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及指导策略_大学论文

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及指导策略_大学论文

“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引导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生思想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2)08-0010-04

“90后”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群体的主体。他们个性特征鲜明、思想观念复杂、行为表现务实,是备受关注同时也备受争议的一个群体。准确把握“90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特点,探索教育引导的科学方法,对于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主要特点

“90后”大学生生长在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完善的历史时期。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他们在思想行为方面也不断地表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

1.“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积极、进取,但理想信念比较模糊。从总体上看,“90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信任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充满信心;他们拥护、支持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对政局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持有信心;他们有很高的爱国热情,积极思考,对时事政治有自己的认知并愿意积极参与。总之,他们大都思想活跃,关注面广,参与热情高。但在肯定主流的同时,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他们常常在思想认识和行为表现上呈现出矛盾的状况,应该理性慎重地看到一些“90后”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政治态度和政治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偏误。比如,由于比较忽视政治理论学习,一些大学生政治理论水平不高,对一些社会热点、社会事件、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难以形成正确的认识;由于受到自身面临的现实困难的冲击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对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在理想信念方面表现出模糊不清的状况;由于理性思维不足以及政治辨别能力欠缺,社会参与尤其是政治参与比较情绪化,往往表现出心态浮躁、行为躁动甚至盲动的现象。

2.“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多元、自我、务实,功利性取向明显。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正处在发展定型的过程中,因而他们对人生价值的评价和选择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可变性,呈现出复杂多元的价值取向。可以说,理性、务实、自我、功利化是“90后”大学生价值观最突出的特点。比如,考察入党动机,除了“信仰共产主义”、“奉献社会”、“追求进步”等主流动机外,“社会地位高”、“为就业增加砝码”、“好处多”等动机所占比例也有明显上升;婚恋标准中,在重视“感情”因素的同时,“家庭背景”、“学历学识”、“经济收入”等也成为重要的考量指标;在人生理想方面,社会地位、报酬收入、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等已经成为非常现实的追求内容。总之,“90后”大学生在价值选择标准多元化的基础上,理性务实、现实功利和自我取向的倾向日益明显。

3.“90后”大学生个性独立、乐观、张扬,但容易以自我为中心。“90后”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一部分还是“独二代”。他们成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从小就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自信、乐观、张扬的个性。手机、网络的普遍应用使他们掌握了多样化的信息获取途径和及时获取最新信息的方法,新媒体更使他们的视野变得极其开阔,他们在面对现实、未来和未知时拥有乐观、自信的态度。因此,他们“考证”、“考研”、“出国”长时间热度不减,选求学专业、选婚恋对象、选就业岗位从不含糊,翘课甚至退学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放弃传统就业方式而自主创业潇洒干脆,这些无不体现出他们强烈的自主精神、竞争意识以及他们对自己独立决断与抗风险能力的高度自信。但是,一些大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注重自我感受,“我喜欢”、“我愿意”、“我高兴”是他们自我认知、价值判断以及行为选择的重要标准;还有一些大学生奉行快乐至上的理念,很多时候表现出“当下即是”、“怎么都行”、“无所谓”的人生态度。如果说彰显自我、敢于竞争是“90后”大学生所向披靡的助飞双翅,那么,“以自我为中心”可能会成为他们折戟沉沙的精神魔咒。

4.“90后”大学生面临道德选择困惑,知行缺乏统一性。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之下,社会上充斥着多元复杂的道德观念,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必然辐射、影响到当代大学生,引起其内心价值观念的冲突和博弈,形成了纷繁复杂的道德生态。不仅忠君爱国、讲信修睦等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等新涌现的“新”观念在紧张较量,而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八荣八耻”等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与人本主义、自由主义、相对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也在激烈碰撞。如此复杂的思想道德环境,加之在道德抉择中对自我利益的较多考虑,对行为后果的谨慎估量,使得“90后”大学生在道德选择上处于彷徨困惑状态。尽管他们对各种道德观念有着比较清晰的认知,但他们在道德思考中疑虑重重,在道德实践中迟疑不定,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缺乏有效的统一。认同社会倡导的道德规范但未必内化为个人行为的准则,承认某种道德要求合理但未必在道德生活中践行,对他人对社会提出较高的道德期待但未必能严于律己、身体力行——这些知行不一的现象在“90后”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实为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矛盾、道德选择困惑的真实反映。

