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期刊生态结构比较研究&以纽约和上海为例_纽约论文

都市期刊生态结构的比较研究——以纽约和上海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纽约论文,为例论文,上海论文,期刊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期刊是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特别能够与都市要素相融合的大众传播媒介。这里的“都市要素”包括地理位置、人口构成、经济发展、教育水平、文化氛围和新兴思潮等。对于纽约、巴黎、米兰或东京之类的国际化大都市而言,现代期刊既有实用意义,又有象征意义,“一本期刊,一张名片”的比喻由此而生。

美国是世界期刊大国,其期刊业的历史虽没有报纸久远,但也同样随印刷媒介的技术发展和相关的社会潮流,经历了初创、产业崛起、雄霸世界等阶段,走过了200多年的历史。[1] 其间,城市的发展与转型、现代交通、邮政业务、其他媒介的冲击、读者对专业信息的需求等诸种要素的结合,共同促成了影响巨大的期刊个体和群体;在这一过程中,纽约逐渐处在了特别有利于孕育和推进期刊发展的位置上,其地位和辐射力为世界瞩目。

本文围绕城市期刊生态结构的主题,以纽约和上海为例,做一比较研究。范围将涉及国际化大都市与期刊的发展基地、现代期刊的影响范围和作用、以流动为标志的期刊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等方面。

一 纽约:美国大刊的集中地

在众多关于美国的形容中有一种说法:“期刊造就的美国”(Magazine-Made America),它来自戴维·阿博拉汗森(Abrahamson,David.),本身为一本著作的名字——其主要内容是论述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期刊与社会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2] 在这本著作中,作者阐述了期刊作为一种巨大的文化杠杆,与美国社会生活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说,纽约城市和其繁荣的期刊业正是这种“期刊造就说”的典型印证。

如同社会学家所论述的那样,城市不仅体现在物质和地理构成方面,而且是“社会想象”(social imagination)及其文化模式变迁的产物。[3] (P228-264)的确,形形色色的期刊,尤其是那些著名期刊,是纽约品牌标志之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像纽约那样集聚着如此之多的顶级大刊;期刊产业造就了独特的纽约期刊文化,又由此向世界各地扩散美国的经营模式和价值观。在最近的一本新书《创造历史的期刊》[4] 中,作者列举和分析了西方国家最成功的八大期刊:《时代》《生活》《明镜》《Paris Match》《国家地理》《读者文摘》《! Hola!》和《人物》。其中有5家是美国的期刊,而除《国家地理》以华盛顿为大本营之外,《时代》《生活》《读者文摘》和《人物》的总部均设于纽约。

美国期刊的最早发源地是费城,后来纽约逐渐确立了文化出版中心的地位,并当之无愧地成为大刊的集中地。据2003年美国期刊出版协会发行量前百名排行榜的资料①,以纽约地区为发行总部的期刊有56本,占总数的56%。其中前10名中有6本,前25名中有11本,前50名中有24本,前75名中有39本。这56本杂志的发行量最低近百万,最高上千万,本文所说的纽约大刊大致是指这一群体。

纽约大刊各有自己瞄准的对象,内容层次区分甚为细密,从而满足各种读者的各种需求。根据期刊的读者市场和内容,以及数据库《ULRIC' S期刊指南》对每一主题的界定和分类,可将这些纽约大刊归纳为10大类:综合类,商业经济,综合科技与交通通讯,女性,男性,青少年,家政,时尚健美文化生活,体育游戏旅游,文艺和政治观察(见表1)②。

以上关于纽约期刊生态结构的分类,并非是唯一、甚或主要的方法,“把杂志产业划分为清清楚楚的类别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5] (P159)。但相比之下,这里的分类有较权威的来源,也更注重纽约期刊读者目标的针对性强、种类繁多的特点。以上所指大刊,主要是指以纽约地区为重要发展基地、出版公司总部或发行总部的大刊,它们的归属,在相当程度上,已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超出了城市、地区、甚至国界而具有了更加普遍的意义。

