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而对于学校教育来说,中学生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凭借各种教育教学途径日积月累的熏陶和培养。而新课程改革对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更新了观念
(一)新课标中对数学的基本理念: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新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突出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二)数学新教材的编排特点:
1、为学生提供了生活中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教科书中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生活实例,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有助于展现数学与现实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突出实际生活“数学化”的过程。
2、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交流与合作的时间与空间
教科书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包括归纳法则与方法、描述概念等。同时,章后的回顾与思考、总复习也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以帮助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理顺所学的知识,形成适应性个性认知特点的知识结构。
3、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课本对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对相关问题情境的研究作为开始,它们是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知识的有效切入点。随后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研讨,逐步展开相应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经历真正的“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
二、新课程的具体实践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研究与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由于教材中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体现了螺旋上升的原则,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地学习策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学科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旋转后,我们提倡学生去收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了解旋转在动力方面的应用,向物理老师请教有关旋转方面的其他知识。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对旋转现象进行更广阔的了解。对于学生提出的复杂问题,可以当作一次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课后完成,但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并提供一定的帮助。对于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也要进行适当的引导,用合作的态度和他们一起解决,同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得到发挥。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最清楚什么样的学习最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最清楚自己想知道什么,也最清楚自己糊涂和明白的地方。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指导学生逐步认识自己“学会”的过程是否合理有效,在学习中使用的方法是否得当,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总之,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时时处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前提,以引发学生质疑为实质,以帮助学生解疑释惑为关键来实施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活跃,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论文作者:徐桂兰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3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论文; 自己的论文; 知识论文; 《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3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