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渗透——高校深化改革的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理论文,深化改革论文,目标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收稿日期:1995-12-30
内容提要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文理渗透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重要规律,是人类和社会求得全面、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高校要深化改革,必须确立文理渗透的目标。
关键词 文理渗透 人文 人才素质 教育改革
清华大学创立于1911年,经过几代学人的艰苦努力,惨淡经营,成为我国第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它曾拥有第一流的理工科,同时还有极强的文科。因此,它不仅是我国“工程师的摇篮”,而且是一个群星灿烂、名家硕儒辈出,“藏龙卧虎”的重要人才基地。最近,清华人在回顾清华大学所走历程,总结近百年办学经验教训时取得了一个共识:“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不但文、法学院,连理学院也分出去了,变成了纯工科大学。这项措施为一大失误,而且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1]为什么把清华大学变成纯工科大学是一大失误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呢?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深入探讨“失误”的缘由和得失,对进一步办好高等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文理渗透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
常言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可见大学的本义主要是指学科多,包罗广,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高层次的。原清华大学为什么能群星灿烂、名家硕儒辈出?其中重要原因是充分发挥了多学科的群体优势,实施文理渗透。
过去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学生有的是机会按照自己的兴趣旁听文科的课,与文科同学共同参加各种课外活动,颇不乏多才多艺的人才。院系调整后,文、工、理分家,同时大量人文学科被砍掉,学生无处选修或旁听文科课程,原学生中丰富多彩的业余文艺活动也不见了;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满足,潜藏的各种才能得不到培育和施展,学习变得枯燥了,生活变得单调了。不久前,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胡显章撰文指出:“一段时间以来,清华的一些学生对港台通俗文化耳熟能详,而对我国优秀灿烂的文明却日渐生疏。据调查,清华约87%的学生基本上不识简谱,多数学生只在初二以前上过音乐、美术课,尽管他们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但普遍患有‘艺术贫血症’。”进而指出,这种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不完善的人”。[2]
翻开中外历史,我们发现,很多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都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
我国东汉的张衡,不仅在天文学、数学上成就巨大,同时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他的《二京赋》颇负盛名,五、七言诗的创始和汉赋的转变都离不开张衡的贡献。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无独有偶。爱因斯坦也是这种集科学家和艺术家于一身、具有巨大创造力的奇才。他不仅热爱物理、数学,对生物学、哲学、文学兴趣同样浓厚。他得过医学荣誉博士学位。他的音乐造诣之高,使有的专业音乐家也自愧不如。
在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史上,也有一个十分奇妙的现象:一些著名的作家艺术家不少本是学理工医农等自然科学的。鲁迅、郭沫若便是两个最突出的例证;而在电影戏剧界,夏衍亦堪称典型;有的虽然学文科,也在清华园里受过自然科学的熏陶,曹禺、钱钟书便是其中的代表。
在近日召开的纪念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7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不少著名学者谈到,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之所以成为一批独领风骚几十年的国学大师,在于他们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又很好地运用了西方的科学研究方法;博通古今,融汇中西是其共同特点。[3]
清华大学教授、我国功勋科学家钱学森最近呼吁:“科学家应该学点艺术,艺术家也应该学点科学,提倡艺术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交朋友。”并指出:“科学家不仅需要文艺享受,而且一个人的科学技术成就和他在文艺领域的修养有着重要关系。”[4]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文化巨匠,也雄辩地说明,作为创造性活动,科学和艺术必然有其共通的地方。
教育,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特殊的科学,它的一切原则、措施和技术都是基于人自身的发育特点制定出来的。作为人来说,不管是从其机体生理方面说,还是从其内在心理结构方面说,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发展和变化都会引起其他部分乃至整体的变化。因此,对人的教育应该是从整体着眼,在培育一种能力时,还要兼顾其他能力,如果片面强调一个方面,其发育便会失去平衡,假如某些潜在的能力长期得不到使用和锻炼,其机能便会消失。把文理渗透的综合性的清华大学变成纯工科大学,砍掉大量人文课程,减少学生业余文艺活动,主观上是想让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学好数理化,学好专业课,促使未来的工程师早日成才。但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少有时间去过问自己的身体,也无暇涉猎专业以外的知识领域,更无心在艺术的海洋中陶冶情操,久而久之,学生的眼界狭窄了,知识片面了,心理结构也畸形了。