二 纽约期刊生态结构的文化特征

在以上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对纽约期刊的生态结构特征做出概括。

以纽约为发展基地的期刊,是在当代都市生活方式的覆盖下,期刊广泛阵容和众多种类的缩影。二战后,城市从密集型生产场所转变为消费的中心,期刊本身既促进了向消费都市的转型,也是文化消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 (P228-264)这里有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的《时代》《财富》等综合时政财经期刊;有以《纽约客》为代表的高档文学期刊;有在全球拥有一亿读者的综合生活期刊《读者文摘》;有目标和定位非常精细的《女士》《滚石》等;有《娱乐周刊》《体育画报》《高尔夫杂志》等大批娱乐休闲期刊。它们吸引了最为细分又极具扩展力的受众,造就了一种围绕中心的、跨地域和分层次的期刊传播网络。

从历史上看,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期刊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达到顶峰,后来由于电视的普及,它成为首批受到打压的传媒形态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广泛发行的杂志从此销声匿迹,但许多其他类型的杂志兴旺发达起来”[6] (P62)。纽约期刊的发展集中体现了这样的变化,不少有着明确受众目标的期刊都诞生于六七十年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这一趋势继续得到发展。一方面,“台式电脑出版系统的问世以及其他技术的进步降低了印制成本,使制作新杂志更加便宜。因为杂志出版商可以经济实惠地制作低发行量的杂志,所以市面上出现了许多分门别类的新杂志。”[7] (P99-100)另一方面,相比于其他媒介,在新时代适应细分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等要求方面,期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整体上,美国期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重要形态之一,不仅是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记录者、见证人和参与者,也是几代美国人以梦想创造世界奇迹的体现,而纽约既在地理、金融和商业等大背景方面占有优势,又充分融合了社会、人口、经济、教育及文化潮流等“城市要素”,因此能够成为现代期刊与美国之梦的一个理想而又重要的结合点。

美国期刊与城市社会运动相互影响的关系由来已久。独立战争时期,激进派作家托马斯·潘恩的作品发表在《宾夕法尼亚杂志》上,“此时的潘恩已开始反对黑奴制度和英国人的专横统治,并且主张普选权和教育”[8] (P65)。20世纪初,在揭露以纽约为代表的城市贪污、腐化、犯罪及操纵市场等方面,美国揭露性期刊走在了报纸的前面,如《麦克卢尔》《星期六晚邮报》《人人杂志》等。此后,《花花公子》之于50年代的性革命,《纽约客》之于60年代以书籍和期刊为主要阵地的“新新闻主义”,《女士》之于70年代的女权主义运动等等,更促使纽约期刊成为社会运动的重要发源地。

纽约期刊生态结构具有明显的两重意义:既反映出城市对于期刊发展的滋养,也昭示了现代期刊及其所依托的大都市的流动性与开放性。尤其是在信息时代,中心城市的信息化与传媒活动的相互影响,凸现了通讯网络与媒体融合、积聚与延伸的趋势和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期刊日益呈现出所有权集中的趋势,不少著名期刊均为集团、特别是出版集团所拥有。至90年代,大集团及其主要期刊是:时代公司的《时代》《财富》《人物》《体育画报》《金钱》等;赫斯特杂志公司的《家政》《世界主义者》《住房美化》《老爷》和《竞技场》等;前进出版公司(纽豪斯公司)的《纽约客》等;纳斯特公司的《GQ》《名利场》《小姐》《时尚》等;麦克劳·希尔公司的《商业周刊》和20种行业刊物;梅雷迪斯出版公司的《美化家庭与花园》《优良农业》等。[8] (P698)这里的不少期刊都列于美国或世界期刊发行量、广告利润及总收入的前位,它们集中体现了期刊与纽约等大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大的杂志出版公司的总部大多在东海岸,尤其是纽约附近。比如,在发行量处于前10位的杂志出版商中,8家处于纽约。洛杉矶是另一个容纳大量杂志出版商的地区。”[5] (P141)

