企业家成长:现状与未来,问题与建议-2011/183年度中国企业经理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_投资论文

资本市场与中国企业家成长:现状与未来、问题与建议——2011#183;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市场论文,调查报告论文,中国论文,中国企业家论文,企业经营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资本市场已进入了新金融时代。伴随着市场化进程,中国资本市场逐渐发展成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为促进企业健康成长、弘扬企业家精神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随着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来临,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企业家队伍的成长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重视资本市场,不少优秀的企业家已意识到参与资本市场对于帮助企业增强资金实力、突破资源瓶颈、优化商业模式、加快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等,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企业家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已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为了解和反映中国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战略以及对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建议,2010年8月,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了“2010·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①。

与前17次年度跟踪调查一样,本次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主的企业经营者群体为调查对象,参考我国经济结构,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于8月10日发放问卷13500份,截至10月15日共回收问卷4283份,其中有效问卷4256份,有效回收率为31.5%。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采矿业等行业,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0.8%、6.9%、4.2%、3.2%、2.2%、2.2%、1.8%、1.7%和1.3%。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57.2%,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占20.5%、15.7%和6.6%;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8.6%、41.5%和49.9%;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独资企业310家,占7.4%,非国有独资企业3888家,占92.6%;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527家,占12.4%,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3160家,占74.2%。

当前,中国企业家越来越重视资本市场,但是参与资本市场的能力和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调查结果显示,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是目前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只有少数企业能够通过参与股票市场、引入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方式获得资金。调查还发现,对于多数企业来说,银行贷款只能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并不能满足外部扩张的需要。调查同时发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关于产融结合的调查显示,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渗透已初具规模,但产融结合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企业家进行产融结合的主要动机大多是为了获得更多信贷支持、增强财务灵活性。

关于企业家对资本市场的认识,调查发现,企业家已经意识到借助资本市场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目前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动机大都只属于日常经营层面,还没有提升到战略层面。另一方面,企业家认为参与资本市场面临多重困扰,主要体现在民间金融市场不完善、上市成本较高、上市后监管更严格、内部人控制风险较大等方面。调查还发现,虽然企业家推动产融结合的意愿比较强烈,但近半数的企业家在政策允许时仍不打算进行产融结合,其首要原因是与企业的专业化战略不一致;同时,企业家能力和人才储备不足也是阻碍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产融结合的重要原因。

对于企业未来三年计划实施的融资战略,调查发现,企业家对民间借贷的依赖程度呈下降趋势,参与资本市场的意识明显增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积极性提高较快。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家认为自己已经基本具备了参与资本市场的个人能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具备了参与资本市场的组织能力。保持稳健的资本结构和财务政策、提升企业家资本运作能力、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是企业家规避资本市场风险的主要措施。

企业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充满期待,一方面,企业家自身要把参与资本市场提高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重视学习,全面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增强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家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快构建有效的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环境,尤其是通过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行为、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资本市场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实施、建立公平高效的发行体制等,为企业家与资本市场的深度结合、弘扬企业家精神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的现状

近年来,资金紧张已经逐渐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近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成的企业家认为“资金紧张”是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排在所有16个选项的前5位(见表1)。对于企业来说,外部的融资来源显得非常重要。外部的融资来源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方式;一种是以发行股票、引入私募股权投资、发行债券等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方式。同时,在中国还存在以民间借贷为代表的非正规融资渠道。

(一)企业融资情况

1.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是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

当问及“企业过去3年已实施的重大融资方式”时,调查结果显示,73.5%的企业选择了“长期银行贷款”,55.3%选择了“民间借贷”②,14.9%选择了“银团贷款”,10.5%选择了“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见表2)。调查表明,整体来看,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是企业获取经营发展过程中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通过股票市场募集资金和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的企业比重并不是很多。这可能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目前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门槛还是相对比较高的,例如要求企业的经营达到一定规模和一定盈利能力、运作比较规范等等;二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都还有所不足,限制了企业选择股权融资方式组合进行融资。

