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图画书故事理解特点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画书论文,无字论文,故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许多幼儿园、早教机构以及家长对早期阅读逐渐重视起来。2013年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和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作为3~6岁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的目标。图画书被广泛认为是幼儿阅读的一种主要文学读物,主要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内容,依靠一连串图画和少数文字结合,或者完全没有文字,全靠图画来传递信息、讲述故事。[1]因此,根据图画书有无文字,可分为有字图画书和无字图画书。无字图画书是图画书中的一个特殊种类,与图文并蓄的图画书不同,最明显的特点是书中没有文字,而是单纯通过图画来介绍故事。[2]作者必须通过明确的画面来表达内容和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随着无字图画书的出版及引进,对于其价值以及阅读方式的选择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国内有学者探讨不同阅读方式对幼儿无字图画书阅读效果的影响,发现分享阅读更有利于幼儿对无字图画书的主题认知和内容回忆。[3]国外学者对无字图画书的研究比较多,如许多学者研究证明无字图画书对幼儿语言和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和信心,从阅读互动中让幼儿体会到与他人合作学习的重要,建立起荣誉感与责任感。 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故事理解能力是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基础,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成就和未来生活,故事理解是一个复杂的意义建构过程,要依赖许多技能的发展与积累,包括故事语法、思维理论和观点采择技能。[5]可想而知,幼儿故事理解的发展对其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针对无字图画书这一特殊的图画书类型,幼儿的故事理解又有什么特点呢?这就是本研究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小、中、大班),因变量为故事理解测试成绩。随机抽取天津市某幼儿园的120名大、中、小班幼儿各40名作为被试,对其进行语言能力测试,最终选出88名语言能力处于一般水平的幼儿进行正式实验,其中中大班各30名,小班28名,各年龄段男女各半。 (二)研究材料 本研究选择Mayer(1969)创作的无字图画书《青蛙,你在哪里?》,故事长度和认知程度适合考察学前儿童故事理解状况。故事理解是指通过被试讲述故事及回答故事内容相关问题的方式,考察被试对故事结构元素及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1)故事结构测验 请幼儿在阅读完图画书后一边翻书一边讲述故事,借鉴国外学者Thorndyke对图画书故事结构的划分,[6]通过幼儿讲述的故事文本对故事结构理解进行分析。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背景(包括角色、地点、时间);②主题(包括引发事件、目标);③情节(次级目标、尝试和结果);④结局。最后以Nickel和Stein等对青蛙故事目标行动计划研究为依据,[7]对被试讲述的故事文本进行评分,一个结构要素给1分,满分45分。 (2)故事内容测验 借鉴国外学者Paris对故事内容理解设计的提纲,[5]通过让幼儿回答和故事内容相关的理解性问题,考察其故事内容理解的发展情况。理解问题包括明确信息和隐含信息各五个问题,明确信息包括故事的角色、背景、引发事件、问题及问题解决结果等;隐含信息则是有关角色的感受、对话、故事中的因果关系、情节预测和故事主题等需要进行思考并推理的问题,然后根据准确程度计0分、1分或2分,满分20分。 (三)实验程序 (1)自主阅读无字图画书:将无字图画书每一页都单独制作成图片,用电脑按顺序呈现给被试,每页图画呈现10秒,总阅读时间为240秒。 (2)故事讲述:阅读结束后,要求幼儿一边翻看图画书一边讲述故事。对幼儿的讲述进行录音,并对语料进行文本的转录,以分析故事结构元素。 (3)故事理解测验:故事讲述结束后,研究者一边翻书一边针对每一页内容向幼儿提问,要求幼儿回答故事内容理解的10个问题,并进行详细记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年龄幼儿对无字图画书的总体理解情况 幼儿对无字图画书的故事理解主要包括故事内容和故事结构两个方面,通过幼儿对故事内容的问题回答考察故事内容理解,对图画内容的讲述考察故事结构理解,从而进行编码和评分,以考察总体理解情况(见表1) 以年龄为自变量,故事结构、故事内容以及故事理解总分为因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无字图画书故事结构、故事内容以及故事理解总分都逐渐增加。