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宇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122
摘要:在我国的工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几乎离不开混凝土施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全面掌握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加强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才能有效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对工程后期使用的稳定性、安全性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混凝土质量控制受到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文章从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两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部门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也原来越高,尤其是对建筑物质量的要求。如果建筑质量没有达到要求就会导致人民群众不能正常生活,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建筑物的质量问题受到了格外的关注,而混凝土作为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其质量问题也受到了密切的关注。如果施工用的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建筑物整体结构的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到工程造价,所以,要建筑安全合格实用的建筑物,就必须做好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工作。
一、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通过把水泥、水、细骨料、化学外加剂、矿物质等材料按照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振捣搅拌,再通过其所需的温度湿度养护,最终密实成型的就是混凝土,它是一种人工石材,主要应用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受很多元素的影响,其中抗压强度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在混凝土强度的计算中,抗压强度与用水水泥强度成正比,水灰比一定的前提下,高强度的水泥其所产生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高,所以,根据实际的要求不同,所使用的水泥型号也不相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而要控制抗压强度就要控制好水泥强度和水灰比,然而这只是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两个主要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在内的许多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影响,只是影响的程度不大在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中,粗骨料的正确使用能够增强混凝土的强度,这主要是由于在石质相等的轻体下,相对来说随着表面粗糙,对于水泥砂浆的黏合性更强,在水灰比或配合比一定的情况下,碎石混凝土比卵石混凝土的抗压轻度高。一般情况下,3.2cm的粗骨料所制成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强,而细骨料则对混凝土强度没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在混凝土的构成材料中,砂也是一种能够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元素。由于砂石质量容易受到外界影响,风、雨等外界因素都造成其质量的变化,所以,一般很难得到标准的砂石质量。在实际施工中,砂的含水率和水灰比都是根据实际要求现场调整的,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不受外界的影响。在浇筑完成后,混凝土砂浆还要在特定温度和湿度下进行规定时间的养护,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1、施工准备工作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而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奠定基础。具体应做好如下工作:检测搅拌机,控制用水量,搅拌前需先进行加水空转操作;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做好人员、设备的准备工作以保证坍落情况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维护;注意混凝土的运输时间,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运送至浇筑地点。如果混凝土运送到浇筑地点时发现有离析现象,须在浇灌前进行二次拌合;确保浇筑管道通畅,以实现混凝土一次性完成浇筑;根据气温情况对预埋管线、钢筋、模板等进行逐一检查,确保浇筑标准合格;浇筑完成后应进行连续振捣;掺有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应按试验确定。
2、原材料控制
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普通混凝土主要由水、水泥、细骨料、矿物质、化学外加剂按照一定比例相互混合并均匀搅拌后形成。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及监理工程师应注重对相关组成成份的资料、实物进行仔细检查。现阶段,部分地区所实行的监理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取得良好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水泥。水泥的品种、标号均具有多样化,因此在选择使用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及施工具体使用使用部位所存在的环境条件,对水泥品种及标号进行合理选择。施工需要应用高强混凝土时,应使用高标号水泥。(2)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细骨料砂的质地、细度模数、级配、有害物质含量、含泥量进行全面、严格检查。有害物质含量、含泥量对混凝土强度产生的影响最大,因此其成为重点检查内容。将用于拌制混凝土的细度模数控制在3.7-1.6 范围之内。结构用砂含泥量控制在<3%的范围之内,有机物、云母、硫酸盐等有害物用质含量控制在<2%的范围之内。(3)石子。在混凝土施工中,加强对粗骨料石子的级配、质地、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最大粒径进行检查。通常情况下,碎石的直径应控制在1cm-3cm 范围内,卵石通常应用于结构受力部位,严禁使用经过煅烧的白云石块或者石灰石块(4)水。应用无法饮用的水时,需对其进行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试验结果合格才能将其作为混凝土施工成分。工业废水、污水、硫酸盐含量>水重1%的水、PH 值<4 的酸性水均不能应用于混凝土施工。(5)外加剂资质。首先,加强对外加剂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资料、相关检测单位所提供的性能试验报告等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其次,使用外加剂前,需先实施相关试配并进行相应的试验检验,对外加剂与使用水泥的适应性进行复验,检查外加剂的使用是否能够满足施工标准要求及混凝土性能设计要求。同时,还需加强对外加剂使用有效期进行严格检查,并对使用挤量进行严格控制。掺加外加剂后,应适当延长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实践证明新型的复合型混凝土外加剂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3、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以设计要求及混凝土工程特点作为主要依据,对相关原材料进行确定后,需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对现场的原材料进行取样,并对见证取样单进行仔细填写,然后将其交至相应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具体试配工作。监理工程师再对验室所提供的相关配合比单及混凝土性能进行严格审查,确定工程施工设计的相关要求均能够得到满足后才能允许混凝土搅拌、浇筑工作正式实施。
4、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施工单位需对原材料的计量进行严格控制。搅拌机应该配备有水表,不能凭施工经验或者感觉对水量进行调整;每次使用砂石料均需要过磅称量,不应通过小车划线做记号的方式来确定砂石料的使用量。此外,还需对加料顺序、搅拌时间、拌合物坍落度、离析情况等进行严格控制,并实施抽查。在大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尽量使用电脑计量的的搅拌站,最大限度的降低人为因素,提高配合比的精确性、
5、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在实施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质量控制级监理工程师需对所使用的混凝土浇筑方法进行检查,保证浇筑方法的合理性,保证水电供应,保证施工人员配备的科学性;明确度件模具、数量是否合适;对振捣器的类型、数量、规格进行严格检查,保证其均能够满足混凝土振捣标准和要求。在实施浇筑施工操作时的气温、气候进行综合考虑,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针对各梁、板、柱等构件的具体要求合理选用相应的类型的振捣器。注意对混凝土拌合物存在的坍落度性能进行严密观察,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调整。加强对混凝土浇筑厚度、振捣器插点的均匀性、移动间距进行严格督促。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加强对各成分构成的质量及性能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混凝土各组成成分在质量和性能上均能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进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能够符合工程的施工要求。
参考文献:
[1]邓欣.高层建筑施工特点与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1(09):106.
[2]饶永华. 浅析房屋建设当中的混凝土工艺的制造[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01(12):73.
[3]康德苓. 房屋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分析[J].科技资讯,2013,01(05):82.
论文作者:吴方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8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骨料论文; 抗压强度论文; 水泥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