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卿
广东特丽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风景园林建设是城市风景园林绿地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优质的风景园林具有实现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活的和谐相容的重要作用,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扮演着极为特殊的角色。本文从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问题出发,结合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做出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解决目前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问题的相关对策,以期改善目前风景园林施工的管理现状,为不断强化和规范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和建设作出努力。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一、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在园林建筑方面经验丰富的国家,具有悠久的园林历史,现存的许多优秀园林作品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园林建筑的范本,风景园林不但是生态景观,也是人们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对周边环境生态情况造成了破坏看,另一方面,也亟待通过科学合理的风景园林设计和施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在这一背景下,风景园林的施工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协调不当、成本费用控制不足等问题,都会对整个项目造成极大的阻碍。另外,风景园林在景观设计时还要综合考虑当地地理环境、特色风情、景观植被的生长特性、土壤调配等因素,建设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具有观赏性,符合宜居环境的风景园林形态,美化和丰富城市风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创造出一个绿色和谐的家园【1】。因此,在风景园林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后期养护阶段,都要严格管理,不断强化和规范施工过程,从而推动城市化向更加绿色、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
二、目前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景园林设计阶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足
设计阶段是风景园林施工前的必经过程,风景园林的设计与规划必须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够打下基础,有效指导后期施工和养护工作。但在现阶段,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常常出现一些问题,例如预算制定不足、缺乏较为专业的设计人员等,这些关键性的因素无法得到满足,必然会严重影响设计的质量和效果,无法满足工程要求,在风景园林施工之初就会暴露出各种难以协调和解决的问题【2】,为后期继续施工设置巨大的阻碍,最终导致无法实现施工目标,并造成物资与金钱的滞纳和浪费。风景园林的设计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整个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风景园林施工阶段管理不够严格
风景园林的施工阶段是一项极为复杂、程序化极强的工作,因此,稍有疏忽,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以下是施工阶段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风景园林的土壤预处理环节重视不足
土壤是风景园林景观植被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条件,为了实现更好的风景园林生态效果,在施工初期,专业技术人员就需要通过特定的技术设备抽检土壤的水分保留性、酸碱度、肥力等指数,再进行详细的分析,随后,依据决定移植和栽种的植物生长特性进行预处理,让土壤条件充分符合植物健康生长的条件【3】。但实际的土壤预处理过程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这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后期种植苗木时出现问题,例如成活率低、抵御病虫害能力弱等,阻碍施工进程。另外,施工人员对风景园林施工位置的地形处理工作,包含土地深挖和平整等,重视程度也不足,或者没有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处理,这些都属于施工管理不足的问题,直接影响后期项目的有序开展。
2.植被苗木的质量管控不足
除了需要进行科学充分的土壤预处理,保证植被存活的基础条件符合,在苗木的质量控制上也需要严格的管理。植被苗木质量直接影响着成活率和养护工作进行,如果质量得不到保证,其他工作做得再完备,也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一般来说,苗木质量好坏主要体现在根系损伤程度、株型、干径、品种等,任何方面有问题的苗木,都会破坏整个风景园林的景观效果,增加施工难度和后期的养护成本【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定点放线工作的处理不恰当
正确处理定点放线工作,才能够保证苗木的种植位置与前期的设计规划不偏离,为植被的后期生长创造足够的空间,又不破坏其他设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尤其是人行道苗木种植,或者是在靠近地下管道的位置进行种植,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定点放线工作,苗木的根部生长就有可能受到阻碍,并且对这些周边设施造成破坏。
(三)风景园林施工后养护工作不足
风景园林施工的后期养护是指在施工完成后,对苗木生长进行实时监控和养护,针对那些病虫害抵抗能力弱,容易出现营养问题、美观性问题的苗木,应当加强养护工作。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费用,不愿意多投入对园林的养护,导致植被生长困难,或者受到游客的随意破坏。因此,不能只重视施工的质量和效果,还需要在后期做好养护工作。
三、提升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相关对策
要不断强化和规范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最大程度上实现风景园林的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从施工管理制度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施工过程监管加强等方面做出调整和优化。
(一)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
为保证施工过程的有序开展,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好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一个专门进行管理的部门,从而有效运用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对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指导。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管理部门还可以加强对现场的监督,对于出现的管理不当问题,应当及时请专业的管理人员介入解决,指导施工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进行系统性的优化和调整,进而形成更加具有实际操作借鉴意义的管理经验和模式,为后期施工提供范本和依据。
(二)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部门后,还需要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在管理人员的聘请阶段,就要优先选择具有优秀管理经验,同时对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了解和熟悉的人才,建立一个具有专业管理能力又能实时指导施工的管理队伍。另外,还可以定期举办培训会和交流会,不断丰富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开阔其视野,用先进的理念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对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管和指导。
(三)加大施工过程监管力度
施工过程涉及一系列的操作程序,因此要加大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首先,要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强化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理念,尤其是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对优秀的管理模式和手段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及优化,提升本单位各部门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其次,重视风景园林施工与设计的协调性与连贯性,一方面,设计阶段要合理、科学,保证施工过程与设计要求相匹配;另一方面,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相关标准,保证设计效果【5】。再次,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现场管理,做好土壤的预处理、苗木质量的把控和定点放线等工作,重视对各项施工工艺的操作、施工物料的合理利用、对施工成品的保护等。最后,还要持续加强对风景园林施工后期的养护工作,在准备阶段制定科学可行的养护方案,对养护工作的各项环节进行实时监督和检测,为风景园林植被生长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对游客观赏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和引导,避免破坏植被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婷婷.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5):59-60.
[2]刘玉霞.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7,37(20):208-209.
[3]郑瑞山.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处理对策[J].现代园艺,2017(16):172.
[4]张超.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9):64-65.
[5]蒋文博.浅析风景园林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9):10-11.
论文作者:侯文卿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风景园林论文; 园林施工论文; 苗木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植被论文; 风景论文; 后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