另一方面,纽约期刊生态结构并非具有绝对的地域意义,而是充分反映出现代期刊流动和延伸的态势。近年来,外国媒体以各种方式加快了对美国期刊的渗透,进入纽约的外国公司将其作为一个新基地。如贝塔斯曼集团的总部设在德国出版中心慕尼黑,20世纪60年代末通过收购汉堡的古纳亚尔公司的股权得以进军期刊业。作为全球第一的图书出版商,它现在拥有100多种期刊,其中有几种期刊社就设在纽约;古纳亚尔美国出版公司麾下的《你的杂志》和《家庭圈》等都列于2003年发行量前百名美国期刊之中。再如,总部位于法国的桦榭菲力柏契(Hachette Filipacchi)出版集团设有美国公司出版公司,后者麾下的《她》《家:装修和装饰》《汽车与司机》等,纽约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也融入到期刊作为纽约“城市名片”的构成过程之中。

三 上海:期刊生态结构和特色

历史上,19世纪末,“上海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的报刊出版的一个中心”[9] (P306)。在期刊编辑出版方面,近现代的《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新青年》《生活》《文粹》等,与上海的城市脉动紧密相连,也是当代上海期刊业崛起的独特基础。

(一)概况

2003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上海作为全国最大城市,文化消费也是趋前和领先的。在发行方面,“上海杂志的市场占有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全国百万份杂志市场的发行总数占有率来看,上海占了8.07%。”[10]

期刊的种类和印数可成为城市文化消费的标志之一。至2004年8月,上海期刊总数为637种,在全国期刊9029种中占7.05%,居各省市之首。期刊出版总期数为5625期;平均期印数1334.9万册;总印数1.82亿册,以上海人口1800万计,人均年拥有期刊10册,高于2003年全国人均2.3册的数字。[11]

据上海新闻出版局2005年9月的数据,上海期刊2004年的种数略有下降,为617种。这与近年国家对期刊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不无关系,比如,2003年7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台《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实施细则》,进一步重申了报刊治理的主要范围。

就办刊机构而言,据2004年的统计,校办期刊和社办期刊为上海期刊生态结构的主体。其中高校期刊130余种,占总数21.2%左右,大部分又是学报类学术刊物。社办期刊103种,占总数16.83%,它们形态多样,如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的《故事会》《旅游天地》《小说界》等;上海科技出版社的《大众医学》《上海服饰》《科学》等;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则与上海市作家协会合作出版了《收获》《萌芽》《上海文学》等7种期刊。

此外,还有不少期刊的主办者是研究机构或政府部门,前者如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展望》、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主办的《华东电力》等;后者如上海市档案馆主办的《档案春秋》,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学术月刊》,及隶属于新华社的《瞭望》周刊在上海新创办的《瞭望东方周刊》等。

(二)名刊及地位

可从几方面来考察上海的名刊及地位。

1 国家评奖和国家期刊方阵

世纪之交,在首届国家期刊奖评选中,共有49种期刊入选,上海有5种,包括《故事会》《上海服饰》《故事大王》等;在2003年的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评选中,共有167种期刊获奖,上海有9种入选,其中2种获国家奖,即《故事会》和《上海服饰》,5种获提名奖,2种获重点奖;[12](P37)2004年的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选中,共有976种期刊参加评选,有60种期刊获得国家期刊奖,上海的《故事会》和《健康娃娃》名列其中;有100种获提名奖,上海的《学术月刊》《咬文嚼字》《故事大王》《收获》名列其中;197种获百种重点期刊奖,《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等名列其中。④

2001年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推出以培育名刊为目的的“中国期刊方阵”项目,以2000年的8725种期刊为对象,通过“布阵”和扶持的方式,“发展和带动我国期刊的整体质量提高,努力培养出一批能够走向世界的大刊名刊”。它们相对集中在期刊种数较多的地区,如上海、江苏、湖北、广东等地的数量都在40种以上[13] (P160-161)。上海期刊当时是617种,居全国之首,但在期刊方阵中的入选率为第9,排在前面的依次为河南、广东、辽宁、山东、北京、天津、湖北、四川。对此的一种解释是:“方阵在学科门类和隶属分布上是不均衡的,相对偏重于‘科技期刊’和‘中央期刊’。”[13] (P159)

