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平调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理论探讨论文_郑首慧,张西洁(通讯作者)

寒热平调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理论探讨论文_郑首慧,张西洁(通讯作者)

郑首慧 张西洁(通讯作者)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450000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病率居口腔黏膜病的首位[1],发病率达20%,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以青壮年多见,无明显季节性,呈周期性反复发作,有自限性,会影响患者说话与进食,给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及生活的疾病。西医学认为该病发病因素复杂,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减少复发次数,延长间隙期,减轻疼痛,促进愈合。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口服药物如免疫抑制剂类,若长期服用会出现恶心[2]、呕吐、消化性溃疡、感染、白细胞减少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复发性口疮的名称,属中医的口疮、口疡、口糜等范畴,口腔溃疡是一个典型的“行之于外,而发于内”的病变,虽然病变在局部,但却并不是简单的单纯口腔疾患,《素问》:“膀胱移热与小肠,膈肠不使,上为口糜”,又曰:“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在病机方面多围绕火热、湿热、阴虚、脾虚、肾虚、阳虚、血瘀等,并且多数认为本病属于内热上熏所致,故临床治疗口腔溃疡多用苦寒清热之法,能收一时之效,却较难治愈,个人根据临床发现,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因病程日久,反复发作,导致脾胃虚弱,或临床多用苦寒清热而致使脾胃损伤,临床多表现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证,属于半表半里的阴证,半表半里之邪无出路,日久化热,虚热上犯则发为口腔溃疡,对于此类病症,治疗应以寒热平调为治则,现列举验案如下:

案一:柴某,女,45岁,农民,于2013年9月14日初诊。

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伴疼痛2年,加重2月余。

现病史:患者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曾服用过阿莫西林、维生素等乏效,内服清热类中药,外用口腔溃疡膜等治疗,收效甚微,缠绵难愈,口内溃疡多处,常新发溃疡连着旧溃疡处,溃疡面渐进性扩大,疼痛难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说话含糊不清,十分痛苦,口中和,时有咽痛,耳鸣,纳差,大便溏泄,日2~3行,小便可,舌淡苔薄白,脉细。查体:口腔右侧面有黄豆大小溃疡面四个,边缘黏膜红有凸起,溃疡处有一层白色脓苔,触痛明显。

中医辨证:上热下寒证。

中医治疗:治则寒热平调,投以甘草泻心汤合当归散加减为治。

处方:炙甘草12g,黄芩6g,黄连3g,党参10g,干姜10g,清半夏15g,炒白术10g,赤小豆15g,当归10g,炒六神曲10g,炒苍术10g,陈皮15g,茯苓30g,七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分服。

二诊(2013年9月30日):患者服用5剂后疼痛开始缓解,口腔溃疡未见新发,吐字较前清晰,自述食欲较前佳,口中和,时有咽痛,耳鸣,大便溏泄,日1行,小便可,舌淡苔薄白,脉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查体:口腔右侧面有黄豆大小溃疡面四个,边缘黏膜红有凸起,溃疡处有一层白色脓苔,触痛较前减轻。患者病情减轻,守效不更方之原则,上方继服7剂。

三诊(2013年10月14日):服药后疼痛消失,吐字较清晰,溃疡面愈合,口腔溃疡未见新发,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患者病愈,后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患者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旧伤未愈,新伤又至,反反复复,服用药物颇多,特别是苦寒清热之剂,久之伤及脾胃,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久而化热,患者纳差便溏、舌淡为脾胃虚寒,咽痛、耳鸣为半表半里阳热的表现,此为上热下寒之证,偏于虚寒,给予甘草泻心汤辛开苦降,健脾清热,方中黄芩、黄连苦寒泻热,干姜、半夏辛温散开结散其寒,辛开苦降调理中焦脾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以炙甘草、大枣、党参甘温益气以补其虚,因纳差脾虚不运,加炒神曲、陈皮、茯苓以健脾,伍以苍术,白术祛湿健脾,因疼痛明显,加当归散活血止痛,故能应手而愈。

案二:李某,女,53岁,职工,于2014年4月7日初诊。

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5年余,加重半年。

现病史:口腔溃疡,溃疡3处,口干舌燥,喜热饮,咽干、咽痛,纳食欠佳,眠差心烦,二便调,微恶风寒,双下肢凉,舌淡苔薄,脉弦细。

中医辨证:寒热错杂证。

中医治疗:治则寒热平调,投以半夏泻心汤加减为治。

处方:清半夏15g,黄芩6g,黄连6g,黄柏6g,干姜10g,党参10g,制附子10g,茯苓30g,桔梗10g,砂仁10g(后下),生薏仁30g,甘草6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分服。

二诊(2014年4月16日):患者服7剂后溃疡面大减,已基本愈合,纳眠可,二便调,口中和,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为巩固疗效,患者要求服药月余,遂守原方继服20剂,后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患者口腔溃疡、咽干咽痛、口干舌燥、目鼻痒,恶风寒,下肢凉,舌淡苔薄,此一派症状,有寒有热,错综复杂,细究之,乃上焦有热,下焦虚寒,彼此之中又有间杂,故本证属于寒热错杂证,投以半夏泻心汤,以温阳解毒,寒热平调为治,方中附子、干姜温补脾肾阳气,二者共投使相火以位,真阳复位,火旺则土生,中阳健运则,上下阴阳气机运转正常,土旺则更能伏火,先后天并生,黄芩、黄连、黄柏用较量小,善清三焦浮火热毒,砂仁辛温开中且纳五脏之气而归肾;全方温药扶人体先后天之元气,使阳气充足且安于本位“虚火”不生,寒药清解热毒邪火,使致病之邪火得去,故疮面得愈而不发。

由此可见,因此治疗口腔溃疡时而不能泥于清热之法,必要时辛开苦降,寒热平调,亦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参考文献:

[1]Hodosh M,Hodosh SH,Hodosh AJ,et.al.Treatment of aphthous with saturated potassium nitrate dimethyisosoebide.Int.2004,35(2):137-141.

[2]李源媛,王新文.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志,2011,28(14):78

作者简介:郑首慧,女,硕士研究生,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口腔科,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口腔黏膜疾病。

通讯作者:张西洁,男,硕士研究生,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

论文作者:郑首慧,张西洁(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0

标签:;  ;  ;  ;  ;  ;  ;  ;  

寒热平调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理论探讨论文_郑首慧,张西洁(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