2.大型企业融资方式更加多元化,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从不同规模来看,大型企业过去3年的融资方式比较多元化,主要有:“长期银行贷款”、“民间借贷”、“银团贷款”、“上市”、“发行短期融资券”、“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已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等;而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长期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选择民间借贷的比重相对较高(见表3)。

3.民营企业大都运用商业信用等民间借贷方式进行融资

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差别很大。其中,国有独资企业选择“长期银行贷款”、“上市”和“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比重高于非国有独资企业,而选择“民间借贷”、“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的比重低于非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选择“长期银行贷款”、“上市”和“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比重高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而选择“民间借贷”、“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的比重低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见表4)。

调查表明,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长期银行贷款中得到较充足的资金,也会更多地通过参与资本市场的方式进行融资,再加上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规范比较严格,因此国有企业对民间借贷的依赖程度较低。民营企业则有所不同,一方面,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然需要银行资金的支持,调查发现,过去3年有七成以上的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选择长期银行贷款进行融资;另一方面,尽管民间金融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规范之处和较大的风险,但由于银行体系对民营企业在信贷方面的较高要求和资本市场的高门槛特征,使得民间金融在满足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方面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调查发现,过去3年有近2/3的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的形式进行融资。

此外,调查发现,不同地区企业过去3年已实施的重大融资没有明显差异,不同行业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差别也不大,基本上都集中在“长期银行贷款”、“民间借贷”、“银团贷款”、“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等几种方式上。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其他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选择“上市”(12.5%)和“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27.5%)的比重相对较高;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选择“上市”的比重相对较高,为10.9%;选择“民间借贷”方式比重较高的行业主要有:农林牧渔业(6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60%),而选择“民间借贷”方式较少的行业主要有采矿业(31.6%)、住宿和餐饮业(38.1%)(见表5)。

(二)直接融资方式:企业上市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参加调查的4256家企业中,绝大多数的企业暂无上市计划,而拟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上市公司共占18.5%。调查表明,由于上市仍然属于比较稀缺的资源,门槛相对较高,多数企业还是很难通过这一直接融资途径来获得资金。

从不同规模看,调查样本中已上市和拟上市公司的比重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差别很大。其中,有7.5%的小型企业拟上市或已上市,而在大型企业中这一比重已达到52.6%。调查表明,目前小型企业很难通过上市这一直接融资方式来获得资金。随着全国统一、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逐步完善,这一问题将有所缓解(见表6)。

从不同经济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已上市和拟上市公司的比重高于民营企业,这表明长期以来政府在上市资源的分配方面有向国有企业倾斜的现象,这使得民营企业要获取上市资源相对来说更加困难。不过近年来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迅速发展,逐渐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上市机会。此外,内在动因也是导致这些差异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对上市带来的风险存在一定程度的顾虑。调查发现,民营企业家认为企业上市后会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经理人控制风险增加”、“股价非理性波动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决策”、“控制权被稀释,存在控制权争夺或转移风险”、“存在退市风险”和“信息披露增加,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等(见表7)。

调查还发现,已上市和拟上市公司的比重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从不同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中,已上市和拟上市公司的比重相对较低,而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则相对较高(见表6)。

(三)间接融资方式:企业的银行贷款和负债情况分析

1.企业的银行贷款情况

(1)银行贷款能满足多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但是并不能满足多数企业外部扩张的资金需求。从总体上来看,有超过六成的企业家认为“银行贷款能够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同时只有不到三成的企业家认为“银行贷款能够满足外部扩张的融资需要”(见表8)。调查表明,尽管多数企业认为银行贷款能够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但是,银行贷款并不能满足多数企业对外扩张的融资需要。企业在进行一些对外扩张的战略性发展决策时,仅靠内部积累和外部的银行贷款是远远不够的。

(2)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难问题依然突出。从不同规模看,调查发现,企业规模越小,认为“银行贷款能够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和“银行贷款能够满足企业外部扩张的融资需要”的企业家比重越低。此外,关于“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的调查也发现,企业规模越小,从银行贷款的难度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相对于大型企业,银行体系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申请存在区别对待的现象,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难问题依然突出(见表8、表9)。