5.“90后”大学生以网络为重要的日常生活工具,但媒介素养欠缺。对于“衔着鼠标出生”的“90后”一代,网络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他们日常人际交往与学习、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交友、网络学习、网络购物、网络休闲、网络获取资讯等,可以说,网络已经渗透到了当代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化、信息化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下,大学生往往习惯借助别人的结论来判断事物,在“有问题,百度一下”的理念下疏于思考,信息辨别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明显不足。大学生对网络的高度依赖与媒介素养欠缺的矛盾衍生出不少令人忧郁的网络问题:不少人成为“网络中毒症”和“下载强迫症”患者,不少人成为“手机控”、“微博控”,不少人成为“网络推手”的粉丝,不少人成为“网络谣言”的传播者,不少人甚至沦为网络犯罪故事中的主人公。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有明显的双刃剑效应,在“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相对欠缺的情况下,其负面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二、影响“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因素

“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形成与变化,是他们所处的特定时代背景、生活环境及其自身身心发展共同作用、综合影响的结果。

如果把发生在“90后”大学生身上的各种现象与他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联系起来,我们就不难理解今天的他们何以如此。“90后”大学生成长于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年代,生活在社会的竞争性日益加剧、人们的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增强的环境,不可避免地受到竞争、求利、享乐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氛围的影响。与此同时,大众传媒以及新媒体、自媒体的发展不断挤压主导性社会舆论的生存空间、传播渠道,导致其主导功能弱化。而近年来一些负面社会事件的大量报道以及引发的似是而非的讨论与争议,如由“小悦悦事件”引发的道德审视与人性追问、该不该扶起跌倒在地的老人的热议、“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而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等观念的流行,“官二代”、“富二代”、“高富帅”、“白富美”、“屌丝”与“拼爹”等网络热词的出现等,更是直接冲击着“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这些都无疑加深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困惑、道德疑虑与行为矛盾。可以说,“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复杂、行为表现务实的特点与多种矛盾交织、多重纠结困惑的状态,正是复杂的社会环境与舆论氛围影响的结果,是多元化的思想、道德、文化因素在其思想层面、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投射出的真实影像。

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应该十分有限。从我国“90后”大学生的现实看,家庭的影响的确已经大大减弱但并未失去作用,而大学前家庭教育的“成效”更是不断显现出来。由于“独一代”、“独二代”的家庭结构以及家庭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不少“90后”大学生成为“6+1集体”的核心,享受和消费了过多的精神关爱与物质条件。一方面,其父母因自身理想的寄托、不甘人后的竞争心态而倾注更多的精力与条件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教育条件,这使“90后”大学生开阔了视野,接触了更多的新鲜事物,培养了良好的知识素养,练就了自身的多才多艺。另一方面,过多的关注与关爱,实际上部分地剥夺了孩子自我管理、自觉体验和自主选择的锻炼成长机会,使他们面临挫折与失败时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面临生活困难时习惯性地向父母寻求帮助,面临选择挑战时因经验不足而迟疑不决、畏缩不前,面临取舍决断时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从新生报到时的“豪华陪送团”到触目惊心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不断发生的同学冲突等就是很好的印证。

斯坦利·霍尔曾经指出,青春期是充满风暴和压力、充满情感混乱和骚动的人生阶段,具有明显的个体精神焦虑和社会失序特征。进入大学的“90后”,正处于身心发展成熟、社会性成长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生理发育的成熟与心理发展的逐渐完善,催生了他们的成人感,强化了他们的自主意识。他们有了反思与批判意识,不愿再一味地信任权威的意见、服从父母的安排,而希望有自己的生活世界、思维空间、个性特色和处事风格。当纠结于生理成熟与社会成熟、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未来前景与现实存在的众多矛盾时,他们以创造、传播、认同青少年流行文化、群体亚文化的形式来获得身份的认同,解决遭遇的各类麻烦。但他们的心理发育还未真正成熟,社会化任务远未完成,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对社会中多元复杂、矛盾交织的思想观念、社会现象缺乏理性思考和科学辨识的能力,因而对自我、对社会的认知还存在诸多矛盾,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历史观等方面还留存不少困惑,面对与社会大众文化的冲突和价值判断,行动选择时往往会表现出疑虑重重、摇摆不定甚至“怎么都行”的态度。“90后”大学生与其他青年群体一样,为了满足自己“期待注意”的心理需求,会用所谓的“非主流”、叛逆的形式来排解个体的精神焦虑,改变自身边缘性的社会地位,消减与成人社会的疏离感。当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学校以及家长、老师出现沟通困难和理解障碍时,甚至会采用极端叛逆的方式、过度张扬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愿望。

