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幻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与建议
刘 珩 刘 强 汪 潇 许南茜 刘玉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普研究与创作中心 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 科幻产业是以科幻IP为核心内容的科学文化创意产业。2018年春节档国产科幻影片电影《流浪地球》,累计观影人次突破1亿,票房累计达46.7亿,成为一部现象级的国产影片,激发了全国各地发展科幻产业的热情。本文界定了“科幻文化共同体”概念,系统梳理了中国科幻原创作品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科幻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武汉市发展科幻产业基础和潜力,探讨了武汉市科幻产业发展战略,提出了“科幻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科幻原创作品培育体系、科幻骨干企业孵化体系”三个体系建设思路。
关键词 武汉市 科幻产业 发展战略
0 引言
科幻产业是以科幻 IP为核心内容的科学文化创意产业,亦称为科幻文化产业。科幻文化产业链由科幻出版、科幻动漫、科幻影视、科幻游戏、科幻主题公园和会展五个重要的部分构成。2018年春节档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累计观影人次突破1亿,票房累计达46.7亿,成为一部现象级的国产影片,激发了全国各地发展科幻产业的热情。当前,中国“科幻之都”悬而未决,竞争格局呈两强一新格局,工业基础、科教基础是重要的竞争方向。湖北武汉,具有发展科幻产业的经济、科技、文化和区域优势与潜力,抢抓中国科幻产业新一轮发展的契机,对于武汉市高质量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论】 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效果显著。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加强中学生及成年人的乙肝疫苗免疫接种。
(2)提高知识获取率和吸收率。对成人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时间通常被划分为一些小的、零散的碎片化时间,他们需要在工作、生活之余充分利用这些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当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有困惑时可以充分利用走路、吃饭、坐车以及休闲的时间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应的关键字并进行搜索,也可以通过网络以提问的方式向专家和广大网友寻求帮助,有目的地提高知识的获取率。因而,当成人学生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开放性获取大量信息时,他们是有意识的去了解和接触这些知识并在大脑里对这些知识进行信息加工,提高知识的吸收率。
1 科幻产业的概念与产业形态
1.1 科幻产业与科幻文化共同体
科幻产业的定义是什么?学术界、产业界和社会大众观点不一。学术界多数认为科幻产业是基于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的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界人士眼中,科幻是互联网+新文化经济创新,是以科幻IP创造、培育、宣传、价值变现的科幻企业实践;而于社会大众视角而言,科幻就是以阿凡达、流浪地球为代表的科幻影视剧作。考虑到科幻上下游产业形态的独立性,笔者认为,科幻产业是以科幻IP为核心内容的科学文化创意产业,亦称为科幻文化产业。在这个产业链中,围绕IP的科幻创意、构思、概念在科幻各产业形态之间融合流通。[1-3]
研究结果显示:与基础组相对比,分析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低,依从率和满意率高,图像质量优(P<0.05)。原因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现代护理理念基础上,继承传统护理优点,优化护理不足之处,围绕患者为中心,从病情、心理、生理等方面,设计护理方案,开展护理工作,有效确保临床疗效,促使护理质量提高,让患者更加满意护理服务。临床护理路径规范作为护理人员执行工作的标准,护理人员严格要求自己按照护理计划实施工作,有效弥补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能力不足的缺陷,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舒适的护理服务。
对目标数据样本做处理后,就可以进行数据的综合分析,从而得到电机下沉的趋势。综合分析的考虑因素和原理如下:
严格来讲,科幻文化产业并不具备合法性,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目录和学术研究都不会有“科幻文化产业”这一条目。本质上,“科幻文化产业”其实就是将“文化产业”中具有较强科学幻想元素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那一部分剥离出来而已。根据科幻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不同类型,科幻文化产业链可分为科幻出版、科幻影视、科幻主题公园和服务、科幻游戏及其衍生品四类(表1)。[5-6]
目前“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课程内容学习较为枯燥,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相关企业要求,着重培养学生功能性食品的研发、加工等技术能力。为学生日后从事功能性食品行业研发、管理、销售等岗位夯实基础。
1.2 科幻文化产业形态及特点