一方面,银行执行这样的区别对待有其一定的商业合理性:由于规模优势,大型企业能够提供的抵押品要多于中小型企业,管理上也更加规范,此时银行信贷资产所面临的风险相对较小。但另一方面,长期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如何建设我国多层次的银行体系、有效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3)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度依然较大。从不同经济类型看,非国有独资企业的企业家认为“银行贷款不能满足正常生产经营”需要的比重高于国有独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的比重要高于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认为“银行贷款不能满足企业外部扩张的融资需要”的企业家比重,非国有独资企业要高于国有独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高于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此外,关于“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的调查也发现,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度相对较大。调查表明,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较难从银行体系获得正常生产经营贷款以及外部扩张贷款(见表8、表9)。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企业家认为“银行贷款能够满足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的比重高于中西部地区;认为“银行贷款能够满足企业的外部扩张的融资需要”的比重也高于中西部地区(见表8)。调查表明,相对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方面的情况相对较好,这可能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金融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东北地区大中型国有企业相对较多有关。

从不同行业看,认为“银行贷款能够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需要的企业家比重较高的行业包括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而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的比重相对较低。认为“银行贷款能够满足企业外部扩张融资需要”的企业家比重较高的行业包括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而农林牧渔业和房地产业的比重相对较低(见表8)。

2.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利率水平

(1)利率水平市场化趋势较为明显。当问及“银行贷款利率与基准利率相比如何”这一问题时,绝大多数(95.3%)的企业家回答所负担的银行贷款利率“高于基准利率”(54.3%)或“与基准利率持平”(41%),只有4.7%的企业获得了“低于基准利率”的银行贷款利率。调查表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逐渐提高,银行在对企业发放贷款时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市场化的标准,不会向企业提供过多的低于基准利率的优惠贷款。

(2)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资金成本更高。不同规模企业之间贷款利率水平差异明显。调查结果显示,62.3%的小型企业的银行贷款利率“高于基准利率”,要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同时,有13.6%的大型企业银行贷款利率“低于基准利率”,而小型企业仅为2.5%。调查还发现,超过20%的中小企业认为从银行贷款付出规定利率之外的额外费用“很多”或“较多”,明显高于大型企业。调查表明,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资金成本要明显地高于大型企业。

(3)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的资金成本更高。从不同经济类型看,56.1%的非国有独资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利率“高于基准利率”,要明显多于国有独资企业(32.6%),60.3%的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利率“高于基准利率”,要明显多于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33.3%);反之,9.3%的国有独资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利率“低于基准利率”,要明显多于非国有独资企业(4.3%),11.7%的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利率“低于基准利率”,要明显多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3.3%)。

此外,调查还发现,关于对“从银行贷款付出规定利率之外的额外费用的情况”的评价,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认为“很多”或“较多”的比重(12.4%)要明显低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24%),而认为“没有”的比重(24.9%)则明显高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16.3%)。调查表明,相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国有企业能够从银行获得更多的优惠贷款。

(4)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银企关系相对较好。调查显示,当问及“企业是否获得贷款额度或透支权限?”这一问题时,总体来看,选择“是”和“否”的企业家各占一半。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获得贷款额度或透支权限的比例最高,为73.1%;中型企业次之,为55.7%;小型企业最低,为41.1%。从不同经济类型来看,国有独资企业和非国有独资企业在获得贷款额度或透支权限方面的差别不大③,但是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获得贷款额度或透支权限的比例要高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调查表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银企关系相对较好,银行体系向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贷款额度和透支权限。

从不同地区看,中西部地区分别有56.9%和57.2%的企业家认为从银行贷款的利率要“高于基准利率”,相对较多,而东北地区相对较少,为46.1%。东部地区企业获得贷款额度或透支权限的比重最高,为53.4%,而东北地区企业最低,为32.4%,中部和西部地区居中,分别为48%和45.9%。

