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叶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云浮 527300
摘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市政道路的工程建设非常重要,它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对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意义重大。我国在城市公路建设上做出了非常多的资金投入,给道路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支持,即使这样我国在道路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在施工中比较难处理的就是软土地基路段,如果处理不当,后期危害非常大,严重的会引起道路的重新铺设。所以本文讲述的是城市道路建设中对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软土路基;技术
一、软土地基的特性研究
1.1 各项异性
对于软土结构来说,其是随着多年时间的沉淀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该结构中的主要成为是黏土,根据地质学的相关理论发现,对于地层中的结构,其每一层分别具有不同的年代特征,在软土层中,每一层之间的结构以及土质特征是相同的,因此,对于每一层黏土层来说,其在横向方向上具有个相同性,但对于不同软土层之间,其有组成软土的结构和成分不同,在纵向上具有着非常鲜明的各项异性。
1.2 抗剪强度较低
对于软土层,其本身的抗剪应力相对较低,这就使得软土层在作为地基使用时具有的荷载能力较弱,非常容易出现沉降问题,影响道路的整体施工质量,由于荷载的不同,会使得软土地基不同位置出现不同的沉降量,从而造成路面使用过程中裂缝等问题的出现。
1.3 塑形体积应变
对于软土结构,其由于内部存在着较大的空隙,因此,在对软土地基施加不同方向的应力后,内部的组成颗粒往往会随着应力的综合方向进行调整,压缩其内部的空隙,使得软土结构整体更加紧密,对于这一特性,骑士的软土地基在遭受到应力作用时会产生不同的形状变化,且这一变化无法恢复,这就使得软土地基在施工完成之后会根据外部的荷载变化进行内部结构的调整,保证自身内部密度的一致性,为了保证软土地基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一次成功,且软土地基的变化应力高于今后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最大荷载。
二、软土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软土路基结构不均匀
软土路基主要是由不同硬度、密度、强度的土质构成的,且因自身突然密度小和强度小等原因,凝聚在一块后会呈现出不同的受力特征,从而会导致软土路基结构发生不均匀的情况。路基结构不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并且还会增加施工的工程量,最后更容易破损道路,自此埋下不安全的隐患[1]。
2.2 沉降控制较难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需要对剩余沉降以及沉降等问题引起重视,工程的进度会受到软土路基的影响,从而会较难控制剩余沉降和沉降,对市政道路实施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实际中控制沉降的方法主要是增加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可在原有的土质中增加硬质的土壤,但是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却很难掌握剩余沉降量和路基沉降量,最后导致工程质量无法达标,也无法满足道路工程施工的实际要求。
2.3 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差
软土的特点主要是孔隙度高、含水量高,这便影响到了软土路基的稳定性,稳定性较差便很容易受到挤压和震动的影响而导致路面发生变形和沉降,同时由于软土的强度低、稳定性差,雨水容易冲刷软土路基,最后导致路基坍塌,从而影响到路基的稳定,这也是软土路基中最常发生的问题。因此施工人员应该着重特殊处理软土路基,不可增加处理软土路基的难度,也需要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尽量避免对市政道路的边坡软土路基处进行破坏[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软土路基的强度低
路基的使用年限和强度会关系到市政道路行车的安全性,这也是市政道路工程中需要重点设计的问题,但是软土会受到环境、震动、挤压等因素的影响,容易降低土壤的强度,最后导致市政道路的路面发生沉降和变形。软土路基的强度较低,不仅不符合道路设计的要求和规范,也不符合市政道路的质量。
三、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为了保证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整体施工质量,在进行施工时需要根据市政道路软土地基的实际特点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保证软土地基的施工沉降量符合后续使用需求。在选择施工方法时需要对市政道路软土地基的特点和相关施工技术的特点等非常了解,这样才能够保证选择的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方法满足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需求。
3.1 排水固结法
对于这种施工方法,其主要是借助于地基排水固结特性,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先对地基进行加荷预压,增强地基的强度。而对于软土地基,其为了保证排水固结的效果,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在黏土中设立垂直排水柱,增强黏土地基的抗剪强度,通过深层复合地基加固和排水固结技术的应用,其能够对软土地基承载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一般情况下,对于排水固结法的使用往往需要结合缓速填土法,通过这两种方法的使用能够对黏土结构中的水分含量进行控制,一方面增强地基的强度,同时还能够增强地基使用过程中的水分渗透能力,保证地基使用过程中不会因水分含量较高而出现沉降问题。
3.2 粉喷桩加固技術
对于这一技术的使用,其首先需要对地基中的障碍物进行清除,同时保证地基结构的平整性,在使用过程中将碎石等铺垫在软土地基上。而对于低洼位置处的施工,其可以通过黏土回填的方法保证地基整体结构的一致性。在畸形粉喷桩加固技术的应用时,需要在施工前对当地的软土组成成分以及地面参数等进行实际测量,选择合适的粉喷桩施工点,由于粉喷桩施工技术对地基的实际数据要求较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的地基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出现变化之后能够及时调整粉喷桩参数。
3.3 加载法
这一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对软土地基的沉降进行提前促进,通过加载法的应用能够对施工前的软土地基强度进行提高,防止在填土过程中出现地面沉降问题的再次出现。对软土地基进行固结沉降的方法非常多,且其主要原理是将软土地基中的间隙水压进行调高,从而增强地基的总体压强。对于间隙水压的增强,其主要是通过大气压力对软土地基中的固结压力进行提高,从而保证填土后的荷载压力保持在一定的水准。在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降低方法比较适用于上层和中间位置处的地基施工,可以通过钢板围护来降低软土地基的地下水位,这样不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3.4强夯挤密法与强夯置换法
强夯法主要应用在碎石土、黏性土等各种性质的地质中实施加固处理,一般来说,这种施工技术对于处理塑性指数在10以下的黏土路基效果比较高。强夯置换法通常都处理厚度不足6m的黏性土层中,在施工中需要使用边夯实边填筑的方法制作3~6m深度,对于加固地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5碎石桩处理法
这种施工工艺方法主要是应用冲击和振动的方法使得软土路基的表层位置上逐渐形成很多细小的孔径,然后将碎石直接填入到这些孔径内,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黏结剂,从而可以大大提升其黏合性能,使其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碎石桩,实现承载力的提升。碎石桩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软基的面积与性质,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桩身密度以及位置精度。
四、总结
综合上述所说,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来说,软土路基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较难施工的地基结构之一,其对道路工程的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当前的市政道路施工中,选择合适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其荷载强度,减少后续使用过程中沉降问题的出现等。
参考文献:
[1]郭俊杰,刘振.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和处理方法[J].技术与市场,2015
[2]曹海锋.简析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的处理[J].江西建材,2016
[3]陈明欣.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和处理方法[J].环球市场,2016
论文作者:方忠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土路论文; 地基论文; 土地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结构论文; 强度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