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说过:“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因此,我一直在思考,德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那么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是不露痕迹地渗透,从而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效果。
关键词:德育 课堂 生活 资源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语文教学在渗透德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讲授前人高尚的品德和事迹向学生们灌输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对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学生几乎每天接触课本中思想性较强的课文,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那么,如何将寓德于教落到实处呢?
一、通过课堂教学开展德育工作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提升知识能力的重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根本依托,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如爱国主义、见义勇为、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内容都与教材联系密切,都在教材中有所体现。教师在讲解基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剖析人物性格,挖掘人物潜在的闪光点,通过讲述人物的伟大事迹向学生们灌输主人公伟大的品格,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修养,形成良好的品行。因此,课堂教学至关重要,教师要把智育与德育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二、语文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深化德育教育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坚持正面启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倾吐自己内心的感受,相互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课文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感染。如教学《学会合作》这一课时,除了课文中合作的例子,我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例子,如学校里进行的各项集体评比活动、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等,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体会合作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三、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采用沟通、实践等方法,渗透德育
可利用课程资源,采用沟通、实践等方法,渗透德育。如《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为妈妈做事,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每天向妈妈索取做事的报酬,当他在餐桌旁看到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总额为零时,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并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完本课后,老师没有立即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而是布置作业:回家后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或者让爸爸妈妈讲一个关于自己小时候的故事。第二天上课时,学生纷纷汇报。生1:第一次为爸爸洗了脚,爸爸夸我是个有孝心的孩子。 生2:妈妈给我讲了我小时候半夜发烧送医院的事,听了好感动。生3:帮妈妈拖了地,妈妈说我真懂事。…… 师:大家在父母的关爱中幸福地成长,知道了父母对你们的爱,表现真棒。大家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到了父母的爱,同时也知道了回报父母的爱。像小彼得一样,知道了爱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希望你们用对父母的这份爱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么,世界就会汇成一片爱的海洋……评析:课文教学中,没有脱离生活实际的说教,也没有空洞的思想教育,而是亲自实践,从中悟出要告诉的道理,通过交流,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教学日常性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教师即课程”,这不仅包含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更包含了教师对学生身心健康品德的形成和良好思想的塑造的重要影响。要将教师的健康人格作为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资源,可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是最直接的课程资源。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教师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可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风、意志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五、课堂训练及作业中的德育渗透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仅靠课堂上的40分钟是不够的。在语文学习中,同学们必定要接触一些作业、练习,其实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因此在选择课后作业、阅读材料时,要注意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材料,这样才能使学生练有所用。如教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我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别人介绍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作业一收回,我就感到了同学们的用心良苦。有的画了一幅爱护环境的宣传画,有的写了一首赞美地球妈妈的诗,有的写了一篇文章……当我把他们的作业发下去让他们互相学习时,同学们非常活跃,最后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这节课在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都是她的孩子”的歌声中结束了。此后,我发现许多同学都当起了环保小卫士,时时处处注意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范玉杰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8)。
[2]霍丽霞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学周刊,2012,(09)。
[3]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论文作者:张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妈妈论文; 教师论文; 作业论文; 自己的论文; 同学们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