学生如此,那些从事教学和研究的教师、专家、教授又如何呢?由于学生时期造成的那种单向性,他们与外界进行情感和其他多种形式交流的能力失灵了。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们只好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熟悉的那个狭小的领域内,有些人甚至以一种职业上的偏见来麻痹自己,致使自己看不到甚至根本不愿意看到另外一些更广阔的领域内发生的事情。迂腐、僵化、痴呆成了他们的通病。他们表面上似乎受了高等教育,但事实上却缺乏创造力,缺乏情感,缺乏关于人生和世界的整体知识,不能与和谐、平衡、有机变化的自然契合和交流。
人文和道德教育的衰退是国际现代高等教育危机的突出表现。这一危机同以技术至上、经济至上、消费至上为特征的时代顽症——物质主义互为表里。台湾静宜大学教授许博一,前些时在南京召开的“教育与社会进步中外研讨会”上说,“台湾高等教育的理念过于偏向物质、科技、功利”,“有意无意地将高等教育沦落为——追逐物质的场所,因而偏离了自身的发展的正常轨道”。他恳切地希望大陆教育界的同仁“引以为戒”,在社会急速发展中坚持大学的观念,在经济进入“快车道”时,不要疏略人文的因素。[5]
多学科融合能结出硕大的智慧之果,文理渗透能造就优秀人才,这些已被历史和现实所验证。
文理渗透的现代科学依据
当前,由于比较严重地存在只重视自然科学,淡化、削弱社会科学,忽视以人文精神对学生的心灵和理性的熏陶,高校普遍蔓延着“艺术贫血症”。
“艺术贫血症”是一种什么病?它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先让我们听听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自述:“在30岁左右的时候,我对密尔顿、格勒、拜伦、华尔华滋、克勒律治、雪莱等人的诗是那样入迷(当然,对莎士比亚的诗,尤其是他的历史剧,从学生时代起,就已经入迷了。)我还敢说,自己对绘画和音乐也很感兴趣,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这许多年来,我竟没有读过一首诗,有一度我曾试着去重读莎士比亚的诗,但拿起来就感到乏味和厌烦。到现在,我对绘画和音乐的兴趣也开始丧失了。……我的思想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机器,它只是机械地从无数事实和原料中剔取出一般规律。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对艺术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的另一部分能力——能够产生更高级的意识状态的那一部分能力——的衰退。我在想,一个具有比我更高级和更为全面统一的意识的人是断然不会像我现在这样的。假如我能够从头再活一次,我一定要自己规定这样一个原则:一星期之内一定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去读诗和听音乐。只有这样,我现在业已退化的那一部分能力才能在持续不断地使用中保持下来。事实上,失去这种趣味和能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幸福,而且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会因为本性中情感成份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6]
达尔文的亲身体验告诉我们,患有“艺术贫血症”的人,不仅会失去幸福,而且会引起“能产生更高级意识状态的那一部分能力——的衰退”,“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危及道德心”,最终把人变成“只是机械地从无数事实和原料中剔取出一般规律”的机器。
现代科学为达尔文的体验提供了科学依据。达尔文所谓的“更高级意识状态的那一部分能力”,就是人类所独有的、被马克思称之为“人类的高级属性之一”的想象力。
有人说,想象是一切心理功能的“皇后”,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把通过感知把握到的储存在大脑中的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结合的产物)加以改造、组合、冶炼,重新铸成全新意象的过程。
创造性想象对于科学假说具有重要作用。科学与艺术虽有种种差异,但其产生都与人的创造性想象活动有关。艺术不必说,就科学来说,它是无时无刻能离开想象资助的。从最早的科研课题的选择,到思维高度活跃起来的联想和暗喻,差不多都有意象参与其中(像牛顿从萍果落地的意象中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即为此机制。)
意象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帮助知觉选择,一是作为想象的原料。而知觉选择能力的强弱和想象原料的多寡,均取决于以信息形式储存在大脑中的意象。
意象从何而来?实践证明,广泛接触大自然和社会现象,持续不断地在文化艺术中熏陶,是不断增加内在意象储藏的主要来源,是孕育丰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这正如大地肥力的积蓄,只要土壤肥厚,春雷一动,便可万物滋生。
大脑是储存和创造新意象的加工厂。现代脑科学研究,尤其是1981年诺贝尔生物学、医学奖获得者斯佩里的杰出的脑科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脑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脑的两半球既有严格的分工又有密切的合作。右脑主管形象思维,左脑主管逻辑思维。当人们接收社会生活或艺术画面时,大脑两半球是同时或不停留地交叉传导的。对各种形象信息进行加工改造。组成新的完整的意象单靠右脑是完不成的,必须要有左脑逻辑思维的密切配合和帮助。比如欣赏音乐,当优美的音乐旋律、节奏和歌词不断输入大脑后,脑中一方面随着你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闪现出一幅幅自然与生活的画面,一方面在心理上与乐曲节奏产生共鸣。如果长期在音乐中熏陶,右脑的反应传递就加快,形象思维的能力得到扩展,左脑的瞬间逻辑化能力同时得到加强,因此,锻炼右脑的同时也促进了左脑的发达。它们是珠联璧合,相辅相成的。
前苏联科学家克拉乌克利斯等通过研究表明,片面地过度地利用某个大脑半球,会使另一个半球受到抑制,对整个大脑的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比如主管逻辑思维的左半球负担过重,而主管形象思维的右半球却负担不足的时候,个性的和谐发展将会受到损害,造成思维贫乏,神经过度紧张。遇到这种情况,为了调节大脑的活动,人们应当设法抽出时间,去欣赏一下大自然,听听音乐或搞搞绘画,来“刺激”活动不足的右半球。
