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以“背”为例_朱自清论文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以“背”为例_朱自清论文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以《背影》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指导意义论文,阅读教学论文,背影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是从社会和历史视角来评价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一种批评方法。在西方,这一方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中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知人论世”言论。此方法论的集大成者主要有法国学者丹纳与德国哲学家马克思。丹纳在《艺术哲学》一文中归纳,人类的一切创造性活动都受到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分析文学现象须从社会历史状况出发。此后20世纪社会历史批评方法逐渐步入边缘状态。我国学者童庆炳先生认为,社会历史批评“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必须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1]。在社会历史批评者的眼中,分析作品就得考虑到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个人生活经历等方面。因此,社会历史批评关注从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寻求作家创作观念与意图,并主张通过搜集与整理作家的生平史料等来了解作家的创作追求。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完整准确地解读文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自从脱离作家母体开始,就成为了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其自身的意义。如果仅从文本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去分析,割裂与文本母体的联系,又觉得远远不够。况且这一个个静态文本的解读又常常受到解读者本人的生活阅历与知识结构的影响,解读终究是不全面的、不完全准确的。如果从社会历史批评视角来看,将静态文本放置于一个大的背景与环境下观察,将文本置于全方位的动态研究过程中,了解作品的写作原因、作者的生活经历以及与作品相关的文后故事,教师的解读会逐渐地趋向准确与全面。本文从《背影》一文来看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联系写作背景,挖掘文本关键信息

      写作背景是一篇文章的写作缘由,往往蕴含着作者的写作动机。文学作品的分析如能联系作者写作此文的背景,可以发掘作者的情感入口,找到文本的关键词句,从而为充分理解文本提供条件。

      《背影》写于1925年,浦口送别发生在1917年,相隔时间有八年之久,那么到底为什么相隔如此之久才有《背影》一文的问世?先来探究下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朱自清曾说:“我写《背影》,就是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来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2]可见朱自清写作《背影》是缘于父亲从扬州发来的一封信,这封信在《背影》一文中提到,文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接到这封信的朱自清泪如泉涌,是什么感动的力量使得朱自清如此情动于怀?从此信的内容得知,大概父亲的病痛是触动朱自清的原因,因为病痛,父亲说到可能“大去之期不远矣”,读到此处,不禁悲从中来。如果文本的分析仅仅停留在此,大概《背影》一文也仅仅是一篇写父子之情的感人之作。朱自清先生说“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父亲曾经如此关爱我,我还来不及真正关心父亲,他就慢慢地老去了,这当然是很痛惜的事情。那么,为什么这么些年来,作为一个成年人,还来不及关心自己的父亲,父亲却已老去呢?这些年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局?

      因此,联系写作背景,我们触摸到了文本的关键信息,而这只是触发朱自清先生情感的“导火线”,但这却是解读文本的关键,没有这样的发现,无缘无故再去探究作者身上所发生的无关联的故事,对于文本的解读没有任何的帮助。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发问,那对于这些年来作者家庭与个人身上所发生的事情的探究就势在必须了。

      二、了解作者家庭情况,深化文本解读

      情感类的文学作品,是独特个体在独特的时空条件下产生的。如果说联系写作背景来看文本是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进入文本的第一步,那么第二步就应该循着文中的关键信息往下探索,而这关键信息可以通过查阅作者的家庭情况与生活经历来进行佐证与分析。

      通过查阅作者个人经历与家庭情况的资料,再结合《背影》一文内容,你会发现朱自清先生之所以接到父亲来信如此伤心,表层原因是父亲的病痛折磨,更深层原因则是与父亲计较赌气这么些年,父亲就在这样的痛苦时日中慢慢老去,而自己都没来得及向父亲表达内心的情感。此时读到来信,无论之前父子之间有过什么矛盾与愤怒,无论那些年内心所积攒的什么忧伤与不满,大概在朱自清阅读此信时全部得到舒缓与抚平,此刻眼前浮现的只是父亲曾经的好,曾经那令人感动的背影。

