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大调整及其深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大调整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一定意义上说,20世纪上半叶是社会主义体系新生、资本主义世界发生大危机的时期;20世纪下半叶则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大调整而使资本主义更趋成熟,社会主义体系发生分化和改革的时期。
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当代世界经济大调整,是人类社会历史大调整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世界经济大调整总体上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和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以及企业层次的调整。
当代世界经济大调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从40年代末开始到7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这是世界经济大调整的开始阶段,其主要特征是:
(一)国际经济体系和组织的创立。1944年7 月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并且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曾计划成立国际贸易组织,使之成为控制与协调战后世界经济的“货币—金融—贸易”三位一体的机构。由于美国国会反对,国际贸易组织胎死腹中,结果以关贸总协定作为推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临时契约。虽然这些国际经济组织起初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但这毕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雏形。〔1〕
(二)西方发达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西方发达国家吸取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理论,普遍运用凯恩斯主义理论制定经济政策,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甚至在许多方面引进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体制性因素,如建立国有企业、编制经济计划、增加国家财政收支、工人参加管理等。此外,社会福利制度在这些国家得到广泛发展。当然,各国在国家干预的具体方式上有不同特点。经济体制的调整加上战后科技进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2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形成。1952年7 月建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1月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7月由这三者合并组成的欧洲共同体,1960年5 月成立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可以看成是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一种形式,即区域性国际经济调节。但其更深层的含义则是二次战后世界经济国际化深入发展的结果,从而形成了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次高潮。因此这时期涌现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除在西欧发达国家建立外,还在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建立起来,如1960年成立的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1964年成立的阿拉伯共同市场,1966年成立的中非关税经济同盟等。另外1948年生效的比荷卢经济同盟,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于1949年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则可看作是战后较早出现的区域经济组织。
(四)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由于萌发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力、电子、内燃机和化工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世界技术革命,到50年代逐渐进入高潮,六七十年代进入成熟期,成为五六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迅猛发展、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物质因素。这时期美国、西欧和日本等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着重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将某些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海外转移。与此同时,二次战后初期,一次以电子计算机、生物技术、新型材料、光电技术、新能源和空间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世界新技术革命开始萌发,虽然尚未成熟,但因其发端于美国,则首先在美国产生影响。50年代初美国第三产业产值已占GDP 的50%以上,1956年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从事技术、管理和事务工作的白领工人数字超过了蓝领工人,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巨变〔2〕。
(五)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不彻底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50年南斯拉夫率先进行改革起,除阿尔巴尼亚以外的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几乎都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应该说五六十年代的改革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积极成果,但是改革并不彻底。
(六)各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经济战略。二次战后,一大批亚非拉国家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相继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获得了政治独立。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则是指除了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朝鲜和越南以外,其余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这些国家有的选择了“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有的选择了“非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模式(如国有化、计划化、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选择了后者的一些最不发达国家由于采取了超越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体制和政策,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生产等,加上不良的自然条件,致使经济陷入困境,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日益扩大。除了最不发达国家以外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则因分别实施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而使经济有所发展。如一些农矿初级产品生产国采取了促进初级产品出口多样化与进口替代工业化相结合的战略;一些本土市场狭小、自然资源相对不丰裕的国家和地区,则在实行一段进口替代战略的基础上,适时转向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一些发展中大国则在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之后,开始实行不同程度的内向与外向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
上述世界经济大调整的结果,成为影响第一阶段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加上60年代国际社会出现了大动荡、大分化和大改组的局面,导致这一阶段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特点是由战后到50年代的美国一极称霸演变为60年代的美苏两极抗衡,从两大阵营对抗转变为三类国家(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并存。
二、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第二阶段。这是世界经济大调整的持续阶段,其主要特征是:
