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助力作用研究论文

艺术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助力作用研究论文

艺术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助力作用研究

沈渝德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1331)

[摘 要] 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转变了传统的乡村建设模式,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到村容村貌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习近平所说: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物质的满足,更是精神文化层面的提高。而艺术介入正满足了乡村建设中的不足,可从多方面改变和推动乡村文化事业。

[关键词] 艺术;美丽乡村;精神;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乡村文化是乡村民众群体生活智慧的结晶。在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力量“凝聚枢”和发展“风向标”。乡村振兴,文化要先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在充分审视历史经验,认清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提升乡村文化水平,振兴乡村文化事业。

1 乡村文化发展现状

1.1 结构性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中,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旨内涵指导着农村地区的文化与产业发展。农村有着其独有的文化特征和属性,如农耕文化、传统村落等。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村人口大量转移。目前,在很多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儿童,中青年向城市转移,导致乡村文化的参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成为当前乡村文化发展的一个“痛点”。甚至在一些地区,乡村文化的发展已经“停滞不前”,价值体系与信仰精神的生命力发展受限[1]

1.2 资源整合不足

在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居住相对分散,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此外,相对其他社会文化而言,乡村文化的基层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导致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对乡村文化的发展存在认知偏差。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因工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很多村落已渐渐被城市和工业取代,乡村文化的发展出现了“盲点”。

1.3 发展主体缺乏认同感

乡村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村民。村民已经对古老的乡村文化传统失去了往日的“崇拜”,把精力和视野放到了物质的追求中。很多留守老人不愿意参加乡村文化活动,年轻人对乡村文化“嗤之以鼻”,导致缺乏发展主体,缺乏认同感。与此同时,部分地区的相关部门对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不力,降低了基层农村群体对乡村文化的需求与认同感,制约了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2]

2 艺术介入下乡村文化振兴措施

2.1 唤起主体的文化认同感

本文所说的艺术不是狭隘的艺术思维和专业技能,是从整个乡村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以广义的艺术来分析和论述。艺术的价值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更是从精神领域给予人更多的情感教育。将艺术融入乡村文化振兴中,能从精神领域呼唤村民对于乡村文化的认同感,潜移默化地转变人们对乡村文化事业的认识。

公共艺术文化是基层文化管理部门进行的文化活动,以丰富和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的需求。公共艺术文化的介入能在更大范围内对人们进行广泛的思想教育,帮助村民从传统的、单一的唯物质论中解放出来,重视精神领域的自我提升,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不谋而合。可以说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加强公共艺术文化的介入,有利于在整个村落地区形成强有力的文化感知力。

2.2 加强公共艺术文化的介入

穿越工程是施工中的一场攻坚战。在70千米输气干线中,穿越铁路、公路19处,跨越河渠22处,而平地中又有一半是经过农田的。二大队有一地段,施工时正逢雨季,又赶上农民插秧,管沟挖开后一片泥泞,施工队伍整天泡在泥水里。他们垒起土堆使管线露出水面,在泥泞中摆管、对口,铺上雨衣焊接和防腐。为了把管线下到沟底,他们跳进齐腰深的泥水里挖泥掏水,脸上、身上都糊满了泥浆。

2.金融支持下第一产业增长效率实证分析。测算结果显示2000-2017年间,陕西省金融支持第一产业增长效率测度结果可以分为2000-2009年和2010-2017年两个阶段。2000-2008年之间,陕西省金融支持第一产业增长效率经过一段波动调整时期,表现为2002年、2003年和2006年,技术效率指数均小于1,均无效。金融支持第一产业增长效率低这一现象在2003年前后表现最明显。2004年、2005年、2007年和2009年,金融支持第一产业增长的过程中,存在技术效率为1,而综合效率无效的情况,说明第一产业的规模效率无效,需要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等途径提高规模效益和生产效率。

2.3 加强资源整合,推动文化发展

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文化的助力。我国农村地区所占比例大,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等艺术资源,把农村地区各种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可以推动乡村文化的振兴与发展。比如“乡愁”这一代表性元素,可以将其有效融入乡村文化事业中,以“乡愁”重构乡村文化生态。乡村是现代化的乡村,并非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的附庸,“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指向。

防渗墙造孔孔斜直接影响防渗墙的连续与防渗效果,当孔斜超出技术规范要求或斜率较大时,要对孔斜进行纠偏。本项目采用了扩孔、重新造孔、劈小墙等纠偏方法。

3 结语

乡村文化振兴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借助于艺术,统筹乡村文化资源、强化乡村文化主体的思维认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必将为乡村文化事业的振兴开启一个新的征程。

参考文献

[1]邹钟磊,杨文平,赖奕锟,等.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建设问题及规划对策:以汉源乡村建设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8(11):8-16.

[2]姜文来.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指南: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特征研究[J].中国合作经济,2018(1):40-41.

[中图分类号] G24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05-58-2

标签:;  ;  ;  ;  ;  

艺术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助力作用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