科学共同体(源于1962年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是由科学观念相同的科学家所组成的集合体——科学活动的主体。借鉴科学共同体这一概念,笔者尝试用“科幻文化共同体”来分析推动科幻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影响因素。所谓的科幻文化共同体,是指基于探索科技进步对人类未来的影响这一共同理想,由若干个科幻相关群体通过分工协作组成的有机组织体,包括科幻创作、研究、从业人员及爱好者群体。他们使用各种媒介和资源,通过各类科幻组织运营与活动实践,塑造对于集体和个人身份的想象,这些实践和想象的具体方式也就构成了“科幻文化”,并推动科幻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4]
(2)细分各产业形态高独立性:狭义的科幻文化产业链每个产业的产品、服务均直接2C(与传统工业产业链不一样,上游为下游提供生产资料,仅下游产业2C),也没有完全清晰的上下游关系,每个产业具有高度的自我发展独立性。
桂越边境跨国婚姻家庭中的子女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处于两国边境交界处,在个人成长、教育与发展过程中受到两国文化的双重影响,在民族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社会认同等方面备受困扰,为解决他们面临的生存发展困境,就需要积极探索跨国婚姻家庭子女的身份认同困境解决策略,积极利用国家力量、社会力量、文化力量,从多个层面入手解决民族认同问题,通过加强两国文化沟通、改善边境环境、解决国籍问题、开展跨国教育合作与民族政治活动等举措解决这些孩子的民族认同困境,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表1 科幻文化产业链分类表
表2 中国科幻原创作品发展历程
其产业形态特点为:(1)整体发展阶段性:科幻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体现了所在国家和区域综的合实力,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只有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民综合科学素养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会形成对科幻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大规模消费需求,才有可能形成规模化产业。
(3)产业内部的高融合性:正如前文对科幻文化产业的定义,更广义的看产业链,各个产业之间流通是比较抽象的科幻创意、构思、概念、思维(Intellectual Property)。从这个视角,科幻文化产业以文学作品的IP为核心有机的融合动漫、影视、游戏、主体公园等产业的产品和服务。
2 我国科幻产业发展现状
2.1 中国科幻作品及电影发展历程
一般意义上,作为科幻产业发展源头的原创科幻作品及科幻影视,是体现国家和区域科幻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因而,我们借中国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的发展历程,来梳理我国科幻产业的主体结构与发展驱动力。
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油污污染的土壤实验中,植物选择的材料要选择耐用性强的高羊茅,设计以高羊茅为核心的油泥污土壤修复技术。经过120d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与其他的处理方法相比,菌S-B与D5A强化植物修复处理的土壤总多环芳烃有所下降,下降最为明显的就是苯并芘含量,因为苯并芘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不同类型的多环芳烃性质有所差异,通常情况下多环芳烃的溶解性会随着苯环数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且毒性也会随之改变。在B(a)P是多环芳烃中毒性最强的一种物质,致癌性特别高,是我国明文规定优先控制的一种污染物之一。S-B产生的活性剂,如果达到一定的浓度,B(a)P的溶解度就会增加。
中国科幻文学发展可分为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黄金期四个阶段(表2)。在初创阶段,中国正遭受着百年屈辱,作品以科普为目的居多,并且忧国忧民的社会型科幻创作的数量最多。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四十多年,中国科幻涌现了以郑文光、童恩正、叶永烈等中国科幻中兴代“八贤”为代表的优秀科幻作家队伍,产出了一批优秀科幻作品。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幻进入了王晋康“核心科幻”理论为主的成熟期,中国科幻创作开始出现具有世界水平的作品,如刘慈欣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2010年至今,以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的创办为起点,中国科幻迎来了黄金时期。在这个黄金时期里,中国科幻面临的社会环境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在此期间,出现了大批以培养科幻新人为目的政府、市场举办的科幻征文与奖项,打破了《科幻世界》独家培养科幻人才的窘境。许多科幻原创作品正在被改编摄制成国产科幻大片、影视连续剧、动漫游戏作品等,使中国科幻进入一个黄金时期。尤其是2018年《流浪地球》的横空出世,创造了中国科幻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7-9]
(2)内容供给端缺少优秀作家和畅销科幻作品。中国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专职科幻作家,当前科幻作家基本不在科研岗位,多数是利用工作之余写作。据统计,现在全国科幻作家不到三位数,中国能靠写作养活自己的科幻作家不超过3个。
2.2 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基于科幻原创IP的全产业链整合是牵引科幻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牛鼻子”,并不仅仅是一种资本、市场和商业的利益行为,也是一种理念、精神、文化的集体追求和特别变现形式。[13-15]
(4)缺乏支持科幻产业发展的公共平台。中国科协、各地政府、高校、民间企业陆续搭建了中国科幻大会、“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等科幻交流、作品培育、产业研究平台,但数量太少,难以支撑中国科幻产业发展。