从不同行业看,银行贷款利率水平相对偏高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其贷款利率高于基准利率的企业比重分别为58.3%、56.2%、56%和55.5%;而银行贷款利率水平相对较低的行业包括: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其贷款利率低于基准利率的企业比重分别为6.3%、16.1%和9.8%。批发和零售业获得贷款额度或透支权限的企业比重相对较高,为58.9%,而获得贷款额度或透支权限的企业比重相对较低的行业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7%)、住宿和餐饮业(35.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6.4%)。

3.企业负债情况

(1)多数企业负债水平较低。关于企业负债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多数企业的负债水平较低,超过六成(61.9%)的企业负债率在40%以下,而负债率在60%以上的企业仅占1/7左右(见表10)。

(2)企业规模越小,负债水平越低。从不同规模看,企业负债率的差异很大。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规模越小,负债率在20%以下的企业越多,而负债率在60%以上的企业越少(见表10)。调查表明,规模是企业资本结构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大型企业的负债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强,因此可以有更激进的资本结构安排,负债水平相对较高,从而获取更多负债的税盾利益及财务杠杆效果,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增加企业价值;而小型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弱,负债能力也就相对较差,其资本结构安排就会更多地以自有资金为主,负债水平相对较低。

(3)国有企业的负债水平明显高于民营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独资企业负债率在20%以下的比重低于非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企业的负债率在60%以上的比重高于非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的负债率在20%以下的比重低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的负债率在60%,以上的比重低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见表10)。调查表明,国有企业的负债水平要明显高于民营企业。

从不同地区看,各地区企业的负债率差异并不明显。从不同行业看,负债率在20%以下的企业相对较多的行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则相对较少;负债率在60%以上的企业相对较多的行业包括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而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则相对较少(见表10)。

(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情况

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企业家能否恰当地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行结合,并有效地运用资本市场所提供的各种资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这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调查了解了企业的产融结合情况,即持有金融机构股份、设立财务公司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情况。

1.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渗透已初具规模

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来看,当前的企业产融结合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在参加调查的企业中,有20.4%的企业持有各类金融机构股份④,27.8%的企业有自己的财务公司。有5.8%的企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调查表明,各类型企业已成为我国股票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者之一(见表11)。

2.大型企业的产融结合程度明显高于中小企业

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的产融结合程度要明显高于中小企业,无论是企业持有金融机构股份、是否拥有自己的财务公司,还是企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状况,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差异都很显著(见表11)。

3.国有企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比重更高,民营企业持有金融机构股份的比重更高

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产融结合方面各有侧重。在持有金融机构股份方面,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更高;在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方面,国有企业的积极性更高。在是否拥有自己的财务公司方面,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差别不大(见表11)。

从不同地区看,东北地区持有金融机构股份的企业比重相对偏低,这可能与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大中型国有企业偏多、金融管制程度更为严格有关。由于行业特征的原因,不同行业的产融结合情况存在一定差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持有金融机构股份明显低于其他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有自己的财务公司,也明显低于其他行业;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比重较高的行业主要是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见表11)。

二、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的动因

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了融资场所,也是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公司治理的重要推动力。本次调查了解了企业家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和评价、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的动机和企业家进行产融结合的主要动机3个方面的内容。

(一)企业家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和评价

本次调查了解了企业家对资本市场的基本态度、对风险的认知以及对政策环境和中介服务的评价。

1.企业家认为参与资本市场的机遇和风险并存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企业家对资本市场的认识还是比较客观的,这体现在:首先,企业家比较认同“借助资本市场可以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其次,企业家也比较认同“资本运作存在很大风险”;最后,多数企业家并不认同“企业上市就是获得了成功”这一说法(见表12)。调查表明,多数企业家认为,参与资本市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营战略,因此如何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并做好收益和风险之间的权衡和评价,是企业家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2.企业家认为资本市场政策环境和中介服务水平有待改善和提高

就制度建设方面来说,企业家不太认同“政府在企业融资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中介咨询机构在企业资本运作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的说法(见表12)。这表明,在制度建设和服务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和中介咨询机构还有待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分析都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和一致性,相关结论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行业的企业中基本上都成立。其中,大型企业对“政府在企业融资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的评价更高,而中小企业的评价值较低,这可能与政府更侧重于对大企业的服务有一定关系;不同行业对这一说法的评价也存在一定差异,评价最高的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评价最低的是房地产业(见表12)。