(一)国际金融、贸易体系和组织发生了或酝酿着新的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是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变化的。但是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波动频繁,金融危机不断,因而国际货币制度进一步改革是历史的必然,但改革方案却一直悬而未决。70年代中期以后,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出现了发达国家掀起的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使战后形成的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遭到破坏。这表明只管理货物贸易的关贸总协定作为一种非法人机构的临时契约,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维持国际贸易自由化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国际社会提出成立国际贸易组织的种种构想,1987年开始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为这一构想变成现实开辟了道路。
(二)西方发达国家对干预经济政策的调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1973—1975年经济危机开始都陷入了“滞胀”,导致西方经济理论发生第二次危机,凯恩斯主义正统地位动摇和新保守主义抬头,迫使西方发达国家调整干预经济的政策。其特点为:从普遍推行凯恩斯主义政策到凯恩斯主义政策与货币主义政策同时并举,将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从着重实现“充分就业”转向着重实现“低通货膨胀率下的经济增长”;从注重调节社会总需求(日本则是从注重调节社会总供给)到调节社会总需求与调节总供给双管齐下,适度减缓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如减税、放松政策管制、私有化等)以更好地调动私人企业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率和增加财政收入;从着重一国经济调控到加强区域性国际经济调节(如欧共体成员到1986年扩展到12国,1989年1 月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等)和多国性国际经济协调(如从1975年起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定期举行),充分发挥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这种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 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从1982起,西方发达国家相继走出了“滞胀”,但与低物价上涨率相伴随的却是低经济增长率和高失业率。
(三)西方发达国家两次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二次战后开始萌发的世界新技术革命,促使一批高技术产业群兴起。高新技术向其他工业领域的广泛渗透,使传统技术发生了质的变化,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越来越大,社会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在80年代加快了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从外延型、数量型向内涵型、质量型转变的步伐。这个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在70年代加速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将一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海外转移;80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微电子工业、生物工程、光纤通信、激光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宇航和海洋开发等高技术新兴产业,同时把一些淘汰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甚至技术密集型产业向海外转移。结果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无论在GDP中还是在全国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急剧扩大,到70年代末80 年代初都已达50%以上。此时继美国之后,日本和西欧主要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结构开始向后工业社会过渡。产业结构软化和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要素生产率而进行的企业结构调整,成为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低速增长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四)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对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一批从60年代开始转向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韩国、香港地区、台湾省和巴西等,经济迅速起飞,创造了“东亚奇迹”和“巴西奇迹”,被称为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到70年代以后,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方面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强劲对手。从70年代初起,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利用西方发达国家两次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时机,实行战略转型,起初通过加速发展重化工业,后来通过大力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中心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升级。此时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东盟四国在原先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基础上开始实行战略转型,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继亚洲“四小龙”之后的东亚“四小虎”。一些原先实行内向型工业化的发展中大国如印度,从80年代中期起实行战略调整,减少国家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放宽对私营企业的限制,实行开放政策。另外,石油输出国组织在1973年和1979年两次大规模的石油减产、禁运、国有化和提价的措施,使西方国家陷入石油危机,标志着西方国家“廉价石油时代”的结束。另外,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如巴西、墨西哥等国从7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追求增长高速度,实行了过度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大量借入外债,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和严重的国际债务危机。迫使这些国家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经济调整,如削减财政开支,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推行私有化,实行贸易自由化等。
但是一些非洲和南亚的最不发达的原料生产国,由于僵化的经济体制和初级产品出口与进口替代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未有多大变化,加上受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击,经济增长滞缓,产业结构落后,出口结构单一,一些非洲国家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外债负担沉重,经济发展仍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
(五)前苏联东欧国家改革陷入困境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分化。这个时期,前苏联东欧各国相继进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但是由于不能在企业制度和市场化改革等方面取得进展,因而未能从根本上触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层次问题,在新旧体制长期并存的情况下,有的国家改革处于停顿状态,有的国家甚至有向旧体制复归、权力重新集中于中央的倾向。改革的失败使前苏东国家经济大都陷入危机之中,经济状况恶化,人民生活困难,执政党发生“信任危机”,加上国内外各种政治因素的作用,终于导致80年代末90年代初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连锁性剧变。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引起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分化。与60年代不同的是,那次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后,各国还维系在社会主义体系之内;这次社会主义国家分化后,前苏东国家则脱离了社会主义体系,而中国等国家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这一阶段世界经济的大调整结果,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和前苏联的国际经济地位相对下降,欧共体和日本的国际经济地位迅速上升,并成为能与美、苏相抗衡的两极;发展中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迅速成长,拉大了与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使社会主义国家发生道路上的分化。
三、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是世界经济大调整的深化阶段,其主要特征是:
(一)西方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及其他国家实行战略调整,制定跨世纪科技发展战略。随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政治斗争、军备竞赛退居次要地位,以经济和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当今,高科技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争夺对象,因此有关各国纷纷制定和实施跨世纪科技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包括:继1993年美国正式实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之后,欧洲、亚太、南美与非洲等地许多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制定相应计划,掀起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巨大浪潮,被称为“第二次信息革命”的开始,各国围绕作为世界高科技发展前沿的信息高速公路展开的这场竞争,实质上成为急夺21世纪经济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有关国家加强了政府对科技工作领导与协调,如美国成立了由克林顿总统任主席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韩国成立了由总统主持的技术振兴审议会等;大幅度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加速军转民计划,减少国防科技投入;确定必须掌握的对国家前途产生重大影响的高科技中的关键技术;更广泛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建立高科技工业园区等。
(二)国际性经济体制发生巨大变革。前苏联东欧各国发生剧变后,无一例外地开始了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转型。中国自1978年底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到1992年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越南的市场化改革也取得很大进展。这使得“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的分离不复存在。与此同时,许多原先走“非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几乎全部作了根本性调整,转而实行把国家调控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的道路。这就为全球范围的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当前国际性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是,无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除极个别外,都趋向于采用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两“手”并用的经济体制。西方发达国家是最先采用这种经济体制的,经过70年代初开始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调整,90年代初以来又根据新的形势作了相应的变化,调整政策重点。如美国、欧盟等国大多实行紧财政政策以求平衡预算;实行松紧灵活的货币政策以实现低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增长;削减社会保障福利开支,改革社会福利制度以减少财政赤字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改造劳动力市场,加强职业培训以降低失业率等。日本则采取增加财政开支政策以扩大有效需求刺激经济景气回升;实行以维持汇率稳定和消除金融系统坏账为目标的货币政策。此外,为适应国际金融自由化的大趋势,近年来各国普遍加大金融改革和监管力度,寻求金融业的高效与安全。
(三)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和西方企业管理变革。这一阶段西方发达国家继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将一些到国外发展更为有利的制造业向海外转移,加速发展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在第二产业占GDP和全国就业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的同时, 一方面高技术产业迅速上升,1990年美国高技术产品占制成品总量约30%,欧洲约20%,日本约35%〔3〕;另一方面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和全国就业人口的比重已达60—70%。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承接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将一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以上过程中,跨国公司通过国际投资充当了实现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重要载体,并进而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加速了其向信息社会的转变,同时也加剧了这些国家间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为了争夺在高科技产业的领先地位,而且还为了争夺高技术贸易的市场份额。1993年,美国高技术产品占制造业产品出口额的37.3%,日本为36.7%, 英国为32.6%,法国为24.2%,德国为21.4%,致使发达国家在高技术产业中的贸易冲突日趋激烈〔4〕。
正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历史大背景下,一场新的企业管理革命大潮在西方掀起。早在70年代从日本开始的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的战后第一次企业管理大变革,是与工业化时代相适应的生产管理模式。而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从美国掀起并波及日本和欧洲的新企业管理革命的核心则是“企业重新构建”。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结构从“金字塔型”向“网络型”转变,即变纵向管理为横向管理,为此大力精减机构、裁减人员。同时,企业刮起国内和跨国兼并风潮,其主要特点之一,是强强联合的趋势日增,兼并规模之大、金额之高为前所未有,通过兼并实现优势互补、获取规模效益、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份额,成为企业在国际高科技商战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谋求生存、增强活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四)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发展进入新阶段。在战后世界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的推动下,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即国际经济一体化也发展起来。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则有新的变化。国际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三个层次。
首先,跨国公司经济一体化达到一个新的规模。跨国公司是在全公司范围内实现全部再生产过程国际一体化组织。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其发展达到了一个新水平。1988 年, 全世界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9628亿美元,全世界有跨国公司母公司2万家, 子公司10 万多家; 到1996年,全世界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达32,000亿美元,全世界跨国公司母公司达到4.4万家,子公司则达到28万家〔5〕。当前,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世界贸易的60%、国际投资的90%以上,这反映了跨国公司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规模。
其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再掀新高潮。据统计,到1996年年中,全世界各种形式的地区经济圈达101个,其中69个即68%是在90 年代以来建立的。在各种经济圈中,尤以三大经济圈的发展引人注目。到21世纪,将可能形成美洲、欧洲和亚太地区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应该指出的是,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也是促使有关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在90年代初以来加速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最后,全球经济一体化有新的进展,国际贸易协调机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经过7 年多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终于达成了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从1995年1月1日起,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一起成为协调国际贸易、金融、货币关系的三大支柱。过去,由于关贸总协定不是正式的法人机构,作为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三大支柱跛了一条腿,而现在才成为完整齐全的三大支柱。