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为目的。而教学活动的所有形式都与学生的智力发展首先是与创造性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播者、发号施令的权威,而是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和帮助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学生心灵的探索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而是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构造者。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开创新局面呢?
一、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欲望。
从心理学的角度,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思维必定是异样的,当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他可以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无须处于保守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充分表现而无须拘束。
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对学习者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自我形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积极、肯定的情绪会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把真挚的爱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体会到师生共同享有一片阳光的平等,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尤其要鼓励那些具有差异性、发展性的学生,使人人处在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之中。
二、放飞学生心灵,培养创新思维。
1.教师巧设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常常对材料的主旨大意、作者的意图与态度、人物的性格、文中暗含的意义等巧设问题,以培养学生通过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思维。如在教学“Modern Architecture”的过程中,笔者穿插提问:(1)What 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cient architecture and modern architecture?(2)Why can we regard Antonio Gaudi as a modern architect?
2.学生巧提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师可借助课文内容,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如课文学了以后,让学生就课文内容互提互答问题,鼓励学生提思考性强、富有独创性的问题。
三、变革教材内容,运用创造思维。
变革教材内容就是从给定的情境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把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从课文中跳出来,在时间和空间上作出拓展性的延伸,注重联系实际来谈认识、说看法。如:学习了“Saving the earth”一文后,让学生结合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情况以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的情况,拿出自认为切实可行的改善环境的措施,使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
四、改变评价观念,发展创新个性。
创新教学强调评价要具有赏识性、激励性,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更多的肯定、赞赏、表扬与鼓励。树立激励性评价的观念,能使教师对学生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创造出一种善意的环境,使学生产生热情向上的信心,从内心产生对学习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如在讨论式教学和开放性的作文评价中,我善于理解学生在讨论和作文中的思想和行为,捕捉其中的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个性,鼓励他们发表新颖、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新个性的养成提供广阔空间。
五、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创新活力。
1.演短剧。
在学习了“The Merchant of Venice”后,让学生自导、自演短剧。几人一组,寒暑假期间,让学生自找搭档,自编、自导、自演短剧,开学后进行汇报演出。通过短剧表演,学生体会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培养了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发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搞辩论。
每个学生个体间的切磋辩论使每个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之中,每个参与者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思路接触,每个学生个体都受到其他学生所提意见信息的刺激与启发,有利于激励创造性的设想,从而达到锻炼创造性思维的目标。为此,笔者经常组织学生举行辩论赛。
3.搞调查。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教材中涉及环境教育的题材很多,学习这方面的课文后,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调查周围环境污染的状况,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构想,开展“我与自然”英语征文比赛。目的是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他们到生活的广阔天地去寻找“源头活水”,积累生活经验,丰富情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开阔襟怀,引发想象。
4.编故事。
编故事是有利于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学完一个单元后老师给出常用的词和词组,让学生用这些词和词组编一个故事,开启学生心扉。中学生是一群生龙活虎、情感丰富的人,他们懂得观察当今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其故事也是丰富多彩的。
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编报纸、续故事、办晚会等课外实践活动,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创新充满活力。
一代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探索、重在引导、贵在开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一定会熠熠发光。
论文作者:王庆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8月总第2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学生论文; 创造性思维论文; 自己的论文; 短剧论文; 教师论文; 创造性论文; 评价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8月总第23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