(二)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的主要动机

本次调查了解了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的主要动机,这些动机既包括日常经营层面的,也包括战略层面的:扩大现有产能、开发新产品、进入新行业、开拓新市场、提升品牌价值、改善企业财务状况、重组产权和兼并收购、改善公司治理、吸引优秀人才、改进企业管理水平、为创业资本提供退出机制等。

1.多数企业的融资动机仍处于日常经营层面,还没有提升到战略层面

调查结果显示,从总体上来看,企业进行融资的动机主要有扩大现有产能、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提升品牌价值、改进企业管理水平、吸引优秀人才、改善企业财务状况等。这些融资动机大多属于企业日常经营层面的融资需求。同时,多数企业的融资动机还没有提升到战略层面,只有19.9%的企业认为进行融资是为了“进入新行业”,14.9%的企业认为进行融资是为了“改善公司治理”,12.9%的企业认为进行融资是为了“重组产权和收购兼并”,2.6%的企业认为进行融资是为了“为创业资本提供退出机制”(见表13)。

2.大型企业的战略融资动机比中小企业更强

从不同规模看,调查结果显示,大型企业选择“进入新行业”、“开拓新市场”、“重组产权和收购兼并”、“改善公司治理”等战略融资动机方面的比重要明显高于中小企业(见表14),大型企业的战略融资动机更强。

3.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动机各有侧重 从不同经济类型看,调查结果显示,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选择“重组产权和收购兼并”和“改善企业财务状况”的比重,明显高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而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选择“扩大现有产能”、“开发新产品”、“提升品牌价值”和“吸引优秀人才”的比重要高于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见表15)。

调查还发现,不同地区企业之间的融资动机差异并不明显。由于行业特征的原因,不同行业的融资动机存在差异,其中,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进行融资时,“开发新产品”的动机非常强烈;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进行融资时,“开发新产品”的动机不明显(见表16)。

(三)企业家进行产融结合的主要动机

本次调查了解了企业家进行产融结合的主要动机,包括4个方面:“为剩余产业资本寻求出路、获取更高利润”,“进行多元化经营、降低风险水平”,“获得更多信贷支持、增强财务灵活性”以及“提高企业家的学习创新能力”。

1.企业家进行产融结合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获得更多信贷支持、增强财务灵活性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企业持有金融机构股份的动机,总体来说,超过半数(50.2%)的企业家选择了“获得更多信贷支持、增强财务灵活性”。这表明,目前部分企业进行产融结合的动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关联贷款。这一趋势如果任其发展,可能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例如:企业系族内部的关联交易和关联贷款会导致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质量下降、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增加、经济运行风险加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损。因此,政府的金融监管是非常必要的。

其他产融结合的动机还包括:“进行多元化经营、降低风险水平”(35.1%)、“为剩余产业资本寻求出路、获取更高利润”(22.2%)、“提高企业家的学习创新能力”(21.5%)、其他(8.9%)。调查表明,不少企业家已经认识到产融结合所具有的战略价值,即降低资本风险、提升资本回报,并通过参与资本市场、进行产融结合来强化自己的学习创新能力。

2.中西部地区企业产融结合的信贷融资动机强于其他地区

从不同地区看,中西部地区企业选择“获得更多信贷支持、增强财务灵活性”的比重分明显地高于东北地区;选择“为剩余产业资本寻求出路、获取更高利润”的比重明显低于东部和东北地区企业;选择“进行多元化经营、降低风险水平”的比重低于东部和东北地区企业;选择“提高企业家的学习创新能力”的比重明显低于东部和东北地区企业。调查表明,中西部地区企业产融结合的信贷融资动机比其他地区更强(见表17)。

3.多元化经营是大型企业产融结合的首要动机

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选择“进行多元化经营、降低风险水平”和“为剩余产业资本寻求出路、获取更高利润”的比重,均高于中小企业;而选择“获得更多信贷支持、增强财务灵活性”的比重,要低于中小企业(见表18)。