(1)国家和区域科幻产业发展缺少发展战略。中国科幻尽管已经开始向社会辐射,但科幻群体小众化现象明显。当前全国各省市对科幻产业规划多纳入文化创意产业规划范畴,缺乏对科幻产业发展战略的系统性思考和全方位的政策引导支持。
受限于科幻产业的阶段性,同时由于科幻消费者群体培育不够,我国科幻电影的数量惊人的稀缺。在科幻文学发展的前三个阶段,中国原创科幻片年均产量也不到一部,而且都是低成本的科幻电影。直至中国科幻文学的黄金期,中国内地才首度出现了与香港合拍的本土科幻大片。近五年来,随着中国原创科幻作品三获雨果奖,中国科幻电影逐渐升温,每年上映科幻电影部数平均在20部左右,国产平均一年4部左右,占中国电影票房比重日益增长,2018年科幻电影票房80亿,平均每片有4亿票房,更是出现了内地影史总票房亚军的中国首部硬核科幻片《流浪地球》。[10]
(3)科幻产业链缺少以IP为核心的产业化融合。我国科幻产业规模不大,产业形态以科幻电影为主、科幻阅读为辅,其中科幻游戏已初具规模,科幻电影、动漫逐年增加,科幻玩具等周边创意产业开始起步,主题公园和产业园等园区已经建设或正在筹建,但总体上缺乏以IP为核心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国内开展科幻活动最多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四川、上海和广东。北京占据国家政治文化教育中心集聚科幻人才优势,占据中国科幻活动龙头位置,成都具备二十年“中国科幻灯塔”的底蕴,于2017年中国科幻大会上发布《成都宣言》,提出建设科幻之都;[12]深圳则紧贴科技产业龙头优势,提出科学之城-科普之城-科幻之城的建设路径;与此同时,另辟蹊径的贵州双龙东方科幻谷、常州环球恐龙城、青岛科幻电影工业园区模式也强势进入科幻产业竞争中。但总体来看,全国各地科幻产业尚处在“体量不大、优势突出、潜力巨大”的起步阶段,存在“缺发展战略、缺原创IP供给、缺产业链融合、缺产业公共平台”四个关键问题:
3 武汉市科幻产业培育与发展战略的思考与建议
《流浪地球》“爆炸性”的效应,给产业资本注入了极大的信心,必然会带来中国原创科幻产业新的浪潮。面对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综合优势,直面《成都宣言》的先发优势,静观各城市的强势介入,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抢抓中国科幻产业爆发前夜的战略机遇,必须以前瞻性战略眼光,超前谋划武汉市科幻产业发展思路与路径,必须采用超常规的创新举措不断集聚全球科幻产业资源。如何系统推进以原创科幻IP为核心的科幻之城建设?纵观美国、欧洲、日本科幻产业历程,横向比较国内北京、成都、深圳等地科幻产业培育模式,我们得到三点启示:
(1)科技、经济、工业的崛起能非线性加速科幻产业发展,已具备充分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的武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和超前性系统谋划,极有可能通过10-15年的努力建设成为中国科幻之城;
本文选取的国际石油公司包括2家国际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埃尼,1家国家石油公司中国海油,2家独立石油公司阿帕奇(Apache)和康菲石油,力图探析这三类不同石油公司群体及公司个体在勘探布局上的特点,并总结规律。
(2)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的推动力量是政府力量、科幻文化共同体、资本力量,搭建科幻产业公共研究平台,促进三股力量的协同创新是科幻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
根据《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科幻产业总产值超140亿,较上年增长40%,其中产值占比80%科幻电影票房是增长的主体,并且国外科幻电影票房是压倒性的优势。剔除《流浪地球》这部现象级科幻电影的46亿票房,按片均4亿,一年4部国产科幻电影测算,近年来全国原创电影年均产值在20亿以内。[11]
武汉市,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动漫产业化基地,在科幻产业培育和发展上有巨大的潜力和战略性机遇。2018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4847.29亿人民币,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进入全国城市前十;武汉的科教与人才优势居全国第四位,拥有高校91所,两院院士73人,国家(重点)实验室31家,各类科研机构122个,在校大学生人数接近130万,具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智力优势;在动漫产业领域,武汉市早在2005年规划建设武汉光谷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十余年的发展,集聚了近2000万动漫从业人数和上百家动漫企业,年产值过百亿,产业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动漫产业的第一方阵。但另一方面,2017全国科幻产业的总产值仅140亿,主要增加值以电影票房为主,并且国外科幻电影票房是压倒性的优势。正如前文提到,近年来全国原创电影年均产值在20亿以内,武汉对全国科幻产业的贡献主要是在原创科幻动漫领域。
总体来看,武汉市科幻产业所处的形势是“体量不大、优势突出、潜力巨大”,这也是中国及其他重点城市科幻产业的真实写照。这是我们在对武汉市科幻产业发展进行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的基本参考点,同时,还需要结合武汉市科幻产业潜力和优势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战略思考:
(1)武汉市科幻产业培育是跨进还是渐进模式?
中国原创科幻产业的总体量小,理论上,具有科技、产业、文化比较优势的任何中心城市均有可能在科幻之都竞争中脱颖而出。如果我们把成都、贵阳、青岛斥100亿巨资兴建科幻城、科幻主题公园和工业电影制作基地视为科幻产业培育跨进模式,则立足于原创科幻优势资源的培育和聚集,在规划上做战略设计,在政策上力求实效、在措施上做0-1式的创新,分阶段推进科幻产业发展则是渐进模式。武汉应立足于自身基础与优势更倾向于后者。
(2)武汉市科幻产业主导产业形态的战略选择?