同时,不同年龄幼儿各方面得分在年龄上的主效应都极其显著。经过事后多重检验发现,5岁和3、4岁幼儿在故事结构理解的组间差异极其显著(ps<0.001),而3岁和4岁幼儿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上,各年龄组幼儿的组间差异都极其显著(ps<0.001);在故事理解总分方面,5岁和3、4岁幼儿的组间差异极其显著(ps<0.001),3岁和4岁幼儿呈现显著差异(ps<0.01)。另外,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故事理解能力存在不断上升的趋势,在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中,各年龄组幼儿几乎呈匀速增长,而在故事结构的理解中,3岁幼儿处于缓慢发展阶段,而4岁幼儿增长速度加快,理解能力大幅提高。同样在故事理解总分中,4岁幼儿呈现出迅速的增长趋势。 (二)不同年龄幼儿对无字图画书故事结构的理解情况 从表1中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故事结构的理解能力不断增强。因此分别对故事结构的四个故事要素进行比较,如表2所示。 以年龄为自变量,故事结构各要素为因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故事结构中的各个故事要素的理解,成绩都在不断提高。同时,不同年龄幼儿的故事结构各个要素在年龄上的主效应都极其显著(ps<0.001)。经过事后多重检验发现,5岁和3、4岁幼儿故事背景理解的组间差异极其显著(ps<0.001),而3岁和4岁幼儿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故事主题的理解方面,3岁和4、5岁幼儿的组间差异极其显著(ps<0.001),4岁和5岁幼儿之间呈现显著差异(p<0.05);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方面,5岁和3、4岁幼儿的组间差异极其显著(ps<0.001),而3岁和4岁幼儿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故事结局的理解方面,3岁和5岁幼儿的组间差异极其显著(p<0.001),3岁和4岁幼儿之间呈现显著差异(p<0.01),而4岁和5岁幼儿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另外,从年龄发展来看,故事结构各要素在各年龄阶段得分存在上升趋势,3岁幼儿对故事主题和结局的理解增长速度要高于4岁幼儿。在对背景和情节的理解中,3岁幼儿处于缓慢发展阶段,而4岁幼儿则呈现出迅速的增长速度,理解能力大幅提高,尤其以情节理解增长最快。 (三)不同年龄幼儿对无字图画书故事内容的理解情况 从表1中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能力不断增强。因此分别对故事内容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其成绩如表3所示。 以年龄为自变量,故事内容两方面为因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故事内容中明确信息和隐含信息的理解都在不断增加。同时,不同年龄幼儿在年龄上的主效应都极其显著(ps<0.001)。经过事后多重检验发现,3岁和4、5岁幼儿对明确信息理解的组间差异极其显著(ps<0.001),而4岁和5岁幼儿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隐含信息理解方面,5岁和3、4岁幼儿的组间差异极其显著(ps<0.001),3岁和4岁幼儿之间呈现显著差异(p<0.05)。另外,明确信息和隐含信息在各年龄阶段的得分存在着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3岁幼儿对明确信息的理解发展最快,到4岁时开始缓慢,而对隐含信息的理解正好相反,幼儿在4岁时开始呈现出迅速的增长趋势,以致到5岁时,幼儿对明确信息和隐含信息的理解逐渐趋同,但总体来看,隐含信息的理解仍低于明确信息,可见幼儿在阅读无字图画书时对隐含信息理解的能力还应该得到提升。 本研究发现:故事结构和故事内容是儿童故事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3~6岁幼儿对无字图画书故事结构的理解逐渐清晰 许多研究发现,故事结构对故事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6]本研究在故事结构方面主要分析了背景、主题、情节和结局四个结构要素,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故事结构总体理解以及具体结构要素的理解能力逐渐提高。