从不同经济类型看,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选择“为剩余产业资本寻求出路、获取更高利润”的比重,要低于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选择“进行多元化经营、降低风险水平”的比重与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没有明显差别;选择“获得更多信贷支持、增强财务灵活性”和“提高企业家的学习创新能力”的比重,要高于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见表18)。

由于行业特征的原因,不同行业的产融结合动机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农林牧渔业和采矿业选择“提高企业家的学习创新能力”的比重相对较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选择“为剩余产业资本寻求出路,获取更高利润”的比重相对较低(见表19)。

三、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面临的困扰与风险

企业家精神和企业价值增值是资本市场财富增值的重要源泉,但是,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的难度较大,面临着多重困扰。一方面,间接融资的困扰常常表现为银行贷款难以获得且贷款成本较高,而民间借贷虽然获取更为容易,但规范性差且成本非常高;另一方面,直接融资的困扰表现为,上市费用很高,且上市后需要按照严格的上市公司监管规则行事,对企业存在多方面的影响,而引入风险投资或战略投资者也存在较大困难。本次调查了解了企业家融资时面临的主要困扰、企业产融结合的阻力以及企业家对上市风险的认知。

(一)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面临的困扰

调查发现,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面临多重困扰。根据相关研究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次调查将企业融资时面临的困扰分为13个方面⑤。按照企业家对这些困扰的认同程度排序,主要包括:“民间借贷的成本很高、规范程度很低”(3.92),“上市费用很高”(3.6),“上市会面临更严格的监管”(3.52),“引入风险投资或私募产权时资产评估的难度很大”(3.24)。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和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认同程度较为一致,而在不同行业之间略有差异(见表20、21)。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企业家与资本市场进一步结合的干扰因素主要还是宏观制度层面的,如首次公开募股(IPO)发行股票时的筹资费用过高、引入风险或私募时的估值难度过高、民间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等。因此,有必要优化相关制度设计和管理方法,在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不受侵害的同时,需要考虑如何降低资本市场的运作成本和操作难度,从而为企业家与资本市场的深度结合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企业家进行产融结合的阻力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企业愿意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参股城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实现产融结合。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进行产融结合的意愿略高于国有企业;而部分行业如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进行产融结合的意愿相对较高(近7成)(见表22)。调查表明,中国产业资本进入金融资本的意愿还是比较强烈的。调查同时发现,即使政策允许,仍有46.2%的企业家不打算进行产融结合,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与专业化原则相违背”、“企业家能力不足”、“人才储备不足”和“政府准入限制”等。

1.与企业专业化战略不一致是企业家不愿意进行产融结合的首要原因

对于“在政策允许情况下也不愿意进行产融结合”的企业家而言,其首要原因是“与专业化原则相违背”。其中,不同地区企业之间较为一致,而在不同规模、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略有差异(见表22)。

2.企业家能力和人才储备不足是民营企业进行产融结合的重要阻力

关于“在政策允许情况下也不愿意进行产融结合”的原因,调查发现,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差异明显。对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而言,“企业家能力不足”和“人才储备不足”是阻碍其进行产融结合的重要原因;而国有独资企业则更多认为是“政府准入限制”的影响,“企业家能力不足”和“人才储备不足”排在最后(见表22)。

(三)企业家对上市风险的认知

本次调查了解了企业家对公司上市之后面临的7个方面风险的认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来看,企业家认为上市风险较高(最低为3.16)。调查发现,企业家认为最大的上市风险是能否一如既往地控制企业,其中,“经理人控制风险增加”(3.57)排在首位,“控制权被稀释,存在控制权争夺或转移风险”(3.45)排在第三位(见表23)。同时,企业家对上市风险的认识情况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调查表明,企业家对于上市公司治理,特别是对内部人控制问题非常担心,而实际上,内部人控制问题不仅仅是企业微观层面的公司治理安排,也涉及到外部制度、法律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因此,积极完善相关制度、法规,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降低控制权旁落风险,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将大有助益。

四、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的战略选择

在充分了解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本次调查了解了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的战略选择,包括未来3年的融资战略、企业家实施资本市场战略的个人能力和企业组织能力及企业家规避资本市场风险的战略选择。