科幻产业的五个产业形态中,科幻出版、科幻动漫、科幻影视、科幻主题公园和会展,武汉市最具优势的是科幻动漫产业。武汉市现有太崆动漫、两点十分、江城动画等为代表的200余动漫企业,每年光谷动漫节集聚了大量动漫产业企业和动漫受众,也产生了奥斯卡最佳动漫提名《冲破天际》、豆瓣高评分科幻动漫《幻镜诺德琳》等武汉原创动漫。考虑到科幻文学的基础性作用,武汉科幻产业主导产业形态的选择应该是以科幻文学为基础,围绕科幻动漫做全局性考虑。
(3)武汉市科幻产业发展的人才战略选择和空间布局。
毋庸置疑,人才是当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最根本性的要素,武汉百万校友资质回汉工程是集聚优势人才的有效举措,也凸显了全国各城市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竞争激烈态势。产业空间布局也是产业培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综合考虑到武汉市已有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武汉在科幻产业培育上不具备先发优势,建议在科幻产业空间规划上以现有空间布局为主(武汉光谷未来科技城)做增量性调整;在人才战略选择上“以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思路在全球范围内集聚顶级科幻作家力量为武汉市科幻产业培育添砖加瓦。
综上所述,建议武汉市抢抓科幻产业发展契机,在科幻产业培育上定位于中国科幻+动漫产业之城,以培养科幻原创人才、培育科幻原创作品为基础,以集聚全球科幻原创作品IP为核心,以政府为主导,联合多方搭建国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幻文化与产业资本合作交流平台,鼓励在汉高校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分领域科幻研究与创作研究中心,遵循科幻产业发展规律,以政策和资金引导,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尽快构建完善科幻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科幻原创作品培育体系和科幻骨干企业孵化体系。[16]
参考文献
[1] 王春法.培育发展科幻产业 提升民族创新能力[J].科协论坛,2013(12).
[2] 王康友,郑念,王丽慧.我国科普产业发展现状研究[J].科普研究,2018.13(3):5-11.
[3] 任福君.科普产业研究综述[J].科普研究,2018.6(77):39-48.
[4] 夏笳(再见北京)“科幻是一种生活方式”:科幻文化共同体的形成.2013.10.豆瓣网站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44646857/.
[5] 李黎,孙文彬,汤书昆.科普产业的功能分析及特征研究[J].科普研究,2012.7(3):21-29.
[6] 周建强.科普产业发展研究报告[Z].2010.
[7] 董仁威.中国百年科幻史话[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12.
[8] 董仁威,高彪泷.中国科幻作家群体断代初探[J].科普研究,2017.67(2):69-80.
[9] 王晋康 .我所理解的核心科幻,吴岩:中国科幻研究[M].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
[10] 马珊珊,田艳芬.中国大陆科幻电影票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8.25(2):94-97.
[11] 吴岩.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2018中国科幻大会.
[12] 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组委会.成都科幻宣言.2017中国国际科幻大会.
[13] 吴苡婷.科幻产业的发展瓶颈问题剖析.科技传播,2014.10:177-178.
[14]张仁开“.十三五”时期上海培育和发展科普产业的思路研究[J].上海经济,2017(1):32-40.
[15] 劳汉生.我国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思路和模式)框架研究[J].科技导报,2004(4):55-59.
[16] 吴岩.科幻文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Reflection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Science Fiction Industry of Wuhan
LIU Heng,LIU Qiang,WANGXiao,XU Nanxi,LIU Yutao
(Research and Creation Center for Science Populariz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Hubei430074)
Abstract Sciencefiction industry isascientific and cultural creativeindustry with sciencefiction IPasitskey content.In the Spring Festival of 2018,the domestic sci-fifilm"The Wandering Earth"broke through 100 million viewers and grossed 4.67 billion atthe box office.It hasbecome aphenomenal domestic film,which hasstimulated the enthusiasm of developing sci-fi industry all over the country.Thisarticle defines theconcept of"sciencefiction cultural community",systematically sorts the developmentprocessof Chineseoriginal worksof sciencefiction,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 of developmentof sciencefiction industry in China,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cience fiction industry in Wuhan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and potential of developing sci-fi industry in the city,and puts forward three construction ideas:talent training system of science fiction industry,cultivation systemof original worksof sciencefiction and incubation systemof key enterprisesof sciencefiction.
Keywords Wuhan;sciencefiction industry;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 F40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400/j.cnki.kjdkz.2019.08.073
注:2019年武汉市科技创新智库建设调研课题“武汉市科幻产业潜力与发展对策研究”(WHKX201910)资助
标签:武汉市论文; 科幻产业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普研究与创作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