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分析_学习风格论文

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学生学习论文,课堂论文,差异论文,风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6)03 —0142—04

“学生个体差异”一直是教育和心理领域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自新课程提出“关注个体差异”的理念之后更是成为研究的热点。学习风格差异是学生个体差异的一种,1954年,美国学者西伦(H.Thelen)首次提出“学习风格”这一概念后[1],学习风格及其相关研究成为近30年来西方教学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学论等学科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已有研究成果对学生学习风格类型及表现方式探讨较多,这种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学习风格差异本身,但笔者认为,紧随这些已有研究,更重要的是在于探索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对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关注,这就必须扎根于课堂教学做出思考。

一、学习风格对于学生差异性的诠释

(一)概念辨析

学习风格译自learning style。style一词本有六种译法之多,而当它翻译成“风格”时,一是指气度、作风,二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或艺术特点;在心理学领域指个体在认知、学习、个性等侧面一贯性的外在表现[2]。尽管众多学者对学习风格概念的理解有着差异,但笔者认为,学习风格必然体现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若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看作是一种认知过程,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这一过程涉及感知、记忆、思维等活动。学习风格就是学生在感知、记忆、思维等一系列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的学习特征。

(二)类型梳理

根据以上对学习风格的理解,学生在感知、记忆、思维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中会表现出各自的偏好,这种偏好表现在感知学习阶段,主要体现在不同学生的优势感知通道上,即视觉、听觉、动觉通道;表现在思维阶段,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已感知过的信息进一步组织加工时的特点,是偏好对信息进行整体加工,还是注重信息的细节,偏好对信息进行序列性加工;在巩固记忆学习阶段,主要体现为学生对感知、组织过的信息的记忆储存时的特点,这种特点主要在于对信息储存时的不同编码方式上,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3],短时记忆信息编码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感觉代码(包括听觉代码和视觉代码),一是语义代码;视觉代码主要体现为图像方式,听觉代码主要体现为声音方式,语义代码则主要体现为语词方式。这些过程反映出的偏好和特点就体现为不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差异性。根据梳理将学习风格的构成和类型表现为:

(三)特点描述

学生学习风格差异属于学生个体差异的一种,其特点表现在:首先,它具有独特性。学习风格是在学习者个体神经组织结构及其机能基础上,受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长期的学习活动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4]。其次,它是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统一。学习风格一经形成,即具有持久稳定性;但学习风格在形成过程中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塑性,对于学习习惯和方式都在进一步养成中的中小学生来说,关注其学习风格差异尤其具有特殊意义。再次,学习风格具有多维性。学习风格不反映水平的高低,而只反映方式的不同[4]10,这是它和智力、能力等个体差异最明显的区别。最后,它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4]6。学习风格与其他个体差异不同点在于它对学习活动的直接参与,而智力、能力等个体差异对学习的影响都是间接的,它们都要通过学习风格这一中介才能对学习过程发生作用。

正是学习风格的以上特点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其一,它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学习风格直接参与并调控学习活动,而其他个体差异都要通过学习风格来对学习活动产生影响,因此,它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二,它是源于实现一种只要每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就能够学好的理念。布鲁姆(S.Bloom)认为,如果在早先与现在都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5] 的话,几乎所有孩子都能学好。因为学习风格具有多维性,它仅仅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学习特征,无所谓好坏之分,只要给予适当的学习条件,无论哪种学习风格类型的智力正常学习者都能在学习中取得成功。而其他个体差异却有优劣之分,关注这些个体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够有效地实现这种理念。

二、关注学习风格差异的课堂教学观念

任何正确有效的行为都必须要有相应正确有效的观念作指导。因此,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了解并正确看待学生学习风格差异,树立正确的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观念就是最基本的一步。

(一)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

学习风格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在课堂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中,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并能够正确预见学习风格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个体的学习风格都具有独特性,教师就要树立差异教学观念,尽量给学生提供能够按照其自身学习风格特点的优势方面进行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学得更轻松,体会到更多成功的快乐和喜悦,从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学习风格具有多维性,教师就要辩证地看待学生学习风格与教师自身教学风格的关系,树立公平公正的教学观念,不能歧视和冷落与教师自身教学风格不匹配的学生,也不能偏爱与教师自身教学风格匹配的学生,对每一类学习风格类型的学生都要平等对待。学习风格是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有发展的教学观念,既要发挥学生已有学习风格的长处,又要弥补学生已有学习风格的短处,使学生学习的个性特点更突出的同时,更加全面地发展。