(一)未来3年的融资战略

1.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的意识明显增强

关于企业未来3年计划实施的重大融资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来看,与过去3年相比,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的积极性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选择“上市”、“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发行短期融资券”、“已上市公司增发股票”、“银团贷款”、“发行可转债”等的比重都有较大幅度地增加;尤其是“上市”,作为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最主要的方式,其增长比例达到8倍左右,表明资本市场战略在未来3年中受到更多的重视(见表24)。

2.企业家对民间借贷的依赖程度呈下降趋势

与过去3年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相比,“长期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仍然是大多数企业未来3年计划利用最多的两种融资方式。但是,和过去3年相比,选择“长期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的比重都在下降,“长期银行贷款”下降的幅度较小,而“民间借贷”下降的幅度较大(见表24)。这表明,未来3年,银行贷款仍是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方式,但是作为“非正式融资”的民间借贷却在企业未来3年的融资计划中呈下降趋势。结合企业融资时遇到的困扰来看,可能是因为企业强烈地感受到民间借贷成本高、规范程度低,因此更多的企业正准备摆脱对民间资本市场的依赖性。

3.中小企业中有上市计划的企业比重增长较快

上市融资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市场战略之一。未来3年中,不同规模的企业计划上市的比重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大型企业更重视上市这一资本市场战略。然而,与过去3年相比,上市计划增加比重最大的却是小型企业,从0.7%增加到13.5%,增长了近20倍;其次是中型企业,从2.7%增加到30.4%,增长幅度也超过了10倍;而大型企业仅增长了不到3倍。调查表明,中小企业实施资本市场战略的积极性提高更快(见表25)。

4.民营企业中有上市计划的企业比重增长较快

未来3年中,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计划采取资本市场战略的比重要高于非国有独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说明国有企业仍然是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但是,如果与企业过去3年实施的融资方式结合来看,非国有独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计划实施资本市场战略的比重增幅要远大于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以上市这一资本市场战略为例,国有独资企业增长了3倍,而非国有独资企业则增长了近9倍;国有控股和中央直属企业增长了不到3倍,而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则增长了近15倍(见表26)。调查表明,非国有独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意识尤其是上市融资的意识提高得更快。

此外,不同地区的企业未来3年计划选择的融资方式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和过去3年相比,不同地区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积极性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不同行业看,未来3年计划上市的比重排在前3位的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采矿业;而与过去3年相比,各个行业对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均明显提高。以上市为例,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更是从0增加到14%以上(见表27)。这表明,高科技产业、资源类产业以及与百姓生活相关的产业计划参与资本市场的意识最强。

(二)实施资本市场战略的企业家能力和企业组织能力

企业实施资本市场战略需要比较强的企业家个人能力和企业组织能力。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家不仅具备了参与资本市场的意识,而且制订了实施资本市场战略的计划,因此,本次调查考察了中国企业是否具备实施资本市场战略的能力。

1.企业家认为自己基本具备参与资本市场的企业家能力

企业实施资本市场战略必须具备相应的企业家能力。本次调查从“董事长/总经理非常重视资本运作”、“董事长/总经理具备较强的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能力”、“积极引进资本经营人才”和“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制定资本运营战略”等4个方面了解了企业家的自我评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对“董事长/总经理非常重视资本运作”的评价值最高,其次是“董事长/总经理具备较强的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能力”。此外,企业家对“积极引进资本经营人才”和“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制定资本运营战略”的自我评价也较高。调查表明,目前企业家认为自己基本具备参与资本市场的企业家能力(见表28)。

2.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参与资本市场的组织能力

企业实施资本市场战略必须具备相应的组织能力。本次调查从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了解了企业家的自我评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对“规范化经营得到明显改善”和“资本管理水平正在提升”的评价值最高;对“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面对商业机会,能够及时筹集资金进行投资”和“资本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的评价也较高。调查表明,中国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参与资本市场的组织能力,资本市场运作也已经进入到企业的战略层面(见表28)。