这三大支柱是全球货币、金融、贸易一体化的雏形,其发展与完善,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这一阶段在美苏两极格局解体和冷战结束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总体上看是,美国成为综合国力最强的唯一超级大国,同时世界经济力量正向多极化发展,形成一超多强的世界经济格局。具体来看,一向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盟主的美国正面临日本和欧盟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的挑战,西方世界已从一极向三极过渡。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出现了向西方世界靠拢与合流的趋势,而中国等国家则正在探索一条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革道路。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出现了多层次发展态势,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自80年代末开始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一批准新兴工业化国家正在迅速崛起;最不发达国家开始发生分化,近年来,许多身处困境的非洲国家通过经济改革和政策调整,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推进私有化,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使非洲经济自1994年以来连续4年增长,总的经济前景看好, 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如东部非洲、中非和西非的一些国家由于政局动荡、经济基础脆弱,经济前景仍不容乐观。
四、世界经济大调整向21世纪延续的趋势
当代世界经济大调整的第三阶段仍在延续并跨入21世纪。在现阶段大调整的基础上,世界经济大调整在21世纪将有若干新趋势。
(一)经济战、信息战、高科技战将愈演愈烈,并成为制约国家、国家集团和企业进行调整的最重要因素。在当代,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高度发展,科技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这两个因素及其他条件所具有的“后发优势”,可以大大缩短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时间。据统计,英国和美国在其工业革命时期,为使其人均收入增长一倍花了50—60年左右时间;而战后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一过程只用了10年左右〔6〕, 这使得在经济竞争成为各国关注焦点的21世纪,有关各国将备感经济竞争的压力,从而必将展开更加激烈的经济战,包括经济增长速度、增长质量,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竞争力,和以经济因素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等等的竞赛,并围绕经济竞争不断调整经济体制、经济战略和政策。同时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信息社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及更多国家也随后跨入信息社会,世界经济信息化高度发达的21世纪,信息将成为在经济战中取胜的最重要战略资源。因此争夺信息控制权的信息战将成为制约谁在经济战中获胜的关键。这时,谁掌握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谁就占据了在信息战中取胜的制高点。因此力争在高科技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的高科技战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于是争取在高科技战中获胜将制约国家、国家集团和企业调整的主要方向,调整的内容包括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大规模获取科技信息、重视教育与人才培养和使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等等。
(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国家、国家集团和企业制定与调整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原则。从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进入工业革命算起至今,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200 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中不仅魔术般地创造了大量财富,还以惊人的速度消耗了并仍在继续大规模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还曾经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当然,随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相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已大大提高了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随着这些国家生活质量的提高,他们已经开始注重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然而却把对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通过对外投资或倾销生活垃圾等等方式转移到别的国家。二次战后一批又一批的发展中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眼看着又已经进入从发达国家开始的恶性循环。就在这时,国际社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吁世界各国必须共同努力,从协调国与国、人与人的关系着手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本改变人类生存方式,将加速发展战略调整为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大调整必将成为21世纪大多数国家甚至所有国家、企业的共识与行动。
(三)大调整的主要对象将越来越扩展深入到人本身,人自身的发展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战后世界经济大调整的对象,起初主要是国家层次的经济问题和国际经济关系问题,从70年代起除了以上问题外,还日益注重企业这个微观层次问题。到21世纪,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度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普及,在许多国家,计算机互联网络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同时教育与人才培养、人才的获得成为在高科技战中获胜的核心问题和决定性因素。这些使得21世纪大调整的主要对象有必要和可能进一步扩展。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改进对人的教育、培训、使用和吸引的制度、方式等等,从而使人自身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而这些又会极大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调整。
(四)全球经济一体化将有新的突破。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加速发展的趋势,到21世纪将可能形成欧洲、美洲和亚太(或东亚)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为了协调各区域经济集团的关系,要求全球经济一体化有更快的发展,达到更高的程度。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雏形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其机制和功能必须有新的突破,成为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向更高水平迈进的主体力量。例如,自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解体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任务还远未完成;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急剧膨胀,金融衍生商品的迅猛发展,对国际货币、金融协调组织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到21世纪,作为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三大支柱,将有逐渐演化为更高程度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可能。
注释:
〔1〕作者曾在1994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召开的世界经济形势研讨会上提出了战后世界经济调整的观点,载于《世界经济》1995年第2期“世界经济形势研讨会发言选登”栏, 题为《转折与调整中的世界经济》,本文则是对该观点的进一步发挥和系统阐述——编者注。
〔2 〕〔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11页。
〔3〕〔美〕罗拉·D·安生·迪森:《鹿死谁手?——高技术产业中的贸易冲突》,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
〔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观察家》第200期,1996年6—7月,第7页。
〔5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统计报告: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日报》1997年7月14日。
〔6〕根据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综述。
标签:世界经济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