(二)如何看待对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关注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和谐发展。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也要秉承“和谐发展”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这种“和谐发展”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方面对学生群体而言,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习风格差异的关注,既要“关注个别”,也要“关注全体”,既对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学习特点都要有所“考虑和照顾”,又注重班级学生整体学习风格特点的塑造。另一方面对学生个体而言,关注的实质在于做到关注个体学习风格的“优势方面”和“劣势方面”的结合,即不仅仅给学生提供按其学习风格的优势方面进行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的、策略化的学习者,而且还应该特别注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按照其优势学习风格进行学习的时候,引导学生强迫学,弥补其学习风格中的劣势方面。它要求对待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既要“扬长”,又要“补短”。所谓“扬长”,指提供与学生学习风格优势方面相一致的教学匹配策略,它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进步,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能使其偏爱的学习方式得到施展和锻炼,有利于其特长的发挥。但是由于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千变万化,未来社会生活不可预测,任何人都不可能仅凭自己所偏爱的方式就能学好或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有些问题和情景恰恰需要学习者运用其所不喜欢的学习方式才能予以解决(或予以更好地解决),这就不得不对弥补学生学习风格中的短处提出要求,即采用有意识的失配策略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越是不擅长某种方式,越是应加强其在薄弱方面的训练。这种“强人所难”的教学,对学生来说也许是个痛苦的过程,而且在开始时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知识的掌握,但是从长远目标看,它可以弥补学习方式或机能上的欠缺和不足,使学生心理机能和素质的各个方面均得到发展,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应对来自未来社会的无法预测的各种学习任务。

三、关注学习风格差异的课堂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实施匹配和失配教学。具体又分为同时匹(失)配教学和继时匹配(失配)教学。前者即指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对不同风格类型的学生实施匹配或失配策略;后者指在一个教学单元或一堂课的不同时间内分别匹配(失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

(一)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教学设计

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坚持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既确立针对全体学生的统一目标,又确立针对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具体目标。以这些教学目标为导向,可以设计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课堂教学基本程序,即是先进行大班教学,按统一目标向全体同学讲授最基本的知识;接着进行分类教学,让各类学生以其风格中的偏爱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在各组间巡视指导,并辅之以相应的教学手段;待各组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后,各组介绍、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从中相互启发,教师对各类学生的学习进行归纳小结;然后再进行分组教学,令各组用其非偏爱方式学习新任务;最后集中全班,教师对教学内容及各种教学方式进行总结概括。当然,以上教学程序会受到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灵活处理。

其次,根据匹配和失配策略对教材进行相应处理,比如,对于书本上静态呈现的知识,可以通过让学生角色扮演、动手操作的方式使其动态化;另外,必须有针对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具体设想。如课堂上给哪些学生提供直观材料,给哪些学生提供辅助提纲,要求哪些同学做示范等都要有事先的安排。例如,有老师在教授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法则时,既介绍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又用相关图形来说明,让习惯于逻辑思考的同学说算理,让习惯于动手操作的同学在黑板上画相应的阴影线表示,让善于借助图形进行视觉观察的同学判断阴影线表示是否正确等,这样给每类学习风格的学生都提供了按照其偏好方式进行学习的机会。

再次,要根据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采用适当的教学媒体和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并注意不同教学形式、教学媒体、教学方法之间的有机结合。

(二)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教学实施

教师应在各个教学实施环节都关注不同学习风格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本文中,笔者将课堂教学环节分成:呈现信息、讲解信息以及巩固信息三个方面。各个教学环节的匹配、失配教学方式见表1。