(三)资本市场风险管理

本次调查从企业家自身能力的提升、财务政策、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等方面了解了企业家规避资本市场风险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调查发现,保持稳健的资本结构、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是企业家规避资本市场风险的主要策略选择。企业家规避风险的策略选择主要包括“保持稳健的资本结构和财务政策”、“提升企业家的资本运作能力”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等(见表29)。

调查表明,企业家认为,规避风险的重点是在资本结构、资本运作和公司治理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提升,这也与企业家对上市风险的判断相一致,即特别担心企业内部治理问题尤其是内部人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准备实施资本市场战略的企业都特别重视稳健经营和加强公司治理。而且,这一结果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行业的企业中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说明中国企业对资本市场风险的判断和规避策略选择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五、企业家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本次调查了解了企业家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调查结果显示,按照企业家选择比重高低排序依次是“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行为”、“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资本市场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实施”、“建立公平高效的发行体制”、“打破国有企业薪酬管制、建立更有效的激励机制”,并且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行业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见表30)。

调查表明,企业家认为,有效的资本市场运行机制、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的法律制度环境对中国资本市场今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在这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恰恰最多。这些建议值得重视。

顾问:张玉台 谢伏瞻 邵宁 马建堂 袁宝华 全哲洙 王梦奎 陈清泰 魏礼群 李德水 鲁志强 孙晓郁 李克穆 刘世锦 侯云春 卢中原 蒋省三 辜胜阻 任泽民 陈晋 许善达 丁俊发 熊志军

调查主持:李兰 张 泰 李燕斌 盛来运 李建明 陈永杰

调查指导:王佩亨 陈全生 年勇 毕雪融 王子先 余明勤 杨元伟 陈淮 余平 金磊夫 谢庚 李强 张维迎 樊纲

报告撰写:李新春 李兰 辛宇 彭泗清 潘建成 韩岫岚 郝大海 徐莉萍 郑明身 董博 王宣喻 杨学儒

数据处理:桂晓鸿 王云峰 董博 王铮 王建平 张武军 王剑 刘华臣

参与讨论:张文魁 李晓西 张斌 于武 林蔚然 王春玲 杨文财 曹远征 左小蕾 阎金明 王以华 陈春花 吕源 张玉利 吴维库 丁栋虹 王建民 刘平青 于广涛 宋丽红 李邦良 张峰 路昀达 韩铁林 胡伏松 姜景惠 赵福庆 王弼 魏景峰 查小刚 李建清 高峰 霍治安 石兰亭 辛奇云 张武军 王云峰

(本报告第一执笔人:李新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本次调查得到北京卓越企业家成长研究基金会的支持,在此致谢!凡引用此报告者均需注明“引自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资本市场与中国企业家成长:现状与未来、问题与建议——2011·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

注释:

① 本次调查是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的第18次全国性企业经营者年度跟踪调查,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研究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分配局、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以上6家部门为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起成立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传教育中心、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管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②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调查方式的限制,我们很难在问卷中对民间借贷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进行界定,所以,企业家在这里对民间借贷的理解可能包含着比较广泛的内容,如家人、亲戚、好友之间的资金调剂,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和资金调剂,以及从地下钱庄等非正规渠道获得的民间贷款等等。

③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非国有独资企业中还包含有很多国有控股公司在内。

④ 这里的各类金融机构涵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基金公司、村镇银行、私募股权基金、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投资公司、期货公司、证券公司、私募基金等。

⑤ 这13个方面分别为:“控制权被稀释”、“很难与股权合作伙伴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很难与银行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引入风险投资或私募产权时资产评估的难度很大”、“银行监督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债务契约条款会限制企业的经营决策”、“上市费用很高”、“上市会面临更严格的监管”、“上市后透明度的增加会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民间借贷的成本很高、规范程度很低”、“企业从民间渠道筹资的难易程度”、“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从银行贷款付出规定利率之外的额外费用的情况”。

标签:;  ;  ;  ;  ;  ;  ;  ;  ;  ;  ;  ;  ;  ;  

资本市场与中国企业家成长:现状与未来,问题与建议-2011/183年度中国企业经理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