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与生成:执政能力建设的二维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源论文,视角论文,执政能力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执政能力是执政主体运用国家政权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从形式上看,执政能力反映的是执政主体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但是从本质上,执政能力反映的却是执政主体与社会的关系,是执政主体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一个可经验的、无可非议的事实是,执政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执政能力是一种结果,是一种既成事实,并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执政能力有其赖以产生的物质要素,有其生成的途径和方式,有其发展变化的动因和趋势。执政能力赖以产生的物质要素就是执政能力的本源,这些物质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作用产生执政绩效的过程就是执政能力的生成,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形成的执政能力不同。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就是:执政能力=本源+生成。
执政能力赖以生成的要素与执政活动得以发生的要素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客观地说,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政治系统工程。执政能力建设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源于执政实践活动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在当代世界,一个完整的执政行为涉及到三个基本要素,执政主体系统(如执政党)、执政工具系统(国家政权及意识形态)、执政客体系统(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这三大要素系统构成了执政系统,这三大要素系统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结合方式称为执政的系统结构。执政活动就是在整个执政系统中,以执政党为直接行为主体、其他要素共同参与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系统行为过程。执政能力是执政实践活动的能力,执政能力与执政实践活动具有天然的内在同一性,执政活动的三大构成要素自然也就是执政能力的三大构成要素。从形式上看,执政党是执政能力的主体,但是执政能力实现和发挥的程度,并不仅仅取决于执政党自身,其他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对执政能力的形成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在这三大构成要素中,每一个构成要素以及诸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执政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实效性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都是执政能力建设进程中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忽视哪一个问题,缺乏对哪一个问题的研究,都会对执政能力建设造成极大的危害。但是,这三大要素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对执政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不同,因而并不意味着可以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对各个问题采取平均用力的办法,相反,在更多的情况下是要根据具体历史条件的需要而对某些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以期在某个理论突破点的带动下创新整个执政理论体系。这三大要素就是执政能力的本源性要素,因为离开任何一个要素都不会有完整的执政行为,因而也不可能形成执政能力。这三大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执政能力的途径、方式和过程,就是执政能力的生成。从本源与生成这两个方面着手,才能全面揭示出执政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理及其规律性。
摘自《理论与改革》(成都),2005.6.68~70
标签:执政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