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经过分析,内科护理中护理人员主要存在如下方面的安全医患。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未掌握足够的法律知识,专业技术不过关,对患者缺乏人文关怀以及责任心等等。
(1)操作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医生对患者下达医嘱时,语言含糊不清,目的不明确,护士不能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在未经家属或者医生允许的情况下自行签字,对护理过程记录的不详细,自作主张的更改护理记录,导致了医护之间的记录不相符,这为护患之间埋下了安全隐患。
(2)法律知识掌握不足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没有充分学习法律法规,在出现问题时,不能正确的运用法律来进行自我保护。在护理过程中还存在着护理人员只注重患者的康复情况,未注意对其隐私权等进行尊重。
(3)技术不过关。技术是一个医护人员的根本,但在具体的工作中,有些护士缺乏临床经验,对操作技术掌握不熟练,患者对其产生不信任感,这同样为护理工作埋下安全隐患。
(4)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责任心,对患者有足够的关爱,这对护患关系上尤为重要,有些护理人员不及时巡查病房,对患者的需求没有认真对待。在管理方面同样存在安全隐患,院内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机制不健全,或者管理者本身管理经验不足,在制定管理机制时就存在一定的缺陷,管理阶层不能全面监控护理人员的工作,使其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被发现,这为护理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
另外患者自身也存在着安全隐患,现今,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的期望都相对较高,如果医院对患者治疗后效果不理想,患者就会表现出对医院以及医护工作者的不信任。这种心态上的变化,导致了护患双方很难更好的配合治疗,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往往将这种责任归咎于护理人员,这也是护理人员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潜在护患纠纷
1临床护士年轻化,经验与技术不娴熟,无法做到一针见血,液体量大,人员少,更换液体不及时,容易回血堵塞输液管,拔除后又不能及时扎针,一系列因素致使患者家属对护士意见激增。一旦出现病人病情加重,将直接导致纠纷。
2、 基础护理不到位
因护士忙于加药、换液体,无暇顾及患者的基础护理内容,如翻身、拍背、鼻饲及高热、尿崩、便秘等,交由家属操作,有异常时再告诉护士汇报医生处理,不能保证按时观察病情,容易出现并发症或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不是不做,而是没时间,感觉护理工作光有数量,而没质量,一直不停的在忙碌,真正给病人做得又很少,尤其周末值班时,有许多的医嘱无法按时执行,只能等下班后再执行。总之,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没有科学的统筹的管理分配方法,让护理工作达到完善的地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安全隐患多
换液体时一次拿好几瓶,稍不注意就换错床号;输液卡不清晰,
查对不方便,一是影响查对速度,二是容易对错药品;手术搬床频繁,易出错;夜班、连班多为年轻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及沟通技巧,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影响抢救治疗;危重、手术病人放在普通病房,路途遥远、人员又少,观察治疗不方便,加大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各班次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安全隐患,医疗护理安全面临重大挑战。
4、 护士体力透支严重、精神高度紧张
因工作量大、害怕出错及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护士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压力非常大,体力严重透支,长此以往,不利于身体及心理的健康。对工作失去热情及积极性,对病人缺乏爱心及同情心,科室缺乏吸引力,团队没有凝聚力,不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和专业的发展。
5、 陪员管理问题多、难度大
危重、手术、昏迷病人多,护士数量少,每天疲于完成基本的治疗,没有精力、人力提供基础的生活护理,需要陪员大力协助,因此,无法限制陪员数量。随着陪员留科室,水、电、暖及病房设施耗损大,陪员晚上吸烟、打地铺睡觉、聊天,满过道搭晾衣服等情况屡禁不止,与医护之间的摩擦机会多,增加交叉感染的可能,安全隐患多。单从病房限制陪员数量,效果不理想。
三、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
定期对内科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和考核,根据内科患者住院时间长的特点,护理人员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同时不断地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还应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各科文化,开阔视野,不断的促进视野发展,是护理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另外护理记录是患者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出现医患纠纷时,对护理人员的重要保障,在法律上有一定的效用,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护理记录,保证其真实性和全面性,认真对待每一次的记录内容。提高院内领导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管理水平和安全隐患的发生息息相关。作为医院的管理人员,首先要建立风险隐患的意识,加强规范管理水平。对于护理方面的管理人员要逐步的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职业道德培训。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对护理人员进行分批分层次进行培训,进行考核是成绩与当月奖金挂钩。在对护理人员进行制定规章制度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进行交接班、分级进行护理、定时巡视病房。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加强其责任感,养成自觉完成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后要及时及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征得患者的理解和同意,防止出现问题时患者不理解,发生护患纠纷。
四、小结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前,对和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指导,这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避免出现护患纠纷。作为护理人员,要转变传统的护理观念,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和隐私等权利。要正确对待护理这一职业,要从内心感觉护理职业是神社的,在工作中注意自身的言行,从小事上体现出医德医风,充分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如果患者病情较重,住院时间相对较长,要对患者表示理解和同情,为患者创造最舒适的住院环境,充分为患者及其家属考虑,认真对待患者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能够认真和自愿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论文作者:连凌慧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患者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护士论文; 家属论文; 工作论文; 内科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