网络,从时间投入和依赖程度以及影响的广度与深度分析,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90后”大学生的第二生活世界。“90后”大学生是网络信息的接收者、传播者,更是创造火星文、网络流行语、网络作品等网络文化的主力军。网络是他们学习、生活的日常工具,更是他们发挥想象力、表现创造力、彰显自由个性的广阔平台。然而,散布于网络空间的思想观念、道德取向纷繁复杂,在造就“90后”大学生开放心态和多元化价值选择的同时,也使他们受到一些错误的、落后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浸染,甚至造成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人生目标漂浮、理想信念模糊、民族认同感减弱,进而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教育引导“90后”大学生的基本策略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90后”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表现出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以及自我中心、知行不一等问题,应该引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理清思路,讲究策略,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1.在尊重与欣赏中拉近距离。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增强教育引导的效果。在尊重欣赏中拉近距离,是教育者与“90后”大学生建立良好教育关系的开始,是提高教育引导实效的基础。首先,教育者要革新教育理念。在重视成绩考核、素质考评的基础上,“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1]。其次,教育者要尊重和包容学生的个性。“90后”大学生是崇尚自我、个性张扬的一代,独特、个性是他们的生活主张,他们以“粉红力”作为群体标签,以“我就是我,谁敢比”作为个人宣言。他们尊重权威但不迷信、盲从权威,追求发展但往往不轻易自省,愿意改错但不容易认错。教育者要走进他们的心灵,需要转换思维,尊重他们的个性,包容他们的缺点,在亲和力中建立心理的契合,达至思想的共振。再次,教育者要懂得欣赏和关注学生。“90后”大学生处于青春期自我探索的阶段,当被人欣赏、获得肯定时,他们会在心理上产生自我认可、自我接纳的和谐体验。教育者适时适度的赞许和关注,可以拉近与“90后”大学生的距离,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在丰富生动的教育引导活动中,成为他们愿意亲近的知心朋友,值得信赖的人生导师。

2.在平等与互动中疏导认识。“我需要你们的指点,但不需要你们的指指点点。”“90后”大学生崇尚尊重、自由、民主、平等,不喜欢强迫的灌输、生硬的解释和直接的训斥。对他们的教育引导,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坚持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化教育为主要方法,充分尊重他们自我选择的权利,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主选择、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挥“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的优势,积极创设师生互动、共同研讨的情境。通过带领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基础理论剖析时政,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辩论来深化理论认识,澄清模糊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活动中,教育者应该转换身份,以“生活朋友”的姿态出现在他们面前,借用他们的话语体系与之对话,了解他们的流行文化并与之交流,以时尚元素和个性喜好与之探讨,在对话中分享,在分享中启发,在启发中引导。此外,教育者应当具有运用网络、新媒体等交流平台的自觉意识与基本技能,善于以网络课堂传递新知、疏导认识,以QQ、短信聊天答疑解惑、同化思维,以微博和日志分享生活感悟、渗透人生理念、传播正确观念。

3.在服务与帮助中渗透影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造成教育青少年的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个年龄期的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2](P255)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引导,需要主渠道的显性教育,少不了理论宣传和思想灌输,但他们对抗性、逆反性的个性,决定了他们对灌输式、单一化、单向度的教育方式的反感与抵触,使得外在模式化的教育往往难以得到认同和内化。青春期的“90后”大学生“因为自己不合乎心目中的‘标准’而深感苦恼”,“因为害怕跟不上‘潮流’而产生自我失落感”,他们“自我内心世界的发现并不等于已经‘确立自我’,而更多意味着‘寻找自我’。”[3](P142)在此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去掉高高在上的姿态,自觉担当起人生导师、知心朋友的责任,以实际的帮助和有效的建议引导大学生审视自己的发展状态,在他们困惑时予以点拨,失落时予以激励,感悟时予以提升。不做“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权威训导者,而是在服务中引导他们去思考,在帮助中同他们辩理,在情感共鸣中与他们论道,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引导“90后”大学生“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4]。

4.在言传与身教中提高自觉。梁漱溟先生曾指出道德是生命的和谐,是人生的艺术,但是因为教育者把道德规范教条地灌输到学生的“美德袋”中,缺乏把道德规范融于生活中、融于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中的艺术而变得无趣。[5](P63)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观察者能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习得认知技能和新的行为模式”[6](P63),“榜样表现出观察者原本不具备的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通过观察,观察者也能形成同样形式的思维和行为”[6](P49)。在学校中,老师是学生最重要的观察学习对象,教育者自身的学术态度、处事风格、道德实践和人格魅力为学生提供了最佳的榜样示范。“90后”大学生崇尚自我、视野开阔、自主意识强,仅学识上的权威已不能让他们完全信服,非权力影响因素在教育者威信的树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教育者的身体力行、自尊自律是实现“不教育”的良好途径。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建校一百年的讲话中提出,广大高校教师要“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90后”大学生在对教育者的耳濡目染中能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的需要,自觉地进行自教自律,主动地去充实完善自己。同时,教育者要注重选树先进典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榜样,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感动身边人”,在“90后”大学生中形成见贤思齐的浓郁氛围,使他们在分析、综合、比较的过程中顺应思维,重新确立自我发展的目标并付诸积极的行动。

标签:;  ;  ;  ;  ;  ;  

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及指导策略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