不少脑科学家指出,人类目前左脑具有优势,这就更需要加强对右脑的锻炼,而艺术教育对此有特殊作用。
科学创造心理学研究成果指出,美是促使科学家进行探索和决策的重要心理因素。美国科学家库恩认为,在“新理论建设中,美的考虑的重要性有时可以是决定性的”。
我们知道,自然科学的主要任务是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即寻求事物的“真”。一切美的事物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具有合规律性的特点。因此,对美的追求往往带来对真的发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现正是如此。他的研究方法,虽然以渊博的物理知识为基础,但在本质上是美学的、直觉的。爱因斯坦自己也说过:“如果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一种是美的,一种似乎更合理,我宁可选择前者。”[7]这是很有见地的。爱因斯坦深深懂得美是合规律的,更美的方案尽管目前还不能证明它更合理,但由于它更美,必然存在一种潜在的规律性,因而它更真。
马克思说: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形的。艺术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创造美的结晶。加强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感受、判断、创造美的能力,实际上是为他们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世界开辟了更宽广的道路。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曾说:“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求艺术化。两者从山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汇合。”[8]是的,科学和艺术都是在人类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它们虽各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在认识和把握世界这个总目标上是共通的、一致的、是殊途而同归的。
文理渗透是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类和社会求得全面、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理渗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
众所周知,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人学会认识一两条自然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技能,而是使人的生理和心理结构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由于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当今世界的经济结构带来了巨大变化,相应地也使人们的生活摆脱了单一的格局,而呈现出无限的多样性。当代人所面临的客观世界和拥有的主观世界,较之以往任何时代、都异常地复杂化崭新化。那些向来在头脑中分明表现为两极的东西,诸如客体与主体、宏观与微观、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在当代都日渐融合。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重大课题,经济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项目,常常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工程,它要求当代人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思维和多学科的联合攻关才能解决问题。新技术革命又不断促使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大量涌现。新的科学技术的生长点,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技术上的重大发明,越来越出现在学科之间的空白地带,出现在学科的渗透和转移之中,而交叉学科的兴起,使得许多学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一项新技术的兴起,许多旧的产品、旧的工艺很块被淘汰,并随之而产生大批前所未有的新产品和新工艺。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不断更新,要求各类学校特别是各类高等学校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和较强技能全面发展的人,而不宜培养知识片面仅具备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只有知识广博、视野开阔,才能触类旁通,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现代社会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劳动、生活、思维、行为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心理状态和价值观念。高度紧张的职业生活,激烈的生存竞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致使生活中心理应激因素增加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正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各种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明显上升,造成日趋严重的社会道德和精神危机。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不断升华的过程。现代世界科技发展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和数量的竞争,而表现为一种人文精神的竞争。