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多元动力”--论习近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基本核心和逻辑框架_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文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多元动力”--论习近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基本核心和逻辑框架_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文

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多元动力”——论习近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核与逻辑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内核论文,框架论文,经济发展论文,逻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15-11-17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15)06-0005-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如何实现中高速发展发表了多篇讲话,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思想。再结合十八大以前他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立足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任务而提出的这些新论断、新思想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深入系统地研究习近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核、基本逻辑,认清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对于在新常态下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中高速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发展依然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于经济始终保持9.8%以上的速度增长,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一举成为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中国奇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阶段性成果。党的十八大又更加明确地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宏伟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根本的靠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带领刚刚组成不久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就鲜明地指出:“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1-1]因此,一脉相承地继承“发展”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和灵魂,自然就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尤其是经济思想的基本内核。

      马克思主义一贯重视发展生产力,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对国家发展问题十分重视。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始终把发展作为破解实施“三步走”战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难题和矛盾的法宝。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创立者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的领导者,不仅会继承好发展这一法宝,而且会根据新的实际进一步丰富它,赋予发展更多更新的时代内涵。

      首先,“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一般规律表明,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人口大国来说,就更是如此。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7日主持十八届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明确强调:“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的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的实际。”“我们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1-2]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1-3]2013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讲话中更加明确地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3]

      其次,“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讲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说到底就是不能以经济增长代替经济发展,不能以GDP排名论英雄,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经济增长。“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的讲话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5]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又进一步指出:“我们这么大个国家、这么多人口,仍然要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防止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转方式、调结构是我们发展历程必须迈过的坎,要转要调就要把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否则资源、资金、市场等各种关系都绷得很紧,就转不过来、调不过来。各级都要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6]因此,“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动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7]。

      第三,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所谓包容性发展,就是“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把‘蛋糕’分好”,在共享发展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习近平同志在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之后与中外记者第一次见面时就明确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活生产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然而,要走好共同富裕的道路,不仅要发展经济,做大经济总量,创造尽可能多物质财富,而且要处理分配问题,避免两极分化,维护公平正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1-4]“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我国社会历来有‘不患寡患不均’的观念。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们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1-5]“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8]

      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根本上说是要消除贫困,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贫困,让每一个贫困地区的老百姓都过上小康生活。因为“消除贫困,改善民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9]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扶贫工作,挂念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多次反复研究布置扶贫工作。2012年12月29日—3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阜平看望困难群众时的讲话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0]“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只有五六年了,但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还为数不少,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11]因此,“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贫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12]“要着力推动老区特别是原中央苏区加快发展,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这是我们党的历史责任。”[13]

      二、新常态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中国经济在经过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由于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部需求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经济进入速度换挡器、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战略判断,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9日—10日在河南考察时初次提出,针对人们担心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和国外有些学者唱衰中国经济的观点,他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14]

      那么,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到是什么?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给出了初步的描述,他认为:“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地区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15]

      时隔一个月,2014年12月9日—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从9个方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表现及应对之策进行了更全面系统地阐述。

      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从投资需求看,经历了三十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这些趋势性变化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4]因此,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要依靠“多元动力”

      保持中高速发展,既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因为只有保持住中高速发展,才能实现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发展目标,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居民增收和社会稳定,才能不断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物质基础。

      然而,要在新常态下实现中高速发展,单纯依靠扩大有效需求,即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拉动是不够的,还要千方百计扩大有效供给,通过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特别是劳动生产率来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单纯依靠资源能源和生产要素量的扩张投入就不够了,还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大力培植新技术和新产业,不断释放结构转换动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15]并进一步指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增长动力从哪里来?毫无疑问,动力只能从改革中来、从创新中来、从调整中来。我们要创新发展理念,从传统的要素驱动、出口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改革驱动、通过结构调整释放内生动力。”[16]