其中,在对故事结构的总体理解方面,5岁和3、4岁幼儿组间差异极其显著,且3岁幼儿处于缓慢发展阶段,而4岁幼儿理解能力大幅提高,由此可以看出,4岁幼儿开始具备故事结构的相关概念,并且能够运用到故事讲述中。而在具体的故事结构要素理解中,发现3岁幼儿对故事结构的理解方面主要表现在对故事主题和结局理解的发展,故事主题和结局是对故事整体结构的一个概括。以往研究已经证明,幼儿在阅读图画书过程中往往倾向于理解故事的主要事件,本研究和以往研究结果一致。[8]而4岁幼儿则开始详细把握故事背景和情节,并且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然而故事背景和情节主要表现在对图画中的人物、地点和时间等细节的关注以及人物角色心理状态的推理,因为幼儿对于具体时间的词语一般到4岁6个月才可以熟练掌握和使用,另外,角色和地点的出现都代表幼儿对故事中某个事件的理解,这些都需要幼儿仔细的观察及推理,故3岁幼儿对细节的观察和角色心理状态的理解相对欠缺。 (二)3~6岁幼儿对无字图画书故事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 本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能力不断增强,且各年龄组幼儿几乎呈匀速增长。其中,3岁幼儿对明确信息的理解发展最快,到4岁时开始缓慢,而对隐含信息的理解则正好相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4~6岁幼儿已经能够理解别人的行为意图。学者周念丽认为,4~6岁幼儿基本能从他人所处状况来推测其情感,并且幼儿到了4岁,才会理解他人的行为。[9]同时,4岁幼儿对因果关系的理解能力还较差,到5岁才会迅速提高,4~5岁幼儿已能够正确判断基本情绪反应产生的原因。[10]另外,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抓住画面之间的主要联系来整体理解故事,是故事理解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期。国外研究也表明,幼儿在情节预测、故事主题、对话和角色感受方面的理解明显低于对角色、背景和引发事件的理解。[6][11]总体来看,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占优势的,结果是具体直观的,而行为的意图是隐蔽抽象的,因此,幼儿对明确信息的理解要更好。这个结果表明,许多幼儿关注单页图画上发生的事件而联系完整故事的能力还相对较弱,可见3~6岁幼儿在阅读无字图画书时,在隐含信息理解能力方面还应得到提升。但到了4岁,幼儿对无字图画书明确信息的理解迅速发展,对隐含信息的理解也开始发展,是对幼儿进行故事内容理解教学的关键阶段。 五、教育建议 1.根据故事结构和故事内容的构成要素,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提高无字图画书故事理解能力 在指导小班幼儿理解故事结构时,重点把握故事的开端和结局,以便理解故事的主题,并设计有关故事结构和内容的明确信息,如角色、背景、问题及结果等,通过看一看、猜一猜的游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中班幼儿对细节和角色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开始发展,并开始掌握时间和地点词语,但是还不太能够运用到故事讲述中。大班大部分幼儿已经具备故事结构的概念,教师应该关注发展缓慢的幼儿,着重培养故事讲述能力,将故事结构元素运用其中。 2.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对故事结构的理解,提高转折情节的理解能力 随着年龄增长,幼儿对无字图画书故事结构的理解能力不断增强。最先掌握故事主题和结局,其次是背景和情节,且幼儿最欠缺的是对转折情节的理解能力。4岁幼儿尤其明显,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排序、表演游戏、讲故事等方式加强中班幼儿对图画之间联系以及角色行为意图和心理状态的推理,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发展的情节,尤其是对转折情节的理解,理清故事发展的结构脉络。 3.引导幼儿加强对无字图画书细节的观察,加深其对隐含信息的理解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无字图画书故事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但对明确信息的理解最好,对隐含信息的理解最差。因此,须在不同年龄班通过不同方式加深幼儿对隐含信息的理解,可以通过引导加强幼儿对细节的观察,通过仔细观察角色的动作表情,进而推断角色的感受、对话、故事中的因果关系、预测故事情节等需要对图画内容进行思考并推理的问题,教师可将这些设计到隐含信息的提问中,针对这些要素提出有效问题。非汉语图画书的故事理解特征研究_亲子成长论文
非汉语图画书的故事理解特征研究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