2 平均印数25万册以上期刊

“平均期印数25万份以上的期刊”,简称“25万份以上期刊”,是当代中国期刊研究中的一个独特的参照系。某种程度上,它与中国期刊总体发行量不高的现状相吻合。据《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1983—2001)的资料,2000年,上海25万册以上期刊为8种,占全国名次第20位,总印数8841.17册,在全国的名次是第11位。分别是:《故事会》《上海故事》《上海服饰》《现代家庭》《故事大王》《上海支部生活》《少女》和《上海电视》。2003年,上海平均期印数25万册以上的期刊为7种,分别是:《故事会》《上海故事》《上海服饰》《萌芽》《故事大王》《上海电视》和《支部生活》。全国共有126种,中央类有38种,地方类有88种[12] (P10),上海占全国地方类的比例近8%。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中,上海市属期刊的排名为第一。⑤

这里,与“期刊方阵”的情况相似,上海期刊在可比范围内,也并不完全占有绝对优势,“期刊总量占前三位的上海、江苏和湖北,其‘25万份以上期刊’数量却不在前列;相反,期刊总量位居于中流的广东、河南、辽宁三省的‘25万份以上期刊’数量却位于前三名。”[13] (P160)

此种情况有着与期刊发展趋势和中国期刊生态特色相连的复杂原因,前者对应于全球范围内期刊品种数量增加、总发行量增加,而每一种类期刊的平均发行量却下降的趋势;后者则与中国期刊结构中相当部分具有行政色彩或教辅类的现实有关,它们中的“25万份以上期刊”在地域上相对集中在中央所在地和广东、辽宁、湖北等地。[14]

3 期刊广告

作为一个市场化运作较晚、且尚不成熟的国家,中国期刊广告经营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已非常明显地呈现出地域特点,成为期刊发展程度的一个风向标,尤以时尚类期刊为甚。据慧聪网统计,在2004年1—10月,各主要类别广告刊登额对比显示:时尚类期刊的广告刊登额占38.30%,远高于第二位17.12%的财经类杂志。

20世纪80年代,作为法国桦榭菲力柏契出版集团与上海译文出版社版权合作的结果,《世界时装之苑——ELLE》的创办曾被认为是“历史性的突破”。如今,该刊隶属于包括译文出版社在内的“世纪出版集团”;另一知名期刊《上海服饰》也为该集团所拥有。近年来,这两本期刊以及《HOW》成为上海时尚类期刊广告的主要支撑者,其中《世界时装之苑——ELLE》更是与北京的《时尚》《瑞丽》一起,稳居中国时尚期刊广告前位。表3、表4分别反映了2002年上海期刊广告在全国的地位、以及广告刊登额前10种的月刊。⑥

(三)外刊的介入力量

上海近年期刊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境外期刊的介入和推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刊的影响不可忽视,如《时代》周刊、《福布斯》等都在沪设有新闻机构。上海作为中国经济、金融中心吸引了外刊的关注,国际传媒集团及其麾下的大刊以各种方式介入其中。