      有了这样的理性认识再阅读《背影》,我们会觉察到父子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背影》一文中有多处的暗示与提醒。

      (一)父子见面:间隙的产生

      《背影》开头记叙: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此事在《朱自清年谱》中有详细的记载,那年即1917年,事情发生的原委为:“因祖母逝世,回扬州奔丧。父亲时任徐州榷运局长。在徐州纳了几房妾。此事被当年从宝应带回淮阴的淮阴籍潘姓姨太得知,她赶到徐州大闹一场,终至上司怪罪下来,撤了父亲的差。为打发徐州的姨太太,父亲花了许多钱,以至亏空五百元。让家里变卖首饰,才算补上窟窿。祖母不堪承受此变故而辞世。”[3]祖母的去世与朱自清父亲的纳妾终致遭祸有关。当朱自清回到徐州,见到家庭“祸不单行”的现状,“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眼泪不仅仅是为祖母的去世而伤心,也是为家中凄惨的现状所难过,还是对父亲造成这种局面的伤感与痛苦之泪。了解了这一层原因,读者自然也会感受到,朱自清在见到父亲之时,一方面为现状担忧、难过,另一方面不免也有对父亲的埋怨与不满。

      (二)父子惜别:情感的疏离

      在浦口送行这一节的叙写中,虽然字里行间流露了父亲对待儿子深切的关心,但朱自清当时与父亲之间的隔阂是存在的。这隔阂大概因父亲所带来的亏空以及家景惨淡就已经存在了,细加思量,送行此节中朱自清的种种做法更是体现出儿子对于父亲给予关怀的淡然。一开始同行到“南京之时,有朋友约去闲逛,勾留了一日”,与父亲相处的时间极为短暂,这其中或许也有着逃避与父亲相处时光的意思。对于父亲执意要送我,我那时认为,“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父亲的再三嘱咐,在当年朱自清的眼里,是大可不必的,自然也是不屑的。对于父亲与脚夫讲价钱,“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他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暗笑他的迂”。“插嘴”与“暗笑”,在朱自清的内心,是不满于父亲的这种做法的,父亲的行为在当时接受新思想教育的朱自清看来是多余的。父亲艰难爬过月台买来橘子时,朱自清当时感动于父亲对我细致的关怀而流泪,可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为什么怕父亲看见,怕别人看见尚可理解为年轻小伙怕别人笑话他,但怕自己的父亲看见,大概是心里仍然有些介蒂,不想在父亲面前动情,不想原谅父亲当时所做的种种,不想对于父亲的好与关怀表示领会与接受。

      其实他与父亲之间的矛盾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似乎是愈来愈激烈。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后,回到扬州一所中学任教,他的父亲与该所学校的校长熟识,凭借关系将朱自清的所有薪水领走,“这种专制式的家长统治激怒了朱自清。一个月后他愤然离去,到外地执教”[4]。并且在离开扬州之时,接走妻儿,在外地建立了小家庭。这样一来,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是越来越尖锐,两人的隔阂也就越来越深了。

      加之,“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能够沟通的时间尚少;况且父亲曾经干过大事的,而“老境却如此颓唐”,生活的压力与前后的悬殊对比,父亲自然“触目伤怀”,“情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只好将这种怒气与不平发在家人身上。因此,在1925年之前的几年间,朱自清与父亲的矛盾似乎并没有得到缓和,反而在家庭琐事中父亲“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而我也不曾理会父亲的困难与艰难,不曾表达过自己对父亲的关心与照顾,正是这样,当父亲提到“大去之期”时,情感的洪堤终于决堤。

