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比较奥氮平和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按序列号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86例,B组85例。A组给予氨磺必利口服,B组给予奥氮平口服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A组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空腹血糖、低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磺必利与奥氮平均能改善精神分裂症症状,氨磺必利对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较小,但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奥氮平较高。
【关键词】氨磺必利;奥氮平;精神分裂症
【中图分类号】R749.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5-0132-02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未研究透彻。精神分裂症具有隐匿起病,病程较长,存在情感、思维、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如果不及时诊治,患者痊愈率低,且预后欠佳。因此早期及时发现病情,并且加以正确的方法治疗变得十分重要。氨磺必利与奥氮平同属于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有显著的疗效。笔者分别采用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比较观察两药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入组、排除及退出标准
(1)对象及入组标准: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171例,均由两位以上精神科主治医师确诊,患者家属均签订病区的入院知情同意书,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入组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2]总分≥60分;患者接受治疗前均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或调解血糖药物;(2)排除标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无酒精或药物依赖等影响本次观察的疾病;(3)退出标准: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严重并发症或特殊生理变化,症状加重需改变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自行退出。
1.2 临床资料
按序列号法随机分为A组86例,B组85例。A组男54例,女32例;年龄19~55岁,平均(36.4±5.2)岁;病程1~6年,平均(2.4±0.5)年;有家族史34例(39.5%)。治疗前PANSS总分(89.1±15.7)分;B组男55例,女30例;年龄21~57岁,平均(37.1±5.2)岁;病程1~7年,平均(2.4±0.5)年;有家族式33例(38.8%)。治疗前PANSS总分(88.7±16.1)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A组予以氨磺必利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帕可;规格:200mg/片)口服,初始剂量200~400mg,每日一次,两周后增加至600~1200mg/d,连用8周。
B组予以奥氮平片为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欧兰宁;规格:10mg/片)初始剂量10mg,每日一次,两周后增加至20mg/d,严重者可增加至30mg/d,连用8周后观察疗效。治疗过程中,禁止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若出现不良反应,可给与对症治疗。失眠者予以苯二氮卓类药物,心动过速或烦躁不安者予以普萘洛尔,胃肠道反应者予以维生素B族。
1.4 疗效评定
根据PANSS总分减分率为评定指标: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30)×100%。减分率>75%为临床痊愈,60~74%为显著显效,40~59为有效,<40%为无效。
1.5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S)水平的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表1)
A组总有效率(86.0%,74/86)与B组(88.2%,75/85)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两组治疗后表3中的3项指标略有升高或变化不明显,B组波动较大,治疗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4 两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A组29例(33.7%),其中失眠11例,头痛10例,肝功能异常、便秘各3例,心动过速、口干各1例;B组11例(12.9%),其中肝功能异常4例,口干、便秘、失眠各2例,头痛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0,P<0.01)。
3.讨论
有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是由于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功能亢进所致,而阴性症状则与前额叶多巴胺功能下降及5-HT递质有关。奥氮平能有效拮抗D2和5-HT2受体,但拮抗多巴胺受体的能力相对较弱,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氨磺必利属于一种苯甲酰胺类衍生物,是新一代的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该药对多巴胺D2、D3受体具有阻断作用,能选择性的与边缘系统的D2、D3多巴胺能受体结合,低剂量时缓解阴性症状,高剂量时治疗阳性症状。被视为具有双重DA能受体阻断的特点。
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治疗8周后均能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总有效率接近,表明氨磺必利和奥氮平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且作用相当。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受抗精神病药物的影响,出现内分泌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高于精神正常者。本结果显示,A组血脂血糖水平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或略有升高,而B组均有明显的升高。表明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代谢水平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奥氮平较高,奥氮平能提高患者的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笔者建议,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宜选用氨磺必利,而营养不良、消瘦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宜选用奥氮平,可增加体重。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267-276.
论文作者:康岳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8
标签:精神分裂症论文; 症状论文; 阴性论文; 患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阳性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