传媒分析者喻国明将外资进入中国期刊市场的模式归纳为三种:共同投资模式,共同出版模式,版权贸易模式。[15] 其中版权合作为境外期刊进入上海的主要方式。“根据‘2003年上海期刊市场调查课题’研究小组对上海27家时尚类杂志进行的问卷调查,有20%的杂志与境外期刊进行版权合作。如‘秀·WITH’是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与日本的‘WITH’杂志社通过版权合作方式于2003年1月创办的,同步引进国际著名时尚杂志境外拍摄的照片文字版。”[16]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大刊、特别是以纽约为基地的大刊还通过在此举行高层会议和各种活动来发挥独特的作用,这也是上海这一开放城市的优势所在。可以说,借助于这样的平台,美国大刊将软实力注入到上海的期刊生态结构之内,并对后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9年9月,作为总部设在纽约美洲大道洛克菲勒中心的时代公司的子刊,《财富》全球论坛在上海举行,主题是:“中国:未来的50年”。2003年9月,1917年创刊于纽约的《福布斯》集团在上海召开全球行政总裁会议,以期刊为纽带,将全球的CEO集中于此。当年年初,《福布斯》的上海首席代表就开始负责编制中国大陆百富年度排行榜。3个月以后,以香港为中介的《福布斯(中文版)》在上海亮相。[17] (P408)2004年5月,“《福布斯》二○○四中国慈善榜”在上海正式发布。《福布斯》中文版还与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共同举办了以“创富责任”为主题的论坛及捐赠仪式。目前,它和得到特例批准的《商业周刊》、以及同样经过香港或台湾出版发行的《新闻周刊》等美国纽约大刊的“中文版”一起,正以特殊的方式汇入到上海期刊生态结构之中。

三 比较和借鉴:以纽约期刊生态结构为参照

上海期刊的优势常被归纳为:品种多、门类全、发行渠道畅、容易为各种资本所青睐等。一定意义上,这是相对于过去、相对于期刊发展整体现状、尤其是其中某些特定指标而言的。若从一个国际型大都市的定位来看,若从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出版中心的目标来看,上海期刊的发展还有相当距离。

国际型大都市的定位,带来了国际环境下对比研究的必要性。在期刊生态结构方面,纽约与上海虽然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但也有不少可以思考、启发和借鉴之处。

(一)流动与兼容

在西方发达国家,期刊通常是传媒业的一大经济支柱,其营业额往往超出图书,其广告额也占媒体广告总收入的相当部分;而期刊全球化的重要特征突出表现在传媒巨头和期刊集团的海外扩张。

纽约期刊生态结构的流动与兼容近年来有了新的表现方式。一方面,是大规模的并购与扩张,如《福布斯》的总部设在纽约,但在美国的华盛顿、西海岸硅谷、中西部、西南部均设有记者站,并在欧洲和太平洋地区设有分公司。另一方面是接纳与兼容,许多著名的国际集团参与了当代纽约期刊生态的构成与发展,如畅销期刊《十七岁》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就曾经历过美国三角集团、澳大利亚新闻集团、美国电讯公司等几次易主的过程。

上海的开放性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它的一个重要定位是:体现国际大都市水平,适应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在诸如对境外刊物的接纳程度、政策的灵活性、人口素质及良好的投资氛围等方面,上海已体现出作为国际大都市应有的兼容性。

2006年,美国进口中国的期刊总数为40种,其中相当部分来自纽约,如《魅力》《大都市》《读者文摘》《十七岁》《时尚》《财富》《人物》《父母》等。上海外文书店成为重要的订阅点,而其分店又从酒店、商场和超市等路径保证了外刊进入的顺畅,如虹桥友谊商城外文书店、徐家汇外文书店、易初莲花和家乐福外文书店、以及贵都和环球富豪大酒店外文书店等。

尽管如此,根据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上海期刊的开放度还不够大,重要表现之一是境外期刊与上海期刊的合作,相比于其他省市,比例仍然偏低。表5的数据可略见一斑。

(二)名刊的影响力

随着纽约这一美国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崛起,许多有影响的刊物将它作为自己的发展基地:这里有2000多家周刊和月刊杂志,是“数百家如《时代》、《新闻周刊》等国家级杂志的总部,……”[18] (《序二》)后者已随历史的演进和当代全球化浪潮的荡涤而形成了享誉世界的影响力,它们与纽约的发展处于互动之中。

纽约期刊之所以如此有影响,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其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创造理念、创造文化的期刊。《时代》周刊及其封面人物,《财富》及其排行榜,《纽约客》的嘲讽风格,《读者文摘》的优美文字,等等,伴随着这个城市和国家的成长过程。以它们为代表的成功期刊,植根于高度发达的都市文明的现实基础之上,也是美国大刊逐步统领全球文化的典型象征。[19]

