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革新,使得城市化发展进程有所提升,导致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若想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与效率,需确保施工满足施工需要以及有关标准。本文主要阐述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后浇带设置与施工技术,基于后浇带的重要功能为主要依据,从后浇带的设置、结构混凝土浇筑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此来实现施工质量达到最佳的目的,从而保障社会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
引言:钢筋混凝土后浇带的设置对于高层建筑而言至关重要,是一个或缺的组成构建,它可以有效改善建筑施工时出现的因温度造成的裂缝以及变形等问题。造成建筑物的美观受到一定影响,而钢筋混凝土的应用正好优化此问题,不仅提高了施工进度,好确保了施工质量,因此本文就A工程为例进行研究与分析,对后浇带设置的特点以及具体应用开展深入研究,从而切实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以此来提高高层建筑的稳固性,保障社会公众居住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
一、后浇带的重要功能
对于高层建筑施工而言是一个庞大且繁杂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规划建设。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有钢筋混凝土易变性、工程沉降以及混凝土出现裂缝,在施工时出现以上问题以前,工程施工人员便需要对钢筋混凝土的内部设置后浇带结构。在对施工方案进行规划时,规划人员需要对把建筑的主体与裙房视为一个整体来建设,将地基视为一个单独的整体,为确保建筑物不出现地基下沉的现象,施工人员在设置后浇带时需要把建筑的裙房与主体分隔开。当建筑工程结束之后,地基沉降渐渐平稳之后,在利用浇筑将其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保障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当钢筋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中的内部强度会有所提升,在混凝土的内部会出现收缩等一系列问题,并且若是混凝土的外部温度逐步减小的话,钢筋混凝土就会接受热胀冷缩的挑战,当混凝土机构的应力达到最大时,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便会出现缝隙,从而影响施工进度。
二、 后浇带的设置
后浇带的设置遵循的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后浇缝的设置就是把大部分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的应力。后浇带的设置分两类情况,一类是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另一类是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本工程具体设置如下:
(一)后浇带根据结构设计图纸进行设计,位置在梁、板的弯点附近,其结构受力较小,宽度为 1000mm;
(二)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没有断开,并根据设计要求一次性配足了钢筋;
(三)后浇带模板支撑采用与其他梁板分开的独立支撑系统,并要求未浇筑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四)后浇带断面采用设计节点详图进行施工,对于板,采用了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采用了留企口缝的技术措施。
三、后浇带的施工
(一)模板支设
根据分块图划分出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段支设模板(钢丝网模板),并严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
(二) 结构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以免因浇筑厚度较大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
2.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采用Φ50振捣器时不小于40cm;采用Φ70 振捣器时不小于 50cm)。
3.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本工程采用钢丝网模板进行施工缝设置,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手压混凝土表面能出现指纹),用压力水冲洗(水应呈雾状),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拆除,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
2.对于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要使用凿毛机处理。对较严重的蜂窝或孔洞应进行修补。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喷枪(用水和空气)清理表面。
(四)后浇带的保护与养护
当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需要立刻应用湿润的麻袋等方法来对其进行养护,正常情况下养护的时间最好是28天,当混凝土还未达到标准强度之前,不可在后浇带上搁置重物,防止因为后浇带未满足设计强度而出现变形或是断裂的现象,对底板后浇带来说,在后浇带的两边需增设负责挡水的砖墙,但它的高度需高出底板高度,在两边商务墙壁上涂抹上一层防水砂浆;确保建筑中的底板周围不会出现积水,避免流进后浇带中,需在后浇带的50cm处利用砂浆作出一个挡水带,以此来防水防杂质进入到后浇带中,从而影响混凝土后浇带的强度。
(五)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1.若是后浇带混凝土的种类不同所花费的浇筑时间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伸缩类的后浇带是依据先浇部分的混凝土情况而定。此工程是在施工结束之后的两个月开展的浇筑工作。而沉降的后浇带几乎是建筑施工结束之后便可进行。此工程是在结构封顶的60天以后开展的浇筑工作。
2.在对后浇带混凝土进行开展浇筑工作之前,需要利用水把施工缝先清理干净,之后对其进行保湿工作,一般是需要24小时,在排除混凝土表面的积水之后可以在施工缝处铺设一层水泥砂浆,要确保其与混凝土的内砂浆成分一致。
3.后浇带的混凝土务必要利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同时还要采用适量的膨胀剂来进行配制,也可采用具有膨胀功能的添加剂或是水泥,此种做法的目的是要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其主要的比例还是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的,在进行试验之前需要掺入适量的减水剂,要用心配制、细致振捣。因为膨胀剂量的多少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直接因素,所以,对于膨胀剂的掺入量需要指定专门的人员来进行看管。所要用的膨胀剂或是外加剂都需要依据施工条件以及工程性质来决定,并且是需要进行试验来断定配合比的,可以适中的延长搅拌混凝土与膨胀剂的时间,以此来保障混凝土被搅拌完全。
4.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养护时间不得小于28d。
(六)后浇带施工的质量控制要求
1.后浇带施工时模板支撑应安装牢固,钢筋应进行清
理整形,施工的质量应满足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以保护混凝土密实不渗水和产生有害裂缝。
2.所有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3.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必须按规范的要求留置强度、抗渗试块。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在进行施工之前,出现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工程缝隙,在施工中合理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减缓施工裂缝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确保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的前提条件,从而可以有效的防范施工事故出现。施工企业子啊开展施工工作之前需要对技术做一个交底的工作,确保施工人员是依据施工流程进行的。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建筑施工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保障混凝土的质量,才会规避工程裂缝问题,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郑中朝.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初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3:168.
[2]张文鹏,张驿军.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8:131-132.
[3]王建清.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探究[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377.
[4]杨洲. 建筑工程地下室后浇带设置与施工技术探究[J]. 建材与装饰,2016,23:41-42.
论文作者:倪欲晓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模板论文; 工程论文; 钢筋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裂缝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