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整体特征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东论文,特征论文,物理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广东高考物理学科自主命题,成功地实现了以能力考查为主的指导思想,鲜明地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改革特色,不仅在高考转型方面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更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认真研究和分析2006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以下简称“06试题”),对于把握高考命题趋势,高效地做好2007年高考复习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观分析“06试题”的整体特征,我们认为这套试题显示出了内容务实、个性鲜明的特点,也显示出针对性强、指导方向清晰的思想。
一、联系实际应用题“落点”准
“06试题”中设计的联系实际的应用题,其最大的特点不在于使背景“虚无缥缈”“花里胡哨”,而在于准确地把握“背景、题材”和“物理知识、方法”谁主谁从,在各种所谓广题材、新立意的陪衬下重点突出了物理知识和方法,要求考生对试题展现的实际情景进行分析、判断,准确地抽象出物理模型,从而运用相关物理知识解答。我们认为这种命题意图“落点”准,充分体现物理知识和方法的重要性。
例1 铺设铁轨时,每两根钢轨接缝处都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匀速运行列车车轮每经过钢轨端接缝时,车轮就会受到一次冲击。由于每一根钢轨长度相等,所以这个冲击力是周期性的,列车受到周期性的冲击而做受迫振动。普通钢轨长为12.6m,列车固有振动周期为0.315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列车的危险速率为40m/s
B.列车过桥需要减速,是为了防止列车发生共振现象
C.列车运行的振动频率和列车的固有频率总是相等的
D.增加钢轨的长度有利于列车高速运行
解析:车轮经过钢轨端接缝时车轮受到的冲击力为驱动力,当驱动力频率等于列车固有频率时,列车发生共振。因此应该避免的列车速度为。答案为选项A、D。
点评:该题以列车运行为背景,考查建立“共振模型”,它要求考生能以物理知识为轴心,实现实际问题与知识之间相互转化,在应用中培养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06试题”中还对电冰箱、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风力发电、远距离输电等题材进行了命题,充分体现了新高考的命题既充满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同时又引导考生关注新科技、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特点。今年诸多高考题朴实而不失“时尚”成为热点,这也对2007年高考备考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
二、知识方法迁移题“情景”新
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目标。“06试题”的承上启下已初见端倪。特别是在运用典型的物理方法时较多地强调迁移处理,而且迁移应用的情景比较新。
例2 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项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1)试求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
(2)假设两种形式星体的运动周期相同,第二种形式下星体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少?
解析:(1)对于第一种情况,以某个运动星体为对象,据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
点评:一般考生只接触到卫星围绕行星、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问题,但本题以“三星体”的模型为题材,精心设计出“两颗星围绕第三颗星运转”和“三颗星围绕它们中心运转”的问题。这要求考生能将圆周运动知识、牛顿运动定律及力的合成迁移到这些情景之中,实现知识和方法的科学探究价值。在“06试题”的第5题“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全超导核聚变实验”原理分析,第12题运用图象法探究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等都体现了迁移方法。因此,在2007年的高考备考中更多的要关注基本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在掌握方法的同时,更多的要关注问题的研究过程,明确其前因后果。
三、数学工具应用题“起点”高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应用数学工具。在“06试题”中,设计了大量的应用数学解决的物理问题。在第12题和第15题中运用了图象法,在第17题中运用了三角函数法,在第18题中运用了数学归纳法。除灵活运用数学方法之外,“06试题”中还设置了大量数学运算过程,这说明广东物理高考对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已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从今年高考考生答卷情况看,很多考生在第13题、第15题中的数字运算中失误非常严重,在第18题中无法形成数学归纳的结论,充分暴露了考生在应用数学工具的弱点和常规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证明了广东命题专家在命题时找准现行教学薄弱环节,切中学生学习误区,考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良苦用心。
在备考中,同学们注意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培养,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运用和数字运算能力的培养。如应用几何图形(三角知识、相似知识、圆角关系等)、函数图像、极值求解方法、典型不等式方法、数列方法;同时始终坚持避免在对物理的复习中仅仅解答以符号的形式表示物理量的物理试题,从而提高数学运算效率(运算速度和正确性)。
四、学科内综合题“重点”明
主干知识不仅能较好地反映出考生对物理学科基本内容和学科体系的把握,鉴别出考生能力水平的高低,还能对中学物理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06试题”精心设计,坚持将物理学中主干知识作为高考命题的核心,加强了学科内的综合考查,成功地将运动和力的观点、做功和能量变化的观点、守恒思想、场的概念、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有机地融合,凸现出考查的重点。
例3 如图1所示,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上、下两层均与水平面平行的“U”型光滑金属导轨,在导轨面上各放一根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匀质金属杆和,开始时两根金属杆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且与轨道垂直。设两导轨面相距为H,导轨宽为L,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金属杆的单位长度电阻值为r。现有质量为的不带电小球以水平向右的速度撞击杆的中点,撞击后小球反弹落到下层面上的C点。C点与杆初始位置相距为s。
图1
求:
(1)回路内感应电流的最大值;
(2)整个运动过程中感应电流最多产生了多少热量;
点评:该题以电磁感应现象中金属杆滑行问题为背景,将动力学方法、能量转化与守恒方法及动量方法与之综合考查。“06试题”还在第15题、第18题中也是将力学三大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应用。在“06试题”出现三个计算题的不同背景下均同时考查力学三大方法的综合运用,这充分体现新高考中对学科内知识和方法综合运用的内容之集中、层次要求之高。
当然,从高考要求的角度,突出主干知识并不意味着忽视对双基知识的落实,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这是近几年各地高考命题的主流思想。“06试题”中85%~90%内容面向主干知识考核,而对光的传播与光的本性、原子和原子核等,虽然没有全部考查,但也有涉及或与主干知识综合考查。07年广东将实行新高考方案,在命题中既要协调物理试题与化学、生物试题难度问题,又要考虑物理类考生内部的区分度,因此在命题中将会进一步严格控制整套试题中基础题、中档题和高难度题的比例。
五、科学实验探究题“亮点”多
从“06试题”对实验题的考查看,实验题更注重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理解和运用的考查,要求考生能将熟悉的知识和方法处理新情景问题,以科学探究能力应对新问题。如在第12题中,要求考生能运用稳恒电路知识处理该电路结构问题,还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方案归纳和表达能力,还要求考生会运用图像法探究物理量间关系、探究图线的物理意义,从而达到完美地完成测量的目的。
总结“06试题”实验探究题的新特点,并结合目前新课标的要求可以推测:2007年高考物理中实验和科学探究题将会让这一亮点继续亮下去,将继续出现这种好的同类型命题且相应题量会进一步增多。因此在复习中立足创新原有实验方案及应用图像方法探究物理量之间关系等典型方法是实验与探究题考查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