上海目前的知名期刊以女性类、时尚类、娱乐类等为主,期刊生态结构大体符合“中国几乎还没有一份真正影响主流阶层的政经、新闻杂志”[19] (P259)的一般定论。如在面向市场的新闻时政期刊中,已有北京的《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广东的《南风窗》《新周刊》,以及上海的《新民周刊》等。在美国,“一直有‘谁调动了精英,谁就调动了大众’之说,卢斯(《时代》杂志创办者——作者注)的读者群正属于‘舆论领袖’和‘意见领袖’的范围。杂志是一系列光谱的核心,它的影响数量可以达到200万,而这些人可以传达给更多的受众”[20] (P11)。就此而言,上述几种刊物的影响还远远不能与之相比拟。

上海《新民周刊》的风格以“海派”和“新锐”著称,强调新闻性、都市性、时尚性,其诞生也有使上海这个大都市具有与之相匹配的新闻周刊的本意,上海以及周边地区的区域文化构成了它的一个重要的策划目标:“大上海视角挖掘”。但从名刊、大刊或主流刊物的角度看,它还要做更多的努力。有评论在2005年尖锐地指出:“如果大上海视角体现为一种国际眼光、包容气象和独到的海派经济分析视角,那么对《新民周刊》的新闻锐度将极有帮助、甚至会成为《新民周刊》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但在目前来看,《新闻周刊》的‘大上海视角挖掘’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大上海自恋、小市民心态。固然这种策略能够为《新民周刊》带来一定的地域市场效应,但长期下去,毕竟会损坏时政类新闻周刊的品牌声誉。”[20] (P92)

(三)阅读群体

中国期刊是中国传统媒体中成长最快的品种,也被国外传媒业视为难得的一块“绿洲”。但整体上,由于特殊的国情、传媒生态结构和发展道路,中国社会尚未达到像发达国家那样依赖期刊的程度,也还没有培养出普遍的、稳定的、跨地域的、高素质的读者群。

目前,我国读者对期刊的需求仍然偏低,涉及面也不普遍。近几年总印数稳定在29亿册左右,人均2册多,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7册的人均拥有量。上海期刊总数居全国之首,人均拥有量位于前列。但考虑到中国期刊“创办地域化,发行全国化”的基本态势,此数字也不能完全说明上海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稳定的受众群体。

1999年的一项对上海四大传媒的调查显示,上海市民接触最多的是电视,只有3.6%的人不看电视;接触最少的是期刊,有近38.1%的人不读期刊。[21] 同样是在1999年,中国出版社科研所组织了《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的研究,结论是:在12个城市的调查对象中,北京期刊接触率最高,居第1名,第2、3名分别是石家庄和武汉。“研究表明,全国上海、北京、广州等7城市的差异很明显。既有男女性别的差异,也有城市之间的差异。如男性读者,上海、西安、沈阳三个城市呈现典型的凹型……在各年龄段中35—44岁年龄段最低,两头依次升高,如45—54岁的读者,北京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甚多。女性读者需求,上海是呈倒台阶型,依年龄的增加而递减……”[22] (P37)

2001年,由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媒介研究部所进行的“中国20城市居民媒体接触行为透视”的研究,也涉及到上海期刊接触率较低的事实(见表6)。

表6 杂志读者花费时间对比[23]

杂志读者平均每天花费杂志读者平均每天花费时间最短

时间最长的5个城市

的3个城市

昆明(29分钟)广州(18.85)

郑州(28分钟)上海(20.6)

厦门(27分钟)深圳(21.9)

成都(26.6分钟)

济南(25.7分钟)

此后的发展不同程度地对此予以印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得阅读纸质媒体的习惯受到冲击,之二则是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大都市节奏快,压力大,媒介生态环境选择机会也更多,因此影响了市民对于期刊的接触意愿和接触时间。再追究下去,期刊有限接触率之中还包含着期刊消费走向的影响。比如,2006年的一项调查指出,在近年“读者最喜欢读的杂志”排行榜上,《读者》和《知音》一直占据前两位,而《家庭》《青年文摘》《故事会》《女友》和《家庭医生》也仍保持前七的位置。但是,在“2005年读者最喜欢读的杂志”排行榜上,《瑞丽》和《时尚》等时尚消费类杂志挤进了前十位。[24] 这一走向是全球消费趋势的反射,对于培育上海综合类大刊的目标也构成了特殊的难题。