表1 不同教学环节的匹配、失配策略

策略

匹配策略 失配策略

呈现视觉型 运用图表、幻灯片和动画卡片等方式运用教师讲授,或写、演示、实验等方式

教学听觉型 运用电影、电视放映、教师讲授等方式 运用图表、幻灯片或写、演示、实验等方式

信息动觉型 运用游戏、写、演示、实验等方式 运用图表、幻灯片或运用讲授、电影等方式

整体型 同时加工教学信息,把新知识与先前的 逐步加工教学信息,按顺序学习材料的不同

组织经验联系在一起描述 方面

教学序列型 逐步加工教学信息,按顺序学习材料的 同时加工教学信息,把新知识与先前的经验

信息不同方面联系在一起描述

语词型 联系已有语词信息,对讲解的知识进行 联系已有信息,运用图画、图表或语音方式

记忆语言分析加工对讲解的知识进行分析加工

巩固图像型 联系已有图像信息,运用图画或图表方 联系已有相关信息,运用语词、语音对讲解

教学式对讲解的知识分析加工 的知识分析加工

信息声音型 联系已有声音信息,对讲解的知识以语 联系已有相关信息,运用图画、语词方式对

音形式分析加工 讲解的知识分析加工

在知识呈现环节,教师可以先用比较擅长或喜好的方式呈现新知识,然后再尝试用其他不同的方式呈现新知识;在组织讲解知识环节,教师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思路、多种角度分析问题,根据同时或者继时匹配教学策略,还可以辅以学生自学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让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时能够探讨交流、取长补短。既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又让学生多学习借鉴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思路。在复习巩固教学环节,教师也要尽可能采用多种记忆巩固方式,言语分析、图像描述、声音刺激,要多方面激发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学生认知结构中相应的优势表征知识的网络体系。

值得强调的是,这种在课堂教学各环节中的“关注”并不占用多少课堂时间,譬如教师演示时,考虑到一些学生偏好非视觉型方式感知信息,则可以通过教师的眼神、手势、话语等提示他们,并在演示时在他们面前多停留会儿,就可以更多地引起他们的注意,加深他们对于演示的印象,让他们主动适应不匹配的教学。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利用学习风格互补学生的相互帮助、相互提示也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尤其是在一些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如果学生顺利跟上了教学进程,学习的效果也就有了基本保证。譬如,教师让学生操作小棒来认识11、12、13、14、15,先引导学生将10根小棒捆在一起,形成新的计数单位“十位”,在这基础上加一根小棒形成11,加2根得到12……当全班大部分同学都已将10根小棒捆在一起,随着老师的进度,来认识11、12……时,班上有几个学生(很可能其学习风格属于非动觉型)课桌上的小棒还是散着的,他们正需要帮助。这时教师只要让同桌的同学帮助他,问题就解决了。[6]135

(三)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教学评价

首先,由于学习风格在教育中的应用不局限于知识的增长,所以课堂教学评价应该着眼于学生各种学习机能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比如,教学中的补短策略,因与学生长期形成的对教学方法的偏爱不相一致,所以在开始的短时间内可能会阻碍学习知识的速度。但从长远看,短处得到弥补对知识的增长和认知机能的发展都是有利的,但认知机能的发展一般不像掌握知识那样快,因而其价值体现必然会有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这些特点的存在,决定了针对学习风格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应以立足学生未来,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均得到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既引导学生发挥其学习风格的长处,又让学生明确其短处并找到弥补的方法。在测评的内容上不仅检测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背诵,还应侧重考察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在测评的方式上不仅应以笔试进行,还可以考虑面试、动手操作、作品评价等多种能够全面检测学生身心发展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

其次,教师还要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对处于匹配和失配学习状态中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引导,尤其要特别注意给那些与自己风格不匹配的学生多一些鼓励,对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不适应多一些帮助和理解,对他们的学习惰性多一些宽容,激发他们主动弥补自己学习风格中劣势一面的积极性。因为不同的学生往往对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应该有所区别。有调查表明:仅有30%的学生记得其在课堂上所听到的东西的75%;40%的人记得3/4他们读到或看到的东西[6]136。根据笔者的了解和观察,动觉型学习者是在传统课堂里失败的主要人选。他们需要动、感觉、触摸,需要做,如果教学方法不允许这样做,他们就会感到被排挤、被遗忘以及乏味无趣。

为保证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关注,我们还应更新学校教学理念,改革评价制度,适当减少班级规模,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为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总之,在我国主要以大班教学的今天,要实现针对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课堂教学,无论从教师素质,还是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等方面来说,均还不可能完全达到。重要的是,教师知道并能正确看待学生学习风格这一差异,并具备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习风格差异的正确观念,有了这一观念,在课堂教学设计或教学过程中,就会尽其动机、意志、能力所及。随着对学习风格研究的深入,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以及教师素质的提高,相信“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将由口号式的呼唤变成生动的教学实践,从而让每个学生各方面潜能均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成为现实。

收稿日期:2005—10—23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教育发展中心研究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和学生认知风格的研究”,课题批准号川教函(2004)392,编号 53,项目负责人:王庆。

标签:;  ;  ;  

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分析_学习风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