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是求知和探索的钥匙。所以,重视和加强初中历史的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历史学法指导
那么,如何加强初中历史的学法指导呢?
1 阅读方法的指导首先要认识到每个历史事件都包含有原因、概况(经过)、影响(意义)三个部分。其中概况(经过)是历史事件的客观存在。历史的经过又分为时、地、人、事四个基本要素,也就是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发生时间、空间、重要人物、基本过程。
这四要素是历史事件的精髓,记忆与表达历史事件必须牢牢抓住四要素,并采用归纳法阅读,要求做到准确、精要、完整。
摒弃逐字逐句、整段、整章地死记硬背课文的陈旧阅读方法。
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还包含原因、影响或性质、特点、地位等。
这是人类对历史事件上的探索、分析、总结而得出的结论,是客观基础上的主观认识。掌握这部分内容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这是历史学科高层次阅读能力要求的体现。
其次,阅读教材不是仅用眼睛看还要动手动脑。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应养成边读书边动手的习惯,即在课文中划符号,课文旁写评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读书的时候,需在课本上勾画各种符号,而所用符号最好统一规范,如一般常用的重要语句下面划线,对“标志”、“最早”、“转折”等关键词加“吟”“?”表示对课文的质疑,淤于盂表示几个内容要点,椰表示课文的层次……各种符号依自己的个人习惯而定。复习时,只要看到符号就可以知道对这些内容掌握的程度了。写评注即阅读时或听课过程中在课本的字里行间、四周空白处对课文内容进行精当提炼、概括、写出评语。在阅读的时候还要养成动脑的习惯。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还要学会将前后知识进行联想或者拓展。
再次,仔细推敲词句。阅读教材必须对课文中重点难点中的有关词句———“程度词”、“关键词”、“对比词”———删双引号,加顿号和结论性的句子等予以充分重视和深刻理解,进行一番“咬文嚼字”、仔细推敲,这样才能正确、深入地认识历史事件本质,进而达到培养智能的目的。
第四,提炼概括要点。学习历史必须理清线索,掌握要点和要点之间的联系,这是将厚书读薄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所谓“要点”就是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的骨架,是历史“链条”中的重要环节。
最后,利用目录、章、节、子目,从整体上掌握教材知识结构,形成立体知识网络。教材目录是教材的一个总纲,对整个教材内容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教材的章、节标题往往是对该篇、章、节的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或者就是该章节的核心内容。把握了整个教材目录,无疑也就把握了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
2 记忆方法的指导公式记忆法。在回答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时,如同解数学习题一样,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后按公式来记忆和解答。如历史事件越时间垣地点垣人物垣简单过程垣结果垣意义。经过越准备垣发生垣结果。意义越作用垣特点垣影响。
人物越姓名垣时代垣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著作)垣影响。作品越作者垣成书年代垣内容垣意义(或影响)。用这种方法可将复杂的内容进行简单概括,形成网络记忆。也就是把几个要点作为支点,然后进行扩充,就能较快地熟记基本内容。掌握这个方法,在巧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著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代表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个或几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如: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提取字头法。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头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如: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时,可记为:思想上“否凡立实”;政治上“停斗移建”,大是非“拨乱反正”;组织上“小平民主”。即思想上“否定两个凡是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政治上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谐音趣味记忆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如我国五大经济特区是:珠海市、汕头市、厦门市、深圳市和海南省。可串记作:“猪仙下深海(珠海、汕头、厦门、深圳、海南)。”关键字词法。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如:我们可将形成的过程用几个关键字掌握:即淤开始;于进一步;盂大大加深;榆完全陷入。然后联系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淤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盂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榆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论文作者:赵丽粉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
标签:历史事件论文; 几个论文; 历史论文; 要点论文; 课文论文; 内容论文; 教材论文; 《新疆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