要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出现的种种矛盾,很大的成份要依靠人文科学来解决,而不可单纯依靠自然科学来解决问题。在将科学技术较变为生产力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只有高素质的、充分发挥了积极性的人,才能使科学技术转变为巨大效能的生产力。只有高科技而无高素质有教养的人和科学的社会管理(它属于人文科学),高科技的成就就有可能转变为灾难和事故。如果忽视了对社会和人的研究,忽视了用人文精神育人,不能使社会的运行机制和人的素质的发展适应变革的时代,就不可能从整体上和全局上把握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机制的均衡运行。所谓国际经济竞争,说到底还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当代青年学生是跨世纪人才,他们将担负着未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因此,他们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我国的前途和命运。
如何尽快全面地提高人的素质呢?世界各国的教育家都在努力探索着、实践着。
首先,人们发现,审美教育在培养人的完善人格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审美教育(尤其是其中的艺术教育),并不是指某项艺术技巧的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反应方式的教育,这种教育训练是造就一个完善人格的基础训练。在审美教育中,人们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创造状态,在这种状态里,人的所有潜力、才能和心理结构中的各项要素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和谐运用,既以一种不受束缚的自由状态去接受新事物,又能使创造性的想象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锻炼。正因为如此,前苏联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年,就把审美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二战前,美国在全国各类学校开设了艺术教育课。哈佛大学声称,哈佛的毕业生不允许“艺盲”存在。二战刚结束,日本率先将审美教育作为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历来重视审美教育的。最近,李岚清副总理在阐述我国教育方针时再次指出:“美育是重要的,少写一个‘美’字,决不是中央不重视美育,中央和国务院是很重视的,美育应该是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9]清华大学在积近百年办学经验教训后郑重指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高尚艺术修养的人也不是一个完善的人。”北京大学呼吁:开设艺术课程,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并明文规定:“本科生必须获得一门以上艺术课程学分才能毕业”。[10]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相继成立或健全美育或艺术教育中心,并从资金、师资、设备等方面予以保障,把审美教育提高到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来认识。
其次,通才教育。通才教育,源于古希腊,后在英国得到发展和完善。二战后的通才教育更着重于对受教育者品行、人性、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全面而严格的训练。一句话,就是重视学生的“统一人格”和“统一知识”的形成。
其三,素质教育。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十分重视科学家整体素质的培养。他曾尖锐地指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会很像一条受过良好训练的狗,却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近日撰文说,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掀起了一股深化教育改革的热潮。清华大学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调整学校整体学科结构,发展原有工科优势,加强理科建设,加速发展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小而精、有特色、高水平的人文社会学科。四川联合大学,为做好“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大文章,在合校基础上组建了文学、理学、法学、经济管理、生命科学工程、信息与工程等13个学院。营造多科学交融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努力使学生在不同思维方式的冲击中求新知、创新意,在知识、修养和能力各方面都得到提高。[12]
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本身也将沿着自然人到社会人再到审美人的进程前进,人的知识结构也将由一专型走向多能型再到审美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审美教育、通才教育、素质教育或其他种种教育模式,尽管各具特色,但其追求的总目标却是一致的,即冲破片面教育的局限,施行全面教育,促进理工结合、文理渗透,以达到培养素质全面、人格完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的目的。这是人们对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所追求的目标。
注释:
[1]《读书》1995年第1期。
[2]《中国文化报》1994年11月。
[3]《光明日报》1995年7月。
[4]《中国文化报》1995年6月。
[5]《中国教育报》1995年7月。
[6]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版。
[7][8][11]周昌忠《创造心理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5月版。
[9]《人民教育》1994年第10期。
[10]《求是》1994年第21期。
[12]《中国教育报》199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