      第一,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强调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继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后,党中央先后于1995年、2002年、2006年分别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又第一次将“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写入党代会报告,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重视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动力的培育。2013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专门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进行集体学习。为了唤醒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增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自觉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技术创新、倡导创新驱动,希望全社会都要增强自主创新的紧迫感。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科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不能想象我们能够以现有发达水平人口消耗资源的方式来生产生活,那全球现有资源都给我们也不够用!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换上。”[17]“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时的讲话又再次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要“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8]2015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更进一步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19]为此,一是必须破除阻碍和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同产业的无缝对接,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二是必须重视发挥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作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人才。”[19]同时“要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尊重科技人才的创新自主权,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20]三是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因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我们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17]

      第二,扩大内需拉动发展:“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自主性增长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历次党代会,都强调重视开发国内市场,强调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内老百姓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特别是受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党自觉把扩大内需确立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的战略方针。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强调要用好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加快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切实把扩大内需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扩大内需,难题是如何扩大消费需求。尽管2014年居民消费对我国GDP总量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1.2%,但远低于世界61%的平均水平,同时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55%的平均水平。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前提是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劳动所得占初次收入分配的比重和居民所得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确保居民收入增长不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落实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作为重要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21-1]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想做好民生工作。重点是保障低收入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提高统筹层次。”[22]

      扩大内需重点还是要重视扩大投资。像我们这样一个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的发展中大国来讲,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需求仍有巨大的需求空间,进而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23]特别是“城乡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潜力巨大,要加快改革和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24]

      第三,结构优化提升发展:“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根本条件,更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把经济发展抓好,关键还是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机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25]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为迎接新工业革命而进行的再工业化、再平衡成为潮流。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国际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够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26]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就是要化解过剩产能,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两高一资”行业尤为明显。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只有78%左右。其中,钢铁、水泥、电解铝、焦炭、船舶、光伏等行业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不到50%。这不仅造成巨大的投资与资源的浪费,而且导致大量的环境污染。老百姓对此怨声载道。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现在不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将来付出的代价必然更大。”“要决战决胜打好调整经济结构、化解过剩产能这场攻坚战。”[27]

      第四,城乡区域协调促进发展:“发展差距意味着发展潜力”。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集中体现在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上。差距就意味着潜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不断缩小并逐步消灭这两大差距,不仅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新常态下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广大农村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自然条件和发展水平不同,城乡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差距,农村真穷、农民真苦的问题还在一些贫困地区普遍存在,要解决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28]因此,“我们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29]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形成双轮驱动。一方面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从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最大限度地释放农村消费力。另一方面要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谋划农业和农村发展,避免“两张皮”,努力实现城乡规划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的新局面。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回旋余地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新常态下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引擎。新世纪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特别是随着主体功能区战略的不断实施,我国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现出日益缩小的趋势。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正逐步形成一些新的经济增长极。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重视创新区域发展政策,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尤其重视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创造性地提出旨在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和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发展战略。随着三个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不仅区域发展差距会进一步缩小,而且会形成许多新的增长极或增长带,进而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能量。具体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24]

      第五,生态文明推动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全局出发,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30]

      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发展,首先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1]因此,“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21-2]其次,要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从根本上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出路在于必须构建起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有效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大部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原因是来自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型使用。如果竭泽而渔,最后必然是什么鱼也没有了,因此,必须从资源使用这源头抓起。”[32]他强调,要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增长点。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第六,全面改革保障发展:“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33]“我们正在推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也是对社会活力的解放,必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5]“我国发展走到今天,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也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34]

      全面深化改革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强大动力从哪里来?一是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35]然而,这并不否认政府在推动和保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6]二要从继续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35]同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5]由此,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补充、混合发展,进而使各类经济主体的发展活力竞相迸发。三是从“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建立公平统一市场、有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代财政制度,形成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来[35]。四是从政府简政放权,扩大市场准入,实施负面清单制度,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中来。

标签:;  ;  ;  ;  ;  ;  ;  ;  ;  ;  ;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多元动力”--论习近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基本核心和逻辑框架_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