      (三)和解信号

      至此,我们清晰地了解到他们父子之间矛盾冲突的发展。1925年朱自清在北京接到父亲那封信,信中说“离大去之期不远矣”,实际上他的父亲后来活到1945年,离1925年有二十年之久,当时父亲的情况并不如信中所言,这或许是父亲爱子之情所作出的让步与和解,希望通过这样的信来引起儿子的关注,能够回来一趟,也或许是晚境颓唐,心境消沉的必然表现。不管怎样,这样的一封信的确使朱自清当时流泪不止,他伤心,伤感,伤痛,伤悲。在这一刻,不愉快的往事烟消云散,回忆起父亲曾经对“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回忆起父亲这起伏变化的一生,感于父亲爱的无力以及生活之艰难,情动于中写下了《背影》。

      其实,在此信之前,从《背影》一文中我们还可以窥见朱父另外两次和解暗号的,只是朱自清先生并没有能接收到。一是奔丧回家后,朱自清见到了家庭的现实情况,朱父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借钱办了丧事,事后朱父与朱自清同行,其实这里暗含着朱父希望能与儿子的共处来得到儿子的谅解,可惜儿子与朋友闲逛去了。二是父亲为朱自清送行,按当时朱自清先生的年龄与能力,完全可以独自上火车回北京,可是朱父仍然不放心,表面上看来是不放心,实际上想争取共处的时间,因为与儿子共处时间太短,儿子还未能领会到父亲的一片心。在即将分别的时刻,哪怕是得到儿子的半句温言,做父亲的也就安心了,他的叨叨之声实是对儿子的提醒与暗示。其后的买橘,是送别中的一幕,这一幕上演了中国人最为感动的情感瞬间,父亲的攀爬,父亲的艰难,以中国父母的关怀行动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关心与爱,也是父亲对儿子发出的又一次和解信号。很可惜的是,朱自清先生掩盖了自己本来已感动的内心,以淡然的方式结束了与父亲的告别。

      三、探析文后故事,加深文本理解

      许多情感类的文学作品,一般发表后还会有一些故事发生,有作家的创作感言,也有作品涉及的相关人物的事件。补充这样的细节,对于文本的理解是有好处的,不仅可以印证此前的解读是否正确,而且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背影》发表之后,据朱自清的弟弟记载,“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5]此时此景,如果说朱自清在写作该文时情感已经得到释放,弥漫在胸间的是深深的歉意与想念,那么此时父亲读到《背影》,感受到儿子浓浓的深意,他也释怀了,他明白儿子已然读懂了父亲的心,明白了父亲的付出,至此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因为《背影》最终得以化解与消除。孙绍振先生说:“朱自清……笔下的亲子之爱,是错位的,爱与被爱是有隔膜的。爱的隔膜,正是《背影》之所以不朽的原因。”[6]之所以产生爱的隔膜,爱的错位,是有原因可寻的,父子之间矛盾的无法释怀应该是最根本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心结横在两人的心间,朱自清虽然懂得父亲的不易,父亲的艰难与关爱,但也没有最终能消解他心里对父亲所做的种种不合时宜而产生的不满。而父子之间最终和解的起因应该是父亲捎去的一封和解信,因为这封信,朱自清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想起父亲一路的辛酸与坎坷,想起父亲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关爱,想起父亲曾发出的求和暗号,而自己一直未能领悟,想起自己对待父亲的爱“太聪明的做法”,这一切凝聚成《背影》一文。而《背影》一文的出版,当朱父读到此文之时,彼此的心结算是完全解开,之前的一切矛盾都化解而消逝了。

      对《背影》的研究过程显示,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来指导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是有意义的。从社会历史批评视角中所获得的相关作品与内容,可以说是互文性文本的一部分。这“为我们的文本解读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为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文本所要传达的思想与意义提供方式与方法,从而使我们的解读更加深刻与准确”[7]。同时它会拓展教师的文化视野,深化文本的分析,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教师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之时,教师的全方位的考证也会影响学生,这种研究性的钻研态度潜移默化感染学生,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获得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标签:;  ;  ;  ;  ;  ;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以“背”为例_朱自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