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其对策论文_李红艳

(佳县人民医院 陕西榆林 719299)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相关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将我院妇产科自2018年1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患者189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妇产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189例患者出现42起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其中妇科13例(16.67%),产科29例(23.97%),由护理人员因素引起的安全隐患事件分别为6起(46.15%)和17起(58.2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和产科由医院管理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引起的安全隐患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法律知识、加强护理管理工作和护患间有效沟通是降低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220-01

所谓护理安全,就是指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性,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患者和家属自我保护以及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1]。妇产科护理专业性强,涉及范围广,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降低护理质量,甚至引起护患纠纷,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本研究将我院近半年来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引起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我院妇产科自2018年1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患者189例作为研究对象,产科收治121例,妇科收治78例,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28.94±5.81岁。

1.2 方法

调查189例患者发生护理安全事故的情况,并就安全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客观分析。一是护理人员因素,主要表现在护理专业技能有待提高,个别实习的护理人员专业护理理论知识匮乏,业务水平低下,对本职工作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服务的意识,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发生安全隐患;其次护理人员对医院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患者出现意外状况没有及时处理,偶尔出现配错药、打错针的情况,没有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而造成安全隐患;再者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差,说话语气不善,甚至和患者发生顶撞,相关宣教不到位,患者入院后缺乏对病情和治疗的了解而引发安全隐患。二是管理层面因素,虽然医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但是内容还有欠缺,护理人员执行力度不够;其次是护理人员资源配置不科学、不合理,护理人力资源缺乏,护士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导致多数护理人员身心俱疲,不能全身心投入,降低生活质量,从而增加护患纠纷。三是患者自身因素,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差、对病情认识不清,一但有病情变化就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而且长期患病患者要承受精神、经济等多方面的付出,一但心情不佳就会将怨气撒在护士身上,容易产生护患纠纷;其次患者家属文化水平低下,对护士宣教的内容不理解,不能准确的执行医护叮嘱,尤其在产科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危险

2.结果

189例患者出现42起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其中妇科13例(16.67%),产科29例(23.97%),由护理人员因素引起的安全隐患事件分别为6起(46.15%)和17起(58.2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和产科由医院管理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引起的安全隐患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事件比较多,根据发生的原因,现提出以下防范对策,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首先要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科室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妇产科专业护理技能,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医疗行政相关专题讲座,使其自觉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的习惯,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做到认真规范护理行为,坚持依法行医的观念,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使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护患彼此的合法权益;其次护理人员要及时转变思想,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患者入院后要积极与患者或家属就治疗、费用等相关问题展开有效的沟通,这样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诚信度,还能缓解患者和家属的疑虑和不安,降低安全隐患;再者要定期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定时反馈到日常工作中,以保证护理质量;最后要在科室内部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护理操作考核,以保证护理工作高质量、高效率的实施[2]。加强医院管理,重视院内环境的管理,医院要不断充实护理人员的数量,进行合理排版,科学的人力资源调配能够使护理人员在上班期间保持充足的精力对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保障患者的安全;结合实际情况可以逐步加大妇产科药品、器械的经费投入,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医护之间的配合,杜绝管理漏洞[3]。护理人员和患者以及家属加强交流和沟通,切实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要关心患者,了解患者的疾苦,同情患者,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以达到和谐的护患关系,同时也能帮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正事病情后才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便积极配合后续的治疗和护理。

综上所述,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法律知识、加强护理管理工作和护患间有效沟通是降低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可行途径。

【参考文献】

[1]姚娟霞.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7):3858-3859.

[2]韦雨宏.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7(4):177-178.

[3]关云辉.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其防范对策[J].医药前沿,2016,6(5):284-285.

论文作者:李红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分析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其对策论文_李红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