一方面是上海期刊的受众群基数还不大,这种基数继续受着都市节奏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上海的传统、当今的城市定位和未来的前景,都需要期刊质量和数量的大发展,后者又要求有成熟、稳定、持续的读者群体与之相匹配。可以说,都市人口的阅读习惯与需求,是期刊业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

现代期刊的读者及其构成从一个特殊角度表现了城市与期刊的互动关系。纽约期刊的发展影响广泛,辐射全球,但首先与对这个典型城市的引领和顺应相关。20世纪20—30年代,《时代》和《新闻周刊》相继诞生,它们具有广泛的新闻覆盖面和新闻评论,因此能够成为报纸的竞争对手;此后的《生活》迎合了大众对全球新闻的图片报道的需求,照片、标题和简短的新闻分析,共同创造了一种新闻的视觉风格;二战结束带来了闲暇时间的增多,给诸如《田野与溪流》《体育画报》以及高尔夫、划船等体育期刊创造了市场;60年代城市文化兴趣的复兴则促成了“城市”期刊的发展,其中的《纽约》是一典型代表。

面对当代受众读写能力下降的事实,纽约等国际大都市期刊业在强强联合的背景下,采取的一个举措是顺应和延伸针对特定读者的专门化期刊的发展趋势,另一个举措则是推出印刷期刊的在线网络版。“杂志的印刷版与网络版以多种方式相互补充。许多杂志,比如《新闻周刊》,让读者去它们的网站获得更多的信息与更长版本的报道。杂志网站的访问者也可以在线订阅印刷版。此外,网站可以用来扩展一个杂志的品牌并为印刷版吸引新的读者。……许多消费者最初被网站的内容所吸引,然后找出了该杂志。”[5] (P141)

纽约期刊生态作为一个参照系,对于上海的期刊生态结构的认识、分析和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在关于文化产业的讨论中,人们已注意到,就内部的推动力而言,地方城市和地方区域具有相当程度的重要性。“这些全球性的流动也是逐渐由具有基本审美特征的符号、图像、文字、设计、声音等组成。在这种背景下,正是文化中介将全球流动与地方要素联系在一起,因此也就使文化基础设施成为地方城市计划的关键要素。”[18] (P15)纽约这一世界期刊中心地的形成,历经漫长岁月,它在当代又率先将全球流动与地方要素的结合演绎得淋漓尽致。

另一方面,纽约期刊生态结构不是、也不应该是上海期刊生态结构的唯一参照系。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期刊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杂志市场发育早、且已成熟的状况有相当距离;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尽管有着文化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超常规发展的中国期刊已经开始面临与西方期刊业同样的问题,上海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多伦多等国际化大都市相并列,将成为包括期刊在内的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的重点——就此而言,本文的比较分析仅仅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

注释:

①资料来源:发行审计局(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s),美国杂志出版者协会(Magazine Publishers of America):2005数字版《ULRIC' S期刊指南》(Ulrich' s International Periodicals Directory)。注:年刊、国际版、连环画不包括在内。

②根据2005数字版《ULRIC' S期刊指南》(Ulrich' s International Periodicals Directory)绘制。

③资料来源:上海市新闻出版局《2004年度上海市期刊出版信息发布会简报》,2005年第4期。

④新闻出版总署文件,新出报刊〔2005〕113号,http://www.lmst.com.cn/about_2005zdqk.htm。

⑤《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1983—2001),另参见李频主编:《中国期刊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⑥参见中国广告网CNAD.com。

⑦参见李频主编的《中国期刊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70页。为与上文一致,部分译文有改动。

标签:;  ;  ;  ;  ;  ;  ;  ;  

城市期刊生态结构比较研究&以纽约和上海为例_纽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